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体系中内镜中心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 建 建 筑
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 2020年第12期总第270期
No 12 - 2020Voi - 270
现代医疗体系中内镜中心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杨振宏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1)
摘 要:介绍了现代医疗体系中各级医院建立内镜中心的背景及其作用,解析了内镜中心医疗工艺流程,归纳该中心
规划设计理念、设计要点,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镜中心规划布局设计模式和合理的院感管控流程措施,并展望了 内镜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内镜中心;规划设计;院感管控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135(2020)12 -0020 -04
Key point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ndoscopy Center in modern medicai system
YANG Zhenhong
(Fujian provincia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i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h. Fuzhou 350001 )
Abstract : This papeetnieoducesihemodeen heaiih caeesysiem aiaiieeeisioesiabitsh endoscopycenieeoihosptiaibackgeound and tis
eieci , paestngiheendoscopycenieeoimedtcaipeoces , summaetzed ihecenieepianntngand destgn concepi , destgn essenitais , summed
up the endoscopy center layout design pattern suitable for China N nationai conditions and reasonable controi process measures , and the ieend oiihedeeeiopmenioiendoscopycenieewaspuiioewaed.
KeyworCs :Endoscopy centee ; Planning and design ; Hospital sense controi
o 引言
我国现代医疗设施建设伴随着新中国70年来的 发展,历经了巨大的时代变迁(从建国之初的满目疮
痍、百废待兴,到现今新时代的沧桑巨变。
特别是改
革开放40年以来,医疗设施的迭代更新更是日新月 异,一日千里。
近年来,优质医疗资源紧缺,医疗成本上升,病患
对就医体验的要求日益增长(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更
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条件和就诊环境, 各医院均集中力量建设了内镜中心。
内镜中心的建立,是综合性医院为了促进各学科
间协调发展,统筹医疗资源配置的一种布局模式。
具
体做法,是将传统的消化内镜,普通外科内窥镜,纤支 镜和膀胱镜等整合为一个医技科室,实现医技检查的
中心化,一站式,一体化管理,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 一 ( 各 的内 统一设 , 实 各 类内镜检查的中心化、一体化管理,以利于培养专业 的内镜检查人才和病患诊断。
作者简介:杨振宏(198001-),男,高级工程师。
E-mail : 14862282@ qq. com
收稿日期:2020 -06 -07
1内镜中心医疗工艺流程规划设计要点解析
医疗工艺流程规划布局合理的内镜中心,可以为
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医护人员提升工作效率,也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具体规划设计要点 可按3级工艺规划划分如下(
1.1 一级医疗工艺流程
从综合医院医疗整体流程设计角度,内镜中心区
域的“可识别性设计”是一级流程的重点。
该中心大 多数为门诊预约检查病患,因此地点设置上要方便病
患的寻找,建议靠近消化内科等相关门诊,同时考虑
病理活检等送检路径。
从医疗质控角度考虑,内镜中心与相关科室流线
规划应考虑“有创集中”理念,减少急危病患的转运
距离,因此,设计时应考虑与急诊急救、ICU 、影像中心
便捷的联系,应合理规划这些相关科室的病人进行内 镜检查时的路线,方便病患到达(
1.2二级医疗工艺流程
按照功能不同,内镜中心科室内部可分为5大功
能区域,分别是:接待等候区、检查操作区、器械洗消
区、麻醉及复苏区、辅助功能区。
在进行具体分区规
划设计时,应明确以围绕检查操作区为核丿卜,其它各
助协 合的 (
2020年12期 总第270期杨振宏•现代医疗体系中内镜中心规划设计要点探析-21 •
内 的常规工艺操作流程为: (预约登
记)$ 诊$更衣$ 备(咽麻、清理肠道
等)$进入操作
诊治$复苏$ 送检$
撰写报告 沟通(
进一步治疗进行预
