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编制说明(常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编制说明(常用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行业标准《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行业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第二批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计划号“2021-2627T-QB”。

本任务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由全国食品用洗涤消毒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计划2021年完成。

本任务由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北京茂华科技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共同起草完成。

二、目的和意义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是由碱性物质、无机助剂和特效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主要用于食品和食品相关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的机械、管道、链条、容器、用具等的清洗。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具有清洗效率高、使用方便、科学卫生的优点,可以清洗掉工具和设备上的有机污垢。

近几年来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各种问题。

其中由于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标记不统一、不规范带来使用不便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安全性能没有统一规范,给食品和食品相关安全带来隐患。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食品和食品相关工业企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在健康卫生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行业标准的制定,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指南,将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规范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生产和销售,急需推荐编制统一的行业标准。

三、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
世界上许多国家虽然有清洗剂方面的规范,如美国的《清洗剂和处理方法选用指南》,并通过标准化指导清洗剂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对于具体的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安全性指标却没有相关的标准。

我国于1994年发布《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的卫生要求,主要包括了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该标准适用于以清洗剂等物质配制而成的专用于清洗食品工具、设备以及蔬菜、水果的洗涤剂。

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指出,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生产经营管理等应符合本法。

由于我国目前缺乏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全面具体要求的准则,因此,急需推荐制定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行业标准规范。

四、标准编制依据和原则
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本标准的起草。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与相关法律法规协调一致的原则
本标准在表述、主要内容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在术语定义以及卫生内容方面与GB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等协调一致。

2、注重技术、保持先进的原则
本标准在研究相关食品洗涤标准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标准的性能指标,同时吸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使得本标准不但强调产品的性能,而且重视环保性和安全性。

本标准还参考了国外相关的资料,做到了先进性和与国际接轨。

3、联系实际、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起草工作组调研分析我国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行业的需求,科学地确定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行业标准,实现对生产者的正确引导,同时也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希望在征求意见、专家研讨阶段得到专家的指导,进一步对标准草案修改和完善。

五、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计划任务下达后,起草单位先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经过研究和小组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制订方案。

1、资料收集
按照项目任务计划要求,起草工作组首先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分析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然后收集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有关资料,并对所有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消化和吸收。

2、确定计划
根据收集的资料,起草工作组初步确定了工作计划。

计划于2021年初完成了国外有关标准、文件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工作,2021年中期验证试验全部完成。

3、组织讨论
起草工作组根据GB/T1.1-2000的要求规范标准的格式,并于2021年6月编制形成了《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标准草案讨论稿。

2021年6月起草工作组内部经过认真细致的讨论,逐字逐句的推敲,对标准正文提出了修改意见。

六、标准主要条款说明
本标准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1、关于范围
在起草过程中根据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本标准的范围。

本标准中有关范围的规定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2、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与国内有关标准内容协调一致,本章研究参考了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T 13171-2004《洗衣粉》、GB 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等标准,与上述标准相关内容协调一致,并将这些标准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3、关于术语和定义
在本章中规定了“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和“去污力”等术语定义。

其中根据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特点,新增加了“去污力”的术语定义。

有关“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的定义参照GB 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而制定,鉴于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描述,增加“和食品相关工业”的字样。

同时参考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有关技术资料,并根据其特点,将“去污力”定义为“在规定条件及特定表面下,产品对有机污垢的清除能力”。

4、关于产品分类
根据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特点,参照GB/T 13171-2004《洗衣粉》中“产品分类、代号、标记”,将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分为“含磷(HL类)”和“无磷(WL类)”
两类,每类又可分为普通型(A型)和增效型(B型),并确定了执行本标准的产品的标记方法。

5、关于要求
本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材料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定量包装要求”。

制定本标准“要求”时,在充分研究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相关表述的基础上,将其中有关的表述纳入到“要求”中,并把GB 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中的具体微生物指标也一并纳入到“要求”中。

根据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特点,突出作为碱性清洗剂的标志,使产品的使用性能达到一定要求,在产品中特别确定了“有效碱的质量分数”、“总碱的质量分数”和“去污力”三个指标(增效剂不要求“有效碱的质量分数”和“总碱的质量分数”)。

其中“有效碱的质量分数”和“总碱的质量分数”是衡量产品的有效成分,是产品作为碱性清洗剂的重要标志,同时还直接关系着使用性能;“去污力”是用来衡量产品的清洗效果,即产品的使用性能的技术指标要求。

