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佑世界和平》字音字形填空【部编版八上第5课】

合集下载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后作业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后作业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X戮.(lù)劫掠.(lüè)惨绝人寰.(yuán)B.矢.志(shǐ)挑衅.(xìn)无处遁.形(dùn)C.慰藉.(jì)铸.造(zhù)骇.人听闻(hài)D.呓.语(yì)初衷.(zhōnɡ)振聋发聩.(guì)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日本右冀分子大规模cuàn()改历史教材,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lài(),扭曲历史,美化战争,diān()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②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

③说得多么冠冕堂皇,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④“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⑤我们将牢记历史,以史为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3)④句横线处应填入的标点是。

(4)给③句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涨潮时,浪花飞溅,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当。

B.听到那个X人不眨眼、惨绝人寰....的刽子手受到法律制裁的消息时,人人拍手称快。

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

D.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再次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4.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存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请指出并加以改正我们悼念遇难同胞,[甲]批判和揭露日本右翼分子妄图扭曲历史、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阴谋,就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曾经深受苦难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可贵。

[乙]古城南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不断向世界传递着和平。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主课件配套教案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主课件配套教案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主课件配套教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文章是《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南京大的死难者和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而设立的国家公祭日。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爱,引导我们树立努力研究、报效祖国的志向。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在研究本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预的内容。

请大家读准生字词的字音和字形,并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这些词语包括国殇、初衷、篡改、呓语、遁形、惨绝人寰和振聋发聩。

现在,让我们开始研究本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为了纪念南京大的死难者和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中国设立了国家公祭日。

作者通过文章表达了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爱,并引导我们树立努力研究、报效祖国的志向。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同时,我们还将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并掌握作者在文中选取论据的角度及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的历史,以及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文章运用了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富含情感、态度鲜明,多处运用对偶句,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气势。

通过本文的精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以及对历史的铭记和反思的重要性。

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南京大的惨痛历史和日本右翼分子的危害。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侵华日军攻陷,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家破人亡,这场南京大的惨剧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如今,每年的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死难者,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让和平与正义长存。

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阔步向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关注当前的热点问题,了解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消息的特点,进一步把握消息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回顾历史,勿忘国耻,增强青少年对民族、国家、人类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把握消息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2.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日本右翼分子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发生在1982年、1986年及2001年的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事件,都充分说明了他们不顾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感情,歪曲和篡改历史的丑恶嘴脸。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篇消息,翻开这段历史,看看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二、看1.观看南京大屠杀相关视频。

2.师小结:虽然南京大屠杀过去82年了,抗日战争胜利也74年了,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永远也不能忘记。

更令我们义愤的是当今的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竟然无视史实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并企图美化那场血腥的侵华战争。

同为炎黄子孙,我一起来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缅怀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之下的30多万同胞,以铭记南京大屠杀这一子子孙孙永不能忘的奇耻大辱。

三、读请大家翻开课本,认真阅读这一则消息。

下面我们就结合这一则消息来分析一下消息的结构。

分析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教材分析:《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的一篇新闻评论。

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以及这一仪式的重大意义。

新闻评论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时事动态的重要渠道,这篇文章不仅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我国在公祭方面的举措,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国家公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基本理解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

同时,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观点。

但是,学生对国家公祭仪式的了解程度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补充。

二、核心素养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让学生通过学习文章,感受新闻评论的语言美和思想深度,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能力。

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

(2)掌握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

(2)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

2.示范法:通过示范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和评价新闻事件。

3.互动法: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让学生参与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基础锤炼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衷.()杀lù() cuàn改()抵lài ()wàng图()辱没.()呓.语()遁.形()铭.记()彰.显()隆.重()大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绝人寰....的劫难,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B.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的,则是茶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

C.离开几十年,今日重回故乡,已是人事全非,颇有沧海桑田....之慨。

D.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8年全国送餐员平均薪资达7750元,甚至超过了行政、文员等白领岗位。

(在“岗位”后面加上“的平均薪资”)B.苹果手机的销量虽然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是它在印度市场上的表现更加令人失望。

