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创新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应创新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266000)
作者简介:张秀华(1976.2-),性别:女,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摘要】在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中,以”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为理念,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和实际,为鼓励学生自学、大胆展示和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发展,形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模式:学生自愿讲课,老师点拨指导,后总结。

学生的自信心、干劲都鼓起来了,此举还为学生作文和周记准备了素材。

【关键词】
有效模式;语文教学;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56-01
一部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史,创造性对人类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中学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上苦下工夫。

在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中,我以”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
地学”为理念,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和实际,为鼓励学生自学、大胆展示和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发展,形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模式:
一、教师研究性地教
培养创造性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教学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灵魂,泯灭了个性的语文教学,就没有了精神。

固定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风格,都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教师要独具个性地研读处理教材,学会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特色鲜明地设计环节,安排结构,控制节奏,整合教材。

语文教学应定位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情感的水乳交融;定位于讲授、思辩、探究的和谐统一。

教师对教材感受真切,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寻思路,领略意境。

”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同样,一百个语文教师对同一篇课文也有不同的理解。

有个性的教师能分清教材内容的主次,对重点难点”重锤敲击”,对次要处则”轻轻扣击”,甚至忍痛割爱。

同时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熟视无睹中发现教材的闪光点,大胆地加工剪接,把教材变成最优化的教学媒介。

个性的理解,真诚情感的融入,创造性的表现,有助于让学生思维的大门豁然洞开,让学生创造的潜能悄然萌发,让学生灵感的
火花骤然迸现。

二、学生研究性地学
课堂仍是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主战场,要营建一种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创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发展,形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模式:学生自愿讲课。

一节课,三个名额,限时间看效率;老师点拨指导,后总结。

学生热情高涨,我也不用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学生将课本勾画得满满的;课上竞相展示。

学生的自信心、干劲都鼓起来了,此举还为学生作文和周记准备了素材。

例如赵琛同学的作文《曾经错过的机遇》曾经错过的机遇
错过的,方知其重要;错过的,令你遗憾终生;错过的,便一去不复返。

我那曾经错过的机遇,令我终生难忘。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语文老师边走边说:”你们准备好上台讲课了吗?这可是一次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坐在椅子上的我回想着昨晚准备的情景,用力一咬牙,顿觉信心倍增。

“一共三个名额,谁来当第一个?”老师望着同学们说道,好像没有一个人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第一个名额,我暗暗告诉自己:先看看再说,借鉴一下经验,不急,还有两个名额呢。

良久,没有一个人发出一点声响,老师看不下去了,又是一番鼓动,终于一名韩国同学”冲”上去。

听了一番精彩的讲解后,老师面带笑容地说:”还有两个名额,
抓紧机会,展示你自己。

”仍旧是一阵沉默,我想抬起我的手,顿时感到手好像有千斤重,一阵热汗从脊背发出,经前胸,直达手掌心。

眼睛直视着语文课本,心想:还有两个名额了,抓紧时间,举手啊!右手一用力,左手擦着头上的汗珠。

突然间,右手坠了下来。

正犹豫中,有一名女同学三步并作两步走上了讲台,唉!又失去了一次机会。

最后一个名额了,也是最后一次机会啊!来吧,举起手,你已作了充分的准备,我心中暗暗着急。

手已变得冰凉,老师再一次号召同学们举手,轻轻地抬起头,扫视了周围的同学,一丝犹豫再一次登上我心灵的高峰,一点害羞再一次占据我的内心,有一位女同学”冲”了上去。

顷刻间,我如同撒了气的气球,双手无力地放在桌子上,背软软地靠在椅子上,最后一次机会在我的手指间流失。

没有行动,就这样,在一遍遍的”下一次”中,我”目送”着最后一个名额”花落他手”……我彻底失去了一切!
事后自作小诗:
曾经错过的机遇,成为心灵的伤疤;
把握现在的机遇,绽放生命的礼花。

思绪拉回,收回”忏悔”的脸庞,重新绽开笑容:”以后只要不再轻易错过’机会’,也就无憾了……”
……
三、激活写作思维,进行创新作文
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进行创新写作思维训练。

作文教
学培养创造精神,就要给学生作文的自由,给他们抒写独特灵性的空间,让学生笔下涌动真情实感,作文才有个性。

作文教学培养创造精神,应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达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创作形式:①设计课文续写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后续写”于勒腰缠万贯回来了……”,学《散步》后我安排学生写”我们一家散步的情景”,这种训练是开放的,答案也各种各样。

②童话、科幻小说、未来畅想之类的想象写作让学生少了现实的束缚,思想的羁绊,学生在作文中神思飞扬,纵横驰骋,展开想象的翅膀,作文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例如崔立群同学的《生活在2080年》④进行成语、谚语、格言、古代故事的翻新写作。

如水浒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等,赋予历史人物新的精神面貌。

”开卷未必有益”“没有’异想’,哪来’天开’”“选择放弃也是一种勇气”之类的创意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以上写作训练,有意地打破旧的单向思维模式,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多向性。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

我深知:要想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

但我相信:只要扑下身子,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