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 kg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2 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 N 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 N
2.如图所示,重为5N的小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A.2N B.3N C.5N D.8N
3.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铺设瓷质地砖时,常用一个锤子不断敲打地砖,使地砖与砂浆贴合紧密,并尽可能让地砖保持水平。
工人师傅使用的这把锤子的锤头是图中的()
A.圆台形的铁锤B.圆柱形的橡胶锤
C.两头尖的塑料锤D.球形的木锤
5.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烧杯中,鸡蛋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A.F1= F2,p1< p2
B.F1< F2,p1= p2
C.F1> F2,p1> p2
D.F1= F2,p1= p2
6.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瓶起子B.道钉撬
C.筷子D.钢丝钳
7.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
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
则()
A.M受到的浮力大于N受到的浮力
B.M的密度小于N的密度
C.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D.若将N也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N沉在杯底
8.如图所示,体能测试中小明用2000N的力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已知从b到d的水平距离为7.5m,c为实心球的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实心球做功15000J
B.实心球在c点处于平衡状态
C.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从b到d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a到d的过程中实心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二、填空题
9.图甲中,游泳时,人向后拨水,水同时向前推人,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图乙中,分别用大小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______有关;图丙中,揉面时,力能使面团发生______。
10.足球运动是大家喜爱的运动,它包含很多物理知识: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 的,使脚感到疼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球离开脚后能继续飞行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__,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_________。
11.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甲、乙两颗相同的子弹,飞向同一块木板,结果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则甲子弹的动能______乙子弹的动能,甲子弹的速度______(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子弹的速度,判断的依据是甲子弹能够______较多。
13.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被紧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已知F大小为20N,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墙面,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______N,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为 ______。
14.如图所示为“无叶电风扇”它的底座有一台电动机,通过进风口吸入空气,空气经过加压后被送入环形的出风口,从宽度只有3mm的细缝中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射空气因流速大,压强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使周围空气 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这部分喷射空气,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使风量可以增加到原来的15倍。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 中点悬挂重为 60N 的物体,在 A 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 F 的大小是______,保持 F 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 B 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重为1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
5m,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J,拉力做功为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
17.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为4N,请画出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18.按要求作图: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钥匙形“瓶起子”,图乙为其简化的示意图,图中O
为支点,F2是A点受到的阻力。
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19.小爱站在地上用最省力的方式提升重物,请你在图中为她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20.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m/kg0.10.30.50.70.9 G/N0.98 2.94 4.90 6.86
___________方向调零。
(2)如图所示,利用测力计测量码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_____。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9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N。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 B.
C. D.
21.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当水平面材料不同时,小车所停的位置如图所示。
(1)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运动的越远。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会做___________运动。
(3)本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2.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______,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选用 ______(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
(2)实验中通过观察压强计U 形管两端液面的 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3)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U 形管内液面高度差 ______(选填“不改变”或“改变”),这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_;
(4)根据 ______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这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5)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如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注入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时,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则隔板 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23.如图甲、乙所示,小明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N )、底部固定有滑轮的容器、细线及足量的待测液体,已知木块密度为330.610kg/m ⨯。
(1)他先用测力计在空气中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则木块的重力为2.4N ;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容器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乙力计示数为1.6N ,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
(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容器中的液体换成其它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小明思考能不能直接在弹簧测力计上对应的拉力示数处标上密度值,从而制作一个液体密度测量仪,于是他在1.6N 处标上了33110kg/m ⨯,然后换用不同液体,并使木块浸没在该液体中,逐渐增大所用液体的密度,弹簧测力的示数会改变。
请问:
(a )330.810kg/m ⨯应该标在示数比1.6N ______(选填“大”“小”)的地方;
(b)标好刻度以后会发现该“密度秤”的示数是______(选填“均匀的”“不均匀的”);
(c)该“密度秤”的密度测量范围是______(整个过程中不能损坏弹簧测力计)。
24.亲爱的同学,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铁块质量
m/g
铁块距桌面高度
h1/cm
铁块距桌面桌腿陷入沙子的
深度
h2/cm
12020 1.9
22030 2.9
32040 3.8
43020 2.9
54020 4.1
①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②分析表中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③分析表中1、2、3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测量自己上教学楼的功率。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台秤、皮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为实验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______________。
2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此时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的______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______即可;
(3)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测出力臂。
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4)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______;(5)如图乙和图内中的杠杆均静止,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F1______F2(选填“>”、“<”或“=”);
(6)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她利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
26.如图所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质量为40kg,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
某次运送热汤时,大碗与汤的总质量为1kg,其中汤的质量为0.6kg(取g=10/kg,ρ汤
=1×103kg/m3)。
求:
(1)这碗热汤的体积是多少?
