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瘾性行为
成瘾性行为

成瘾性行为简要分析随着人们对成瘾性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成瘾的含义在不断发生变化。
早期认为,成瘾性行为又称依赖性行为,是依赖综合征中的一种行为表现,由物质使用障碍所致。
1965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用药物依赖一词取代成瘾,并作如下定义:药物依赖指一种由生命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定心理状态或生理状态。
这种状态以连续地或周期性地强迫用药来体验药物的心理效应或为了避免断药后的痛苦为特征。
但是,成瘾一词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专家们和大众传媒都乐于使用成瘾和成瘾者。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扩大了成瘾的研究领域,认为其他的不良行为如赌博、电子游戏、网络、吃东西等也可以成瘾,对成瘾性行为已有了全新的认识。
目前认为,成瘾性行为指不是出于医疗或其他正当需要,个体在一种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形成过程中,表现出强烈、被迫、连续或周期性地进行某种有害健康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取得或维持某种特殊的心理快感,或为了避免停止这种活动所导致的痛苦的一系列内外行为。
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如下:(一)诱导阶段当人与致瘾原偶尔接触时,会初步尝到甜头,如手拿烟卷时自我陶醉的成就感、喝酒后的飘飘欲仙感、吸毒后的欣快感等。
这些快感对成瘾者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此时终止接触并不会有明显的戒断症状。
(二)形成阶段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尚未发生成瘾的行为不断重复,直到产生依赖。
(三)巩固阶段成瘾性行为已经巩固,即整合为生命活动的一部分。
此阶段,成瘾者对各种促使其戒断的措施有强烈的心理抵抗;一旦瘾性发作,成瘾者宁愿不吃、不喝、不睡,甚至明知后果严重,也会铤而走险,不择手段获取成瘾性物质,完成成瘾性行为。
(四)衰竭阶段成瘾性行为使成瘾者身体和心理受到严重损害,社会功能亦发生不同程度的缺失。
成瘾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如下:(一)致瘾原作用致瘾原能使成瘾者产生强烈的快感和满足感。
成瘾性药物都由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能影响情绪、知觉或意识,可产生特有的快感或满足感。
麻醉药品、精神药物、烟草、酒精和某些挥发性有机溶剂容易产生依赖性。
成瘾性行为(详细分析“吸烟”共33张)

成瘾性行为(详细分析“吸烟”)xx年xx月xx日•吸烟成瘾的行为特征•吸烟成瘾的危害•吸烟成瘾的原因•防止吸烟成瘾的方法目•戒烟后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吸烟对周围人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录01吸烟成瘾的行为特征焦虑和抑郁吸烟者往往在情绪上有较大的起伏,容易感到焦虑和抑郁,这是因为尼古丁会刺激大脑的奖赏中心,当其突然消失时,会使人感到空虚和失落。
心理特征认知扭曲吸烟者常常会高估自己对吸烟的控制能力,认为自己可以随时停止吸烟,而忽视了尼古丁的成瘾性和戒断症状。
社交需求吸烟者往往将吸烟视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认为只有通过吸烟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建立联系。
行为习惯固定的吸烟时间01大多数吸烟者会在固定的时间点吸烟,如早晨起床后、饭后、饮酒后等,这种固定的行为模式会增加尼古丁在体内的浓度,进而增强成瘾性。
固定的吸烟地点02吸烟者通常会在某些特定的地点吸烟,如办公室、家中、公共场所等,这些地点与吸烟行为紧密相关,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增加成瘾性。
习惯性的动作03吸烟者在吸烟时通常会有一些习惯性的动作,如抖烟灰、咬烟嘴、吸入口中后停顿等,这些动作会加强吸烟的仪式感和成瘾性。
自我安慰许多吸烟者会通过吸烟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将吸烟视为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社交心理一些吸烟者将吸烟视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认为只有在与他人一起吸烟时才能更好地交流和建立联系。
习惯性心理许多吸烟者会将吸烟视为一种习惯,即使没有特别的需求或场合,也会不自觉地想要吸烟,这是因为尼古丁会使人产生一种依赖性,逐渐形成习惯性的心理和行为。
吸烟者的心态02吸烟成瘾的危害对身体的危害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得多。
肺癌风险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吸烟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
吸烟可以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血栓等疾病的风险。
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是长期的,可以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成瘾行为

