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安排的内容是凸透镜的应用——显微镜和望远镜。
本课主要讲清楚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望远镜成像的原理。
按课本安排,讲完了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讲完了望远镜的原理及构造,再讲人看物体大小时的视角问题。
我决定先从视角问题导入,并且设计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故事,小鸡看到老鹰越来越大。
来说明人的视角除了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
上课开始,我想说明视角大小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于是我问学生:“你们手里有45度角的直角三角板,我这里也有一个,那么哪个大呢?”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积极回答。
然后我画图说明了眼睛为什么看物体可以分出大小——物体本身大的视角就大。
然后我没有讲老鹰的故事,而是问了一个问题:“本身大的物体看起来就一定大么?”同学们七嘴八舌,“一定”、“不一定”、“月亮那么大,可是看起来却那么小”、“还有星星”、。
最后同学们一致得出结论:视角的大小还和距离有关。
结论已经顺利得出,可我的故事还没讲,只好不讲了。
显微镜可以把肉眼看不到的物体放大到可以看得见,它经过两次放大——先经物镜得到放大的实象,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象。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仔细引导他们分析物体和物镜的距离,实象和目镜的距离,并且用光路作图加以说明。
这样学生彻底理解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兴趣高涨。
最后我让他们分析了望远镜的构造,自己说出工作原理,自己画出相应的光路图,效果好极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