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曹淑云_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中的军事领导

一战中的军事领导一战(1914年至1918年)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各国的军事领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一战中不同国家的军事领导进行探讨,以展示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决策、策略和影响。
德国军事领导德国在一战中的军事领导表现出色,并以其出色的军事战略和指挥能力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无疑是德国陆军元帅恩斯特·冯·福尔克斯。
福尔克斯在德国军队中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在一战中担任了德国第9军的指挥官,并奉命攻占比利时和法国北部。
福尔克斯采取了“穿越比利时”战略,试图通过快速进攻来迅速攻占巴黎,但最终由于法国坚决的抵抗以及其他因素,战略并未完全成功。
另一位在一战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德国军事领导人是保罗·冯·兴登堡。
兴登堡是德国陆军元帅,他在战争初期担任东线军团的指挥官。
兴登堡以其杰出的军事战略而著称,他采取的“大规模包围战”战略成功地击溃了俄国军队,并在东线占据有利地位。
然而,兴登堡的战略在后期受到了盟军的反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耗尽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导致了德国的失败。
英国军事领导在一战中,英国的军事领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英国首相戴维·劳埃德·乔治和英军指挥官道格拉斯·黑格。
他们共同制定了英国的战略决策,并领导了英军在欧洲战场的行动。
乔治首相在战争初期确立了英国的战略目标,即保护比利时中立和遏制德国的扩张。
他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了与法国的合作,并派遣英军前往法国支援盟军。
乔治的决策使得英国能够积极参与战争,并在后期的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
黑格将军则是英军在战争中的主要指挥官。
他提出了“步步紧逼,拖住德军”战略,通过采取防御姿态牵制德军,并逐渐增强英军的实力。
黑格在索姆河战役和其他一系列战役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对于保卫法国北部的战略目标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他国家的军事领导除了德国和英国,其他各国的军事领导也对一战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三、人类的灾难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18.11.11德国宣布投降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4、德国投降——大战结束
三、人类的灾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提示:从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去分析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 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这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 的掠夺战争。
4、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新时代曙光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退出大战 ——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不公 平的待遇,引发五四运动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美 发
德展 迅
日速
英 发
展俄 缓 慢法
过程(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年6月)
2、战争爆发:1914年7月,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东线 马恩河战役
3、主要战场:欧洲战场 西线:凡尔登战役(转折)
2、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
比利时、法国 北部和德法边 境——西线
英法
德
波罗的海南岸至 罗马尼亚——东线 俄 德、奥匈
巴尔干——南线 塞尔维亚 奥匈
日德兰海时战间时:间时1:19间9116:6年年1792月1月4-年1-112月9月月 兵力兵:力兵1:一5力3百个:三师一十百个五师十万人 伤结亡果伤结::亡果伤一 西::七 虽亡百 线十 未:三 再余 决三十 度万 出十余 转人 胜四万 入负万人 阵,人地但战此
索姆河战役 南线
4、扩大:1917年美、中等国对德宣战。
5、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战败告终。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含解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1、[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14年8月4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不可避免地相当高昂。
当时的英国财政大臣戴维·劳合·乔治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那样反抗德国人明目张胆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而展开的一次运动。
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在西线上,双方都用重兵防守,深挖战壕,无法使用1870年普法战争中行之有效的新战术,4年中战事进展极为缓慢。
1916年6月英军进犯索姆河,损失更为惨重,整个战役英军伤亡人数高达42万。
从1916年5月政府为扩充武装部队而实行不得人心的征兵令之后。
到1917年,即使完全不算其他因素, 诸如从工人组织中征兵入伍,以及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提出把国外战争转化为国内革命的口号。
十足的厌战情绪终于扩展开来。
一些闭体如基督教和乎主义者“反对征兵团契“、民主管理协会等寻求和平谈判对公众舆论产生一些影响。
——摘编自[英]肯尼思·O.摩根主编《牛津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政府参战的理由及其真正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民众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世纪的巴尔干半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纷纷宣布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随后它们彼此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半岛的形势更趋复杂:塞尔维亚获得俄国的暗中支持,通过战争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强国,而保加利亚虽然与德国交好,却以惨败告终,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1913年在伦敦召开的欧洲列强大使会议上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并把它处于英、法、俄、德、意和奥匈六大国的监督之下,为期10年。
这个新生的国家堵住了塞尔维亚的出海口。
奥匈帝国参谋总长康拉德反复强调:“独立的塞尔维亚即使不大,也很危险。
一百年前十六七岁的他们