生物性(本能性行为)行为 一、摄食行为 定义: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 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寻食、进食、消化、吸收等各种有关活动。 二、防御行为 定义:人类对危及生命的损伤刺激通过生理反应以避开,对动机受 阻产生的挫折、心理冲突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通过应对、心理防 御机制,以摆脱心理紧张并取得心理平衡和身心安全感,此类活动 称为防御行为。 三、性行为 定义:从解剖和生理的观点看,由于动物生殖腺的不同和性激素的 差异而有雌雄之分。雌雄之交 ,称为性行为。 四、睡眠行为 (一)定义 睡眠是一种有规律、重复、可逆转的生理状态。是人 类基本行为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生理现象。 五、疼痛行为 疼痛是一种包括感受、知觉和情感的复杂体验。
1、社会因素 首先是成瘾药物的供应。 其次是成瘾药物的需求。 家庭负面影响、不良的同伴榜样、情 感紊乱及行为问题与青少年药物使用和滥 用有最显著的关系。
世界几大毒品产地 金三角地区(泰国、缅甸、老挝及印度部分地区) 金新月地区(南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交界处) 银三角地区(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二)行为发展的动因 动因:人类行为发展的驱动力量。包括: 1、外界环境 根本动因 2、主观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 内在动因 3、外界的肯定与支持,内在的满足与快乐 4、外界的否定与限制,内在的痛苦与挫折
行为的制约性 生物制约性 社会制约性 1、风俗习惯的制约 2、规章制度的制约 3、道德良心的制约 4、法律法规的制约 行为的类型 1、健康行为: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 行的各种活动。 2、异常(危险)行为:是指在偏离社会和个人健康所期望 的方向上所表现出的相对明显、确定的各种行为。 1、生物性行为 2、社会性行为
社会性行为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行为,既受环境 及他人行为的影响,又对社会及他人产生影响的行为。 不良的社会行为 一、成瘾行为 二、迷信行为对各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而表
《行为心理学》◇成瘾行为

20
2、酒对躯体的影响 ①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高血压。 ②胃肠系统:腹泻、消化性溃疡、食道
炎、胰腺炎、肝硬化。
ppt课件
21
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损害、震颤、记 忆障碍。
④皮肤系统:黄胆、痴蛛痣。 ⑤每一个器官系统都可受到酒毒性影响,
遗忘、白细胞减少、胆固醇升高、甘油 三酯增高。
①寻求新奇的行为 ②人格的缺陷 ③学习因素
ppt课件
16
3 心理及社会文化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压力, 应激
环境因素: 精神活性物质的可获得性
六 成瘾发生的机制
1 阳性强化
心理社会刺激 焦虑
使用药物
焦虑解除
ppt课件
17
2 阴性强化 停止使用药物
用药物 双重强化的作用
心理效应
ppt课件
3
4、心理、生理依赖,戒断症状 5、再次使用某种物质可消除戒断症状 6、个人健康或社会功能受损
ppt课件
4
三、成瘾行为的发展过程
滥用
耐受
依赖
戒断反应
滥用:非治疗性过度使用某类精神活性 物质
ppt课件
5
表1 主要临床戒断症状情况 症 状 例 次 症 状 例 次 发冷热 13 毛孔竖立 12 全身无力16 全身酸痛 14 流鼻涕 19 出汗 14 呵欠 19 食欲差 16 骨痛 17 烦躁不安 13 蚊走感 15 腹痛 10
ppt课件
13
1 精神活性物质 鸦片类成瘾物质:海洛因 尼古丁成瘾 镇静催眠药成瘾 镇痛药成瘾 致幻剂 精神兴奋剂
ppt课件
14
2 行为成瘾 电子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 赌博成瘾 性成瘾
ppt课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一、概念题:
健康:
亚健康状态: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环境污染:
二、选择题:
1.WHO 关于健康的定义是:
A.健康是指人的生命活动正常
B.健康是指身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社会适应方面正常
C.健康是指身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心理处于完好状态
D.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
A.基本健康行为 B.预警行为 C.保健行为 D.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10.谈话是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信息的过程,正确的谈话技巧应该( )
A.避免重复 B.尽量使用学术用语 C.尊重对方 D.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11.在婴幼儿保健方面,妈妈们更愿意相信医务人员的指导,而不是街头小报的指导,这体
现了受者的( )
7.目前,对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起关键作用的措施是( )
A.加强营养
B.锻炼身体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预防接种
8.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B.健康促进减弱了健康教育的力度
C.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相同的概念
D.健康教育比健康促进内涵更广泛
9.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
A.求真心理
B.求近心理
C.求短心理
D.求新心理
12.健康促进测量指标不仅是针对健康状况,而且要针对人群的( )
A.生活方式
B.生活质量
C.健康观念
D.社会环境
13.SARS 主要通过( )传播。
A.直接接触
B.飞沫
C.食物
成瘾性行为

