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评新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27号令:高校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保障

是 指 导 新 时 期 高 校 档 案 工 作 科 学发 展 的 法规 性 文
献 ,对 于 深 化 高 校 档 案 管 理 工 作 ,提 高 档 案 工 作
档 案 工 作 。这 些 规定 ,从 法规 的层 面 提 升 了高 校
档 案 工 作 的 重 要 地 位 。将 高校 档 案 工作 纳 入 了学 校 日常 工作 的重要 议事 日程 。 关于 机 构 设 置 , 《 法 》 规 定 ,具 备下 列条 办 件 之一 的高 校应 设 立档 案馆 : ( 一)建 校 历史在 5 0
“ 生类” 学 ,使 归 档范 围从 九大 类扩 容 为 十一 大 类 ,
去 教 育 行政 管 理 部 门 和 档 案 业 务 指 导部 门职 责 不
明 晰 的缺 陷 ,形 成 了 “ 条块 结合 、以条 为 主 ,职
这 是 高 校 以 学 生 为 本 理 念 的 具体 体 现 。 《 法 》 办
( )已集 中保 管 的档 案 、资料 在 3万 卷 ( 三 长度 30 0
延 长米 )以上 。未设 立 档案 馆 的高校 应设 立 综合 档
案室。 .
二 、突 出高校档 案工 作建 设 内涵
首 先 ,强 调 高 校档 案 资源 建 设 。 《 法 》将 办 学 生 档案 整 体 纳 入 高 校 档 案 工 作 范 畴 ,单 独 设 立
还 指 出 ,高 等 学 校 “ 档 的档 案 材 料 包 括 纸 质 、 归 电子 、照 ( ) 片 、录像 ( 胶 录音 )带 等 各种 载 体
形式 ” 。
责 分 明 、共 同 负 责 ” 的 档 案 宏 观 管理 机 制 ,并 且
进 一 步 强 化 了 省 级 以 上 教 育 行政 管理 部 门 的 高校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根据档案法和有关规定,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二○○八年八月二十日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档案(以下简称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第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档案工作。
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批准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二)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三)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高校档案机构,落实人员编制、档案库房、发展档案事业所需设备以及经费;(四)研究决定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奖惩和其他重大问题。
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第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档案馆:(一)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二)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三)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
未设立档案馆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
第七条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管理设施。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根据档案法和有关规定,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二○○八年八月二十日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档案(以下简称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第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档案工作。
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批准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二)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三)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高校档案机构,落实人员编制、档案库房、发展档案事业所需设备以及经费;(四)研究决定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奖惩和其他重大问题。
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第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档案馆:(一)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二)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三)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
未设立档案馆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
第七条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管理设施。
高校档案管理制度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高校档案是指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字、图表、声像等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的原则。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各部门应按照档案收集范围,及时、全面地收集本部门形成的档案。
第五条档案收集应做到真实、准确、完整、系统,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和有效性。
第六条档案整理应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装订、编号等工作。
第七条档案整理后,应及时向学校档案室移交。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学校档案室负责全校档案的保管、利用工作。
第九条档案保管应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光等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第十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二)有偿服务,合理收取档案利用费用;(三)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档案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
第十一条档案利用应办理借阅手续,借阅人需提供有效证件。
第十二条档案室应建立档案利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档案利用情况。
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第十三条学校档案室应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
第十四条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经鉴定确无保存价值的,可进行销毁。
第十五条档案销毁前,应经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销毁手续。
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
第十七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循国家档案信息化标准;(二)确保档案数据安全;(三)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九条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档案丢失、损毁、泄密等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完整)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

学生档案管理办法(草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学校学生档案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地建立、保护和利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保障学生正当权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反映学生个人学习经历、思想品德、专业技能、身体状况、诚信状况、家庭政治及经济状况的个人档案材料。
学生档案是学校考察、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是党和国家选拔录用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选拔、录用人才服务的一项常规性基础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各专业层次在校大学生。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原则及其职责第四条全体在校大学生档案由学务部档案管理中 > 匚、集中负责管理。
第五条学生档案管理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规范性原则,实行归口负责和集中管理相结合。
第六条学务部学生档案管理职责:(一)接收、鉴别和整理学生档案材料;(二)办理学生档案的查阅、借阅;(三)办理学生档案的转递,为有关部门提供学生情况;(四)做好学生档案的安全、保密、保管工作;(五)制定和完善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学生档案分析统计工作;(六)办理其它有关学生档案事项。
第七条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一)教务部、各院系要及时向学务部提交新生数据,以便对学生档案进行接收、核对、编号和保存;(二)各院系及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要求做好新生档案、平时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毕业生档案管理及转递工作。
第三章档案的保管与保护第八条根据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则要求,对于学生档案应严密、科学地保管,严防档案的毁损、失散和泄密第九条做好档案室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等工作(一)学生档案要用铁皮档案柜存放,要有防火、防潮、防高温、防盗、防光、防鼠等设施。
大学档案管理办法