一百年前十六七岁的他们作者:张鹏来源:《人生十六七》2019年第05期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更是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开局之年。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而五四运动在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心中,更是一件神圣而充满敬意的事件,就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炬,就像是高亢嘹亮的号角,永远激励着青年的心灵,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时光飞逝,10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中国,山河无恙,岁月静好,当我们在阳光下享受生活的时候,不妨将历史的时钟拨回到100年前……2019年4月13日《失落的勋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劳工》一战华工油画展在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展。
这不禁令我回想起100年前的那段往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加入英法俄三国协约集团参战,14万中国劳工以民代兵,在一战的前线冒死进行着战略运输工作。
1918年战争结束,有2万中国人没能回到家乡。
程玲的爷爷就是其中一名埋骨他乡的华工。
97237,这是爷爷毕粹德的“名字”。
程玲直到2009年,才终于在法国的华工墓地找到爷爷的灵魂。
但是对于100年前的中国人来说,1919曾经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一年:中国2万劳工的鲜血换来战胜国的身份,近代以来我们第一次挺直脊梁参加国际会议,理直气壮的准备要回属于中国的领土——山东胶州湾,那里有今天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战胜国英、法、美似乎忘记了无数华工与他们并肩战斗的场景。
他们做出了一个令中國人惊愕的决定——胶州湾不能给中国,要给日本!是的,日本早在1914年就出兵占领了胶州,但这是从强盗手里抢来的珍珠,日本怎能有资格据为己有?中国人的鲜血难道白流了?软弱的北洋政府却屈辱的准备接受这个决定!中国人怎能按捺住内心的痛苦和愤怒!五四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让我们回到100年前,回望那些十六七岁的年轻人。
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育人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杨 凤 霞
( 绥化 学院 思想政 治理 论教 研 部 , 黑龙 江 绥化 1 2 6 ) 5 0 1
摘
要 :中 国近 现 代 史纲 要 ” 是 全 国 高等 学校 本 科 生 的 必修 课 之 一 , 在 当 前 的教 学 中 , 存 在 着 学 生 缺 乏 学 习 “ 课 但 却
史和人 民的选择 。 通过研读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 代表 ’ 重要思想 概论 ” 程教材 , 课 避免两 门课 程在教学 内容上 出现重复 , 我们把 “ 纲要 ” 的教学 内 课
容重 点放在 14 80年 至 14 9 9年 的 中国近代史 历 史阶
“ 纲要” 的教学过程 中立 足于历史 学科 “ 真 ” 课 求 的特
题, 即鸦片 战争 以前 的 中国与世界 ; 资本——帝 国主 义对 中 国的侵 略 ; 国家 出路 的早期探 索 ; 对 辛亥 革命
与 中华 民国的成立 ; 四新文化 运动 ; 国共产 党创 五 中
立后的 中国革命形势 ; 本 的侵华计划与 中华 民族 的 日
抗 日战争 ; 日战争胜 利后 的国际 国内形 势 ; 抗 国民党 发动 内战和解放 区军 民的 自卫战争 ;人 民共和 国: 历
“ 中国近 现代 史纲要 ” ( 课 以下简称 “ 要” ) 纲 课 是 全 国高等学校本科 生必 修的思想政治 理论课 之一 , 其 教学 目的是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 , 使学生认识 近现代 中 国社 会发展 和革命发展 的历史 进程 及其 内在 的规律 性, 了解 国史 和 国情 , 深刻领会 历史 和人 民的三 个选 择, 即如何选 择 了马克思主义 、 如何选 择 了中 国共产 党、 如何选择 了社会主义道路 。 但是 , 目前高校思想 从 政治理论课 的教 学现状来看 ,表现突 出的问题是 : 学 生对“ 思政课 ” 的态度 普遍 表 现淡 漠 , 乏学 习的热 缺 情 , 思政课 ” “ 的教师工作 动力不足 , 甚至 面对 学生表 现 出来 的态度感 到无奈 。 因此 , 如何 改变高 校 “ 思政 课” 的教学现状也成 为每个“ 思政课 ” 教师都应 该认真 思考 的问题 。 笔者结合地方院校“ 思政课” 教学 的实际
北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行动

