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入世、出世、遁世”导写及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入世、出世、遁世”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入世、出世、遁世”是人生的三种姿态。

“入世”是积极进取、当仁不让,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世”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保
持一种心灵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让自己回身审视,从而生活得淡泊超脱、从容自在;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出世”的“度”,就会陷入“遁世”
的境地,从而心灰意冷、消极逃避。

人生奋斗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千世界,就显得至关重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立意】
近些年,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学业压力大,在种种压力之下,很多人出现了避世消极的想法。

类似于“只要我们没有梦想,生活就
会变得幸福”,“只要肯躺平,就没有谁能压迫我”,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很多人面对难以消解的压力,被迫采用的一种“与自我和解”的方式,虽然实际上很多人只是口头说说,以此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并不能真的“遁世”。

而从出题人角度来说,想给青年学子的建议,自然还是希望青年人要保持青春勃发的风貌,要积极进取,当仁不让;即使“出世”,那也是心灵上的修行,免于社会浮华的干扰,能让自我淡泊超脱、从容自在。

所以,也提醒青年学子要把握好“出世”的度,不要“遁世”,不能心灰意冷、消极避世,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机遇和挑战。

行文方面可以将三者综合来写,做深度思考,但考场实操难度可能较大,很难讲清楚、谈明白;较为讨巧又简单的方式是三者逐一论述,作为中间三个论证段,也是文章主体部分,在开头和结尾再讨论其辩证逻辑关系。

后者脉络简单,这样考生可有余力完善语言,增强文采,每一点都可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入世,则谈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要努力拼搏,不负青春韶华;出世,则谈青年学子要涵养精神,淡泊名利,从而达到一种从容自在的人生高度。

这两个都是正向的论述,谈完之后再对“遁世”的思想行为加以批判。

[参考立意]
心怀出世行入世,不陷遁世致远行
以出世心行入世事,弃遁世念成大精彩
入世进取济天下,出世清心不逃避
【优秀范文】
1调出入世之姿,至人世之高峰
古往今来,先贤圣人留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语,又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之说。

其实都是在说面对所处的时代,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千世界,我们该怎样抉择的问题。

窃以为,当今社会,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协调出入世的关系,
力避遁世之桎梏,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至人世之高峰。

入世当有凌云志,身担重任成大业。

入世是一个人对生活采取了积极进取的选择,是一个人责任的体现。

从古至今,我们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人;就有“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就有坚守一线抗疫,数天不眠只为人民的心。

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不缺“为民请命”的有担当进取之人,这些人,皆以入世为人生理想,正是有了他们,中华民族才能蒸蒸日上,才能实现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胜利!
出世当审自身事,身远心近为国家。

出世则是与入世相反的选择,如果所处的时代与自身不合,完全可以选择出世。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则是陶渊明的选择;生于东晋末年乱世的谢灵运,同样选择出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正是对他的写照。

但出世并不等同于摆烂,而是“换个地方战斗”。

竹林七贤就是这样一群战士,身处山野间而心系朝庭百姓,这样的出世才能称得上出世,只一味享乐于山水的称不上出世,也只有身远心近,心系百姓,才能在出世暂避锋芒的同时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一些贡献。

出世入世交替行,身避遁世乐于生。

只入世不出世可能会使我们身心压力倍增;只出世不出入世则可能会使人的志向萎靡不振。

只有调整好出入世的关系才能至人世之高峰。

如果一味选择出世,那么有可能会陷入遁世的泥潭。

宋徽宗和大臣蔡京则是陷入遁世而无法自拔了。

一味的荒迁享乐使如日中天的朝庭急
转直下,终至灭亡。

所以说,只有一个人能做到“外儒内道”,能把握好出入世的关系,才能有所做为。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有胜迹,我辈复登临!”做为新时代青年,面对五彩的大千世界,我们也应追随先人的脚步,在出入世中做出最明智的抉择。

“焚膏油以多继暑,恒兀无以穷年。

”让我们快马加鞭,在青春路上“乘风好去九万里,直下看山河”!让我们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断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君子之剑、明月之心与腰间的一壶酒
十年磨砺,出君子之剑,当以此剑追寻志向,安身立命;明月为诗中之意象,诗若失明月,则失掉基石;腰间的酒,是君子与乱世之间的壁垒,是保存本心的避风港。

入世当佩君子之剑,遁世若失明月之心,出世须饮腰间之酒。

月上柳梢,屋内却灯火通明,苏秦将绳子系于发冠,此时天下局势在他心中显现;一叶孤舟,李白出川,十年苦读,只为展现心中壮志;紫禁城前,孤身老人,张居正正为帝国续命……古之君子,皆以安身立命,匡扶天下为己任,无论盛世乱世,无论国家繁荣或国势衰微,心中的大志宏图犹如长夜中的明灯,又如略现寒光之剑,斩破荆棘,开出路来。