根据本行业标准的推荐性质,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不设置强制性要求。

6、关于试验方法
本标准在参考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和GB/T 13171-2004《洗衣粉》的基础上,制定了主要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定量包装要求”等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要求的试验方法。

根据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特点,作为碱性清洗剂的标志,在试验方法中直接提出了“有效碱和总碱的质量分数”的详细步骤。

该方法主要依据国内生产商和使用商的生产和使用情况,根据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配方技术特点,并参考酸碱中和滴定技术而制定。

“去污力”直接决定着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使用性能,在本标准中,将这个要求的试验方法以规范性附录的形式做出,突出了产品的使用性能试验方法。

该试验方法主要参考了洗涤剂的去污力方法和资料,并根据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配方技术特点,国内生产商和使用商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而制定的。

7、关于检验规则
本标准的检验规则是在参考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的基础上制定的。

检验规则适合于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符合各方面的需求。

8、关于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在分别参考QB/T 2952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和《手洗餐具用洗涤剂》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同时在编制的过程中,综合了一些生产企业的做法。

七、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测试方法的确定
1、原料要求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配方中使用的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应不低于90%。

2、感官指标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有液体和固体两类清洗剂,故对感官指标分别提出要求进行评价。

液体产品不分层,无悬浮物或沉淀;粉状产品均匀无杂质,不结块。

气味符合规定化学酸味。

液体产品稳定性合格。

3、理化指标
目前市场上的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可分为含磷和无磷两类清洗剂,这两类产品理化指标的差异不大,主要区别在于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含磷的原材料。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主要特征就是碱性产品,故对其有效碱和总碱的质量分数和pH做了要求。

另外从它的使用性能方面考虑,做了去污力的要求。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理化指标要求见表下1。

表 1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理化指标
3.1总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
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与指标按照洗衣粉GB/T 13171-2004中的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与指标确定的。

3.2有效碱和总碱的质量分数
从多个产品的分析表明,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有效碱含量一般在15%以上,因此要求有效碱和总碱的质量分数≥15%。

一般情况下,根据试样中的碱能和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原理,来确定有效碱和总碱的质量分数的。

对于碱性增效剂由于其需要和碱性物质配合使用,故对其有效碱和总碱的质量分数不做要求。

3.3 pH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中所用的碱的强弱不同,显现的pH也不相同,其使用性能也有所差异。

根据多个产品的分析结果,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1%溶液的pH一般在11.0~13.0之间,因此要求pH范围在11.0~13.0之间。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pH(1%溶液,25℃)的测定方法按GB/T 6368的规定进行。

3.4荧光增白剂、砷、重金属
由于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清洗后直接接触入口的食品。

为此,依据GB 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对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荧光增白剂、砷、重金属提出要求,具体的指标参照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中的荧光增白剂、砷、重金属的指标与测试方法。

3.5甲醇、甲醛
为了限制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我们参考了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中的甲醇和甲醛的指标与测定方法。

3.6去污力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使用时,一般要求在13~15分钟内脱除污物,因此,我们采用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去污力来评价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去污情况。

方法的建立
通过清洗前后的不锈钢片质量变化评价去污力的高低。

结合各种清洗剂的试验方法和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实际应用情况,考虑到污垢的形成过程,来确定污垢的成分和去污力的
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去污力≥90%,每组试验的有效值的平均值为该组试验的结果,三组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去污力按下式(1)计算:
12
10
(%)100m m D m m -=
⨯- (1)
式中:D ——去污力,%;
m 0——涂污前试片质量,g ; m 1——涂污后试片质量,g ; m 2——清洗后试片质量,g 。

模拟污垢配方的选择
根据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的使用特点,接触到较多的油污、残渣、污垢等。

据此我们提出标准污垢配方,通过清洗标准污垢计算去污力的方法,来评价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去污力。

即将标准人工污垢均匀附着于钢片上,在30℃下,用一定量硬水配制的确定浓度的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试验溶液中,浸泡1分钟,摆洗13分钟,测定污垢的去除百分率。

模拟污垢选择的宗旨是,既要较真实地反映污垢的组成情况,又要有一定的可比度,区分不同品牌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差异,使试验方法的误差尽可能小。

根据各种有机污垢的成分,参考手洗餐具用洗涤剂油垢的配方,调节出适合本法所用的污垢配方,见表2 。

表2 模拟污垢配方选择
制作方法:将牛油、猪油、精制植物油、单硬脂酸甘油酯在烧杯中混合,置电炉上加热至180℃,搅拌保持此温度搅拌10分钟,再将烧杯移至电磁搅拌器搅拌,冷却至60℃,加入糖水溶液、鸡蛋清,混合均匀。