约)$
等候报告 诊疗$清洗消毒内窥镜
(程分
例一),如图1所示。
T
壬
空I
库房
■M-
ERCP
诜潮
库房
胃腮;胃肠甘靓
[ft !r vi Ivi
病患通道
5tF
屮
图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平面图
1.2.1接待等候区
先,等
设 目的“窗口”
,来咨 约登记。
在空间允
,尽量
登记
坐椅,登记
可能敞开,可以减轻患
(等
设置的坐椅数量需要
约
陪 数目、以及内
的整体
程
时间等因素合理设置。
目前也有小
诊的模式,把人群分散至不同空
间候诊,目的是
大量
时间集聚等候过程的
虑情绪。
候诊 光通风 、绿植等 设
计,也是
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很大程
的紧张情绪。
次,尽可能设置等 备室和男女更衣室,为
患者更换一次性 服 私密空间,保
隐
私。
间设计, 虑肠 的 ■人
数,充分 可能需要的 间蹲位数量。
最后,病人进操作区通道, 通道、污物
通道分开,避免交叉感染⑴。
1.2.2
操作
(1)内
操作区是整个内镜室日常运营的重心。
为了
率, 频率使用的设备统一设
,以便同时进行多种诊疗操作。
因此,操作间设计,
可能将内镜室
的各
功能从操作间剥
去,自成一区,并尽量将操作间设计为单一诊疗 项目的操作场所。
大规模的内镜中心,可
设置为多个独
立的操作间,亦可设置多 的通仓操作 ,
以便于科室主
家同时进行多台操作的 ,既可
以节省 助手的数量,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
了经 益。
设基
是确保诊疗质量和操
作安全。
(2)内 操作台数主要取决于年诊 数,其中每个操作台的年 数量是决定
设置数
量的参考依据。
例,可统计近年平均日台数,并预
来增幅的
数。
每操作台一年 的患
者数"N egd )可通过以
进行计算⑵:
N egd = Days x Hrs x T x #/Ef f = 3500
(1)
Days :每年工作日:250日;
Hrs :每日工作时间:7h ;
T : 每小时
数量: 2 ;
#权重系数;
Ef f :工作效率;理论上可假定为100%(
由此可计 所需操作间的数量"R ):
R = "N O N edd
(2)
"N —年受检病人总数(前3年平均值)
N edd : —间操作间年 总数(理论值)
1.2.3 休息与复苏区
然 ,麻醉 苏
可能集中
一 ,以便统一 ⑷。
的复苏
仍应单独设置,不
的准备 ,以免
诊 的。
由于近年无痛(或麻醉)
开展越来越多, 的察就更 重要。
1.2.4 内 设备清洗消毒间 室
清洗消毒间分清 污染区,可设
内镜中
, 量 近内镜操作室,
每间操作室
相当,便于内 、运送,方便清洗 操作
率。
洗消间的总面积%40cm 2
,独立设置,宜
能自然通风外窗。
必须设置独立的污物处
间,收 弃物,并设 独立污物通 口
污梯⑸。
1.2.5教 以 助区
院常有教
,因而内镜中心最 多媒
体示教室,一设
,房间大小以容纳
50 为。
行 的内 中 , 大部分 时作为
教学实 院,建
内镜中 独设置资料库
,放 的 资料,作为科研教学的案例支撑(
-22-福建建筑2020年
资料库虑一定结构荷载,空间适度宽松,自然通风,防虫潮。
助还更衣值班、等间,空间设计上尺度,流线可能紧凑合理,关爱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性化考量。
1.3三级医疗工艺流程
1.3.1操作室内的设计要
(1)内一要不少于2人协同操作,因此,操作设操作室中央,且间内安放基本设备后,床仍360。
自由旋转的空间,因而操作间要足够的空间,每间面积应不小于20m2(:每日数超过20,最设置2张检查床轮使用),以保证内镜操作助手有足够的空间。
教要,或开展治疗内镜,可扩大操作间面积⑶(
(2)操作可成的移动吊塔,可便地移动到医师操作所需的。
一体化设备可集成内镜主机、屏幕、、信号线、各
瓶体接口等,使便捷。
(3)操作室内机电安装设备,包括空调新风、水电、智能化、急救设备、体、真空、清洗消毒及药品贮存柜等的要求。
操作间宜自然通风,并设独立新风系统,以保证足够的室内换气功能。
(4)内中心必须不间断电力来源,以保证能够顺成正在进行的诊疗操作。
(5)所电插座等末端的设
数量,各使用设备匹定位,并充分考虑操作医师的使用习惯,在点位数量
的可能性。
1.3.2休息复苏室内的设计要
(1)麻醉复苏室的床位数操作台数的规模相,每一操作台可配比两张复苏床位,一床于准备、另一■床用于复苏。
行率,每3个备床更为率。
其中内项目时,而每一操作间合的复苏床间 1.5〜3床较为合理。
(2)复苏区的常规,紧急呼叫系统、抢救设备、支持设备、供氧设备比例的医护,保每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1.3.3洗消间室内设计要
(1)洗消间内部的、消化内不
的洗消分开设置,限
独设置,则洗消设备也必须分开。
(2)内室内微环境要求较高,避免细菌滋生,室内相对湿度要求保持在30%〜70%区间,且内部要满足阴凉且无阳光直射、洁净无尘、燥等环境要求。
1.3.4ERCP室内布局设计要点
(1)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目前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手一,通常设内中心。
操作间的室内大小建议40m2~60m2,操作室内除了应合理摆放内镜、X光、设备外,还要足够的操作空间便于操作各种设备。
另外,助的麻醉、复苏设施也是需要考虑相应的设(
(2)ERCP室放射性,辐射专项设计,此项操作需要师协助完成,放射性射线设备的操作经过的的培训。
本工作都应按要求进行辐射,如图2所。
图2福建省第二医院内镜中心平面图
2防疫背景下的院感管控流程设计要点
疫情全球蔓,常化院的重要性被广大所认知,内中心是院中风的科室。