北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行动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多次爆发经济危机。
因为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国与国之间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资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特别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即以“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
1914年,战争首先在欧洲爆发(意大利为了己方的利益最终倒向了“协约国”),随后战火波及亚、非,战争直到1918年11月宣告结束,事实上战火并未能马上熄灭,仍然在世界某些角落继续燃烧。
一战爆发之后,当时中国主政的北洋政府于1914年8月宣布中立。
但邻邦日本却于同月对德宣战。
接着,日英联军向盘踞在山东的德军发起进攻。
在攻占青岛之战中,日军出动了三万人,三十九艘战舰,英军出动了一千五百人,两艘战舰。
而德军在山东青岛仅拥有五千人及五艘战舰。
德军寡不敌众,向日英联军投降。
日、英、德在山东交战时,北洋政府实际上按日俄战争的先例,保持了中立。
日英对德的军事行动局限于山东。
山东战事结束之后,德奥在华仍旧据有天津、汉口等租界,并保持着驻军。
1917年德国宣布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北洋政府步各国后尘对德宣战。
(此时袁世凯因为称帝而在全国的一片反对声中死亡,北洋政府的首脑接连换人,外交政策亦有变化)北洋政府在对德宣战的同时,马上出兵收回了德奥二国在中国境内的租界。
(包括天津和汉口)德奥二国在租界内的驻军被北洋军勒令解除武装,其武器被没收;德奥二国在租界内的兵营也被北洋军接管,其士兵被监视。
至此,自日英出兵山东之后,德国在华残留的兵力被北洋军彻底清除。
同时,德奥二国与满清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不再被北洋政府承认,其治外法权被撤销。
每年付给德奥二国的庚子赔款亦被北洋政府一笔钩销。
(战后,北洋政府于和德国于1921年5月20日订立协约,德国声明取消在华特权。
“此协议为中国自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以来,第一次缔造的平等条约。
”《中国不平等条约之废除》王世杰、吴庆育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了俄国革命的诱因。
女性的战争一战中的妇女角色

女性的战争一战中的妇女角色女性的战争:一战中的妇女角色第一章:女性在一战前的社会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她们被认为是家庭主妇的角色,负责照顾家庭和子女。
然而,随着男性被动员到战场上,妇女们逐渐承担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
第二章:妇女投身战场在战争期间,妇女们迅速组建了自己的志愿军,纷纷加入医疗队伍,为伤员提供医疗帮助。
她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勇气和自愿精神令人敬佩。
此外,一些女性还参与了情报工作,为军队提供宝贵的情报信息。
第三章:妇女在后方的贡献除了直接参与战斗外,妇女们在后方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她们接替男性在工厂和农场中工作,保持了国内生产的正常运转。
此外,她们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战争受害者提供援助和支持。
第四章:妇女的社会变革一战期间,妇女们在工作和社会参与方面的经验为她们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她们证明了自己在各个领域都能胜任,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家庭角色。
一些国家也开始向妇女给予更多的权益和权力,这对于后来的妇女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五章:一战结束后的妇女尽管一战的结束标志着女性角色的重要转变,但一些国家仍然对妇女权益的平等持有怀疑态度。
然而,由于妇女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贡献,她们逐渐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赞赏。
结论:一战中的妇女角色在战争的残酷环境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力量和勇气。
她们在战场上和后方的辛勤付出对于保卫国家、支持军队,以及推动妇女权益争取平等的运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战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彻底改变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为妇女们的自由和平等争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

祈祷和平
美 国 的 “ 中 立
协约国阵 同盟国集 营的变化 力量对比变化 团的崩溃
意大利倒戈(1915年5月) 德国在西线溃退(1918年) 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3- 10月)
德国革命(1918年10-11月)
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福煦车厢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表现
实质
结束标志:
结果: 性质: 规模: 影响:
维护和平
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 了的噩梦。 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 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 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 面对 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我 们用泪水连同内心的悲愤向世界 呼喊:停止战争,和平万岁! 让我们双手合十,一起祈祷吧, 祈祷这世界不再有杀戮,不再有 流血,不再让年轻的生命随意的 看不见阳光。
第 8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进程及结果
阳泉市十八中学 温晋芳
1、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 2、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惨烈; 3、掌握大战结束的基本状况以及大战带来 的影响。
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出以下问题:
1、一战的主要战场在哪里,有几条战线, 最关键的是哪条战线? 2、凡尔登战役(时间.地点.双方.类型.喻称 . 影响) 3、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4、一战结束时间及标志。 5、一战的影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破坏,但从 客观上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
1、战争带来巨大灾难。 2、战争引发革命运动。 3、战争改变世界格局。 4、战争推动科技发展。
根本原因: 导火线: 根源 之帝 间国 的主 矛义 盾国 家 开始标志: 集两 团大 帝国主义 一战 形军 列强争霸 成事 转折性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优秀课件

