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地理平板教学方法——《地图的阅读》的教学案例主题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地理平板教学方法
——《地图的阅读》的教学案例
主题描述
在新的环境之下,人们提出:地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而智慧课堂需要智慧的设计,使得学生的思绪得
到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智慧的课堂应当也是走向生活的课
堂,更应当追求“高效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
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益。
案例描述
2017年9月28日,我带领初一(11)班的学生,学习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课前我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给学生们发送了不同的地图如中国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东莞市镇区图等,并让学生注意这些地图的共同点,思考几个问题:“我是否能看懂地图?”“给我一幅地图,是否能够辨认方向,能够找到我所要去的地方?”。
通过预习,学生对地图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有自己思考的过程,这对之后的课堂会有一定的帮助。
我首先利用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导入今天的内容——地图的阅读。
接着我又给出两幅台湾岛的图片,问:“哪一幅是真正的地图,它具有怎么样的要素?”,学生经过预习,能够比较容易的答出三要素。
我再引导学生填写一些本课中基础的知识点,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之后便进入今天的学习:“地图本身就有着语言,我们想要阅读地图,就要学会它们的语言,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地图的阅读”。
第一个内容是比例尺,由于小学已经学过比例尺,所以学生们都能轻易地说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但是要注意由于小学教材的原因他们会说成实际距离,此时需要纠正为书本上的词语即实地距离。
接着我又出示三
幅几乎一样的中国地图,唯一不同之处是其比例尺的表示方式不一样,学生能够从三幅图中找到差异,此时我引导:“比例尺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分成三种,分别是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而且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此处我采用了智慧课堂的出题功能,让学生分别转化比例尺A为数字式和转化比例尺B为线段式,讲评时发现许多问题如不写单位的,多写单位的,没有线段的,单位化错的。
接下来对比例尺A、B的大小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引入之后比例尺大小对地图范围、详细程度的影响。
引导时我利用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说明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因此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学生理解比例尺是分式之后,也能轻易判断比例尺之间的大小关系了。
接下来我让学生对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地图的范围及其详细程度进行小组讨论并填写在平板上提交,最后由我来总结并推送板书到平板上。
第二个内容为方向,我简单地提及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由于在一般地图上的方向判断并不难,学生也已经接触过,简单过渡:“如果现在给同学们一幅地图,能够在图上判断方向吗?”出示中国地图,出题目让学生判断广东位于新疆的什么方向、北京位于四川的什么方向。
在这里有学生有不一样的方法,他由两段方向来判断,新疆先向东再向南可以到达广东,因此广东位于新疆的东南方向。
此处我给予了学生鼓励与肯定,答案是正确的,但是我们需要更简单的办法,接着我在玻璃板上面画了十字架,教导学生如何利用十字架判断方位。
而指向标地图中,一样需要利用十字架,指向标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而在地图上确定了一个方向就能确定其余的三个方向。
此处,我使用了本校松山湖实验中学的地图作为题目(足球场在食堂的什么方向、学习大门在图书馆的什么方向),这样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
经过多次练习,学生基本能够快速地在一般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面利用十字架判读方位。
在经纬网地图上我没有花太多时间来讲解,只是提及十字架要顺着纬线经线的方向去画,而且经纬线是可以用于指示方向的,重点在于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学生需要先找到极地中心,并且判断指向极点的方向,再来判读方向。
在此处我利用平板推送了两个题目给学生完成,一个以南极为中心一个以北极为中心,学生虽然未能全部做对,但是通过观看做对同学的做题步骤以及画图过程,他们都能够
在第二个题目中利用十字架并掌握判断方向的方法。
第三个内容是图例,我先是对图例进行了大致的讲解,说明其不需要死记硬背,而且图例比较形象生动,除国界洲界需要特定记忆外,其余的都不难。
接下来我给予了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来记忆这一些图例,利用我制作的一个flash动画,可以操控出现一个随机的图例,利用这个动画来检测学生对图例的认知程度。
利用平板的抢答功能和flash,可以轻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答题速度。
接下来我提出:“学习了地图三要素我们就可以阅读地图的内容了,但是我们不仅要能够阅读地图,我们还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以贵州地图为例,其只适用于贵州而不能用于云南省旅游。
给学生出了一道连线题,创设不同的情景,为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地图,如甲准备到中国各省份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想知道山地在哪;英国正式启动脱欧,乙想找到英国所在的位置;丙现在从广东出发坐火车去新疆旅游,需要查找正确的路线;丁刚来东莞旅游,想找几个东莞的景区去游玩一番;同学需要在平板中把对应的选项连起来。
最后通过2个题目来检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布置作业并且下课。
案例分析
1、模式新颖,能够给地理教学提供新方式
地理课堂上对于“智慧课堂”平板教学的探究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利用模式,本课中利用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地理课堂更加高效、更有趣味,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平板电脑具有的便携性、优秀的用户体验、良好的互动性等特点,为地理课程智慧课堂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的变革带来新的发展途径。
平板所带来的一对一互动学习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让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实现个性化地发展。
在以平板为学习工具的地理智慧课堂中,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以平板为工具,并借助智慧教育的理念来构建地理智慧课堂,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化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课堂中,学生能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屏幕分享、画图、做题、抢答、
连线等,这对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热情是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的。
2、结合信息技术,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授
在方向一环节中,多次利用出题功能,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平板中做题画图而非传统的在纸上做,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地理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极地地区的经纬网地图,要学会“北极点前后左右都是南”,如果不在图上自己动手找是难以理解的。
、
在图例中,利用Flash制作了动画,用以检测学生对图例的掌握程度,本来Flash可以发送到平板端,让学生可以自行分组进行自测,但是由于平板后台没有安装Abode Flash,平板上就不能播放Flash动画,因此改用成在教师电脑上进行全体的检测,幸好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此种形式的检测十分感兴趣,都在尽力抢答,兴趣盎然。
3、针对知识点反复进行检验,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本课之中,每讲述一个知识点之后,都利用“智慧课堂”中的平板来给学生检测其掌握的程度,如连线题,主观题,画图题,判断题等。
出题形式多样,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检测自己学习的程度,并且通过看其他人的做题步骤及答案,更正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