3.6.3涂污量、涂污温度的选择
根据钢片面积,选择涂污量为0.3~0.5g 较为合适,在60℃时涂污,污垢的流动性较好,可以使污垢均匀的涂覆。

3.6.4涂污钢片的老化时间的选择
由于新涂敷的污垢与钢片之间的粘结不牢,很容易洗去,因此,模拟试验必须选择老化时间。

这样才能使污垢在钢片上有一定的牢固度。

若老化时间过长,则钢片上的污垢洗去困难。

通过试验最终确定污垢的老化时间为:室温条件下老化4小时,这时污垢可以凝固为固体,同时与载体结合牢固度好,在洗涤时可以把各种样品的去污力数据拉开,因此确定污垢老化时间为:室温条件下老化4小时。

3.6.5 去污力试验样品浓度的选择
根据清洗过程的实际应用浓度,试验溶液如下配制:用250mg/kg 硬水按2.0%(质量比)使用浓度配制试样溶液,碱性增效剂需要按规定和碱性物质配合使用,如有特殊需要,则按产品规定使用浓度配制。

3.6.6清洗污片摆洗时间和浸泡时间和清洗温度的选择
我们参照实际清洗过程的清洗温度与清洗时间来确定的污片的摆洗时间和摆洗温度,参照金属清洗的一些试验方法,确定摆洗速度。

通过对不同品牌的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去污力的测定,最终确定浸泡溶液温度80±2℃,浸泡时间1分钟,摆洗时间13分钟,摆洗速度为(30±2)次/min (往返为1次),去污力指标≥90%。

4、微生物指标
基于以上同样的考虑,对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微生物项目,列入了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两项。

本标准参考GB 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制定的相应的微生物指标及测定方法。

八、结论
目前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品牌众多,清洗效果更是良莠不齐。

并且无论是产品的发展,还是市场消费,其空间都很大。

本标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规范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的。

本标准指标项目和参数满足要求,试验方法采用经典、常用的试验方法,方法准确、简便、合理。

该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附件
表3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部分指标试验误差分析结果
表4 国内市场各种品牌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的部分理化指标分析
备注:1、本表中调查实验数据仅供标准制定时研究参考,不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的依据,未经许可,不得在任何公开杂志上发表。

2、样品为市场所购,数据未经生产企业确认,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ICS 71 100.40
备案号:36718
2021
q 日
分类号:Y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 /T 4313--2021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剂
Acid detergent for food tools and food installations
201 2-05—24
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F4313--2021
刖昌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用洗涤消毒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39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茂华科技、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

本标
准主要起草人:袁靖、姚晨之、曹国忠。

QB/T 431 3—2021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剂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工业(商业)工具和设备用酸性清洗剂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
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由酸性物质、各种水质稳定剂和特效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
清洗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F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小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1;注U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l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367表面活性剂已知钙硬度水的制备
GB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GB/T 13173—202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GB/T 26396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
QB/T 2739洗涤用品常用试验方法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试验溶液的制备
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汁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F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3 1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机械设备、管道、储
罐、容器、用具等。

3 2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剂清洗食品工qk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的机械设备、管道、
储罐、容器、用具等的酸性清洗剂。

3 3
去污力在规定条件及特定表面下,产品从特定表面上脱落的污垢占经清洗的污垢总量的百
分率。

3 4
腐蚀率在规定条件下,产品对被清洗金属的相对腐蚀
速率。

4产品分类
本标准规定的产品按品种、性能和规格分为含磷(HL类)和无磷(WL类)两类,命名代号如下:
a)HL类:含磷酸盐食品工具和工、}k设备用酸性清洗剂,标记为“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
剂HL”:
QB/T 4313--2021
b)WL类:无磷酸盐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剂,总磷酸盐(以五氧化二磷计)不大于1,1%标
记为“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剂WL”。

5要求
5.1基本要求
产品中所用各种原材料应符合GB/T 26396中对A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5 2感官指标
5 2 1外观液体产品不分层,无悬浮物或沉淀;粉状产品均匀无杂质,
不结块。

5.2 2气昧
无异味,符合化学酸味。

5.2.3稳定性(仅液体产品)于3"C
10℃的冰箱中放置24h,取出恢复至室温时观察无结晶,无沉淀;(40±1)℃的保温箱中放置24h,取出立即观察不分层,不混浊,且不改变气味。