成瘾性行为概述
成瘾性行为:是指由物质使用障碍所导致 的依赖综合征产生的一种行为表现。
物质使用障碍:指使用一种或多种精神活 性物质导致的任何精神或行为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烟草、酒精、鸦片类、大 麻类、镇静催眠药、可卡因、咖啡因
二、成瘾行为的特征与依赖表 特征:现
进入体内的“致瘾原”(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已成为 成瘾者生命活动中的必需部分,由此产生强烈的心理、 生理、社会性依赖。 一旦停止“致瘾原”的应用,将立即引起戒断症状。 如空虚、无聊、无助、不安、嗜睡、流涎 、绝望、寻死 觅活等,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改变。 成瘾性物质的使用一旦恢复,戒断症状立即完全消失, 同时会出现超常的欣快感。
第一节 成瘾性行为
瘾--指各种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
成瘾--指养成该嗜好的过程。
导致人上瘾的物质称“致瘾原”,“致瘾原” 能使成瘾者产生强烈的欣快感。成瘾现正逐渐被 依赖(dependence)所取代。是由于反复使用某 种物质(天然或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 性中毒状态。
吸毒:指通过各种途
径(吸入、食用、注射 等)应用能够影响人的 精神状况,但被法律禁 止食用的化学物质的成 瘾行为。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 大麻、海洛因、可卡因、巴 比妥类、安非他明、二乙胺 等。其中,海洛因、可卡因 等可引起异常精神亢奋;其 他毒品则有致幻作用。
吸毒对健康的危害呈综合性:可引起心智功能紊乱、 精神颓废、人格缺损、躯体消弱,直至衰竭死亡。 致幻剂还损坏免疫系统,造成人的免疫功能下降, 直接抑制作用。不少吸毒者(包括静脉注射)往往 又是同性恋或性淫乱者,所以吸毒人群中艾滋病高 发。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者中,静脉 注射吸毒者占了很大的比例。
成瘾性行为(详细分析“吸烟”共33张)

吸烟成瘾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危害,还会给社会和经济带 来负面影响。医疗支出增加、生产力下降、火灾风险提高 等都是吸烟成瘾带来的后果。
戒烟的重要性和挑战
戒烟的挑战:尼古丁的成瘾性使得戒烟过程充满挑战 。吸烟者往往会经历戒断症状,如焦虑、烦躁、注意 力不集中等,导致戒烟失败。此外,社会和心理因素 也会影响戒烟过程,如社交压力、应对压力的习惯等 。
01
奖赏系统失衡
长期吸烟会导致大脑奖赏系统失衡,使得吸烟者需要更多的尼古丁刺激
才能获得相同的愉悦感。
02
神经元适应性改变
尼古丁会改变大脑中神经元的适应性,使得神经元在缺乏尼古丁的情况
下难以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戒烟后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03
大脑结构改变
研究还发现,长期吸烟会导致大脑结构发生改变,包括灰质体积减少、
吸烟行为在青少年中蔓延 ,会导致青少年成瘾,影 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 发展。
对经济的负担
医疗费用支出
吸烟导致的疾病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支出,包括 手术、治疗、康复等费用。
生产力损失
吸烟引发的疾病和死亡会导致劳动力减少,进而 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烟草控制成本
政府和社会为了控制吸烟行为,需要投入大量的 资金用于宣传、教育、监管等方面。
尼古丁的生理作用
01
02
03
刺激作用
尼古丁进入体内后会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多巴 胺等神经递质,产生短暂 的愉悦感和兴奋状态。
心跳加快
尼古丁还会导致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
呼吸兴奋
尼古丁对呼吸系统也有刺 激作用,会导致呼吸急促 、深度增加,长期吸烟容 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09第八章 成瘾行为

•
三、社会危害 四、吸烟行为的矫正 (一)烟雾接触人群的基本结构 1.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影响 2.长时间承受较大的生活压力 3.以为吸烟有一定的益处 4.老师及所尊敬的人持续吸烟
•
• (二)吸烟行为矫正状况
从1987年开始,每年的5月31日被世界 卫生组织确定为“世界无烟日” (三)吸烟行为矫正的策略及措施 1.减少不吸烟者被动吸烟的机会 2.消除吸烟的促动因素,防止增加新 吸烟者 3.提高戒烟率
•
第二节 吸烟行为 一、烟雾的主要有害成分 (一)烟碱 (二)一氧化碳 (三)焦油 (四)放射性物质
•
二、吸烟的主要危害 (一)吸烟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二)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三)吸烟致癌 (四)吸烟对智力的危害 (五)被动吸烟 (六)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
•
•
•
四、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内因 (1)从众心强 (2)性格内向 (3)意志薄弱 (4)争强好胜
•
(二)外因 1.不良社会环境 2.生活紧张刺激 3.社会润滑作用 4.媒体宣传与广告效应 5.团体效应 6.家庭影响
•
五、健康促进在矫治成瘾行为中的作用 与意义
•
二、嗜酒与健康 (一)嗜酒行为的原国 1.遗传因轰 2.社会文化因素 3.生意的需要 4.心理因素
•
(二)嗜酒者的行为特点 1.饮酒量不断增加 2.饮酒行为异常 3.社会功能受到损害
•
(三)嗜酒行为对健康的危害 1.慢性酒精中毒 (1)对酒精的耐受性 (2)对洒精的依赖性 (3)神经—精神损害 (4)行为障碍 (5)心理障碍 (6)并发症 (7)孕妇饮酒对胎儿有直接的不良影响
心理学对于成瘾行为的解释与治疗