(将“表现”改为“销量”)C.随着取消老年卡的呼声越来越高,使部分地区开始重视起来了。

(删去“使”)D.微公益联合新浪全国地方站,启动“点赞公益-2018年百城公益人物评选”,传播各地公益人物的风采和展示正能量。

(将“传播”和“展示”对调)课内精读4.这篇新闻评论的观点是什么?5.第 2~4 自然段作者是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的?体会其开阔的视野和运用事实的技巧。

6.开篇引用公祭鼎铭文有什么作用?拓展阅读让榜样成为这个时代最闪耀的“顶流”①在近日举行的全球顶尖科学家大会上,钟南山院士作主题发言并特别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相信青年人会以很多科学家,包括这次参会的科学家为偶像。

但是我们成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

”这番感言随即在舆论场中引发热议,网友纷纷感慨“受教”。

②“长大后我将成为你”,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话寄托自己的理想期许。

这个“你”,是个人的选择,更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呈现。

第五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基础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猝.然(cù)要塞.(sè)不逊.(xùn)佃.农(diàn)B.吹嘘.(xū)绯.红(fēi)翘.首(qiáo)炽.热(zhì)C.悄.然(qiǎo)诘.责(jié)愚钝.(dùn)憎.恶(zēng)D.畸.形(qí)督.战(dū)蛮横.(hèng)匿.名(n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初衷变迁恐怖铭记B.大肆妄图饱受侵犯C.誓言摧残屠杀典章D.审叛忘却捍卫宝鼎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处理同学的矛盾很有原则,从不颠倒黑白....。

B.这一惨绝人寰....的浩劫,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C.我们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在这些振聋发聩....的著作和报告的影响下,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许多生态环境保护主义者与相关组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①这样的人不需要考虑何时会露出马脚,自己的内心会一直很踏实。

②同时,因为你人前、人后脸孔合一,别人与你相处,内心也更加踏实。

③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更有机会走向人生的远方。

④一个人内心踏实,想干点正经事就放得开手脚,假以时日,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⑤别人的内心踏实了,自然也就愿意向你交出心来。

A.③④②①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③①②⑤ D.⑤②①③④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并利用自然资源。

B.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同学们的病毒防控知识,防疫站的医生们给师生们开展了一场关于“预防诺如病毒”的健康知识讲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

3.解析 (1)“顽强”的意思是“坚强,强硬”;“顽固”的意思是“
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根据语境,应选“顽
固”。(2)“企图”的意思是“图谋,打算,意图”,多含贬义;“妄图
”的意思是“狂妄地谋划”,贬义词;“妄图”比“企图”程度重,应
选“妄图”。(3)“一以贯之”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2.A 解析 B项中“湎”应为“缅”;C项中“纂”应为“ 篡”;D项中“藉”应为“籍”。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1)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
度仍然
。(顽强 顽固)
(2)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
辱没人类
的良知。(企图 妄图)
(3)中国
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
的信念、磅礴的力量。(一以贯之 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的意思是“完全跟过去一样”;语境强调“自始至终坚持
不变”,应选“一以贯之”。
参考答案 (1)顽固 (2)妄图 (3)一以贯之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祭(jì) 国殇(shāng)
同胞
(páo)
B.变迁(qiān) 初衷(zhōǎn) 抵赖(lài)
彰显(zhāng)
D.矢志(zhǐ) 呓语(yì)
捍卫(hàn)
1.C 解析 A项中“胞”读音应为“bāo”;B项中“逊”读音应 为“xùn”;D项中“矢”读音应为“sh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野蛮
杀戮 宝鼎 惨绝
人寰
B.抢劫 摧残 湎怀 沧海桑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综合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综合练习题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综合练习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祭祀(sì) 篡改(chuàn) 惨绝人寰(huán)B.悼念(dào) 杀戮(lù) 振聋发聩(kuī)C.辱没(mò) 矢志(shǐ) 颠倒黑白(diān)D.大肆(shì) 呓语(yǐ) 无处遁形(dùn)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A.初忠野蛮书藉国殇B.抢劫妄图抵籁记念碑C.警惕捍卫铭记幸存者D.彰显磅礴腼怀鼎铭文3.下面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惨绝人寰....的暴行.他投袂而起.愤怒揭露了法西斯的豺狼本性。

B.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

C.涨潮时.无数浪花飞溅.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般势不可挡。

D.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 ②①③B.②③0①C.③②①D. ③①②5.下面有关新闻评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A.新闻评论现f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