英国第一:3000多万平方公里 法国第二:1200多万平方公里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德国第三:259万平方公里 意大利第四、美国第五
材料二: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占据殖民地形势图
英国第一:3000多万平方公里 法国第二:1200多万平方公里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德国第三:259万平方公里 意大利第四、美国第五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
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
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
B.美德超过英法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
D 3.下列哪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
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B.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2)一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 洲的优势地位,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削弱欧洲,美俄崛起)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殖民地民族觉醒) (4)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启示和教训
德国、俄国、英国、法国参战
意大利参战
(加入协约国)
三、一战的过程(1914—1918年)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第二阶段:1916年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转折点)
索姆河战役(坦克参战) 第三阶段:1917年 美国参战,俄国退战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四、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1.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2.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
3.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恐怖主义。
中国的战争英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人物

中国的战争英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人物中国的战争英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涉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
尽管中国当时并未参战,但仍然有一些杰出的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中国的战争英雄。
他们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或在外交战略上做出卓越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的中国杰出人物。
一、胡汉民将军(1863-1924)胡汉民将军是中国北洋政府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担任中国北洋政府的军事顾问,并与盟国合作,为中国争取了参战国地位。
胡汉民将军还成功组织了中国劳工团,派遣劳工前往法国、英国等盟国提供劳动力支持。
他的外交手段和军事策略为中国争得了大量的国际声誉和资源支持,成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代表。
二、刘振华上将(1874-1928)刘振华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军事家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曾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率领中国远征军参与了对德国在山东的战斗。
在战斗中,刘振华上将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果。
他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指挥,使中国远征军成为了战场上的佼佼者。
三、徐树铮将军(1887-1945)徐树铮将军是中国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和军事家,也是中国现代海军的奠基人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中国海军训练和作战中心的主管,致力于提升中国海军的战斗力。
他积极参与对德国在青岛的进攻,为中国军队在该地区迅速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树铮将军的英勇和卓越领导为中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四、陈廉伯(1891-1954)陈廉伯是中国出色的军事家兼外交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重要代表。
他在中国北洋政府中担任外交官职务,致力于为中国争取国际支持和参战国地位。
陈廉伯还在国际和平会议上积极代表中国发声,并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利益做出了重要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德
巴尔干问题
奥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1882年,德、意、奥组成
法
三国同盟
对立
扩军备战
英
冲突不断
三国协约
俄
20世纪初,英、法、俄组建
维护其霸主地位
3.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 读图表思考
欧洲列强扩军备战比较表
英 法 俄 德 奥匈
1872-191
2 年军费 180% 133% 214% 335% 155%
材料五: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 战争,给双方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思考: 科技和战争有什么关系? 一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科技用于战争只会加剧战争的残酷性。 启示: 合理利用科技,造福于人类
(5)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7.战争性质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目标决定的。“——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各主要参战国的目的
德国
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英国
确保霸主地位,掠夺更多殖民地
法国
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美国
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塞尔维亚 争取民族独立(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材料:从“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
三 德国
曼
同
盟
俄国十月革
命后退出
协
约
塞英 俄 法
国 日 中 美 1917年
三 国 协 约
三、一战进程和结果
西线:比利时、法 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
德
1.三条战线
西线、东线、南线
战争的伟人一战的领导人物

战争的伟人一战的领导人物战争的伟人——一战的领导人物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誉为战争史上最具规模的冲突之一,也是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重要时期。
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杰出的领导人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凭借着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勇敢的军事决策,塑造了整个战争进程。
本文将着重介绍几位在一战中扮演重要领导角色的伟人。
1. 雅尔塔·皮尔斯·别好夫雅尔塔·皮尔斯·别好夫,俄国军事家和政治家,曾在一战期间担任俄国最高军事统帅以及临时政府的军事委员会主席。
他以其卓越的战略思维和镇定冷静的领导风格而闻名于世。
别好夫在战争初期采取灵活的战线战术,成功地抵御了德奥军队的进攻,并推动了苏军在东线的反攻。
他的军事才能和威望使得他成为当时战争中最受尊敬的领导人之一。
2.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军事将领,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在一战中,他担任美国第42师师长,指挥着师团在西线战场作战。
麦克阿瑟善于组织和打击,并尝试新的战术方法,如快速机动和火力掩护。
他的领导风格和勇敢无畏的行动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崇敬。
3. 贝尔尼托·墨索里尼贝尔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政治家,也是一战时期意大利的领导人。
墨索里尼在战争初期认识到意大利应该转向协约国,而不是同盟国,他的主张获得了广泛支持。
作为首相,墨索里尼推动了意大利参战,他的决策在一战后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墨索里尼的领导地位和他所代表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在冲击着战后的意大利政治风格,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赫尔穆特·冯·莫尔特克赫尔穆特·冯·莫尔特克,德国军事统帅,被视为一战中最重要的德军指挥官之一。
莫尔特克在一战中引入了装甲部队的战术,采用了迅速机动和集中打击的方式,成功地攻破了敌军防线。
他所领导的德军部队也在东线和西线多次取得重要胜利。
中国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与发展

