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
摘要: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形成对周围危险因素的
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识别生活中有害因素的基本能力和应急避险、逃生的技能,
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体育教学;生命安全教育
教育是一种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
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因此,充分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其生命潜能,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应当是教育最真
切的意义和最本质的使命。
新课程提倡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倡导“以
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
修课程、基础课程。
体育为了健康,健康为了生命,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
教育是体现其教育功能,结合教学实践,将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更便于在教
学中进行有效渗透,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消除自身安全隐患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
生自我保护的安全行为,促进生命安全教育的落实。
一、体育教学中应如何面对生命安全问题
1、不惧怕生命安全问题,更不能影响正常教学活动
由于生命安全问题客观存在,部分老师还在这方面吃过苦头,因此,会有部
分老师有惧怕心理,进而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人不敢安排一
些激烈对抗的项目和一些体操类、投掷类项目,甚至有人出现只要生命安全不要
内容的课。
同时,从学校角度看,领导也害怕体育课中出现生命安全问题,不少
学校出现了刻意删减体育课的现象。
这些不良现象产生,表面上看是回避了体育
教学活动中的生命安全风险,但已经严重干扰了体育的正常教学活动,使体育学
科的意义和任务大打折扣。
2、坚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
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
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
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
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
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
落实。
二、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
1、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安全纪律教育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
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
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2、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
在上课前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
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再进行组织教学。
(1)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
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又如,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
者沙坑中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
(2)学校的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如果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学生在活动时器材会发生断裂,致使学生摔伤。
所以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
(3)体育教师应认真备课、写好详案。
认真备课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体育教材取消了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如:铅球、铁饼和标枪等,新增了
医务监督、运动处方、技巧、武术和健美操等内容,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
趣大有裨益。
教师为使“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有机达成。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备课要把所授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写在“本课安全保护措施”栏中,对安全问题要
有预见性,确保在教学中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
3、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
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钻研新教材,贯彻体育课标,不要擅自变更教学内容,增加教学难度,即使是负责运动队训练的教师也要根据比赛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承受能力安排好时间和强度。
比如校篮球队,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
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对身体训练要有一个“度”。
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育
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要在课前详细了解,有的同学身体存在某种缺陷或患有某
种疾病,在进行某项有一定强度的锻炼时,疾病会发作,出现安全事故。
4、认真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根本没有做好准备活动,这样神经系统,肌
肉没有充分活动起来,肌肉伸展能力欠佳,关节不够灵活,动作不够协调,就很
容易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
参加在某项有对抗性的比赛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如
跳高、打篮球等激烈运动项目,运动前多活动,损伤部位提早预防。
5、项目要避免不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实际和超强度的体育锻炼
教师设计的活动项目要避免不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实际和超强度的体育锻炼,
如年级间开展篮球比赛、在双杠上做翻越训练等。
6、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
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要有
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有一种敬业、爱岗精神。
现代课堂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模式,但并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提倡个性的张扬。
7、体育教师课堂上应调整自己的情绪到最佳状态
教师也是人,人就都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教师也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
情绪肯定不良。
所以课前教师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不良时,一定
要理智地进行克制,及时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生。
教师在
教学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8、发生了意外事故,一定要冷静做好救护工作
即使发生了意外事故,一定要沉着、冷静做好救护工作,与家长的谈话要有
礼貌、有理、有节,要慎思而后言。
因为,任何一句不得体的话都有可能引发一
场“官司”,给本人、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9、组织科学合理,避免伤害事故
体育课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组织工作不当造成的。
因此,科学合理的教
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如徒手练习时,要注意学生间的
距离;器械练习时,要让每个学生明白使用器械的方法。
10、做好保护措施,加强保护意识
体育课上,教师不仅要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运动
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对比较危险的教学内容要安排专门的保护和帮助。
加
强自我保护,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危险。
还要学会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知识,以
便安全自护。
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
这样遇到
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总之,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形成对周围危险因素
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识别生活中有害因素的基本能力和应急避险、逃生的技能,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