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安全操作指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印染安全操作指引
一、印染设备操作安全
1、开机前的准备
在开启印染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
检查设备的各部件是否完好,传动带是否松动,电气线路是否正常等。

同时,要确保设备周围没有杂物,工作区域清洁整齐。

2、设备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岗。

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
行状态,倾听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观察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如发现
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设备停机操作
停机时,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逐步停止设备的运行。

先关闭主
电源,然后清理设备表面的杂物和残留染料,为下一次操作做好准备。

二、化学药剂使用安全
1、化学药剂的储存
印染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应存放在专门的仓库中,并按照其性质
分类存放。

仓库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同时要设置明显
的警示标识。

2、药剂的领用和搬运
领用化学药剂时,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数量领取。

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药剂泄漏。

3、药剂的使用
操作人员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严格按照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调配和使用,避免药剂的误用和过量使用。

三、防火防爆安全
1、工作场所的防火措施
印染车间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严禁在车间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对于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剂和染料,要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

存放时要远离火源和热源,使用时要严格控制用量和操作条件。

3、火灾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火灾,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断电,迅速使用附近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并及时报告消防部门。

在火灾未得到控制之前,不得擅自进入危险区域。

四、电气安全
1、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符合电气安全规范。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

2、用电安全操作
操作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应保持手部干燥,不得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

发现电气设备漏电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

3、临时用电管理
对于临时用电,必须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并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线和插座。

临时用电结束后,应及时拆除。

五、个人防护安全
1、防护用品的配备
企业应为员工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口罩、护目镜、安全帽等,并确保防护用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2、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员工应熟悉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不得随意损坏或丢弃防护用品。

3、个人卫生
工作结束后,员工应及时清洗身体,更换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将化学药剂和染料带回家中,以免对家人造成危害。

六、机械伤害预防
1、设备的防护装置
印染设备的旋转部件、传动部件等应安装防护装置,防止操作人员接触到危险部位。

2、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

3、设备的维护和检查
定期对设备的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发现防护装置损坏或失效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七、环境保护与安全
1、废水处理
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并定期对其进行运行维护和监测。

2、废气处理
对于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采取有效的收集和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和员工健康的影响。

3、固体废弃物处理
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废染料、废布料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八、培训与教育
1、新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定期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安全宣传
通过宣传栏、安全标语、安全手册等形式,加强安全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总之,纺织印染工作中的安全操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用品。

员工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纺织印染行业的稳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