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
1.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量项都不周延的是( )。
①全称肯定判断 ②全称否定判断 ③特称肯定判断 ④特称否定判断 2.“甲与已是同案犯”。
这个判断是( )判断。
①性质判断 ②联言判断 ③选言判断 ④关系判断 3.“没有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刻苦学习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①SAP ②SEP ③SIP ④SOP
4“没有一个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A .SAP B.SEP C.SIP D.SOP
5.“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和“亚洲”两个概念外延间为( )。
A .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6.“围绕太阳运转的不都是行星。
”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 A .SAP B.SEP C.SIP D.SOP
7.与“并不是他既犯贪污罪又犯诈骗罪。
”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
※ A .他不犯贪污罪也不犯诈骗罪 B.他或者犯贪污罪或者犯诈骗罪
C .他或者不犯贪污罪或者不犯诈骗罪 D.如果他不犯贪污罪,那么他犯诈骗罪 8.“联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
A .联言推理 B.复合判断 C.选言判断 D.负判断
9.“优质商品不都是进口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A .SAP
B 。
SEP
C 。
SIP
D 。
SOP
10.与“世界上的国家不都是内陆国家”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是( )。
A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内陆国家
B .世界上有的国家不是内陆国家
C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内陆国家
D .世界上有的国家是内陆国家
11.已知 SIP 假,则 S 与 P 的外延关系为( )。
A .全同关系
B 。
真包含于关系
C 。
真包含关系
D 。
全异关系
12.下列概念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 )。
A .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13.已知p →q 为假,则p 和q 的真值为( )。
A .p 真井且q 真 B.p 真并且q 假 C.p 假并且q 真 D.p 假并且q 假 1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
A .p q P ∧→)((
B 。
p q q p →∧→))(
C .p q q p →∧←))((
D .p q q p →∧←))(
15.“并非可能P ”与“并非可能非P ”之间具有( )。
A .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一步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16.复合判断由( )组成。
A .主项和调项 B.前件与后件 C.肢判断与联结词 D.关系项与关系者项
17.与“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
A .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没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 .学好外语但没能出国 D.没学好外语也没能出国
18.既断定SIP 真.又断定SOP 真,则( )。
A .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19.运用假言易位换质推理,由P →q 可以推出( )。
A .P ←q B.p q ← C.q p → D. p q →
20.“肯定否定式’是( )的有效形式。
A .相容选言推理 B.不相容选言推理
C .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D.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21.既断定SAP 假,又断定SEP 假.则( )。
A .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津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22.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共同点是( )。
A .从一般到一般 B.前提蕴涵结论 C.结论都是或然的 D.从个别到一般 23.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P ”与原论题“P ”是( )。
A .等值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交叉关系 24.“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这个三段论是( )。
①有效的推理形式 ②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犯大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④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25.“如果不以事实为根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
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
①p ∧q ②p ∨q ③(p ∨q )→ r ④(p ∨q )→r 26.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时,则它的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
①p 真q 假 ②p 真q 真 ③p 假q 真 ④p 假q 假 27.当p 假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 )。
①P ∨q ②p ←q ③p →q ④p ←→q 28.“p ←q ”的等值判断是( )。
①p ∨q ②p →q ③p → q ④q →p 29.“p ∧q ”的等值判断是( )。
①p →q ②p ←q ③p ∧q ④p ∨q 二、多项选择题(包括双项选择题)。
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项、中项、大项分别为S 、M 、P ,如P 在结论中周延,则其大前提不能是( )。
①PAM ②MOP ③MAP ④POM ⑤PIM 2.以“所有P 是M ”、“所有的S 不是M ”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必然推出( )。
①所有的S 不是P ②所有的S 是P ③有的S 不是P ④有的S 是P ⑤没有S 不是P 3.当肢判断“p ”、“ q ”均真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
①p ∧q ②p →q ③p ←q ④p ∨q ⑤p ←→q 4.当“p ←→q ”为真时,则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
①p真q真②p假q假③p真q假④p假q真⑤p假q真
5.当p真q真时,下列复合判断为真的有()。
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⑤p←q
6.已知“p∧q”为真,则()为假。
※
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⑤p∨q
7.以“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①没有贪污腐化②构成犯罪③并非没有贪污腐化④末构成
犯罪⑤贪污腐化
8.以“只有反腐倡廉,才能搞好党风”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①没有反腐倡廉②搞好党风③并非没有反腐倡廉④没有搞
好党风⑤反腐倡廉
9.以“如果受贿,那么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
①受贿②末犯法③末受贿④犯法⑤并非没有犯法
10.以“如果渎职,则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①渎职②没渎职③犯法④没犯法⑤并非没有犯法
11.三段论第二格的规则是()。
A.大前提必是全称判断 B.小前提必是肯定判断
C.前提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 D.结论必是特称判断
;
三、请用欧拉图表示句子中画横线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 “国家队里,有的跳远运动员又兼短跑运动员。
”
2.已知a与b交叉,b与c交叉,a与c全异.请用欧拉图表示a、b.c、这三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3.请用欧拉图表示句子中画横线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地球是行星,水星也是行星.”
