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社区疫苗安全接种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基层社区疫苗安全接种中应用护理干
预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基层社区疫苗安全接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0例疫苗接种儿童依据入院编号单双数随机
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0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300例实施有针
对性的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疫苗接种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
率明显少于参考组,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研究组疗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接种
疫苗的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
用及广泛普及。

关键词:护理干预;基层社区;疫苗
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但接种疫苗后,由于接种过程中
可能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接种者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安全接种对减少
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和消除相应的传染病
的一个重要措施,但预防性疫苗接种的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

本文针对护理干预
在基层社区疫苗安全接种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20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0例疫苗接种儿童依据
入院编号单双数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00例,男120例,女180例;年龄3~9岁,平均(6.5±2.1)岁,研究组300例,男120例,女180例;年龄
3~9岁,平均(6.5±2.1)岁,两组入院相关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考组30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300例实施有针对性的护
理干预,具体如下:接种前进行三查七对,查验预防接种证并通知监护人,在接
种前进行健康教育,让儿童父母理解疫苗接种的原理,收集有关注意的详细情况
和可能发生的不快反应以及对应的不良反应。

要做好相应的摸底工作,掌握儿童
的身体健康情况和疫苗的接种禁忌症,接种前要检查疫苗和注射器的安全卫生。

接种时,护理人员根据相关标准对接种部位进行酒精消毒,核对儿童接种信息及
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时的动作轻柔,接种30分钟后确认没有不良反应离开。

发生不良反应时,立即进行对应病情的处理。

于接种后24小时、第7天及第14
日分别访问接种儿童的监护人,观察两组疫苗接种效果及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研究组疗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如下表1、表2所示。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n(%)
组别发热红肿皮疹合计不良反应
参考组(n=300) 20(6.7) 10(3.3) 8(2.7) 38(12.7)
研究组(n=300) 5(1.7) 4(1.3) 1(0.3) 10(3.3)
x2 9.391 2.633 4.061 17.754
P 0.002 0.105 0.044 0.001
表2 两组儿童接种后效果对比 n(%)
组别较好良好一般
参考组(n=300) 82(27.3) 180(60) 38(12.7)
研究组(n=300) 90(30) 200(66.7) 10(3.3)
x2 17.754
P 0.001
3讨论在我国,免疫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面向所有可
接受免疫接种的人员提供的重要健康保障。

在免疫接种工作中,一般要求所有参
与接种的人员积极配合免疫接种工作人员。

但在基层社区疫苗安全接种工作的
实际开展中,由于部分人员自身对疫苗了解程度的不同,以及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进行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接种后不良反应,既会影响疫
苗的接种效果,引发接受免疫接种人员的不满;同时也会危害接种人员的自身健康,不利于免疫接种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做好卫生保健
宣教工作,通过强化接种前后的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促进社区人员充分了解免
疫接种的相关知识,并使其了解疫苗接种前后需注意的事项以及接种疫苗后的正
常反应,从而加强其对接种后护理的配合度,共同确保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本研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研究组疗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

因此,护理干预可
以有效控制婴幼儿接种后局部反应,缓解疼痛、减轻局部反应的痛苦,缓解家庭的
心理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家庭幸福和健康指数。

综上所述,对接种疫苗的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并
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广泛普及。

参考文献
[1]纪红坤.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和流行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
村卫生,2019,11(14):3-4.
[2]王立君.优质护理模式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的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1):120.
[3]李丽欢,曾春香,伦笑霞.儿童接种疫苗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4):155.
[4]王艳.社区综合护理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中的价值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201-202.
[5]朱宇甦,周秀红.优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9):1158.
[6]苏静.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38):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