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与目标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我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程》
课程中设置了课程设计的环节。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1.深入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熟悉计算机软件开发流程。

3.掌握至少一个软件开发工具,并熟练地运用该工具完成软件开发。

4.熟悉软件测试流程,能够进行基本的软件测试。

二、课程设计方案
1. 阶段一——选题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会提供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

学生需根据
自身兴趣、实际情况及所学知识水平进行选择,并在规定时间内确定一个题目。

选题完成后,学生需向指导教师提交选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选题原因、题目摘要和计划完成时间表。

2. 阶段二——需求分析
选题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项目需求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确定项目目标、用户
需求及项目限制条件等,然后在完成需求分析报告后向指导教师提交。

3. 阶段三——设计与编码
在需求分析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项目设计与编码。

学生需要确定项目的整体
框架设计、模块划分及详细设计,并通过编写程序对项目进行实现。

在开发过程中,
除了完成基本功能外,还需要注意代码的规范和可读性,确保代码能够被他人理解并维护。

在设计与编码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完整的设计文档及源代码。

4. 阶段四——测试与维护
在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与维护。

测试主要是对项目进行功能、性能、兼
容性等方面的测试,并在测试后进行相应的文档修改和代码调整。

在测试完成后,需要对项目进行维护,确保项目能够稳定、顺利地运行。

三、评分标准
本次课程设计的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选题与需求分析报告(20%):包括选题原因、题目摘要和计划完成
时间表,以及项目目标、用户需求及项目限制条件等。

2.设计文档与源代码(50%):包括项目的整体框架设计、模块划分及
详细设计,以及完整的源代码。

3.程序测试与演示(30%):包括针对项目进行的功能、性能、兼容性
等测试,以及对项目的演示和说明。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掌握软件开发流程,深入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程所学知识,熟悉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并有能力完成基本的软件测试。

但是,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和完整性,提高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难度,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