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有多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
它掩饰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
它装出笑容说:“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
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
后来,它掉进河里。
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吹捧——________ 惊异——________
掩盖——________ 可能——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
(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吹捧——吹嘘捧场。
惊异——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
掩盖——遮盖大雪掩盖着田野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掩盖丑事。
可能——可以实现;也许;不肯定,估量。
(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爱吹嘘的猫(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节选)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
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
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
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
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
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个词语中含有__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________”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总会让人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1)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
形容回家心切;比喻;泪如雨下
(2)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示例:傍晚的阳光很温柔。
(3)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
(4)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清晨、中午、黄昏”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
形容回家心切;比喻;示例:泪如雨下;⑵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示例:傍晚的阳光很温柔。
⑶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⑷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
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很多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提着灯笼在漫游。
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虫子。
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
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明。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离开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人类照明。
(1)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漫游________
A.满,遍。
B.水过满,漾出来。
C.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②试图________
A.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B.计划。
C.希望得到,谋取。
(2)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3)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发?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1)C;B
(2)它的光是凉的,很柔和,不会烧手。
发光是为了找同伴,同时也避免夜间寻食的鸟儿吃掉它。
(3)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用以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为人类照明。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和给人们的启发。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①C②B(2)它的光是凉的,很柔和,不会烧手。
发光
是为了找同伴,同时也避免夜间寻食的鸟儿吃掉它。
(3)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用以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为人类照明。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和给人们的启发。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
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肉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阳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
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
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博大的胸襟。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黑白________ 视而________
一无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AABB):________、________
(3)尘埃的作用是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答案】(1)相间;不见;是处
(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
(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成语,只要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相间、不见、是处(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点评】(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
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呵护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进一座花坛时,有一个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你不要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你不要惊吓了它。
”在我看来,这个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的世界。
在我们面对着自己时时接触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人以关爱?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________斥责、________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如果任凭这些情绪流泻感染,就会使眼前的世界变得灰暗,没什么美好可言。
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所以这个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
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
”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在接触那些容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声一气一脸一片
________斥责 ________怒容
(2)从文中找出恰当词语填空。
例:(呵护)世界 ________世界 ________世界
(3)此文告诉人们________的道理,并说明了理由________。
①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荚的景致;
②我们承受着压力;
③有人觉得眼前的世界是灰暗的;
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⑤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列举的两件事。
【答案】(1)一声;一脸
(2)关爱;善待
(3)要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①④⑤
(4)花坛前小女孩让“我”不要走过去,怕惊吓了蝴蝶。
一位绅士请求把橱窗的花取出一部分,怕因拥挤压坏了花儿。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
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声斥责、一脸怒容。
(2)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关爱世界、善待世界。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课文内容,继而理解课文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短文列举的两件事:花坛前小女孩让“我”不要走过去,怕惊吓了蝴蝶。
一位绅士请求把橱窗的花取出一部分,怕因拥挤压坏了花儿。
【点评】(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题目一: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真好;邀三五好友,骑上单车,到郊野骑游,真好;静下心来品茗读书,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真好;在家里和亲人聊天畅谈,那份温馨甜蜜,真好……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补充题目,以“,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字以上。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有梦想真好
曾经的我高傲而冷艳,如今的我孤独而寂寞,人们称我为“仙人掌”,但他们不知道我曾经的美丽,也不知道我为此几乎抛弃了一切,除了我的梦想……
森林茂密,我生长在一棵高大的树下,阳光透过树叶洒向地面,温暖笼罩着我。
我享受着这一刻的温暖,纤细的腰肢随风摇曳,一身华裳也翩翩起舞,浓郁的芬芳萦绕身旁,硕大艳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大树小草为我鼓掌,飞过的鸟儿驻足歌唱,我陶醉其中,心灵的小溪,在森林里尽情流淌。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平静而快乐地生活,直到死去,可我并没有那么幸运。
看到伙伴们一棵棵倒下,我感到惶恐和不安,我努力蜷缩,但还是被猎人发现,带离了森林。
在猎人家里,我无法重现昔日的容颜,挺拔纤细的腰肢无力地低垂下来,我感到自己离死亡已经不远……
猎人要搬家了,我被遗弃在沙漠上——我曾经的家。
太阳炙烤着我,狂风擦过我的身体,我只得将根深埋地下……
沉睡了许久,我感到有了些许温暖,便竭力向上,刺破黑暗,冲出沙层。
或许我是幸运的,至少我活了下来。
活着就要有梦想——在这片沙漠上,我要屹立,我要开出无与伦比的花,重现我昔日的风采!
适应的过程是痛苦的,付出的代价是惨烈的,但我无怨无悔。
告别纤细的腰肢,褪去华丽的衣裳,满身芬芳全部消散,只留下一身
暗绿和拒人千里的利刺。
没有鸟鸣,没有同伴,我只能拼命从地下深处汲取营养,独自一个在这荒漠之中竭力生存。
因为我知道我必须活下去,我不求他人的赞赏,我只为今生的辉煌,我还有梦想!
