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2013.2.26)
一、指导思想: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注重落实;构建单元与专题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扎实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总结本校近几年备考经验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群策群力,力争本届历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时间安排
一轮复习:
1、2012年8月中旬—9月初必修1
2、2012年9月中旬—10月初必修2
3、2012年10月中旬—11月初必修3
4、2012年11月初——11月中旬选修3
5、2012年12月初——12月中旬选修4
二轮复习:
1、2013年2月—3月中旬中国史
2、2013年3月中旬—4月21日世界史
三轮复习:
2012年4月22日—5月31日查缺补漏,合理迁移。
三、复习策略
一轮复习:
1、以课堂教学中心,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第一轮复习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
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复习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2、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
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坚持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
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
二轮复习:
第一,转换对教材的认知角度
长久以来,我们都面临学生的一个共同问题:“课本上的知识都会了,为什么还是不会做题?”。
出现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会的“不切”,会的“不透”。
对于同一部分知识,从某个角度去看,可能理解了,就认为会了;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可能就会感到迷茫。
对此,我们的做法是:指导学生尝试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教材、整合教材。
比如对于世界史,
可以按照国别史去认识,也可以按照世界史的阶段特征去复习;对于中国历史,可以按照政治、经济等专题去整理,也可以按照历史分期去把握;在综合复习阶段,可以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去掌握,也可以以中国历史为线索去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
总之是学生越能发现新的认知线索,对于知识的掌握就越透彻,用起来就会越得心应手。
第二,注重学科间的联系
从历史方面来看,学科间的综合主要有文综间的综合和文史方面的综合。
对此,我们的做法是:(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寻找政史地三科知识与能力的交汇点,并以适当的主题将三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培养学生审题思路与解题能力。
(2)关注文史常识,如中国古代的避讳、传统节日,人物称谓,史书编写体例、古代典籍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第三,强化答题技能的训练。
三轮复习:
根据两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第三轮复习,选取若干学科热点专题进行讲解。
全面复习巩固,完善知识体系,把握高考思路。
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能力。
选取一些好题重新组合进行考试和练习,并对热点、重点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并进行考前辅导。
查漏补缺,挖掘学生潜能,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优秀学生的成绩。
并且做好学生的考前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