中国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与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女性在各个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
自那时起,她们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束缚,成为社会进步与平等的推动者。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女性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
在战争期间,很多中国女性选择参军,成为志愿军护士或后勤人员。
她们以自己的勇气和决心,为孤寡老人、伤残士兵及战俘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照顾。
她们在战地医疗点和后方医院中担任重要职务,为伤员提供救治和护理,展现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同时,中国女性在社会上也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战争爆发后,许多男性纷纷参军,留下大量的职位空缺。
这给了中国女性一个难得的机会,她们开始涌入不同的行业,并在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在工业领域,许多女性代替男性工人,参与到军需工厂和制造业中。
她们展现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为国家的军事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中国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积极参与了救济工作。
面对战争的各种痛苦和灾难,她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许多救济组织,为受战争影响的人们提供援助和帮助。
她们在物资调度、粮食救济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社会稳定和人道主义事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她们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争取自身权益的保障和平等的地位。
这一时期,中国女性开始要求参与社会决策,争取妇女参政的权利。
在国内,一系列的妇女解放组织和运动兴起,为中国女性团结、争取平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中国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她们面临的挑战和障碍依然存在。
社会仍然存在着男女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观念,使得女性在事业和教育等方面受到限制。
尽管战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进步,但女性权益的保障与平等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努力。
综上所述,中国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与作用。
一战中的妇女角色

一战中的妇女角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妇女们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她们在战场后方提供支持和援助,担任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并以多种方式为战争努力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战中妇女的角色,展示她们在这场战争中的勇敢和不可替代性。
一、前线救护与志愿者在一战期间,大量的妇女在前线扮演了重要的救护和志愿者角色。
她们组建了志愿救护队,设立了医疗站点,并提供救护培训和医疗服务。
这些妇女经常在战斗现场进行急救和紧急救援工作,直接面对痛苦和创伤。
她们的英勇行为帮助拯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并为伤者提供了急需的医疗援助。
二、工厂与制造业一战期间,妇女在工厂和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由于许多男性被征召入伍,妇女被迫接替他们的工作岗位。
她们参与了各种生产任务,包括制造武器、弹药和军需品。
妇女们展示了她们的机智和技能,无论是在工厂的生产线上还是在繁重的机械工作中。
她们的努力确保了前线军队的所需供应,为整个战争努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社会服务除了前线救护和工厂工作,妇女们还参与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
她们加入了慈善机构,并为士兵和家庭提供支持。
妇女们成立了休息站和诊所,为疲惫的士兵提供休息和康复的地方。
此外,她们还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士兵和家属应对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妇女们的无私奉献和关怀,对增强士兵们的士气和心理准备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政治变革一战对妇女们的角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许多国家引发了女性参与政治的激增。
妇女们对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
在战争期间,妇女们展示了她们的能力和价值,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信任。
这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奠定了基础,一战后许多国家确立了妇女参与政治的权利。
综上所述,一战中的妇女角色不可忽视。
她们以各种方式为战争努力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无论是在战场后方提供救援和支持,还是在生产线上工作。
妇女们的英勇行为和努力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妇女赢得了更多权益的争取。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指挥与领导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指挥与领导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是20世纪最重要的军事冲突之一,而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亚洲国家也参与了这场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军事指挥与领导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指挥与领导。
一、中国的参战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对抗,但受到了战争影响。
中国利用战争的机遇,试图在国际社会上争取到一些公正和国家利益。
此外,随着战争的爆发,许多中国劳工也被派往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工作,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二、护法运动与军事现代化在战争爆发前,中国正经历着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并试图实现国家的统一。
然而,袁世凯无视民主原则,试图建立专制政权,引发了中国的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使中国加强了国内的军事现代化,包括改革军队组织和训练,并引进先进的武器和技术。
三、中国远征军与防御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中国军队先后派遣到法国、比利时和东非等战区,参与了抵御德国军队的战斗。
中国军队在这些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勇气和战斗力,为盟军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来自日本的威胁。
日本试图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在东亚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
中国军队不仅要面对德军的进攻,还要应对日军的威胁。
四、军事指挥与领导中国军事指挥与领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派遣的将领和士兵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和组织能力。
他们参与了多场激烈的战斗,并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此外,中国的军事指挥官克服了种种困难,如不熟悉欧洲战争环境、语言障碍和物资短缺等。
他们适应了新环境,与盟军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和领导能力。
五、战争的影响与启示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指挥与领导在当时与后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参战的经历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对于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家意识的兴起具有重要作用。
一战历史50个经典人物故事超简略版

