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wo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word)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B2会剩余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
故选A。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g﹣2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
【详解】
A、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
32g+3g=35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CaCO3B.Na2CO3C.H2O D.CaO
【答案】A
【解析】
2X+2SO2+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 的化学式是CaCO3。
故选A。
5.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
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
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C。
6.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H2B.NaCl C.HCl D.HCl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l C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
NaC,故B正确。
l C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l
故选B。
7.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一定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为
A.4:9 B.8:11 C.10:11 D.13:4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详解】
C 、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设生成8.8gD 同时生成C 的质量为x
2A +5B=2C +4D
29422x 8.8g
⨯⨯ 29x =4228.8g
⨯⨯ x=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1.8g+8.8g-2.6g=8g ,则B 与D 的质量比为
8g :8.8g=10:11。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
8.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化醇(C 2H 5SH )。
乙硫化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2C 2H 5SH+9O 2 4CO 2 +2X+6H 2O,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CO 2 B .SO 3
C .H 2SO 4
D .SO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2C 2H 5SH + 9O 2
4CO 2 + 2X + 6H 2O 可知,反应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 中含有2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则每个X 分子由1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则X 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SO 2。
故选D 。
9.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 。
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20.5g 的沉淀。
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 .20% B .40%
C .50%
D .8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假设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结合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及对应的数据求解,进而求出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
设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氧化铁的质量为y ,
21
CO +CuO Cu +CO 8064
16x 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
116x x
m =
=805
2322
3CO +Fe O 2Fe +3CO 160112
48y
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
248y 3y
m =
=16010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
423
CuO ~CuSO ~Cu(OH)8098
x
m
398x 49x
m =
=
8040
2324334
Fe O ~Fe (SO )~2Fe(OH)160214
y
m
4214y 107y
m =
=16080
结合题干,列出方程:
x 3y
+=4.0510
49x 107y
+=20.54080
解得x=8g ,y=8g
则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g
100%50%8g+8g
⨯= ,故选C 。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根据方程式、关系式进行大量计算,根据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书写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准确,计算过程完整。
10.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72 B.108 C.70 D.2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反应3X+4Y=2Z中,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和Y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Z的质量,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32×3)÷4=27。
故选D。
11.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质甲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正确;
B、1个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1个B原子,则A、B原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2个B原子,反应后有2个B原子,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为A2,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有2个分子,分子的个数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12.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详解】
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反应开始时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选项A不正确;
B、因为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开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结束后,只要处在同一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个数不可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选项C不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1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X5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
D.X值为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
【详解】
A、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24g-4g=20g,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8g+32g+5g+4g=16g+X+5g+24g,则X=4g,则反应表达式是+
乙甲丙,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
C. 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丁增加了24g-4g=20g,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8:20=25:,故C正确;
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8g+32g+5g+4g=16g+X+5g+24g,则X=4g,故D不正确。
故选D。
14.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D.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解析】
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错误;
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
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
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
故选B。
15.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有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故A不正确;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
D、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16.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
2042020
/g
反应后质量
2待测3226
/g
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甲是一种化合物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所以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32g-20g=1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26g-20g=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甲是一种化合物,故B正确;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2g:6g=2:1,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17.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中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D。
18.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
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lH C.HCl D.ClO2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Cl、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1、1、1。
反应前后氯原子和氢原子各相差1个,故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化学式书写的时候正价的写在前面,负价的写在后,故X的化学式为HCl。
故选C。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解题关键。
1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
A、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为2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x=3,正确;
C、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为0,在单质时为0,因此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正确;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16:28=4:7,因此错误。
20.对于化学反应: C+CO2高温
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二氧化碳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C+CO2高温
2CO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
温,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