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城市隔代教育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城市隔代教育的途径
当下的中国,城市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实教育方式,因此我们更需要加强对其如何良性发展的关注,在城市的特殊背景下,把握隔代教育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方可扬长避短,优化城市隔代教育,从而有利于城市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家庭层面
父辈方面。
首先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社会竞争力,为家庭的物质生活提供保证;其次,父辈要加强家庭责任感,要有承担家事、照顾孩子的意识,并且尽可能地去做。
在隔代抚养的现实不能避免的现实情况下,向孩子说明自己不能陪在其身边的原因,并运用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与孩子定时保持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近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并且,按时每周或每月有时间能与孩子单独相处,如带孩子旅游、游戏等,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与幼儿建立正常、安全的依恋关系。
祖辈方面。
祖辈应尽最大努力使孩子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墨守老一代的育儿成规,不过度溺爱孩子,不要把孙辈只跟自己“捆绑”在一起,而是学着放手让孩子自主接触社会环境,给予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特别是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同时,还要能够虚心、耐心且自觉地学习有关如何科学教育孙辈的思想和方法。
还要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并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孩子,重视孩子整体素质的发展。
父辈与祖辈同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以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为目标,求同存异,合理分工,最终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达成共识,从而给予孩子比较完善的教育。
二、学校层面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改善家庭中存在的隔代教育问题:
1.定期跟踪观察,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城市隔代教育的家庭父母多不亲自教育子女,教育主要由祖辈开展。
教师可以定期跟踪隔代教育的家庭,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教师可以在幼儿入园初期,就了解清楚每个幼儿家庭的结构,尤其是接受隔代教育的幼儿,教师可以及时与祖辈沟通,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为他们解答在隔代教育中面对的问题,还可以对因此产生矛盾的家庭予以调解,促进孩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
2.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
为了提升隔代教育的质量,可以开展下列针对性活动。
一是针对父辈或者针对祖辈的活动,比如:“我给爸妈打电话”、“爷爷奶奶我想对你说”等主题,增进幼儿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二是开展能让幼儿自立自强的主题活动,让隔代抚养的幼儿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三是开展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区域游戏,让每一个幼儿在自由的游戏氛围中与同伴交往,体会到亲情以外的纯洁而珍贵的同伴情谊。
三、社会层面
社会作为宏观环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一步优化城市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完善我国隔代监护法
我国现行的隔代监护大多以亲情关系为纽带,由此就缺少了法律的规定和契约的支持,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均少有权利义务的约束与规范。
因此,只有明确隔代监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隔代被监护人的一切合法权益。
若能让隔代教育拥有了法律和契约依据,这样不仅是亲权基础上的信任、与法理的契合,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强祖辈与父辈对隔代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使隔代教育的效果更事半功倍。
2.开展合适的活动,转变祖辈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
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社区及学校资源,开办关于隔代育儿的培训班,组织老人相互分享育儿经,探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样一来,还可以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抚养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
更可以请学前教育方面的专家来给老人们开讲座,并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促进老年人科学育儿,转变先前不正确的教养观念及方式。
3.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是要保障老年人经济来源,让他们的物质及精神方面都能得到保障,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会参与程度,使老年人积极更新他们旧有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要做好就地创业方面的工作,避免因父辈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的限制,阻碍了亲子相处及亲子教育。
城市隔代教育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全社会的大事,关系到社会、国家的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祖辈家长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可以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但在教养孩子的实际过程中,仍然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旧观念的影响。
面对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城市隔代教育,我们要做的不是责怪、批判,而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针对其特点进行正确引导,提高教育质量及效率,使其最终能够成为中国的特色教育,为培养祖国下一代发挥出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