一战历史50个经典人物故事超简略版1. 彼得大帝 (1672-1725)出生于俄罗斯,他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之一。
彼得大帝对俄罗斯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强调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并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俄罗斯成为强大的欧洲力量。
2.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1770-1831)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整个欧洲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提出了一种历史发展的理论,认为历史是通过对立与解决之间的运动来实现的。
3. 赫尔曼·梅尔维尔 (1819-1891)美国作家,他的小说《白鲸》被誉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探讨了人类与自然、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心灵的奥秘。
4.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革命家,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了《共产党宣言》。
5. 克劳德·莫奈 (1840-1926)法国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强调色彩和光线的变化,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查尔斯·达尔文 (1809-1882)英国自然科学家,他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理论,对生物学和人类理解产生了重大影响。
7. 弗朗茨·费迪南德·昂根西利 (1864-1914)奥地利医生和心理学家,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潜意识和自由联想的概念。
8. 尼古拉·特斯拉 (1856-1943)塞尔维亚裔美国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对电力和磁场的研究以及对交流电系统的贡献对现代科学和工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9.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1830-1916)奥地利皇帝,他统治着奥地利-匈牙利帝国,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加剧了欧洲紧张局势。
10. 赫伯特·乔治·威尔士·威灵顿 (1883-1973)英国将军和政治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了英军,并在二战期间担任英国首相,领导了盟军对纳粹德国的反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十大名将!

1、?拉斯·黑格将军黑格在索姆河战役中指挥英国军队作战,在战争的第一天就有多达6万的英军伤亡。
这次战役使得协约国共丧失60万多的兵力——却仅仅向前推进不到八英里。
黑格于1918年率军队重新获胜,然而他也成为一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将军之一。
2、德皇威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鼓动奥匈帝国采取侵略政策。
威廉只是名义上掌管德国军队,真正握有实权的却是他手下的将军们。
一战接近尾声时,他于1918年被迫退位。
3、赫尔穆特·毛奇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赫尔穆特·毛奇俗称小毛奇。
德意志帝国陆军大将,因为他伟大叔叔的老毛奇的名字和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侍从武官出身,性格软弱的他超越许多比他更能干的人出任德军总参谋长,主持一战初期的施里芬计划,计划失败后被解除职务,默默无闻的死去。
4、埃里希·冯·法金汉埃里希·冯·法金汉法金汉于1896年至1903年在中国服役,参与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
1913年,他出任普鲁士战争部长(相当于德国国防部长)。
他一开始并不主张德国卷入全面战争,但是很快他改变了立场,敦促德皇威廉二世向英国、法国宣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之一。
5、亨利·菲利浦·贝当亨利·菲利浦·贝当,法国元帅、维希法国首脑。
一生颇为坎坷。
民族英雄和叛徒集于一身。
1878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领导1916年凡尔登保卫战而出名,成为当时的英雄。
在法军索姆河惨败后,他在最黑暗的时候重振了法军的士气。
二战法国战败后,出任维希政府总理,1940年6月22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
1940年7月~1944年8月任维希政府元首,成为希特勒德国的傀儡。
1945年4月被捕,同年8月因叛国罪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
徐州会战中的三位女记者

徐州会战中的三位女记者作者:郑学富来源:《钟山风雨》2018年第02期在1938年发生的徐州会战中,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达到100余名。
在他们中间有三位女记者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发出一篇篇战地报道和通讯。
通过她们的报道,世界知道了徐州会战的战况,西方国家改变了对中国抗战观望的态度,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他们以笔作枪,抨击邪恶,揭露日军暴行,唤起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
三位女记者成为当时的“明星”。
新婚蜜月即赴前线的女记者香港《立报》记者邓珂云是进入徐州会战前线采访比较早的记者,并且是在新婚蜜月期间与丈夫曹聚仁一起奔赴抗日前线。
邓珂云于1916年生于上海,读初中时就爱好文学,1935年高中毕业后,前往杭州舅父家里,因文学创作与当时已是知名作家的曹聚仁相识。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曹聚仁奔赴抗日前线采访,由于表现突出,被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聘为特派记者。
1938年3月,曹聚仁跟随部队撤到武汉。
正在上海难民收留所和抗日民众团体忙碌工作的邓珂云得知后也辗转来到武汉,被香港《立报》聘为记者。
两个相知、相恋了三年的情侣,在武汉举行了婚礼。
此时,徐州已是烽火四起,硝烟弥漫,中国军队正在与日军浴血奋战,武汉的报纸和电台天天报道徐州会战的战况。
在新婚之夜,一对记者夫妻决定奔赴前线采访。
向所在的新闻单位报告后,邓、曹分别被命为战地特派记者。
他们从汉口乘坐火车向徐州进发。
邓珂云在报道中写道:“出了荒漠的郑州市,火车在遍地黄沙的平原中行驶了十七八个小时,记者于前晚(25日)到达徐州。
”3月25日,邓珂云夫妇到达徐州后,这里已经聚集了好多中外记者,他们和几位外国记者一同采访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李宗仁向他们介绍了战况。
在邓珂云眼里,李宗仁胸有成竹,胜算在握,畅谈必胜的道理。
当时有一位外国记者看到一个年轻的女记者上前线采访,感到很好奇,特别请邓珂云和李宗仁合影。
4月5日,邓珂云和曹聚仁来到台儿庄前线,采访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
革命歌

