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肺活检法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肺活检法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徐胜辉
【摘要】目的:探讨支纤镜肺活检联合刷检(TBLB-BB)与经皮肺穿刺活检(PTLB)两种肺检查方法对肺部周围常见疾病的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20例肺周围型病变的患者,统计TBLB-BB和PTLB检查确诊的病例数,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度.结果:120例患者中有98例进行了TBLB+BB活体检测,但是只有82例成功获取标本并进行了准确的诊断,未确诊率为16.33%;有48例患者进行了PTLB活体检测,未确诊率为10.42%;TBLB+BB法的检出率略低于PTLB法的检出率,两者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病灶越靠近肺内带或肺门,TBLB+BB的阳性确诊率92.59%明显高于PTLB法在该区域的确诊率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灶靠近肺外带或胸壁,则PTLB的阳性确诊为100%明显高于TBLB+BB法在该区域的确诊率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一般的病灶靠近肺门区,特别是支气管内膜时建议采用TBLB及BB活体检查效果好;而对病灶发生在肺周边组织时,则以采用PTLB活体检测为佳.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10(006)004
【总页数】2页(P62-63)
【关键词】肺部周围型病变;支纤镜肺活检联合刷检;经皮肺穿刺活检
【作者】徐胜辉
【作者单位】湖南省结核病医院,呼吸内科,湖南,长沙,4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肺部周围型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呼吸科临床实践中的最常见问题。
对周边肺组织病灶的准确诊断,尽管目前有众多方法可供选择,但由于影像学诊断阳性率低;而血清学诊断方法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而开胸肺活检由于其创伤性大,很多患者不能承受[1]。
因此,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经济等鲜明特征的经皮肺穿刺活检(PTLB)和经支气管肺活检联合刷检(TBLB-BB)是当今临床诊断肺部周围型病变最为常用的方法[2-4]。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20例肺周围型病变的患者诊断方法及结果进行统计与比较,试图为以后的相关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湖南省结核病医院)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经胸片和CT检查发现的肺周围型病变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年龄23~77岁,平均 62.5岁;女性患者 52 例,年龄 31~85 岁,平均67.6岁;单发病灶患者94例,多发病灶患者26例;病灶直径0.5~6.0cm;病变靠近肺外带的患者37例,靠近胸壁的患者28例,靠近肺内带的患者36例,与肺门的患者45例,多区域病变的患者26例。
在120例患者中有48人次做过PTLB检查,有98人次做过TBLB+BB检查。
其中有26例患者即做过TBLB+BB 检查也做过PTLB检查。
1.2 检测方法
PTLB活体检测:①首先对病变部位行CT探查,确定病变位置及最佳穿刺点、进针方向及深度;②准备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穿刺针进入胸膜前,嘱患者闭气后方
可行穿刺,离病灶2cm左右,激发枪机,切取活检组织;③取出的病变组织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
细胞学标本用HE染色,组织学标本经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随后用常规封片方法封片;④常规扫描穿刺区域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⑤术后卧位休息,2h之后才能进食和饮水。
TBLB+BB活体检测:①检测前的准备:术前禁食,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行术前准备和鼻咽部麻醉,对于年龄较大或体质差的患者,术前氧分压偏低者操作过程中给予吸氧;②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患者气管内,按常规操作检查气管、各支气管后,向病灶所在区域注入2%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各2mL,在距病灶约3cm处打开活检钳轻轻取材;③用毛刷在疑有病变部位快速刷检获取标本,将毛刷退至纤维支气管镜管腔内连同纤维支气管镜一并取出;④术后卧床休息,2h之后才能进食和
饮水。
1.3 数据处理
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8例进行了TBLB+BB活体检测,但是只有82例成功获取标本
并进行了准确的诊断,其中肺结核阳性率为35.71%,肺癌阳性率为47.96%,未
确诊率为16.33%。
有48例肺癌的18例占69.23%,肺结核6例占30.77%。
TBLB+BB的总确诊率为83.67%,低于PTLB的89患者进行了PTLB活体检测,其中肺结核阳性率为22.92%,肺癌阳性率为62.5%,未确诊率为14.58%,确诊率为85.42%(表1),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BLB+BB
联合PTLB法对26例患者的诊断发现确诊率为96.15%。
从表2可知,当病灶越
靠近肺内带或肺门,TBLB+BB的阳性确诊率为92.59%,明显高于PTLB法在该
区域的确诊率的41.67%,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病灶越靠
近肺外带或胸壁,则PTLB的阳性确诊为100%,明显高于TBLB+BB法在该区域的确诊率的41.18%,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这提示在靠近肺门区的病灶,尤其支气管内膜病变,采用TBLB+BB活检较好;而在周边肺组织病变中,则以PTLB为佳。
此外,120例在检测取样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只有少数几个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咯血或痰中带血,经对症治疗后迅速缓解,且无气胸出现,因此各组之间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及比较组别样本数肺结核肺癌未确诊确诊率TBLB+BB 98 35 47 16 83.67%PTLB 48 11 30 7 85.42%TBLB+BB联合PTLB 26 7 18 1 96.15%
表2 肺活检部位与诊断率TBLB+BB联合PTLB例数(阳性率%)肺内带 36
36/34(94.44%) 5/2(40%) 8/7(87.5%)肺门 45 45/41(91.11%) 7/3(42.86%) 5/5(100%)肺外带 37 8/3(37.5%) 16/16(100%) 6/6(100%)胸壁 28 9/4(44.44%) 20/20(100%) 7/7(100%)总例数
120(146)98/82(83.67%) 48/41(85.42%) 26/25(96.15%)部位例数TBLB +BB 例数(阳性率%)PTLB例数(阳性率%)
3 讨论
肺部周围型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之一,然而其定性诊断一直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早期肺癌的分型及诊断。
目前,PTLB与TBLB+BB两种肺活体检测法都是诊断肺周围性结节或包块的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本研究发现病灶越靠近肺内带或肺门,TBLB+BB的阳性确诊率92.59%明显高于PTLB法在该区域的确诊率的41.67%;而病灶靠近肺外带或胸壁,则PTLB的阳性确诊为100%;明显高于TBLB+BB法在该区域的确诊率的41.18%。
这提示在靠近肺门区的病灶,尤其支气管内膜病变,采用TBLB+BB活检较好;而在周边肺组织病变中,则以
PTLB为佳,这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2]。
综上我们认为,PTLB与TBLB+BB两种肺活体检测法均具有一定的优缺点,一般的病灶靠近肺门区,特别是支气管内膜时建议采用TBLB及BB活体检查效果好;而对病灶发生在肺周边组织时,则以采用PTLB活体检测为佳。
【相关文献】
[1]LIU HUA,WANG HUA,CHEN YANBO,et a1.C1inica1 research on domici1iary
1ong-term oxyge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1monary disease [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06,6(5):32-34.
[2]吴升,梁洁芳.CT引导经皮穿刺及X线引导经支气管肺活检对外周肺病灶诊断效果的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2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