入世,是每个人心中的功成机会,又是一种责任,让无数人彻夜苦读,让无数人胸怀山河。

入世有时换来功名青史,有时却要抛头颅洒热血。

因此,君子之剑的主人还有功成身死的于谦,伶仃洋
上的文天祥,以及大难来临,舍生取义的每一个小人物。

明月已成诗中之眼,是每个思乡人儿感情的寄托。

而明月之心则是君子的本源,是不限于世的初心。

一生困顿,杜甫的明月之心是他的诗篇;科举冤案,唐寅的明月之心是他的桃花于画作;而李白,则真的以明月为心,举酒沉醉……明月之心是君子不心灰意冷的人生明月,是不消极逃避的生命明月。

照进失志人的生活,照亮矢志人前行的道路,照进失志人的心房,在他们心中生根,让月光随口中酒气吐出,在身上仍能微微发亮。

而丁忧四处求门的严嵩,为公明为利禄失掉了明月之心,成为一代权奸,杀害忠良,侵蚀帝国之根,终被杀儿流放,饿死于道路。

求学凿壁的匡衡被大家熟知,可谁又能知晓高中后的他却贪污腐败,压榨百姓,十年苦读换做贬为草民的文书。

当君子与世界进行的方向相背时,他们便取下腰间的酒壶,醉倒于乡野的田间。

这一壶酒,让陶渊明饮出了《归园田居》;让陶朱公饮得美人财富;让徐谓饮出齐白石那样的仰慕者。

而东坡饮下,更是饮出东坡肉,安乐坊,以及黄州海南的一段段佳话。

腰间的酒,是君子的出世之酒,是保存本心之源,是留存志向之酒,他使众多贤人醉倒,不问世事,安乐余生。

这壶酒,即是对自己心志的肯定,又是为自己减省矛盾的万金油,使其能在乱世中得以保全自己,坚守志向。

大千世界,充满机遇与挑战,君子持剑,以明月为心,系酒壶于腰间,闯荡云游,为自己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一道浓墨。

3三种选择,三种姿态
“入世、出世、遁世”,这是人生中的三种不同的姿态。

它们在面对人生中的不同挑战和机遇时,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和路径。

如何在生活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姿态,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入世”。

这种姿态通常被描述为积极进取、当仁不让,是一种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机遇的增多,许多人选择了“入世”的姿态,去追求他们所梦想的事业。

他们工作努力、不断进取,积极面对挑战,从而获得了成功和成就。

例如,身处中国的青年科学家屠呦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屠呦呦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从来不去看一场电影、看一部小说,时间对我来说太宝贵了。

我只有做好自己的研究,为社会贡献更多,才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

”正是因为屠呦呦一直秉持着“入世”的姿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出世”。

这种姿态是一种心灵距离,可以让人们保持淡泊超脱、从容自在的心态。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往往会被快节奏的生活、繁琐的工作所压垮,这时候“出世”的姿态就成为了一种治愈心灵的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冥想、旅行等方式来保持心灵距离,从而使自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

例如,在印度有一位很著名的艺术家叫做拉维·沙尔马。

他选择了“出世”的姿态,去追求他所追求的艺术理想。

拉维·沙尔马并不是很喜欢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他觉得这种生活不符合他的内心追求。

因此,他放弃了高薪的IT工作,开始专注于他的艺术创作。

他用自己的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挑战,不少人选择了“遁世”姿态,逃避现实。

他们常常会埋怨社会不公,抱怨生活不如意,却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消极心态是导致这一切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选择“出世”姿态的人则能够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他们不会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也不会过分强调物质和功利。

例如,著名的作家余华先生,他在创作之余也会经常进行长跑和打太极拳,以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

在他的著作中,也时常体现出一种淡泊超脱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选择“出世”姿态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相反,只有积极地投身社会、发挥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做到“出世”,才能更好地审视自我、深化自我。

像雷军这样的企业家,他在创建小米公司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和执行力,也在积极推动中国的创业创新,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所表现出的“入世”精神正是使得他在“出世”过程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和自信。

当然,选择何种姿态取决于个人的性格、价值观和生活经历等多种因素。

但无论选择何种姿态,都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坚持自己的信念。

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姿态来应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的调整。

总之,“入世、出世、遁世”三种姿态都是人生中的一种选择,每个人
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探索和挑战自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坦荡和从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