工程的规划设计,应降低因线设计不合理,带来不必要的感染风(内中心的院程要。
清污染区要分开,洁污分流。
各个区要尽可能自然通风、透光、便于操作和物流输。
(1)操作区:在院中,处于清的操作室为,应设计与污染分开,更替诊时要及时清理污物,污物走污物通道。
(2)内镜洗消区:使用过的所有内镜必须接受高
2020年12期总第270期杨振宏•现代医疗体系中内镜中心规划设计要点探析-23•
水平的清洗、消毒,这是内镜中心院感管控的关键步骤。
内镜的洗消区应独立设置,与内镜操作区分开⑷。
因此,该布局设计应有足够的空间、有充足的自然通风。
上消化道内镜与下消化道内镜的清洗槽、自动清洗消毒机宜尽可能分开设置或分时间段使用(
(3)复苏休息区:流程上设计为洁净区,需为麻醉苏醒中的患者提供较为私密的空间环境,复苏床位间应相对区隔,避免交叉感染,并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复苏监护,复苏区的面积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复苏区的人性化设计是提升整体就医体验的重点区域。
(4)洁品储藏:静脉输注液体及一次性洁品等需保证无菌的耗材,应独立于清洁的区域保存,保持在有可能被体液飞溅污染的范围外,且储存空间上方需避开卫生间等有污水的房间,否则要使用防水吊顶(人流和物流要合理规划院感流程,每位患者均被视为一个潜在的传染源,每个使用后的内镜都应严密管控其动态流向,防止污染其余包括已消毒过的内镜在内的其他清洁物品。
可考虑设计单向的流线系统组织方式。
机电安装配置应考虑室内要有供水和排水系统、有洗手和洗眼设施、干燥设备等。
合理地规划各类医疗设施的摆放位置,在医疗三级工艺流程的设计上考虑各类末端点位及设施使用流程的顺畅,做到不交叉不折返,为医患提供安全、高效的诊疗环境(
3内镜中心规划建设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已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现代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提升,全国各地各级医院的大内镜中心规划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流程布局和运营方式有着显著的国情特色,展望其发展趋势,呈现出如下特点。
(1)中化、规化
随着我国人们饮食生活及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猝发各类内科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加,各大医院检查常态化人满为患(多家省级三甲医院预约无痛胃肠镜检查,经常要排号一个月以上,病患得不到有效快速诊疗,因此建立“集中化、规模化”的内镜诊疗中心是适应医疗市场发展的时代需求(
(2)人性化关怀和良好的就医体验
随着人们近年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过去拥挤、压抑、昏暗的等候及诊疗环境已不合时宜。
现今的内镜检查就诊过程更加强调人性化关怀和良好的就医体验。
便捷高效、明亮宽敞,自然通风采光,绿色生态,富有人文气息的医疗空间,才能满足医患群体的期待(
(3)更的院程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人们对更严格、更合理的院感管控流程的认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措施均是保障医患日常诊疗活动的安全根本所在(
(4)个性化,可适性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内镜中心规划,都因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个性化特点与风格,因此,建筑空间未来的个性化定制和空间的可适性发展,使得内镜中心规划过程必须要适应这种常态变化,从而创造出好用、实用的医疗空间。
4结语
我国的内镜中心规划建设发展已由早年一味强调规模化发展的粗放型模式进入了集约化、精细化时代。
综上分析,内镜中心布局规划的发展演化及其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围绕着科学的医疗工艺流程、良好的就医体验、更安全、更高效地发挥有限医疗资源的集中配置作用,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
国计划出版社,2015.
[2]Cotton P,Williams C.Practicai Gastroirtestirai Endoscopy.
4th ed Malien:Hackweli Scierco Lth.1996:1-5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
作规范[S].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04.
[4]徐启明,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0:383-38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S].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03.
[6]于京杰.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设计与布局[J].中国医院
建筑与装备,2009(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