B.新闻评论是议论文体裁中重要的一类.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C.新闻评论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

D.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练】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练】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历史。 C. 真正的攻击开始了,霎时间,枪声大作,喊杀声响成一片,爆炸声
振.聋.发.聩.。 D.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初心和使命要一.以.贯.之.。
12345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3. 文学常识。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 12 月 13 日。国家公祭日的 设立,表明中国人民 反对侵略战争 、 捍卫人类尊严 、 维护世
12345
第一单元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一、基础巩固 1. 为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cǎn jué rén huán( 惨绝人寰 )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shā lù(杀戮 )。

界和平 的坚定立场。 (2)新闻评论由 论点 、 论据 、 论证 三要素组成。
12345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二、课文理解 4.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 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引出下文“引起 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
12345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5.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 等珍贵。”这句话中“恐怖之城”暗示的是什么?“和平之城”又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愿景?
“恐怖之城”暗示的是“南京大屠杀”。“和平之城”表达了作者 对可)
(2)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大规模cuàn ɡǎi( 篡 改 ) 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求事实真相。 (3)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 rǔ mò )人类的良知。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2023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初衷.(zhōng)杀戮.(lù)篡.改(zuàn)B.抵赖.(lài)辱没.(méi)呓.语(yì)C.右翼.(yì)公祭.(jì)警.钟(jǐng)D.铭.记(míng)磅礴.(báo)彰.显(zhā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当我们听到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惨绝人寰....的刽子手受到镇压的消息时,人人拍手称快。

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案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和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A.③⑤②④①B.①③⑤②④C.①⑤③④②D.③⑤④②①二、基础知识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国殇.杀戮.惨绝人寰.篡.改呓.语振聋发聩.5.词语解释。

(1)国殇:(2)篡改:(3)惨绝人寰:(4)振聋发聩:6.填空。

(1)“钟声”是“”的简称,暗中蕴含有“”的寓意。

它是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课件-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课件-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3.文中列举了哪些事实?有什么作用?
全世界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日本右翼分子否 认历史等,这些事例的罗列凸显了本文内容的真 实性,强化了文章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3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1.思想深刻,说理性强。文章围绕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纪念活 动展开,阐明了国家公祭的意义和必要性,既有全世界正义之士的纪念, 又有日本右翼势力的痴心妄想,摆事实,讲道理,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高 度阐明观点,认识有高度,思想针对性强。
2段: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媒体和组织的
做法,具体阐明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的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3段,对比论证。 第2段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
方式纪念死难者和第3段日本右翼分子 否认历史、美化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表达了对日本右翼分子顽固态度的强 烈批判。
特点: 一、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 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二、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三、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四、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作用: 引导、监督、表态、深化等作用。
2 课堂活动
活动一:读课文,明确观点。
中国人民将铭记南京大屠杀历 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 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个国家公祭日隆重举行,悼
念死难同胞,珍爱和平。

正反对比,一方面表达国际社会 和中国政府对南京大屠杀的坚定立
记 历
场,另一方面日本右翼势力还很顽

固。

指出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 城”,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 爱和平、开创未来,是中国一以贯之

部编版八上语文字音字形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上语文字音字形训练(含答案)