经过的鸟儿嘲笑我的丑陋:肥硕的身体、光秃秃的枝干、令动物远离的尖刺。
我默不作声,冲着天空微笑: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见证奇迹!
点点滴滴的积累,胀大了我的身体,突然迸发的花朵让我欣喜若狂。
鸟儿飞过,震惊地望着我,我的内心无比激动。
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但我知道我还要继续奋力生长,用花儿彰显我生命的辉煌!
花儿在我头顶上绽放,根在我身下延伸,太阳炙烤,狂风怒号,沙土袭来,我坦然面对。
你们遮不住我的辉煌,因为有梦想真好!
【解析】
【详解】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补充完整题目是很关键的一步。
如果同学们有自己比较丰富、细致的生活经历或者见闻,可以抛开提示中的词语,填入自己想好的词语。
但如果不加考虑随便想一个词就填上,那就不容易写好,如填入“习惯”“微笑”“幸福”这类词语,就会使题目外延宽泛,写作时不好把握。
在准确把握题旨的前提下,要选取自己生活中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烈的事情来写,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只有写出具有个性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并从中生发出富有哲理的感悟,升华“真好”这一文旨,才能够“出新”。
写叙事作文时,要写出事件经历的具体过程,特别是事件的高潮,最激动人心最触发情思的地方要写出特色来,写得鲜明。
可以边叙边议,在具体的事件经历中适时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借景抒情,在景色环境的渲染中显露自己的心情。
同学们在构思中要巧妙地安排好文章的结构,注重表达的生动性、条理性。
再次,叙述角度上要从小点切入,以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最后强调一点,要注意正确立意,突出“真好”这一主题,选取正面的、个性化的素材,发掘其积极意义。
7.进入中学后,在日渐繁忙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这是真让我感动
人生的道路上,少不了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事情。
而在这些珍贵的记忆中,定会有无数的细节来供我们慢慢回味。
在这些微妙的细节中你会有新的收获——是高兴,是悲伤,或许更多的还是感动。
——题记自从入选了学校排球队以来,每天下午都少不了高强度的训练,而训练内容则包括:扣球、垫球、传球等。
其中,最让我头痛的莫过于发球了。
每一次站在底线,我这心老是“扑通”跳个不停。
放眼望去,说实话,十多米的距离足以使我感到畏惧。
无数次,我都倒在了这种心理之下,从没有过例外……颤抖的抛球,然后在手掌上的击球部位闹罢工后,一阵狂乱出手,导致“啪”的一声,排球便得到自由,四处蹦跳。
每当这时候,我这心中都不是滋味,与排球解放后的兴奋有着天壤之别。
这天,和以往一样,在使我郁闷的发球时间中我已经连续三次发球相继失败。
于是,我开始急促不安、焦急难忍;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拿着排球就是一阵乱敲,将所有的不满与愤怒发泄在了它上面,也因此只听一下又一下沉重的“啪啪”声。
一颗颗硕大的汗珠划过脸颊,有次序的在滑滑梯;火辣辣的太阳仿佛因为队友们的漂亮发球而留住了下山的脚步。
我是如此的无助与孤独。
“怎么不发球了?来来来,我们来比比看谁强!”猛然间一个熟悉的声音轻轻拂过,可依旧下了我一大跳,我连忙抬起头——原来是伍豪——他正用一双浓眉大眼望着我,神情中流露出急于等待我的回答。
霎那间,我算是愣住了,不过随即我感觉到一股力量附上了我的身体,并逐渐布满了全身,我感受到了——自信!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朝气蓬勃,那不是夕阳,而是一股力量的源泉。
我挺直了身躯——既然伍豪要与我比,自然证明他认为我发球不差。
不说别的,就是为了争这口气,我也要成功。
缓缓走到底线两米左右的地方,一个深呼吸,那气势可算是起来了。
接着,只见我一个上布,抛球,此时此刻,我脑中一片空白,右手自然伸起来,挥背,打!只见球径直飞了出去,十分低,一下子便撞到网上,然后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翻一跃,勉强抵达对面,啊!这是一个突破!我久久的沉浸在欢乐之中,甚至颇有几分意外,这可是从我们开始训练发球至今的灵的超越!这是在挑战中诞生的成功!我内心激动不已,差点就跳了起来;我伸出右手,久久的注视着,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是我的手吗?
终于,一个声音把我从诗画般的境界中拉了回来:“翻网,漂亮!就是抛球高度还要再调整一下,并且手要剥球。
”伍豪话音刚落,一个球便飞腾而来。
我仔细的推敲着这句话。
后来,又在老师地指导下,发球过网对于我来说再也不是难事。
在我因为没有绚丽光彩而几乎被所有人遗忘时,伍豪向我发起的挑战使得我找回信心,他朴实简短的话让我取得了零的突破,甚至是自我的一个超越。
至始至终,这件事都使我难以忘怀。
这件事,真让我感动。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题目中明确要求写的是----“这件事”,所以本文写的应该是一件事,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或者让人后悔的事……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补充文题时应注意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
题目补充好后,要选好材料。
补写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材料最好从自身写起,这样有助于表现真情实感。
所写事件要突出中心,安排构思重点情节——详写细写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