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高三下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市高三下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致青春》中,导演将青春的悸动与张扬、现实的无奈与苍凉,写成了一则青春物语,不止让观众陷入对青春的回忆,还掀起了向青春致敬的风潮。

B . “世上只有妈妈好”,一句童谣带出家庭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父亲缺席,孩子和父亲相处的时间过少。

其实,教育子女也是父亲不可推托的责任。

C . 对联这种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广大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青睐。

D . 他没见过世面,好不容易进了城,一见车水马龙、大街小巷,就如同“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不由得心花怒放。

2. (2分)下列成语和熟语使用恰当的是()
A . 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

B . 朱老师的字潇洒飘逸,腾蛟起凤,每个人都赞不绝口。

C . 最近爆红的《中国好声音》的确是个好节目,整个策划团队、舞美灯光、流程形式、评委表现都可圈可点。

D . 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 . 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C . 《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
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D . 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
4. (6分) (2018高一下·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明究竟是土生土长,还是自外输入的呢?在古代,这肯定不是问题。

向来都是“中国”辐射周边,哪有“华夏”是舶来品的道理?19世纪末,英国学者拉克伯里提出黄帝是从古巴比伦迁来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华夏始祖从埃及来的、印度来的、中亚来的,不一而足。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主持发掘了河南渑池的仰韶遗址,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发掘的序幕。

他发现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的彩陶纹饰相似,于是提出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自西传入的假说。

于是,当时不少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西来说深信不疑。

在今天,所谓的“民科”圈子中,西来说仍颇有市场,需要再做辨析和澄清。

人类“走出非洲”说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已经从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分别证实全球现代人的母系和父系均根植于十多万年前的非洲大陆,我们都是智人的后代。

大约两三万年前,智人的一支进入现在的中国境内,我们所说的56个民族,基本都是他们的后代。

中国人的祖先的确是外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也是外来的。

什么是“文明”?不少人倾向于用西方学者的三要素(文字、青铜器、城市)来界定,但是,美洲文明缺乏铜器,印加文明甚至没有文字,但没有人否定它们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形态,社会复杂化是它的重要表现。

大约在5800年前,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经开始了社会复杂化的先声,阶级分化愈加明显。

而在5300年前崛起的良渚文化,则被视作“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良渚古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城墙有40到60米厚。

良渚古城、“土筑金字塔”莫角山(上有宫殿基址)以及周边的水坝,堆筑土方量约为1200万立方米。

据推测,完成这样的工程,至少需要1000人连续工作十年。

没有相应的社会调动能力,这是难以想象的。

良渚文化的墓葬、居址、聚落都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区分,俨然是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

鼎、豆、壶、璧、钺、琮等礼器,都见于良渚文化。

中国文明的重要特质“礼”,或已出现。

良渚文化在距今4300年左右消亡,但它的一些文明要素,在夏商周三代文明中时有闪现,它融入了中国文明的肌体。

中国文明自主发生,但并不意味着它在发展进程中没有与外界进行交流。

远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中国文明便与西亚、中亚有着间接的接触。

小麦、黄牛、绵羊、山羊、马、战车、青铜冶炼技术等逐步传入中国,为中国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我们并不能因此说,这些外来因素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原生性。

中国文明的创造者生于斯、长于斯,与今天的中国人血脉相连。

中国文明的产生也不是建立在冶金术、小麦、战车等基础之上的,它们主要是“龙
山时代”之后传入的,中国文明在此之前便已确立基本框架。

它们传入之之后,也并没有改变中国文明的性质。

金属冶炼技术是当时的高端技术,它是否外来尚存争议。

但无可置疑的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实用工具比例很小。

原先用陶器制造的鼎、豆、壶等礼器,换成了青铜质地,但它们“礼”的内涵没变,中国文明并没有因此丧失了自身的特质。

(摘编自2017年11月29日《中华读书报》陈民镇《为何说中国文明不是西来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瑞典人安特生主持的考古发掘和相关假说彻底动摇了当时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立场,影响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B . 良渚文化是在继承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和凌家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被视为“我5000年文化的实证”。

