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扶植亮点新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上新台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模式扶植亮点新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上新台阶
潘华金;林坚顺;陈哲东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装备》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2页(P28-28,29)
【作者】潘华金;林坚顺;陈哲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行政管辖11
个镇(街),是以生产优质稻谷为主的粮产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约45万亩。

自2002年引进全区第一台高速插秧机开始,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镇(街)的支持配合下,在种粮专业户、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有关农业公司的积极参与下,新会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发展较快。

现时全区拥有插秧机约320台,建有大型粮食烘干中心和目前全国最先进的水稻全自动育秧及配
送中心。

2012年早造水稻机插面积4.3万亩,机插率达20%,位居广东省前列,连续两年被广东省农业厅评为“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先进单位”。

新会区农机人一向敬业工作,自2002年引进全区第一台高速插秧机开始,就一直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在这十年艰苦推广工作中,新会区农机人敢于创新,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技术。

一、领导重视,上下联动促机插
争取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区政府把机插工作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对各镇(街)推动水稻机插工作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目标的实施,各镇(街)、村领导对机插秧工作更加重视、责任心更强,有力地促进了机插推广上水平。

二、部门配合,农机农艺破瓶颈
育插秧机械化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而育秧则是机插成败的关键。

新会区在机插工作中农机和农艺两部门是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水稻生产实际,成本低,操作简单,农民易接受,增产增收的“ 水稻软盘大田育秧机插配套技术”规程。

该规程获江门市、新会区两级政府授予“科学技术奖”,得到省农机推广站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三、搞好服务,农户购机放心用
做好服务是推广机插的关键。

农机部门从宣传发动、培训教育、育秧办田、机械插植、栽后管理等全程跟踪指导,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首先,对机插的农户分别进行农艺和农机方面的培训,农艺技术人员从办田整地、播种、插后管理等对农民进行培训;农机技术人员从机械的操作、保养、维修等进行培训,并在机插工作中手把手地教农户,还要求各企业在新会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在农忙时及时、就近对本区作业机具进行“三包”服务,农户就更加乐于、放心使用插秧机。

四、培养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
机插服务与机收服务一样,都是由星星之火开始的。

一开始我们指导农机大户使用插秧机,教他们育秧技术,并引导他们开展机插服务,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发展促进了本区机插水平的提高,机插水平的提高就会促进机插服务市场的扩大。

近年还引导、扶持成立了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扩大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

五、土地分散,建制推进是良策
开展整村整组机插,能较好解决土地分散与农机作业之间矛盾,能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效益,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造条件。

整村整组推进机插,难度虽然大,却是一条有效推广和推进机插发展的途径,因此,我们坚持把扶持整村整组开展机插作为推进本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要求每个镇(街)每年重点抓1-2条村的整村整组机插推进工作。

整村整组机插推进的成功,起到很大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更多的农机专业户加入到机插服务行业。

六、培育产业,寻求农机新路向
新会的机插水平现在已上台阶,开始走向市场,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新会农机人没有因此停步,而是从更高层次上培植新亮点,近年有很多大公司投入大资金去搞大农业,由于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在现有劳动力资源紧张、人工高涨的情况下,要开展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具有明显优势。

在新会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引导下,今年建成“水稻全自动育秧及配送中心”、“粮食储备烘干中心”。

广东皓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新会租用近千亩农田种植水稻,形成产业化,引进先进机械,打造现代高效、优质农业。

该公司斥资数百万元购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水稻所需的机械,还从台湾引进一台大型“三大”牌水稻播种机及秧田自动喷淋设备,在罗坑镇和平村建成目前全国最先进的水稻全自动育秧及配送中心。

该中心全套引进台湾的设备和技术,拥有先进、高效、高质的水稻播种机,一次形成床土→灌水→播种→覆土等过程,它每小时可以育秧2600块,按18块/亩计,每小时育的秧可以供145亩大田用秧。

育苗地还安装了一套大型自
动喷淋设备。

另外从播种生产线到育苗地、育苗地到主干道还用电动输送带连接,用来输送秧苗,减少大量人力。

该中心每造可供应过万亩的大田用秧,不但解决了公司种植水稻所需的秧苗,还可以就近供应给农民及种植大户,成为秧苗配送中心。

该中心是一种创新模式,它有效地保障了秧苗的质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中的种苗安全,必将带动本地区机插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并将辐射到全省、全国,成为全
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的一个新标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