(2)送餐机器人的重力是多少?
(3)机器人送餐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7.在图a中,小阳同学把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b是钢绳拉力F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
10N/kg,则
(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石料的密度为多少?
28.如图所示是一辆“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下表是该款概念车的部分主要参数。
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其总重的0.2倍,g取10N/kg。
质量m/kg360
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S/cm2200
总体积V/m30.8
(1)求该车空载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
(2)当两人坐上该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求车上两人的总质量。
(3)若该车载人后总质量为450kg,当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①求此过程中该车受到的牵引力;
②若此载人概念车不慎落入水中,假设该车密闭较好一直未进水,求载人概念车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29.如图所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场景和建设过程中用到的滑轮组,若用该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时间为20s,重物上升高度为2m。
求:(1)提升时绳自由端的速度为多少;
(2)若拉力F的大小为150N,则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3)若上述过程中所提重物重为36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0.如图,工人用400N的推力把700N的货物利用斜面从A点推到车上B点,再用100N 的水平推力使货物沿水平车厢底板匀速运动5s到达C点。
已知AB长4m,BC长4m,车厢底板距地面1.5m。
求:
(1)工人推动货物在车厢底板BC上匀速运动时的功率;
(2)工人把货物从A点推到B点的过程中做的额外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05 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约为200g,合0.2 kg,故B符合题意;
C.一只母鸡的质量为1.5kg,故重力大约是15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 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D
【详解】
此时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
F浮=G+F拉=5N+3N=8N
故选D。
3.C
解析:C
【详解】
A.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剪断细线,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同时在重力作用下做抛物线运动,故A错误;
B.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由于惯性,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故B 错误;
CD .小球到达C 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由于惯性,将保持静止状态,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4.B
解析:B 【详解】
A .铁锤的硬度较大,敲击瓷砖容易使瓷砖破裂,故A 不符合题意;
B .圆柱形的橡胶锤,橡胶的硬度合适,且圆柱形表面,有助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 符合题意;
C .两头尖的塑料锤的两头受力面积太小,这样压强太大,容易击碎瓷砖,故C 不符合题意。
D .球形的木锤与瓷砖接触时只有一个点,受力面积过小,压强太大,也容易损坏瓷砖,且木锤的硬度较大。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5.A
解析:A 【详解】
鸡蛋在甲溶液中悬浮,则有
1F G ρρ==甲蛋蛋,
鸡蛋在乙溶液中漂浮,则有
1F G ρρ=〉乙蛋蛋,
所以
12F F ρρ=<甲乙,
甲乙溶液的深度相同,由p gh ρ= 得
12p p <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
故选A 。
6.C
解析:C 【详解】
A .瓶起子在翘起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属于省力杠杆,故A 不符合题意;
B .道钉撬在翘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属于省力杠杆,故B 不符合题意;
C .筷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属于费力杠杆,故C 符合题意;
D .钢丝钳工作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属于省力杠杆,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C
解析:C
【详解】
A.物块M在甲中漂浮,则
F浮M=G M
物块N在乙中悬浮,则
F浮N=G N
而两物块质量相等,由G=mg可知
G M=G N
所以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不符合题意;
B.M的体积小于N的体积,两物块质量相等,根据ρ=m
V
可知,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
不符合题意;
C.M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N排开液体的体积,又知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
ρ甲>ρ乙
两液面相平,深度相等,根据p=ρ液gh可知,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怀底的压强,符合题意;
D.物块N在乙中悬浮,则
ρN=ρ乙
又因为
ρ甲>ρ乙
所以
ρN<ρ甲
故将N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N漂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D
【详解】
A.知道人对实心球施加的力为2000N,但不知道在该力的方向上实心球移动的距离,无法计算做功大小,故A错误;
B.实心球在c点,处于最高点,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左的阻力,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从b到d过程中,先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后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实心球的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
D.从a到d的过程中实心球的运动方向、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其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9.相互方向形变
【详解】
[1]游泳时,人向后拨水,水同时向前推人,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依题意得,作用在弹簧上的两个拉力的大小相等。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作用在弹簧上的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拉力的作用点相同,弹簧一个被拉伸,一个被压缩,说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图丙中,揉面时,面团受到力的作用,面团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能使面团发生形变。
10.相互足球(球)惯性重力
【详解】
[1][2]踢球时,脚会对球一个力的作用,同时脚感到疼,表明脚也受到了球对它的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球。
[3][4]球离开脚后,球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由于惯性,球还能继续运动;飞行中的球始终受到地球的重力,最终会落向地面。
11.A
解析:等于变小
【详解】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物体A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均不变,所以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2]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不
变,但受力面积变大,由
F
p
S
可知,压强会变小。
12.大于大于做的功
【详解】