心理学对于成瘾行为的解释与治疗成瘾行为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心理问题,它给个体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心理学在解释成瘾行为的原因以及治疗成瘾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成瘾行为的解释和治疗,并探索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一、成瘾行为的解释1.1 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认为,在成瘾行为中,人们追求的是心理上的刺激和满足感。
成瘾行为的发生与个体追求快感、逃避现实、解除压力等心理动机密切相关。
例如,吸烟、饮酒等成瘾行为可以暂时减轻人们的紧张情绪,给予他们愉悦感。
心理动力理论帮助人们理解成瘾行为的动机和心理需求。
1.2 生物心理学解释生物心理学解释成瘾行为强调了生物和神经机制在成瘾中的作用。
调查研究表明,成瘾行为与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和多巴胺系统密切相关。
这些机制在成瘾者身上发生了变化,导致他们对物质或行为产生强烈的欲望和依赖。
生物心理学的解释为深入了解成瘾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成瘾行为的治疗2.1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治疗成瘾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行为、改变环境刺激等手段,行为疗法帮助成瘾者逐步改变与成瘾有关的不良行为,并提高其对健康和积极行为的适应能力。
例如,戒烟疗法和戒酒疗法都是行为疗法的典型应用。
2.2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关注个体对成瘾行为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通过识别和改变成瘾者的不良思维习惯、改善应对能力,认知疗法帮助成瘾者根据现实情况调整他们对成瘾行为的看法和期望,以达到改变成瘾行为的目的。
2.3 社会支持与康复成瘾行为常常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社会支持和康复是治疗成瘾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康复小组、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培训等手段,帮助成瘾者建立起健康的社会支持网,增强他们戒除成瘾行为的能力和信心。
三、心理学对成瘾问题的启示3.1 个体化治疗心理学认为,每个成瘾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案应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
通过心理评估、个案研究等方法,心理学帮助医生和治疗师更好地理解成瘾者的心理特点,制定出更加科学和专业的治疗方案。
成瘾性行为(以吸烟为例

戒烟可以改善口气、牙齿健康和呼吸状况,提高 整体生活质量。
减少对他人的危害
吸烟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 手烟的危害,戒烟可以减少对家人的危害。
戒烟的方法
逐渐减少吸烟量
通过逐渐减少吸烟的次数和数 量,逐渐减少对尼古丁的依赖
,最终达到戒烟的目的。
替代疗法
使用口香糖、戒烟贴、尼古丁 替代疗法等替代吸烟的行为, 以减轻戒断症状。
诱惑与反复
戒烟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诱惑,导致重新吸烟,需要不断调整心 态和坚定决心。
05
预防吸烟成瘾的措施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教育
01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社交媒体、宣传册等,向公众普及吸
烟的危害和成瘾机制,提高公众对吸烟问题的认识。
公益广告
02
制作和播放关于吸烟危害的公益广告,引起公众对吸烟问题的
生理依赖
长期吸烟会导致人体对尼古丁的 耐受性增加,需要不断摄入更多 的尼古丁才能维持同样的兴奋感 和愉悦感,形成生理依赖。
吸烟成瘾的表现
难以自控
吸烟者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吸烟 行为,即使意识到吸烟的危害也
难以戒断。
焦虑、抑郁
戒烟后,由于尼古丁的缺失,吸烟 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戒断症 状。
反复尝试戒烟
03
吸烟成瘾的原因
个人因素
遗传倾向
研究表明,吸烟成瘾具有一定的遗传 倾向,个体基因中存在与尼古丁代谢 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导致个体更容 易形成烟瘾。
心理需求
模仿行为
青少年时期是模仿行为的高发期,他 们可能模仿身边的人(如父母、朋友 )开始吸烟,并逐渐形成烟瘾。
一些人可能因为心理需求,如缓解压 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开始 吸烟,进而形成烟瘾。
成瘾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完整PPT