字音1、《消息二则》溃退(kuì)要塞(saì)翘首(qiáo)3、《"飞天"凌空》悄然(qiǎo)屏息(bǐng)4、《一着惊海天》娴熟(xián)镌刻(juān)殚精竭虑(dān)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杀戮(lù)辱没(mò)6、《藤野先生》绯红(fēi)畸形(jī)7、《回忆我的母亲》佃农(diàn)韶关(sháo)祖籍(jí)妯娌(zhóu li)勉强(qiǎng)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hú)调料(tiáo)辍停(chuò)8、《列夫·托尔斯泰》黝黑(yǒu)侏儒(rú)胡髭(zī)藏污纳垢(gòu)愚钝(dùn)犀利(xī)黯然失色(àn)长髯(rán)一绺(liǔ)鬈发(quán)滞留(zhì)禁锢(gù)酒肆(sì)侏儒(rú)锃亮(zèng)甲胄(zhòu)刀鞘(qiào)热泪涟涟(lián)烁烁发光(shuò)广袤无垠(mào yín)胆怯(qiè)盎然(àng)蒙昧(mèi)9、《美丽的颜色》炽热(chì)猝至(cù)窒息(zhì)吹嘘(xū)铀矿(yòu)踱步(duó)轮廓(kuò)骤雨(zhòu)嘎嘎(gā)荧光(yíng)14、《背影》迂(yū)拭(shì)搀(chān)交卸(xiè)狼藉(jí)簌簌(sù)踌躇(chóu chú)蹒跚(pán shān)颓(tuí)唐15、《白杨礼赞》主宰(zǎi)倦(juàn)怠倔强(jiàng)婆娑(suō)虬(qiú)枝坦荡如砥(dǐ)恹恹(yān)欲睡16、《散文两篇》兴(xìng)味洗涤(dí)牛犊(dú)凋(diāo)谢濒临(bīn lín)星辰(chén)17、《昆明的雨》辟(bì)邪鲜腴(yú)牛肝菌(jùn)鸡枞(zōng)绿釉(yòu)吆喝(hè)密匝匝(zā)18、《中国石拱桥》:下载(zǎi)惟妙惟肖(xiào)洨(xiáo)河张鷟(zhuó)桥墩(dūn)19、《苏州园林》模(mú)样轩榭(xiè)丘壑(hè)镂(lòu)空依傍(bàng)斟酌(zhēn zhuó)嶙峋(lín xún)20、《蝉》鳍(qí)隧(suì)道倒(dào)悬纤(xiān)维跳蚤(zao)无动于衷(zhōng)21、《梦回繁华》绢(juàn)冗(rǒng)遒(qiú)劲春寒料峭(liào qiào)摩肩接踵(zhǒng)络绎(luòyì)不绝字形1、《消息二则》泄气督战锐不可当3、《"飞天"凌空》眼花缭乱4、《一着惊海天》一丝不苟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抵赖振聋发聩6、《藤野先生》绯红诘责7、《回忆我的母亲》祖籍(藉)私塾(熟)妯娌(㚼)周济(寄)仁慈(人)豪绅(伸)劳碌(禄)慰勉(蔚)为富不仁(人)8、《列夫·托尔斯泰》黯然失色(暗)侏儒(株)分辨(辩)正襟危坐(禁)锃亮(蹭)甲胄(胃)热泪涟涟(连)广袤无垠(埌)烁烁发光(砾)9、《美丽的颜色》棚屋(蓬)炽热(赤)细致(至)沥青(历)筋疲力尽(精)和颜悦色(合)14、《背影》狼藉(籍)马褂(街)蹒跚(删)15、《白杨礼赞》倔(掘)强婆娑(沙)虬(求)枝秀颀(欣)坦荡如砥(堤)16、《散文两篇》牛犊(窦)星辰(晨) 洗涤(条)17、《昆明的雨》饱和(合)篱(蓠)笆鸡枞(纵)绿釉(秞)暮(墓)年18、《中国石拱桥》惟(唯)妙惟(唯)肖桥墩(敦)巧妙绝伦(轮)交头接(结)耳19、《苏州园林》蔓(曼)延因地制(治)宜自出心裁(栽)俯仰生姿(资)雕镂(楼)20《蝉》金蜣(羌)隧道(遂)暴晒(曝)罅隙(狭)喧嚣(宣)车辙(褶)懒洋洋(羊)无动于衷(钟)21、《梦回繁华》跋涉(陟)漕运(槽)摩肩接踵(摹)遒劲(酋)簇拥(蔟)翰林(瀚)城郭(廓)考订(定)岔道(叉)宏敞(敝)料峭(俏)。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初衷: 最初的心愿

(2)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通过有关“设
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
动议:会议中的建议(一般指临时的)