大 中 华 民 族们
,
颗炮弹 爆炸 后
天
,
支 波 祕 冲雜
,
。
辆 廳 不到
I I I
咖 于 沉寂
-
3
这
-
日
本关辟 第
-
的 是 自 己 这个 射 击 的 动作 成 为 后 来
中 国 伞 兵教 程 中 的 经 典案例
,
国 境 守 备 队 司 令官 鬼 武 五
90
1
少将
g
。
这不
与残存的
,
名
,
曰
军 走出 胜 洪 山 要
, ,
大 李 明 顺 命 令姜 德 通 过 电 台 呼 唤 苏 争 中 沦 陷 时 间 最 长 抵抗 时 间 最 长 的 茨 克 黑 色 的 土 壤 中 只 有 面 对 黑龙 江 军火 力 支 援
,
。
很 快 呼 啸 的 炸弹从天 地 区
,
。
在漫 长 的
1
4 年 中 东 北 抗 日 的 墓 碑 记 忆 着他们 对故 乡 的 眷 恋
。
20
1
2
年 笔 者与
,
出 重围
。
在战 斗 中 幸 存 下 来 的 中 国 军 人 们 包 中 国 特 别 旅 曾 经 的 女准 尉李 敏 老 人
括 王 立 臣 李 明顺 姜 德 等 都 完 成了
、 、
,
一
同 返 回 这 支 部队 位于 维 亚 茨 克 的
日
对姻 的 凯 旋
最 摘 自 《 国 家 人 文 历 史 》
( [
)
军 南 逃 吉林 道 路 都被
,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收获