郝伟 医学博士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WHO 成瘾行为与健康合作中心
第一页
成瘾
成瘾被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成瘾具有以下特征: 1. 成瘾者有做某种行为的强烈欲望, 但其结果有害; 2. 如果控制不做, 则紧张、焦虑逐渐增加; 3. 一旦完成此行为, 则紧张、焦虑迅速、暂时得以解脱; 4. 过一段时间后, 如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又重新出现实施此行为的欲望; 5. 外部、内部环境刺激可条件反射性引起此欲望; 6. 成瘾者希望能控制此行为, 但屡屡失败。
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本能在生物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 行使与两种本能有关的行为(饮食、性、哺乳 等)使行为者得到快感与满足感, 未能完成上述行为则可能出现渴求 感, 激活个体趋向这些目标。
(Koob GF, 1998)
第二十九页
趋向性及回避性动机
任何生物体均有趋利避害的能力, 由于这种能力, 个体方能得以生存、种族方能得以延续。
这一系统, 其作用远比自然犒赏物要强烈、持续得多。
(Nestler EJ et al. 2001 )
第四十二页
药物的急性作用
药物
阿片类
作用
受体信号 系统
激动μ、δ及κ受体, 抑制GABA受体对多巴胺的抑制作用, 间 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
Gi
可卡因 通过抑制多巴胺转运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Gi、Gs
苯丙胺类 药物
脑啡肽(enkephalins, 1975年)
β内啡肽(endorphins, 1976年)
强啡肽(dynorphins, 1979年) 这三类内源性阿片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即其N端的4个氨基酸残基
均为Tyr, Gly, Gly, Phe, 特别是第1位酪氨酸残基不能更换,否则即 丧失其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能力
游戏成瘾性行为与健康问题研究

游戏广告、社交媒体等媒体的宣传, 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广告,会刺激他 们过度沉迷于游戏。
心理因素
逃避现实
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面对 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而选择通过游戏来逃避现 实。
社交需求
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社交 需求而选择通过游戏来结 交朋友,获得归属感和认 同感。
自我价值感
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自我 价值感低而选择通过游戏 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成就 和价值。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不和谐、亲子关系紧张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支持等因素 都会增加游戏成瘾的可能性。
家庭教育方式
过度保护、严格管教、放任自流 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都可能促使 孩子对游戏产生依赖。
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背景
现代社会对科技产品的过度依赖和推 崇,以及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游 戏成瘾提供了便利条件。
诊断标准
游戏成瘾性行为诊断需满足以下标准:沉迷游戏、无法自控、失去对游戏的控 制、不顾身体健康和社交关系等。
治疗方法与手段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并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药物治疗
针对游戏成瘾性行为引起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轻度成瘾:对游戏有一定的依赖 ,但尚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学习。
重度成瘾:对游戏产生极度的依 赖和沉迷,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 影响,难以自控。
成瘾性行为的生理机制
大脑化学反应
游戏成瘾性行为与大脑中的多巴 胺等神经递质有关,这些化学物 质会促使个体产生强烈的愉悦感
和满足感。
神经可塑性
长期沉迷于游戏会导致大脑的神经 网络发生变化,形成一种习惯性的 行为模式。
第八章药物滥用

