论“风险控制”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风险控制”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在我国,建筑业是苦、脏、累、险的行业,又是仅次于采矿业的其次大事故多发行业。
随建筑业的快速进展,传统的平安管理方式,即所谓“阅历预防型”的管理模式已远不适应现实的要求,引进新的管理方式已相当迫切。
危急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掌握是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OHSMS)建立的基础,是新一代平安管理方式,是“发觉掌握型”管理模式的代表之一。
目前,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不没开头OHSMS的贯标工作,但将“风险掌握”提前运用的施工现场的平安管理工作中,定能降低现场危急数量,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1.采纳“风险掌握”是搞好当前建筑平安管理的需要
建筑工地平安管理所面对的对象是广泛的简单的。
现在单位工程的体量趋大、工期趋紧、施工新技术运用加快,在一个工地上又经常有几个施工单位在交叉作业,一个施工单位中又有不同的工种、不同的班组在施工,同一个班组中每个工人的素养又不尽相同等等。
假如仅靠项目部一个或几个平安管理人员进行传统的平安管理那只能顾此失彼、疲于应付。
风险掌握是建立在危急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基础上,将确定的事故风险降到可容许程度的措施。
风险掌握的实质就是“事故预控”。
即在施工方案编制时降低施工时的事故风险,在前道工序施工时就预控后道工可能消失的事故风险,还能
确保平安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存在高事故风险的地方。
实施风险掌握的目的就是低成本高效率地消退隐患,保障平安。
2.全面辨识危急源,是搞好“风险掌握”的基础
一般来说,人的担心全行为和物的担心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缘由。
但在建筑工地上,现又提出了“本质平安”的概念。
简洁的说就是:即使人的行为失控,靠防护措施的作用也能防止事故发生。
所以,全面辨识危急源在施工现场的平安管理中显得是尤其重要。
施工现场危急源辨识的范围可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产品使用说明书上的技术要求及以前的一些事故案例来确定。
按各分部分项(如施工用电、脚手架搭设、机械设备、三宝四口等)进行辨识,危急源的辨识要深化,细化。
以下就举落地架搭设方面例子进行危急源辨识:(1)脚手架搭设落后于施工进度。
后果:易发生高坠和物击事故。
(2)架体连墙件太少或没有。
后果:易发生脚手架倒塌事故。
(3)立杆间距太大,剪刀撑设置过少。
后果:易发生脚手架变形。
(4)脚手架接近高压线平安距离不足,无防护。
后果:易发生触电事故。
(5)脚手板不满铺,防护栏杆设置不全。
后果:易发生高坠事故。
(6)脚手架外侧未设置密目平安网或平安网设置不严密。
后果:易发生物击事故。
(7)立杆基础不平、不实,无扫地杆。
后果:易发生脚手架变形。
(8)架体内封闭未设置或设置不全。
后果:易发生物击事故。
(9)脚手架的材质、搭接、扣件螺丝预紧力达不到要求。
后果:易发生脚手架变形。
(10)架体上下通道未设置。
后果:易发生高坠事故。
(11)架子工搭设架子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后果:易发生高坠和物击事故。
(12)卸料平台计算书、搭设不规范,无限重标志。
后果:易发生坍塌事故。
(13)在大风、暴雨、低温等恶劣气候下进行搭设作业。
后果:易发生高坠和物击事故。
以上是对落地脚手架搭设方面的危急源进行初步辨识,要做到全面辨识,还要依据各工地自身的状况特点进行补充完善。
总之,危急源辨识越全面,风险掌握就越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