[1]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其动能转化为内能,穿透的子弹比嵌在木板的子弹运动距离长,做功多,所以甲子弹的动能大。
[2]因为质量相同,甲动能大,所以甲速度大。
[3]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甲运动距离长,做功多。
13.F
解析:竖直向上
【详解】
[1] 重力10N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被紧按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不动,物体受到重力、摩擦力、压力和支持力作用,物体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为10N。
[2]因为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方向相反,重力竖直向下,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14.小靠近
【详解】
[1][2]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空气从宽度只有3mm 的缝隙中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射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周围空气靠近这部分喷射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15.30N 不变 【详解】
[1]杠杆在 A 位置,LOA=2LOC ,如图 由杠杆平衡得 FLOA=GLOC 则
F= = G=×60N=30N
[2]杠杆在B 位置,OA′为动力臂,OC
解析:30N 不变 【详解】
[1]杠杆在 A 位置,L OA =2L OC ,如图
由杠杆平衡得
FL OA =GL OC
则
F =
OC OA
G L L ⨯= 12G =1
2×60N=30N [2]杠杆在B 位置,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 G , 由△OC ′D ∽△OA ′B 得
''
OC OA
=1
2OD OB = 由杠杆平衡得
F′L OA ′=GL OC ′
则
F′= ''
OC OA
G L L ⨯=12 G = 1
2×60N=30N 由此可知当杠杆从A 位置匀速提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力 F 的大小不变。
16.100 20 【详解】
[1]以1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5m ,重力与路程垂直,故重力不做功,做的功为0。
[2]拉力做功为 故拉力做功为100J 。
[3]拉力的功率为 故
解析:100 20 【详解】
[1]以1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5m ,重力与路程垂直,故重力不做功,做的功为0。
[2]拉力做功为
==20N 5m=100J W Fs ⨯
故拉力做功为100J 。
[3]拉力的功率为
==20N 1m /s=20W W Fs P Fv t t
=
=⨯ 故拉力的功率为20W 。
17.【详解】
支持力F 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大小为4N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作用点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处。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
解析:
【详解】
支持力F 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大小为4N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作用点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处。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18.【详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 点,因此OB 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
该向上,过点B垂直于OB向上作出力即为最小
解析:
【详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B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点B垂直于OB 向上作出力即为最小动力F1,如下图所示:
19.【详解】
要滑轮组最省力,则需要使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由图可知,应从动滑轮绕起,依次绕过各滑轮,最后与人手相连,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要滑轮组最省力,则需要使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由图可知,应从动滑轮绕起,依次绕过各滑轮,最后与人手相连,如图所示
20.竖直 C 8.82 B 【详解】
(1)[1]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2]弹簧向下伸长,钩码对弹簧有向下的力,故使弹簧
解析:竖直 C 8.82 B 【详解】
(1)[1]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2]弹簧向下伸长,钩码对弹簧有向下的力,故使弹簧伸长的力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故选C 。
(3)[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9.8N/kg G
m
当物体的质量为0.9kg 时,它受到的重力为
G =m ×9.8N/kg=0.9kg×9.8N/kg=8.82N
(4)[4]因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B 。
21.越小 匀速直线 不需要 【详解】
(1)[1]在这三次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
解析:越小 匀速直线 不需要 【详解】
(1)[1]在这三次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这是因为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
(2)[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会运动得无限远,即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3]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2.相平 薄 高度差 不改变 相等 甲、丁 小于 右 【详解】
(1)[1][2]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在实验中,U 形管
解析:相平 薄 高度差 不改变 相等 甲、丁 小于 右 【详解】
(1)[1][2]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在实验中,U 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薄一些的为好,这样在测量时会较灵敏,实验效果明显。
(2)[3]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通过U 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来反映压强的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
(3)[4][5]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会观察到U 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改变,这说明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6]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深度,图甲和丁符合题意。
(5)[7][8]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即橡皮膜向左凸出,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小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因液体深度相同,根据p =ρgh 可知,则隔板右侧的液体密度较大,是盐水。
23.小 均匀的 【详解】
(1)[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动木块,拉力是1.6N
解析:小 均匀的 330.610kg/m ⨯~331.8510kg/m ⨯ 【详解】
(1)[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动木块,拉力是1.6N ,木块的重力为2.4N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G +F =24N+1.6N=4N
(2)[2]木块浸没在水中,木块的体积
4333
4N
410m 110kg/m 10N/kg
F V V g ρ-==
==⨯⨯⨯浮排水 液体密度是0.8⨯103kg/m 3时,木块浸没在液体中,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33430.810/m 10N /410m 3.2N F gV kg kg ρ-==⨯⨯⨯⨯=''浮
排 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