南美洲安迪斯高原: 玻利维亚、 秘鲁、哥伦比亚。
临床表现
小剂量体验:中枢兴奋、欣快感,幸福感,不知 疲倦,心率变缓。
大剂量:震颤、肌强直性抽搐;心率增快。精神 效应加强,但药效过后倦怠,乏力,情绪低落。
滥用者:人格衰退,一厥不振。戒断症状:强烈 的渴求感,周身疲乏无力,昏睡沉沉,倦怠,食欲 增加和情绪抑郁,被害妄想(可卡因妄想)。
5) 戒断症状反复出现
6) 饮酒可解除戒断症状/晨饮
7) 戒断后重新饮酒
10-20年
(1)戒断症状群: 数小时之内,出现两手、舌或眼睑的粗大震颤,同时伴
有以下诸项中之一项或多项:恶心或呕吐;全身不适或虚弱; 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诸如心搏加快,出汗,血压上升等;焦虑; 情绪低落或激惹;一次性的幻觉或错觉;头痛;失眠。
(四)精神依赖性:渴求感 (五)依赖者的行为特征:强迫性用药 (六)孕妇和婴儿的麻醉药品依赖 孕妇滥用麻醉药品,可以发生死胎、早产、婴儿体 重过低,新生儿死亡率达2—5%。 胎儿在子宫内形成身体依赖性,在出生后1—2天逐 渐出现戒断症状。 婴儿的戒断症状表现为激惹不安,呼吸快,高声哭 叫,睡眠障碍,拼命把小手往嘴里塞,鼻阻,时时打 呵欠,打喷嚏,打噎,发热;四肢出现粗大震颤或扑 翼样震颤,偶然可有痉挛发作;呕吐、腹泻。
明显
兴奋失眠等
溶剂
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流鼻涕、流泪、打哈欠、瞳孔散大、体毛竖起
(冷火鸡 cold turkey)出汗、腹泻、全身酸痛、
自发射精、血压上升、脉博加快、发热、失眠 及焦虑烦燥等。
阿片类中以海洛因最重。一般在停药6-8小时后出现虚弱感和 不安; 18-24小时后出现明显的戒短症状;如果不给予毒品, 可持续7-10天。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躯体症状和植物神经紊 乱。
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标题: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引言概述:成瘾行为是当一个人对某种物质或活动产生强烈依赖并且无法自控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危害,也会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
一、认识成瘾行为1.1 了解成瘾行为的定义和特点成瘾行为是指个体对某种物质或活动产生强烈依赖,无法自控并持续进行的行为。
成瘾行为具有持续性、强烈性和逐渐加剧的特点。
1.2 探讨成瘾行为的危害成瘾行为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包括心理问题、社交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等。
同时,成瘾行为也会对家庭、社会和国家产生负面影响。
1.3 分析成瘾行为的成因成瘾行为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心理因素等。
了解成瘾行为的成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
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1 健康教育对成瘾行为的预防作用健康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成瘾行为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成瘾行为的发生。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成瘾行为的发生率。
2.2 健康教育对成瘾行为的干预作用对已经出现成瘾行为的个体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成瘾行为的危害,激发他们戒除成瘾的决心,促进康复。
2.3 健康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
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预防和干预成瘾行为的作用。
三、健康促进的策略3.1 建立健康促进机制建立健康促进机制,加强对成瘾行为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成瘾行为。
3.2 加强社会支持提供成瘾行为患者的心理、物质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戒除成瘾行为,重返正常生活。
3.3 健康政策的制定制定健康政策,加强对成瘾行为的管理和控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四、社会参与的重要性4.1 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康复服务等方式,促进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引言成瘾行为指的是个体对某种物质或行为产生强烈的依赖和渴求,无法自主控制,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常见的成瘾行为包括吸烟、酗酒、毒品滥用、赌博等。
这些行为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1. 教育目标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个体对成瘾行为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对成瘾行为的风险意识,培养其拒绝诱惑和抵制成瘾行为的能力,以及促进个体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教育内容(1)成瘾行为的危害:通过向个体介绍吸烟、酗酒、毒品滥用、赌博等成瘾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如心血管疾病、肺癌、肝脏疾病等,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焦虑、抑郁等,提高个体对成瘾行为的认知。
(2)成瘾行为的成因:介绍成瘾行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如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交压力等,使个体了解成瘾行为的多方面影响因素。
(3)成瘾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帮助个体预防和摆脱成瘾行为。
3. 教育方法(1)多媒体教育:利用图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个体传递成瘾行为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个体更好地理解成瘾行为的危害和后果。
(3)互动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或座谈会,让个体分享自己对成瘾行为的认识和经验,促进交流和学习。
三、成瘾行为的健康促进1. 促进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1)目标设定:帮助个体设定明确的健康目标,如戒烟、戒酒等,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策略。
(2)自我监测:通过记录个体的成瘾行为和戒断过程,让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自我奖励: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个体在戒断过程中取得进展,增强个体的积极性和动力。
2. 提供社会支持(1)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组织成瘾行为康复小组或社区支持团队,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交流平台,让个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成瘾行为健康教育PPT课件

吸烟能引发中风。中风患者大多是由于血拴 堵塞了通往脑部的血管,使脑部得不到充分 的氧供应,造成部分脑细胞死亡。
中国每年死于二手烟的人数
丈夫吸烟使妻子患卒中的风险增加41%!
• 建议:在选择他(她)之前,不妨先 问一句 : • 您吸烟吗?
青少年吸烟是否危害更大呢?
青年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各 器官组织比较娇嫩,功能还不十分 稳定,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较 差,对疾病的易感性较强,因此, 青年吸烟危害更大。
我国如今药物滥用现状
• 我国毒品问题死灰复燃在20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 • 改革开放 • 抗生素滥用
干预策略
• 一级防御——利用大众媒介 • 二级防御——针对易感人群 • 三级防御——提供治疗康复帮助
01
具体防御措施
TEXT HERE. 社区治疗.
大力宣传吸毒的危害
TEXT HERE. 创建无毒社区.
•
罂粟的种植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早期,其最早的农业化大约在8000年前的地中海 西部地区。公元前4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现罂粟是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的植物,并开始提取罂粟汁液。大约在同一时期,种植罂粟和提取罂粟汁液的方法 从青铜时代的塞浦路斯传到了埃及、希腊和罗马地区。我国所称的鸦片,就是由希 腊语中的“罂粟汁液”一词,经阿拉伯语转音而来。 在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和宗教中,鸦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有着神奇的魔力, 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治愈疾病。公元前400年时,希腊人已懂得将罂粟汁拌在 其他食物里,人们食后即能“安神止痛,多眠忘忧”。据此,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将罂粟归入药品一类。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有服用鸦片的习惯,每天,御医通过 调整用蜂蜜调制的鸦片糊的剂量,来满足马可·奥勒留睡眠的愿望,并保证不破坏 他的执政能力。公元1世纪,在拉尔古斯关于药剂学的著作里,鸦片的制作方法第 一次被明确记载。
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