C . 一些外来文明因素并未影响中国文明的原生性,主要是他们传入的时间相对较晚,而中国文明的基本框架业已形成。

D . 金属冶金技术是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之一,看它是否中国原生并不重要,因为它与中国文明并没有什么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了全文中心论点,并交代了相关背景,预示了文章立论中带有驳论的特点
B . 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什么是文明”的界定,通过辨析,为中国文明原生性的论述打下了基础。

C . 文章围绕中国文明原生性的问题,主要从考古角度例举了相关的考古证据,加以分析论证。

D . 文章很好的运用了辩证思维,既深入论证了中华文明原生性,也肯定了外来文化的促进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根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结果,生活在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并非中华民族的祖先,而是已经灭绝了的远古生物。

B . 文章在论证中两次提到“礼”,可见,作者认为“礼”是社会复杂化的结果,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C . 尽管全球现代人的祖先都来自于非洲,但与中国文明一样,其他各地的文明也都是自主发生的,而不是外
来的。

D . 良渚文化尽管已经消亡,但它在后世文明中时有闪现,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延续的特点,证明了文明的原生性。

5. (9分) (2019高二下·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

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

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普遍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
材料二:
表一: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元)
表二: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
【注】扣除款: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

如王某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实发工资8000元,减除5000元免税额,其应税收入为3000元,现在其享有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月再扣除2000元,那么这2000元即扣除款。

(摘自田志伟、田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材料三:
目前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每年大约是3万元,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减,抚养两个小孩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

如果夫妻两人年总收入为25万元,按目前的抵扣方案,养育两孩每年抵扣额为2.4万元,在20%的税率下,这意味着家庭一年只能节省4800元,与年均5万元的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

(摘自梁建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应该按小孩人头抵税》)
材料四:
依据《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若夫妻双方仅有一方具有工作收入,实际上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共同的养老,但法律却只允许其在缴纳个税时抵扣自己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不允许抵扣对方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这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纳税人的收入与纳税额、减税额成正比,但与降税幅度成反比,月薪2万元以下的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

B . 收入高的群体纳税额高而降税幅度小,收入低的群体纳税额低而降税幅度大,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低收入者是最大收益者。

C . 高收入人群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中低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体现了专项防加扣除定点减负作用。

D . 高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比例最小且其平均扣除费用最少,因此较赠养老人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新个人所得税法有创新性,实行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是其突出亮点。

B . 我国个人所得税从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社会各界都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超出预期,是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

C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制定时广泛听取了民意,在涉及民生的多个方面充分凝聚了各方共识,具有积极意义。

D . 要使纳税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其中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成为重要的一环。

(3)根据材料三,四内容,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给出两点理由。

6.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追逐彗星
(英)阿瑟·查理斯·克拉克
六个月以前,国际天体物理学年会决定派航天考察船“挑战者”号近距离考察兰德尔彗星。

船员由科学家和工程师共20人组成,新闻记者乔治也参加了这次考察。

飞船从升空到接近彗星的过程都很顺利。

当接近彗星核心时,电磁干扰一次比一次猛烈,几乎切断飞船与地球
的联络。

“挑战者”号正在缓慢而小心地“爬”进彗核。

彗星的核心部分相对于整体来说极其微小,由松散的冰块集群构成,相互环绕运行,沿着彗星轨道共同前进。

和地球极地漂浮的冰山不同,它们不是由水凝结而成,不会映出耀眼的白光,而是呈现出脏兮兮的灰色,质地酥松,像半融化的脏雪球。

冰块上面还有许多孔洞,里面储存着凝固的甲烷和冻结的氨气,吸收太阳的热量之后,便会时不时喷发出磅礴的气雾。

那是一场视觉盛宴,但乔治没有时间欣赏。

他正在对飞船上的备用品做例行检查,他往电子存储器中敲入几个字符,确认一下结余。

当那荒唐的数字第一次闪现时,乔治以为是自己打错了。

他将运算结果清除,重新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压缩肉干总量——最初:60箱;已消耗:17箱;剩余:99999943箱。