5.3理化指标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剂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l的规定。

表1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剂的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含磷(HL类)无磷(wL类)
——1.1总五氧化二磷(P205)含量,%≤
有效酸的质量分数(以H:SO。

计)M ≥80 荧
光增白剂不得检出
砷(1%溶液中以As计y(m舭g) ≤O.05 重
金属(1%溶液中以Pb计)/(rag&g) ≤1.O 去
污力/n6 ≥90
腐蚀率/[g/(m2 h)】≤2.0
5.4定量包装要求
每批产品的包装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的规定,超过25埏时可以用标签标识或合同约定等形式规定。

6试验方法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韵水。

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按QB/T2739规定制各。

6.1外观取适量样品在非直射光条件下进行
观察。

6.2气味感官
检验。

6.3总五氧化二磷(P205)含量
按GB/T 13173—2021中第6章测定。

其中6.1磷钼酸喹啉重量法为仲裁法。

6.4有效酸的质量分数
6.4.1原理
2
Qwr 4313—2021
试样中的有效酸,以酚酞为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至粉红色,以确定其含量。

6 4.2试剂a)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5mol
/L;b)酚酞指示剂,10.OgrE。

6 4.3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6 4 4测定
准确称取0.59~1 09(精确至0.00029)样品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80mL水及3滴酚酞指示剂,用0.5molF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红色即为终点。

6.4.5结果计算有效酸的质量分数x
按式(1)计算:
x(%):—cx—V—x0_.09—8×100..(1)
mx‘
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P——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O.098——硫酸的毫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ln01)。

6 4.6精密度以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作为测定结果。

在重复性
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以大于O.2%的情况不超过5%
为前提。

6.5荧光增白剂
按GB 9985--2000中附录C进行检验。

6.6砷
按GB 9985--2000中附录F进行检验。

6 7重金属
按GB 9985--2000中附录G进行检验。

6 8去污力按附录A规定进
行检验。

6.9腐蚀性
按附录B规定进行检验。

6 10净含量
按JJF 1070规定进行检验。

7检验规则
7 1检验分类
7 1 1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5章的全部项目,但5.1若己知其性能指标,在正常生产、使
用时可不检。


产品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时,应定期进行型式检验:
b)正式生产时,原料、配方、工艺、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改变(包括人员素质),或设备改造可能影响
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时:
QB仃4313—2021
C)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
异时; e)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和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
求时。

7 1 2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为5.2和5.3中的有效
酸的质量分数。

7 2产品组批与抽样规则
7 2 1组批产品按批交付和抽样验收,以一次交付的同条件生产的同一类型、规格、批号的产品组成一
交付批。

生产单位交付的产品,应先经其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符合本标准并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方可出厂。

收货单位根据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在一个月内按本标准验收。

7 2 2取样收货单位验收、仲裁检验所需的样品,应根据产品批量大小,按表3确定样本大小,随机抽
取样本,
再从各样本中取出等量样品,使总量约3kg,混合后分装在三个洁净、干燥的样品瓶内加盖密封。

标签上应注明样品名称、类别、生产日期或批号、生产者名称、取样日期、取样人。

交收双方各执一份进行检验,第三份签封后,备仲裁检验用,保管期不超过一个月。

表3批量和样本大小
单位为桶(袋) 批量≤505l~15015l~50050l~32003200以上
样本大小35813 20
7 3判定规则检验结果按修约值比较法判定合格与否。

如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可双方会同重新取两倍
样本采取样
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交收双方因复检结果不同,如不能取得协议时,可商请仲裁检验,仲裁结果为最终依据。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8.1标志
8 1.1 产品包装标志应有下列标识:a)产品名称、商标、
类型、采用的标准编号; b)产品的主要成分;C)生
产日期和保质期或产品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d)生
产者名称、地址(含省、县、市)、邮政编码;O)净
含量;
f)必要的安全储运图案或标记;
g)明显的QS标识。

8 1.2包装物上的标志(文字及图案)应端正牢固、清晰美观、易于识别。

8 2包装应用适宜材质的容器包装。

包装要牢固,不得破损泄露,不引起产品变质,适合于运输和贮
存,并
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8.3运输
产品在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不应倒置,防止重压,严禁抛掷、踩踏,储运时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避免日晒、雨淋、受潮。

8 4贮存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