四、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概述 2.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 (1)诱导阶段:人与致瘾原偶尔接触,初步尝到“甜头”。如吸 毒的欣快感;喝酒后的飘飘欲仙感;手拿烟卷的人自我陶醉的“成 就”感等。这些欣快感对成瘾者有强大吸引力,此时终止一般不会 有明显戒断症状。
四、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四、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概述
1.概念 成瘾指பைடு நூலகம்种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导致人上瘾的 物质称致瘾原,致瘾原能使已成瘾者产生强烈的欣快感和满足感。 吸烟、酗酒和吸毒都是典型的成瘾性行为,其中,毒品引起的欣快 感强烈持久,极易产生依赖性,为强致瘾原;香烟和酒带来的欣快 感相对弱,持续时间短暂,称弱致瘾原。致瘾原越强,促其行为转 变的过程越艰难。
四、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一)概述 • 2.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 • (3)巩固阶段:成瘾行为已巩固。成瘾者此时对各种促使他戒
断的措施有强烈的抗拒心理,瘾的发作可使成瘾者宁可不吃、不 喝、不睡,甚至不顾严重后果,如可因吸毒而犯法坐牢。 • (4)衰竭阶段:如已酗酒成性者出现酒精性肝硬化症状; 吸毒者精神颓废、身体衰竭,直至死亡。
(一)概述
2.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 (2)形成阶段:初期成瘾者常有羞耻感、畏惧感和自责心理,宜 于及时矫治。此阶段多数成瘾者仍有强烈戒断愿望,只是难以忍受 戒断症状的发生,对他们应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将矫治措施坚持到底。 否则,戒断症状带来的痛苦反会对成瘾行为起正反馈作用,使行为 程度加剧。不成功的戒断次数愈多,成瘾行为恢复后的超欣快感愈 明显。
成瘾性行为(精品资料)PPT