他再次重新输入,结果还是错的。

他赶紧去找约翰博士。

在迷你健身房里他见到了博士。

所有机组人员都要在这里进行锻炼,每天一个小时,以免全身肌肉在失重状态下萎缩,约翰正同一组粗壮的弹簧搏斗,表情狰狞,当乔治说计算机出了问题以后,他的表情更难看了。

“计算机出毛病了。

”他们在做了几组测试后,约翰说,“它连加减法都不会算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乔治问道。

“怎么办?我们死定了!”约翰断然地回答,“我们就要完蛋了!没有计算机,我们没法测算返回地球的轨道。

只用纸和笔,一大群数学家也得好几个星期。


“太荒唐了!飞船状况良好,我们不缺食品,燃料充足——你却说我们已经死定了!就因为没法做几道算术题?”
“几道算术题?”约翰大吼起来,“这可是重大的航线转换问题!我们要脱离彗星,返回地球轨道,光是不同的运算就要十万多次。

计算机完成也要好几分钟。

”乔治不是数学家,不过凭他对太空航天学的了解,足以明白目前的形势。

飞船航行会受到许多大天体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的吸引力。

行星的引力相对较小,但也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飞船又推又拉。

飞船必须克服这些引力和推力,还要对它们加以利用——这是一道极其复杂的难题。

他理解约翰为何会绝望了。

船长召集第一次紧急会议,几个小时后,大家终于接受了无法返航的事实。

透过笼罩在飞船周围的迷雾,乔治看到熠熠生辉的木星。

在几个世纪以前,伽利略透过简陋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见到了木星的几颗卫星,它们仿佛是串在无形丝线上的珠子,绕着木星往返穿梭。

丝线上的珠子!乔治心中一动,一段几乎遗忘的童年记忆突然炸开……
三天后。

“这简直是个笑话!”约翰说。

他轻蔑地瞥了一眼乔治手中的“玩具”,那东西由铁丝和木头制成,看起来很不结实。

“请听我说,就一分钟。

二战结束后,有一天,举行了一场比赛。

一方是美国人,用电子计算器,另一方是中国人,用算盘,就像这个。

结果,算盘赢了。

”乔治说。

“一定是计算器出毛病了,或是使用计算器的人是个笨蛋。


“他用的是美国军方最佳型号。

不要争论这个,我来做个示范——说两个三位数,让它们相乘。


“呃——856乘以437。


乔治运指如飞,串在铁丝上的算珠上下飞舞,迅如闪电。

铁丝一共有十二根,这把算盘可以处理高达999999999999的数字运算——如果分成几个部分,还能同时进行若干独立的运算。

“374072。

”难以置信,乔治不一会儿就得出了答案,“现在看看,你用笔和纸需要算多久。


约翰最后的结果是“375072”。

用了三倍于乔治的时间,答案却是错的。

科学家的脸上写满了懊恼,惊讶,好奇。

“你是在哪儿学到这套把戏的?”他问道,“我本以为这玩意儿只能做加减运算。


“这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算盘。

你知道的,乘法不过就是加法的叠加,对吧?我需要做的,是把856在个位档加七次,十位档加三次,百位档加四次。

你用纸和笔也是这么算的。

当然了,在珠算时还有简便算法。

我算得快吗?我只练习了两三天,速度还不是很快。

不过无所谓了,我只是让你相信,这个办法会管用。


约翰拿过算盘,用手指轻轻地来回拨动算珠。

“我是这么打算的——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遗漏……”乔治把计划详细地讲了一遍。

约翰仔细地听着,表情渐渐放松,过了一会儿,他笑出声。

这些天来,乔治还是头一次听到“挑战者”号上有人会笑。

科学家说:“你告诉船长,说我们要重返幼儿园学习怎么玩珠子,他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起初还有人怀疑,乔治做完几次演示,便无人做声了。