4.设S与P交叉,M真包含于S,用欧拉图表示S、M和P之间的三种外延关系。
5.
A.足球爱好者
B.排球爱好者
C.蓝球爱好者
D.青年足球爱好者
6.钝角三角形(A)、锐角三角形(B)和直角三角形(C)都是属于直线三角几何图形(D),而不是曲线几何图形(E)。
四、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分析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其违反什
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凡三段论都有不同四个项,这个推理是不同四个项;所以,这个推理是三段论。
2.商品受欢迎或因物美价谦,或因款式新颖;这种衣服很受欢迎因物美价谦,所以,这种衣服的款式不新颖。
3.如果违犯交通规则,那么会出危险;老李没有违犯交通规则,所以,老李不会出危险。
4.如果违犯交通规则,那么会出危险;老李出了危险。
所以,老李违犯了交通规则。
5.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6.“有的电大毕业生通过了全国律师考试。
我们单位有的同志是电大毕业生,所以,我们单
位有的同志通过了全国律师考试。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7.“一个地区只有司法公正廉洁,才能有效惩治腐败;这个地区不能有效惩治腐败,所以,
这个地区司法不公正廉洁。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8.“如果贪污受贿,那么不是好干部;老刘没有贪污受贿,所以,老刘是个好干部。
”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9.同时断定“所有的毕业生必须通过全部规定科目的考试”与“有的毕业生不必通过全部
规定科目的考试”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
规律?为什么?
10.“某嫌疑人或者犯抢劫罪,或者犯故意杀人罪;已知他犯有故意杀人罪,所以,他没有
犯抢劫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1.“他的病或者因饮食不佳所致.或者因缺乏休息而造成的,经查是饮食不佳所致,所以,不是因缺乏休息而造成的。
”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2.“凡报纸都是印刷品,凡报纸都是出版物.所以凡出版物都是印刷品。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为什么?
13.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植物是生物”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A:并非有的植物不是生物
B:所有生物是植物
C:所有非生物不是植物
14.“只有合理施肥.庄稼才长得好.这块地的庄稼合理施肥了,所以,这块地的庄稼一定长得好。
”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5.同时断定“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规律?若违反则
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16.“如果被告是故意犯罪,那么,应受到刑罚处罚,某人不是故意犯罪,所以,某人不
应受到刑罚处罚。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7。
“建筑工人是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的.某甲是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的,所以某甲是建筑工人。
”
这一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9.“凡报纸都是印刷品,凡报纸都是出版物.所以凡出版物都是印刷品。
”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0.“只有合理施肥.庄稼才长得好.这块地的庄稼长得不好,所以,这块地没有合理施肥。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1.同时断定“只有P,才q”与“非P并且q”两个判断为真.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若违反,则违反了什么规律?为什么?
五、表解题:(10分)
1.请列出相容选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2.运用真值表判定A、B、C三个判断之间是否是等值关系
A:并非只有小李去,小王才去。
B:并非小李去或小王不去。
C.小李不去但小王去
3.用真值表判定A和B两个判断之间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并非如果背熟了逻辑规则,就能解决逻辑问题。
B.背熟了逻辑规则,但不能解决逻辑问题。
A的逻辑形式为:
B的逻辑形式为:
代入真值表判定二者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以上真值表的情况表明。
4 列出联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5.运用真值表判定A、B三个判断之间是否是等值关系※
A:如果犯罪,那么违法。
B.并非犯罪但不违法。
以上真值表的情况表明。
六、综合题
1.在某盗窃案的侦破过程中,甲、乙、丙、丁四人都有作案嫌疑,后来进一步查明:A.如果甲和乙都是作案人,则丙不是作案人。
B.只有乙是作案人,丁才是作案人。
C.甲和丙都是作案人。
问:乙和丁是否是作案人?为什么?
2.A、B、C、D四人对甲、乙二人是否有罪,作出了如下判断:
A:如果甲有罪,则乙也有罪。
B:甲有罪,但乙无罪,
C:或者甲有罪,或者乙有罪。
D:乙无罪、
事后得知:这四个人所作的判断,只有一个是假的。
请问:究竟谁有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