四、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
1、诱导阶段
人与“致瘾源〞偶尔接触,尝试到欣快 感,这些欣快感对易成瘾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如果在这一阶段终止后,没有明显的戒断 病症出现。
2、形成阶段
初期形成阶段的成瘾者常有羞、畏惧感 和自责心理,在此时期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抓住时机及时加以矫治,能取得较好效果。
一旦停止“致瘾原〞的应用,将立即引
起戒断病症。
如空虚、无聊、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助、不安、嗜睡、流涎 、绝望、寻死觅
活等,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改变。
依赖表现:
1.生理性依赖指;己参于到体内形成循 环、呼吸、代谢、内分泌等生理活动过 程中。
2.心理性依赖,已成为完成智力、思维、 想象等心理过程不可缺少的的关键因素。
焦油:是一种棕黄色具粘性的树脂,它可粘附在咽 成瘾--指养成该嗜好的过程。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与冠心病有关的化学物质有10余种,能激惹和加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喉和支气管的内外表上,诱发异常细胞生成, 形成肺癌。
吸烟容易引起哪些疾病?
大量吸烟比不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6倍以上。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与冠心病有关的化学物质 有10余种,能激惹和加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成分是 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5、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 吸烟和酗酒都有
“家庭集聚现象〞 6、团体效应
同伴的影响
第二节 吸烟的健康教育与矫治
吸烟被WHO称为人类“第五种威胁〞 〔前四种:战争、饥荒、瘟疫、污染〕
中国:
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七大生产国总和) 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全球1/3) 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全球烟民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烟容易引起哪些疾病?
大量吸烟比不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6倍以上。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与冠心病有关的化学物质 有10余种,能激惹和加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成分是
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吸烟能引发中风。中风患者大多是由于血拴堵塞 了通往脑部的血管,使脑部得不到充分的氧供应,
造成部分脑细胞死亡。
青年吸烟的危害是否更大?
抑郁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为主 多动症、品行障碍等儿童在成年后易出现
四、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
1、诱导阶段
人与“致瘾源”偶尔接触,尝试到欣快 感,这些欣快感对易成瘾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如果在这一阶段终止后,没有明显的戒断 症状出现。 2、形成阶段
初期形成阶段的成瘾者常有羞、畏惧感 和自责心理,在此时期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抓住时机及时加以矫治,能取得较好效果。
必须出现该行为。
4.戒断症状
三、成瘾性行为形成机制
1、“易成瘾者”的人格特征
从众心强, 意志薄弱,面对诱惑时缺乏抵抗力 争强好胜,易在别人激将下尝试应用“致瘾源” 反社会性,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道德准则
这种性格的人是成瘾行为的高危人群,也
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2、生物医学机制
3、精神病理学机制
罚款——非吸烟区最高罚款5000港币 宣传——禁烟标志、公益广告、戒烟热线 增税——在香港市区买一包烟,烟草税就要16港元 授权——控烟办公室及警务处全力执行,增加授权 3个政府部门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食物环境卫生署
和房屋署,并赋予他们相应的执法权力
青少年吸烟现状 及行为干预?
第三节 吸毒的健康教育与矫治
吸毒:指通过各种途
径(吸入、食用、注射 等)应用能够影响人的 精神状况,但被法律禁 止食用的化学物质的成 瘾行为。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 大麻、海洛因、可卡因、巴 比妥类、安非他明、二乙胺 等。其中,海洛因、可卡因 等可引起异常精神亢奋;其 他毒品则有致幻作用。
吸毒对健康的危害呈综合性:可引起心智功能紊乱、 精神颓废、人格缺损、躯体消弱,直至衰竭死亡。 致幻剂还损坏免疫系统,造成人的免疫功能下降, 直接抑制作用。不少吸毒者(包括静脉注射)往往 又是同性恋或性淫乱者,所以吸毒人群中艾滋病高 发。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者中,静脉 注射吸毒者占了很大的比例。
如空虚、无聊、无助、不安、嗜睡、流涎 、绝望、寻死
觅活等,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改变。 成瘾性物质的使用一旦恢复,戒断症状立即完全消失, 同时会出现超常的欣快感。
依赖表现:
1.生理性依赖指;己参于到体内形成循环、呼吸、代 谢、内分泌等生理活动过程中。 2.心理性依赖,已成为完成智力、思维、想象等心理 过程不可缺少的的关键因素。 3.社会性依赖,指进入某种社会环境或某种状态,就
3、巩固阶段
成瘾行为已经巩固,并成为生命活动的一个
部分。
4、衰竭阶段
此阶段是成瘾行为形成过程的终末阶段。 吸毒者身体衰竭,可引起死亡。
五、成瘾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失业、拜金主义、杀人、力、种族歧视2、文化因素
烟酒文化 3、传媒因素 影视与媒体的宣传
4、心理因素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逃避现实 5、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 吸烟和酗酒都有 “家庭集聚现象”
6、团体效应
同伴的影响
第二节 吸烟的健康教育与矫治
吸烟被WHO称为人类“第五种威胁”
(前四种:战争、饥荒、瘟疫、污染)
中国:
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七大生产国总和) 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全球1/3) 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全球烟民1/3)
2012年《中国吸烟危 害健康报告》显示, 我国每年因吸烟相关 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 过100万。如对吸烟流 行状况不加以控制, 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 数将突破300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 吸烟人群逾3亿
三、强制戒毒
国家强制收容吸毒成瘾者,将他们集中 放臵于专门场所。 《关于禁毒的决定》第八条规定
四、劳动教养
行为人故意吸毒已经形成瘾癖 行为人因吸毒成瘾被使用过强制戒毒 行为人再次故意吸毒 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适用劳动 教养。
成瘾性行为的 健康教育与矫治
第一节 成瘾性行为
瘾--指各种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
成瘾--指养成该嗜好的过程。 导致人上瘾的物质称“致瘾原”,“致瘾原” 能使成瘾者产生强烈的欣快感。成瘾现正逐渐被 依赖(dependence)所取代。是由于反复使用某 种物质(天然或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 性中毒状态。
青年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各器官组织比较娇 嫩,功能还不十分稳定,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 抗力较差,对疾病的易感性较强,因此,青年 吸烟危害更大。
控烟与健康促进
WHO从1969年起大力推动全球的控烟活动 2005年 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中国控烟之败
“烟草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香港控烟:
我国约7.4亿不吸烟人群 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烟草的有害成分
成分:尼古丁、焦油、潜在性致癌物质(至少有40 种)、一氧化碳和烟尘。
尼古丁: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既 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抗焦虑药,有成瘾性。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味无色的气体,可以使血 液里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破坏人体输氧功 能,加剧缺氧,危害心血管系统。 焦油:是一种棕黄色具粘性的树脂,它可粘附 在咽喉和支气管的内表面上,诱发异常细胞生 成,形成肺癌。
成瘾性行为概述
成瘾性行为:是指由物质使用障碍所导致 的依赖综合征产生的一种行为表现。 物质使用障碍:指使用一种或多种精神活 性物质导致的任何精神或行为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烟草、酒精、鸦片类、大 麻类、镇静催眠药、可卡因、咖啡因
二、成瘾行为的特征与依赖表 特征:现
进入体内的“致瘾原”(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已成为 成瘾者生命活动中的必需部分,由此产生强烈的心理、 生理、社会性依赖。 一旦停止“致瘾原”的应用,将立即引起戒断症状。
行为矫治
一、药物治疗:
阿片类阻滞剂
通过阻滞阿片类的欣快作用,条件反射 就会消退。此类药物主要为纳洛酮和纳屈 酮。自从1960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仅有30%的戒毒者能坚持使用此类药物。
M受体阻断剂
东莨菪碱
急性脱毒治疗
替代治疗
美沙酮、丁丙诺啡
二、认知—行为疗法
改变导致适应不良行为的认知方式; 改变导致吸毒的行为方式; 帮助病人应付急性或慢性渴求; 促进病人社会技能、强化病人不吸毒行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