(3)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里,我们全体默哀,追 思同胞,缅怀先烈。 缅 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怀: 。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正确D的一项是
()
(1)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 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请用一两句话简要评论一下上面新闻事件的 意示义例:。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国家公祭日活动,有利于让青年一代
牢记不忘历史、振兴中华的使命与担当。
(2)在12月13日这天,除了举行升旗仪式之外, 还示可例:以①举参办观侵哪华些日活军罪动行?图试片展举。一②两请战种争形年式代的。幸存者或
老英雄做报告。③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演讲活动 。
8.新闻评论应引导和深化人们的认识,以上两
则评论哪一则更能体现这样的作用?结合评论 简示例要一分:我析认。为评论(一)更能体现。评论(一)就重庆公交车坠江事
件人们纷纷探讨女乘客与男司机谁责任更大的现象,引导人们将 反思的重点落在文明责任。通过对该事件悲剧原因的分析和对社 会类似“闹事”的原因分析后,再分析了人们需要理智、法制、规 则、公德的原因,层层深入地使人们领会到文明素养与公德之心 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真正起到了引导和深化人们认识的作用。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A项是( ) A.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观众为 悼念遇难同胞敬献了鲜花;幸存者还讲述了亲人 在屠杀中当年被残害的情形。 B.美国的右翼政治精英们不会有意愿接受任何非 美国公司引领重大前沿技术,即使是一家欧洲或 日本公司成为5G技术的突出领导者,他们恐怕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答案-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答案-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6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夯实基础】1.C(A 同胞bāo, B 发聩kuì, D 矢志shǐ)2.C(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致。

丑态百出:比喻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不形容声音的巨大。

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

)3.中国举行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4.(1)对于“耻辱”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人数上说,被屠杀的南京市民竟有30多万;一是从精神上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无能,民众像一盘散沙,反抗微弱。

如果我面临同样的情况,我就拼死一搏。

因为同样是死,一定要轰轰烈烈地死,像李清照说的那样“死亦为鬼雄”。

(2)南宋末年,文天祥被俘后,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降,但他坚决拒绝,最终被害。

民主战士闻一多,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研习文本】一、整体把握1.本文的标题从内容看,鲜明地表达出中国政府的观点:举行国行公祭的目的,是为了保佑世界永久的和平。

从结构看,这是文章行文的纲,贯穿全文。

2.南京是昔日的“恐怖之城”,是因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日军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南京是如今的“和平之城”,是因为南京已成为国际和平城市,成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典范的城市,成为矢志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强的城市。

3.文中大量引用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的话,是为了表明全世界人民对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痛恨,以及对日本右翼歪曲历史的丑态的唾弃。

4.此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是将世界人民和日本右翼对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态度进行对比,表达对日本右翼否认罪行的态度的批判。

举例论证是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用各种方法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事实,表达全世界人民对战争罪行的痛恨和对世界和平的祝愿。

2023-2024学年秋季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03(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秋季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03(含答案)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时练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杀戮.(lù)劫掠.(lüè)惨绝人寰.(yuán)B.矢.志(shǐ)挑衅.(xìn)无处遁.形(dùn)C.慰藉.(jí)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D.呓.语(yì)剽.悍(piāo)振聋发聩.(guì)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

B.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

C.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D.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少80%以上的同学认为,英语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

(将“比较”删除)B.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对知识有着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也为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

(将“那些对知识有着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调换位置)C.棉花依靠纤维之间的空气层保暖,这种保暖作用是双向的,既阻拦外界冷空气不能侵入,又阻止自身热量不致发散。

(将“不能”、“不致”去掉)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执法。

(在句末加“的力度”)4.下列对《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篇新闻评论主要述说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及历史背景。

B.文章针对国家公祭日有感而发,论述的过程中饱含着爱国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字音字形】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字音字形】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字音字形】整理第一课《消息二则》1.溃退【kuìtuì】: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

2.泄气【xièqì】:引申为泄劲、放弃。

3.督战【dūzhàn】:在前线监督作战4.要塞【yào sài】:筑有永久工事、准备长期坚守的国防要地。

5.业已【yèyǐ】:已经6.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7.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颁发【bān fā】:公布;发布。

2.遗嘱【yízhǔ】: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3.建树【jiàn shù】: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4.仲裁【zhòng cái】: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5.巨额【jùé】:巨大的数额。

第三课《“飞天”凌空》1.凌空【líng kōng】: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2.翘首【qiáo shǒu】: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

3.酷似【kùsì】:极其相似。

4.潇洒【xiāo sǎ】:(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5.轻盈【qīng yíng】: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6.悄然【qiǎo rán】:形容安静而无声。

浑然,依然。

7.由衷【yóu zhōng】:衷心的;出自内心的。

强调自发,不是假装的。

8.新秀【xīn xiù】: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

9.屏息敛声【bǐng xīliǎn shēng】: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10.眼花缭乱【yǎn huāliáo luàn】: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