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作者:吴莹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9期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单胎GDM产妇118例,依据产后产后6 h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分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者为实验组(n=41),新生儿血糖正常者为对照组(n=77)。
对2组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产科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总结。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产妇年龄、产次、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2组间在孕期产妇体重增长、血糖控制、早产儿、低体温、喂养方式合理性、合并症的发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
P<0.01)。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血糖控制不良、早产儿、低体温、低体重、喂养方式不合理、新生儿感染及窒息的发生是导致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β>1,OR>1,P<0.01)。
结
论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产科危险因素为产妇血糖控制不良、早产儿、低体温、低体重、喂养方式不合理、新生儿感染及窒息,提示临床应依据此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母婴的不良状况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护理措施
妊娠期糖尿病(GDM)引起孕妇血糖水平紊乱,母体血糖代谢的持续异常大大增加了流产、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儿、畸形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其中多数低血糖新生儿症状隐匿,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研究[1]发现,持续的低血糖状态可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严重时甚至威胁其生命健康,因此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对改善GDM母婴结局有着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单胎GDM产妇118例,依据产后产后6 h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分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者为实验组(n=41):新生儿中男 25例、女16例;产妇年龄26-38岁,平均(30.62±3.67)岁;产次1-2 次;(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判断标准为空腹血糖<2.2 mmoL/L)。
新生儿血糖正常者为对照组(n=77):新生儿中男41例,女36例,产妇年龄 24-39岁,平均(30.86±3.40)岁,产次1-2次。
组间可进行对比研究。
本研究通过该院医学伦理会审批。
1.2方法
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产妇资料包括产妇年龄、产次、分娩方式、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在3.3 mmoL/L-5.6 mmoL/L之间、餐后 2 h血糖在4. 4 mmoL/L-6. 7 mmoL/L之间为控制良好,否则为血糖控制不良)、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体重增长情况;新生儿资料包括新生儿性别、是否为早产儿、低体温、低体重、喂养合理性(合理喂养的判断以新生儿血糖为准,产后6 h内血糖正常母乳喂养,血糖低于3. 3 mmoL/L者在产后0. 5 h 按需母乳喂养,出生后 2 h 内喂养 15-20 mL的10% 葡萄糖溶液,出生后2-6 h喂养20 mL配方奶等为喂养合理;未进行血糖监测,直接选择按需母乳喂养视为喂养不当)。
依据单因素、多因素的分析结果对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总结。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资料采取单因素和非条件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产科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产妇年龄、产次、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2组间在孕期产妇体重增长、血糖控制、早产儿、低体温、喂养方式合理性、合并症的发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见表1。
2.2 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产科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血糖控制不良、早产儿、低体温、低体重、喂养方式不合理、新生儿感染及窒息的发生是导致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β>1,OR>1,P<0.01)。
见表2。
2.3 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护理措施探讨
产前预防:对GDM产妇进行系统化的心理疏导,开展心理拓展教育;主动发放关于GDM 的宣传资料,或借助远程网络手段答疑解惑;为产妇制定科学的营养食谱;嘱咐产妇进行适量柔和的运动;(GDM患者应用的降糖药物多为胰岛素类制剂,且应该审慎的使用,对GDM患者每天监测血糖水平;定期的产检以控制其体重增长速度<1.5 kg/月。
新生儿发生低血糖后的护理:(1)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葡萄糖的摄入;新生儿能进食者应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乳;静脉输注时应用输液泵控制葡萄糖的流量,每小时观察记录患儿情况及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儿血糖,及时调整葡萄糖的输注量和速度。
(2)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哭声、呼吸、肌张力及抽搐情况),发现呼吸暂停时立即给予拍背、弹足底的处理;根据患儿缺氧程度,提供吸氧治疗。
3 讨论
GDM产妇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可对母婴造成伤害,妊娠期母体游离葡萄糖透过胎盘进入胎体后刺激胎儿分泌胰岛素,进而诱发新生儿的低血糖,持续血糖代谢异常可伤害其神经系统,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了解导致该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科学合理制定预防措施对预防和減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意义重大[2]。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发生与未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产妇血糖控制不良、早产儿、低体温、低体重、喂养方式不合理、新生儿感染及窒息的发生是导致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分析其具体相关机制[3-4]:新生儿低血糖和孕产妇体内血糖量密切相关,孕期
血糖控制良好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的低血糖,因此临床应加强孕妇妊娠期血糖的监测,针对性的采取控制血糖方案,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妇血糖控制情况,因此也应对孕期体重的增长加以控制;早产儿自身肝糖原储备不足,调节功能与糖代谢能力低下,血糖平稳状态容易被打破;低体重的新生儿自身脂肪储存少,胃肠道吸收能力较差,因此对血糖紊乱的应对较差;龚华等[5]发现低体温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这与其机体的基础代谢量加大、消耗直接能源物维持体温、相关酶活性的降低有关。
由此可知,妊娠期血糖的稳定是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就需要通过喂养来维持葡萄糖的摄入,这对保持新生儿脑组织代谢至关重要。
喂养不当、葡萄糖摄入不足均可能造成新生儿低血糖,产后 6 h 是该疾病的高发时段,合理喂养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糖尿病产妇孕期发病对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相关疾病发生率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7,28(23):3857-3860.
[2]高风险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对新生儿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8):2925-2927.
[3]何慎玲. 早期护理干预对防范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低血糖的作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6(2):391-392.
[4]杨薇,郭素梅,王学梅. 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广西医学,2015(5):714-716.
[5]龚华,孙玲.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0):4940-4942.
作者简介:吴莹,1988.7.15,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本科,护士,护师,研究方向: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