xx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收获一战迸发到现在,已整整百年。
中国执政者一致以为,参加一战,有益于中国改良国际地位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迸发。
北洋政府先是“中立”,以后几经周折,终于在 1917 年 8 月 14 日,宣告“与德奥两国同时入于战争之状态”,与两国所签合约一律撤消。
关于中国参战的利处,早在战争迸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示,他对袁世凯说:“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
在我见,正不如理解对德断交宣战,未来与和议中获得地位,与国家前程,深有裨 ?。
”② 1915年 5 月,中国政府被迫签下“二十一条”。
袁世凯问陆徵祥有什么挽救方法,陆回答:“只有参战,到和会时再提出,请各国改正。
”袁世凯死后,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 ,我若不参加 ,日本对青岛必然介入打劫”,而“德国虽系现在之强国 ,但公愤难犯。
料其难以取胜。
未来协约国取获成功 ,中国将成局外之人 ,而我国参加 ,那将迥然成另一场面。
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 ,势必提升中国之国际名誉。
”③除了争取国际地位外,段祺瑞还有一个动机,那就是借此克制日本在华权力的发展。
中国参战后,即回收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除两国领事裁判权。
同时获取协约国承诺:庚子赔款自 1917 年 12 月起暂缓五年送还(俄国仅赞同缓还,免加利息;德奥赔款永久撤除(占庚子赔款总数的 20.91%,此中德国 9000余万两,奥匈 400 万两);改变《南京合约》“协议关税”条款规定的 5%固定税率,赞同中国提升5%关税;天津四周20 里内赞同中国临时驻军,以防备德奥外侨。
xx军医路易斯 xx 上尉与华工合影。
中国利润巨大,除回收各样政治特权外,另可折合现金2.5 亿元中国没有发兵欧洲,但也实质救助了协约国。
宣战从前,北洋政府即采纳“明守中立,暗事参加”的“以工代兵”方法,差遣华工出国。
“一战”时期,英法俄三国共招募华工 30 万人,为他们从事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892年纽 约——芝 加哥的电 话线路开 通。贝尔 第一个试 音:“喂 ,芝加哥 ”,这一 历史性声 音被记录 下来。
上述图片资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 科技成果?这次变革对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改善了人们的 生活。当时的欧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社会 稳定。
考点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 初(一战前) 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核心德国)和 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核心英国)。 2.原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科技成果被应用于战场,是战争发展的需要,科技的发展在 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战争的空难,战争的需要 也反过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大战历时四年,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大 战中死伤人数达二千八百多万人。经济损失1805亿 美元,工业生产水平倒退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 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 双方损失人数在120万人以上
空前的灾难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 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各种新式武 器飞机、坦克、毒气和远程大 炮等。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大会 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
请思考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 映的实质问题是 【B】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意大利 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英国 意大利 法国 俄国 日本 塞尔维亚 比利时
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意
三 国 同 盟
突尼斯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 英 俄
三 国 协 约
德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奥
争夺巴尔干
第一次 世界大战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 “一战的起因” :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 重新分割世界 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 英德矛盾最为突出,两大帝国主义军事 侵略集团形成,扩军备战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
想一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 1、造成巨大灾难 类是一次令人发指的 浩劫,但客观上对世 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某 2、世界格局变化 些推动作用。”这矛 盾吗? 3、战争引起革命 不矛盾,符合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
4、推动科技发展
小结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 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段祺 瑞政府对德宣战; 2.新文化运动兴起; 3.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4.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练一练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提供方便
读图回答:
的同时也加大了战争的灾难;战争
的需要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这些武器最早出现在哪次战争中?它们对战争 产生了什么影响?
(2)它们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关系?由 此,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与战争关系的认识。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之一。它深入地 中海,离非洲亚洲都很近,像一块可以通向欧亚非大陆 的跳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半岛内民族问题众多,而 欧洲列强又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自己的势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对巴尔干的扩张,激 起塞尔维亚族的极力反抗,塞尔维亚民族解放运动日益 高涨。被奥匈占领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要求摆脱奥 匈控制,同塞尔维亚合并,建立大塞尔维亚国,俄国表 示支持,但奥匈帝国反对塞尔维亚扩大,图谋吞并塞尔 维亚。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成为两大军事集团斗 争的焦点,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概括: 1.战略位置重要; 3.列强在巴尔干扩张势力 2.民族矛盾众多 4.奥匈帝国图谋吞并塞尔维亚
1.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2.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
VS 协约国
导 火 线: 萨拉热窝事件 起止时间: 1914年7月——191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月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一战的转折点】 特 点: 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使用新式 武器、十分残酷 结 束: 略 影 响: 略 性 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启 示:
1
2
4
5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火药桶 指什么?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一粒火星又 指什么?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 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 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 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 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 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17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 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 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三条战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 罗马尼亚
比利时、法国 北部和德法边 境 英法 德 巴尔干
俄 奥匈
德、
索姆河上的包扎所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
类 别
英 国 3 1 德 国 2 4 美 国 1 5 法 国 4 2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经济上)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政治上)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 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 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想一想:下列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项 目 英 1 1.3 3 法 2 1.9 4 德 4 4.6 2 美 3 8.1 1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根本原因)。
3.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视 察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青 年刺死,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作用: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凡尔登战役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 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充分揭示 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中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 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和远程大炮等。
学习目标 问题组一
(1)知道萨拉热窝事件,认识萨拉热窝事件 与一战爆发的关系。 (2)掌握一战爆发的原因。
(3)掌握凡尔登战役,了解战争的残酷性。
(4)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基本状况, 掌握一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理清思路,边看书边用
“~~”画出问题的答案。)
问题组一
1、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是 什么时候爆发的?主战场在哪? 问题二:假
小结
学习目标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规律的影响下,这场为了争夺世界霸 (。 权的帝国主义战争时间长,范围广, 规模大,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惨重, 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客观上 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空前的灾难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转折点
法与德(1916.2-12) 英法与德(1916.7)
索姆河战役 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1917-1918年
美国、中国参战 俄国爆发革命 各交战国国内的革命运动
一战的结果:1918年11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使用的氯气弹
请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问题三: 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 1、造成巨大灾难 争,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世界格局变化 (请同学们总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 3、战争引起革命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进行展示) 4、推动科技发展
规律点拨:大战为什么会爆发?主要参战国家 都是些怎样的国家?各国参战的目的、以及大 战产生的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问题二: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
两大军事集团互相争夺,扩军备战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主要原因) 理清思路,小组代表展示)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 一战能避免吗? (根本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导 火 线) 规律点拨:梳理一战爆发的原因
对比1913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你发现 了什么变化和问题?
知识梳理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一战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这真是千载难逢 的机会!
德、奥终于 找到发动战争的 借口。 在德国的支持 怂恿下,1914年 7月28日,奥匈 帝国正式对塞尔 维亚宣战。 德、俄、英、 法也很快卷入战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