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的这3个层次:科学、艺术、人文与理念、思维、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思考的这3个层次:科学、艺术、人文与理念、思维、技

开车去某个单位参加会议,为了赶时间,不断转换线路,这就是“目标不变方法变”,灵活而非固执的表现吧。

在颇为得意之际,最后一段转到较窄的道路,很不妙的是堵车了。

好不容易借助空档穿越过去,才明白目标不仅仅涉及空间,还有时间,更有质量达标等多层含义。

具体的现实目标容易确定,比如每天上班,要紧但不重要事情等等,但是确定心理目标并非易事。

比如说,面对人家说的话,听到一个故事,能把当事人目的动机和心理状态,加以快速判断需要深度思考能力。

那么,如何把握这个深度思考能力,看看下面这个“三位一体”思维分享。

深度思考分作三个层次,从深到浅依次为:理念、思维、技术。

理念是最重要的,又隐含在心里,看不见摸不到。

技术是思考的结果,是执行层面,看得见摸得着。

横在二者之间的是思维。

这样说当然很虚,需要具体化,看看这3个层次思考有何差异。

理念是顶层架构,具体包括“五观”,可以戏称为“五官端正”。

1、世界观。

这个世界部分是确定的,部分是不确定的,这个理念的心理学意义在于,对于发生的事情不要固执,要接受要臣服,而对事情的解释则是不确定的,尊重不同看法且积极解释事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人生观。

人生困难重重,这是美国心理医生派克的名言。

人生不如意事情十之八九,这是老百姓的话,但要作为理念认可。

坚信人生是受苦的,就会有享不完的福。

3、价值观。

多问问我为社会为他人做了什么,而不是埋怨社会给了我什么。

多为社会付出是幸福的来源,也是心理健康提升的捷径。

4、人性观。

人性有善有恶,这是价值判断;善恶一体,这是智慧觉悟。

接受欲望的存在,承认情境对人性的激活作用,用积极人性力量创造生活意义。

5、文化观。

我们离不开社会,社会就是文化的代名词,文化是水,我们是水中的鱼,须臾不可离开。

社会情境对于个体影响看不见但很显然,比如民族主义,比如屁股决定脑袋。

思维是中间层次,具体包括十项,可以戏称为“十项全能”。

声明下,这10个思维来自李克富老师总结。

1、问题思维。

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不要回答表面问题。

2、矛盾思维。

对立统一哲学规律,找出问题维持物加以解决。

3、目的思维。

不分析原因,看到内在目的,着眼于解决问题。

4、果因思维。

原因是找出来的,先有了结果才推出原因。

5、求异思维。

用造成问题的固有思维无法解决问题。

6、时间思维。

看到变化。

7、记忆思维。

记忆是不可靠的。

8、角度思维。

不同观察方式决定了不同观察结果。

9、质疑思维。

质疑理论假设前提,揭示隐含前提的错误。

10、和谐思维。

冲突的背后是和谐。

当然,篇幅所限,这些思维只好一带而过,不去透彻理解就会误认为是心灵鸡汤。

技术是行动路线,具体包括“N种”,可以戏称为“应有尽有”。

理解很简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都是独立特行的,尊重各自行为方式。

更加具体说这三个层次,理念是五观支持下的柔软,思维是十项支撑下的动机,技术是无数种的行动方式。

用科学、艺术、人文来对照,科学是行动与技术,艺术是动机与思维,人文是柔软与理念,深度思考就是这些的“三位一体”。

可以说,有趣的生活就是理念基础上的思维模式展现,这种展现是通过技术层面来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