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3.参考答案:不同文明体(文明形态)之间不能替代,更不能越俎代庖。
每一个文明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句2分)
4.参考答案:观点:赞同。
示例一:浪费公共资源是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伤害,也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严重不负责任。
(2分)观点:不赞同。
示例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难道其道德关怀的范围不是越宽广吗?从这一点讲,劳师动众救一只小猫也无可指责。
(3分)(意思对即可)
5. c(贷:饶恕。
“严惩不贷”中的“贷”即此意)
6. D(是魏征在重病之中,见太宗和太子前来,还坚持披上朝服,因身体不好,不能穿好官服,以致拖着带子)
7.⑴停盖宫殿把木材给魏征建正寝;⑵叫中郎将住在魏征家,随时奏报病情;⑶赏赐很多药物膳食。
(一点1分)
8.⑴魏征也认为自己得到了非常的信任和赏识,于是施展自己所有的才智没有任何隐藏。
(不世:非常、非凡,1分;遇:得到信任和赏识,1分;底蕴:才智、见识,1分)⑵尚书省有积压不能决断的讼案,太宗就让魏征去审理。
(滞讼:积压的讼案,1分;定语后置,1分;平:治理,1分,“平定”中的“平”即此意。
)⑶魏征实行仁义,来辅佐朕,想让我成为尧、舜这样的仁君,即使诸葛亮也无法与之相比。
(蹈履:实行,1分;弼:辅佐,1分;致:达到,1分;虽:即使,1分)
9.⑴远近结合:首联写淡烟、枫叶、细雨、蓼花,是近景;颔联写宿雁、江水,是远景。
(2分)动静结合:颔联中宿雁、江水,是静景;寒蛩四壁,是动景。
(2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共同营造了一种寂静凄清的环境氛围。
⑵“少年成老大”的伤叹;被迫罢官,报国无门的愤怒;报国立业遥遥无期的无奈与不甘。
(2分)⑶①呈上诗情斗转,卒章显志(1分);②化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典故,表达了壮心不已的报国雄心和立志建立不朽功业的伟大抱负(2分)。
10.⑴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⑵其势不俱生;⑶虽九死其犹未悔;⑷在水之涘;⑸则有心旷神怡;
⑹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⑺戒奢以俭;⑻先修其身
11. 以时间为线索。
(2分)第3段,写刚被“解放”时的刘白羽;第4段,写任文化部长时的刘白羽;第5段,写老年时期的刘白羽。
(指出线索,2分;分析,2分)
12. 表达方式:环境描写。
(1分)作用:一是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1分)二是衬托刘白羽的镇定自若。
(2分)
13. ⑴内容上:一是表明了刘白羽的人生志向及远大抱负;(2分)二是以故事和诗词入文,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和丰富性。
(2分)⑵结构上:承上叙述,此处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2分)
14. ⑴对待物质:简单朴素;⑵对待青年作家:以身示范,热心扶助;⑶对待工作:尽心,尽责,有着军人的坚毅、执着与顽强;⑷对待文学创作:以生活为源泉,促优秀作品创作;⑸对待国家:不是怨恨,而是充满爱与激情;⑹对待生活:不是叹老嗟卑,而是充满热情,老而弥坚。
(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第1段:东方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第2-3段:东方价值观的意义。
(一点3分)
16.①人是人际关系网络的中心点——人是独立尊严的个体;②社会是一个信赖系统——社会是由冲突抗衡组成的;③价值不中立——价值中立;④重视家庭——不重视家庭;⑤即此即彼——非此即彼。
(一点1分,答出五点满分)
附:古文翻译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
小时候死了父亲,家境很贫穷,放弃经营家产,胸有大志,精通写文章和治乱之术。
隋末天下大乱,(为避乱)而假装成为一个道士。
正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虏了魏征,封他为起居舍人。
窦建德战败以后,魏征和裴矩逃至关内。
长太子李隐让他作太子洗马。
魏征见秦王李世民的功劳大,就暗中劝太子及早谋划(除掉李世民)。
太子事败之后,秦王(李世民)责怪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呢?”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一点听从我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
”秦王很看重他的耿直,对他再也没有怀恨之心了。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封(魏征)谏议大夫。
当时,河北各州县当初跟随太子李建成和巢王元吉的那些人,无法安心(对于太宗李世民是否会追究他们的过错十分担心),常私下里商议造反。
魏征对太宗说:“如果你不表示不追究的诚心,造反的危险就不会解除”。
太宗说:“你去河北一趟,做些安抚的工作吧”。
魏征在去河北的路上,碰到了太子千牛卫将军李志安和齐王的护卫李思行被押送进京,魏征对押送的副将说:“皇帝已经跟我说,原来太子和巢王的部下都得到大赦,不再追究他们的过错。
而你们现在还押送这些人去京城。
(一路上)大家看见他们被逮,谁不担心自己也会被抓起来?我虽然受命前往河北进行安抚,谁会相信皇帝真的原谅他们了呢?”马上饶恕(释放)了这些人,并告知太宗。
回来后,太宗很满意魏征的做法,对他更加亲近有加,有时让魏征入内室商议国家大事。
魏征也认为自己遇到了实在难得的明君,于是施展自己所有的才华没有任何隐藏。
共上了200多条奏折,没有不切合太宗的需要的。
尚书省有积压不能决断的讼案,太宗就让魏征去审理。
魏征平时不熟悉法令,但能够以大局为重,以情理处置讼案,人人都高兴诚服。
提拔为左光禄大夫、郑国公。
(后来)魏征多病,准备辞职,太宗说:“您难道不知道金属(应该知道)在矿中有什么珍贵呢?好好冶炼才会成为用具,人才会把它当成宝物。
我把子自己比作金属,让您作为良将来不断磨砺我。
您即使有病,但还没有衰老,哪能就辞职呢?”魏征恳请太宗同意,但几次恳请,太宗却愈加不让魏征辞职。
有一天,宴请群臣,皇帝说:“贞观以前,跟从我平定天下,经历艰险草创国家,是房玄龄的功劳。
贞观以后,献纳忠谏,匡正朕的过失,使国家长治久安,只有魏征而已。
即使古代名臣,又怎么能超越他们!”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皇帝曾经问群臣:“魏征和诸葛亮谁贤?”岑文本说:“诸
葛亮才兼将相,不是魏征所能比的。
”皇帝说:“魏征施行仁义,来辅佐朕,想使朕成为尧,舜之君,即使诸葛亮也无法与之抗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