这些人都是在电子时代里长大的,怎么也想不到,只是由铁丝和算珠组成的简陋工具竟然能完成如此复杂的运算。

简直是奇迹,也是挑战,因为他们的性命全靠它了。

生存的渴望再次高涨起来。

照着乔治手中的粗劣原型,工程技术人员又制作了好多个更加精致的复制品,珠算班顺利开课。

解释基本原理不过几分钟,真正动手训练需要很长时间——他们一刻不停地练习,直到手指在铁丝之间下意识地飞舞,好像不需要任何思考,便能将算珠拨动到准确的位置。

通过练习,他们被分成几个小组,相互比赛,达到更熟练的程度。

最后,“挑战者”号船员们可以在15秒之内完成四位数的乘法,可还是不肯罢休地继续练习。

真正困难的部分属于约翰,他必须忘掉烂熟于胸的计算机语言,重新调整运算方式,让其他人的机械式劳动也能参与进来,按照他给出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经过几个小时的工作,一条数学流水生产线便会将结果呈现出来。

为了防止出现错误,他们组建了两支独立的计算小组,两边同时工作,定时检验对方的结果。

“我们的工作……”乔治对着录像机说道,他终于有时间考虑地球听众了,“是用人力取代电子线路,重新组建一台‘计算机’。

别看速度只有电子计算机的几千分之一,无法同时计算多个数字,还很容易疲劳——但我们还是成功了。

虽然无法调整航线返回地球——但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变动飞船轨道,驶向无线电不受干扰的区域。

一旦逃出电磁干扰区,我们就可以将所在位置传送给地球,让地球上的计算机告诉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我们已经脱离了兰德尔彗星,不会随着它飞出太阳系了。

我们还处在彗尾范围内,已经看不到那些冻结的氨气冰山。

它们正朝群星飞去,即将隐没在无数‘太阳’之间。

而我们,就要回家了……”
“你好,地球……你好,地球!这里是挑战者号,这里是挑战者号。

收到信号请立即回复——需要你们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验——在我们的手指磨到只剩骨头之前!”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科幻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小说第二段详细描述了彗核里的环境,提供了极有现场感的背景,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未知世界,使人如临其境。

B . 小说中描写约翰博士听到乔治说计算机出故障时,表情狰狞而且更加难看,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约翰博士是一个让人难以接近的人物。

C . 小说中写到的中国人和美国人、乔治与约翰的算数比赛,体现了算盘比计算机更迅速、更准确的特点,为后文情节的展开提供合理的依据。

D . 最后一段表现了乔治丰富的内心活动,既有看到希望的兴奋和尚未脱离险境的担忧,又有急切需要帮助的期待和努力自救的顽强。

E . 这篇小说以探索彗星为题材,文中的奇思妙想,为人类探索彗星提供了幻想的平台,同时能激发读者探索
太空的好奇心。

(2)请依据这篇科幻小说的主要情节,填写下面表格。

(3)小说写到“乔治心中一动,一段几乎遗忘的童年记忆突然炸开……”请根据情节展开想象,用描述性语言写出乔治“童年记忆”的具体场景。

不少于120字。

(4)这篇科幻小说中,传统的算盘代替现代的计算机,拯救了飞船。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认识。

不少于120字。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2015·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相州昼锦堂记
[宋]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

公,相人也。

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

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

然则高牙大纛①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如何,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
王家,而夷险一节。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释:①高牙大纛:高大的旗帜、气派的仪仗。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是一项是()
A . 世有令德,为时名卿令:美,好
B .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矜:注重,珍重
C .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被:及,遍及
D . 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措:处置,安排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得志于当时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B . 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 . 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所以遣将守关者
D . 而喜为天下道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鲲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读书人没有跻身仕途,在“困厄闾里”之时,总是被世人轻视侮辱;而他们一旦做了大官,高车驷马,衣锦还乡之时,世人就会惊骇、羡慕了。

B . 大丞相魏国公不认为“高牙大纛”是荣耀的事,也不把“桓圭衮冕”看得多么高贵,然而他追求“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希望能对后世产生有益的影响。

C . 第三部分,既详写了昼锦堂的经过,也盛赞了大丞相魏国公的的卓著功业和卓越才能,称颂魏国公是“社稷之臣”,他的功业是“邦家之光”,远不只是“闾里之荣”。

D . 本文在写法上颇有特色,最突出的是文章高论宏载,雄驾今古。

文章既不从昼锦堂写也不从魏国公的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