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的档案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简称27号令)和《教育部文书立卷、归档和档案利用办法》等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档案指学校在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是衡量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尺度,是维护学校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
学校各级单位应重视档案工作,加强档案意识,发挥档案服务教学、科研和育人的作用。
第四条学校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库房建设等各方面对档案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证。
第二章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及职责第五条学校档案工作由校长领导,一位校领导分管,校长和分管校领导的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规划和领导学校的档案工作。
2、保证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3、批准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落实档案工作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档案库房、发展档案事业所需设备和经费。
4、统筹学校档案工作的业务培训,研究决定学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奖惩和其他重大问题。
第六条学校档案馆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机构,其职责是: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全校档案工作;2、建立和健全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负责对全校各部门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业务培训;3、负责接收(征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全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4、编制检索工具,编研档案史料,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5、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6、开展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7、建立和健全档案工作网络,负责全校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8、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和利用者教育活动;9、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10、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有关任务。
校园档案管理规定

学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制订本办法;第二条学校档案是指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档案是师生员工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历史的鉴证;第三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维护学校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事业;学校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有关人员职责范围,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第四条学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便于保管和开发利用;第二章领导体制、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我校档案工作受国家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的领导,业务上接受省、市档案局的指导、监督与检查;第六条学校由一名校长主管档案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第七条学校设综合档案室,档案室为科级建制,隶属校务办公室;档案室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机构;第八条档案室的基本任务如下:一贯彻执行档案政策、法规、规划全校档案工作;二建立健全全校各类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监督、指导、检查执行情况;三组织全校档案干部的业务培训;四负责各类档案和资料的接收、征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销毁和统计工作;五开展档案和资料的开放和利用工作;六参予学校档案信息工作整体化建设;七编辑档案参考资料和检索工具;八开展档案宣传和利用者教育活动,举办档案展览;第九条除主管校长外,学校其他校级领导干部也负有一定的档案工作领导责任,一方面要督促、检查、总结分管部门的档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分管人、财、物等的领导,在职权范围内应尽可能为档案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第十条各院系、部门、校直单位,必须有一名负责人主管该部门的档案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等;第三章档案工作人员第十一条高校档案人员必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理论、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水平较,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第十二条档案工作人员列入学校事业编制,编制人数根据学校规模及工作量情况确定;第十三条档案工作人员属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按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第四章经费、库房和设备第十四条档案工作经费,应单独立项,列入学校预算,统筹解决;基本满足档案室购置档案备品工具、培训人员、订购资料、举办展览、印制资料、维修设备、安全防范等开支需要;第十五条学校为档案室配置符合档案馆建设设计规范的库房、办公室、阅档室、微机室和展览室等;第十六条学校为档案室配置恒温、恒湿设施;尽快配备复印机、录音、照相、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并创造条件配置录像、档案缩微设备;第五章文件材料归档移交和接收工作第十七条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立卷归档制度,并把各种文件材料的归档纳入教学、科研、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做到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保存;不得分散存放在各业务部门,更不允许将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资料据为已有,拒绝向档案室移交;第十八条学校应做到各项工作与档案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时,要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1.本校在党、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严格遵照文书处理程序办理;文件办理告一段落或全部办理完毕后,承办人应该把原稿、正文及有关材料整理好,交本部门文书档案人员保存,以便立卷归档;2.本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院、系、所、部、中心应建立健全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归档的制度,确保每一个教学年度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完整、准确、系统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成人教育、留学生等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学生培养过程形成的全部教学文件材料;3.本校在科研工作中,应该做到各部门下达科研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与检查科技档案归档情况同步;4.在基建中,基建部门应该在项目申请立项中,就开始进行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审查工作;项目竣工验收时完成文件材料的归档和验收工作;5.学校出版社、学报、校刊等出版物,编辑人员在收稿、审稿、编辑、印制到归档整个过程中都要认真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工作,确保应归档的材料齐全、完整、质量符合规范标准;第十九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1.党群类主要包括学校党委及各部、委、工会、团委、民主党派等组织、部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辽宁师范大学党群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2.行政类主要包括学校及校务办公室、人事处、审计处、武装保卫处、后勤、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等部门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按辽宁师范大学行政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3.教学类主要包括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学生工作的文件材料;按辽宁师范大学教学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4.科学研究类按辽宁师范大学科学研究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5.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类包括学校自行设计、试制、生产、经营和销售产品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按辽宁师范大学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6.基本建设类按辽宁师范大学基本建设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7.仪器设备类包括各种精密、贵重、稀缺仪器设备特别是价值5万元以上的全套随机技术文件以及接收、使用、维修和改造各环节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辽宁师范大学仪器设备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8.出版类包括学校在编辑出版报纸、刊物、图书、音像出版物活动中形成的审稿单、原稿、样书及出版发行记录等;按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9.外事类包括学校在与外国包括港、澳团体或个人开展学术研究、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友好往来、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授予中外学者、着名社会活动家名誉职务的有关材料等;按辽宁师范大学外事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10.财会类按辽宁师范大学财会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11.声像载体类包括学校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的、以音响、画面形象方式记录的专门载体及其配套的文字材料;按辽宁师范大学声像载体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执行;12.人物档案本校教职工中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正副校长、正副党委书记、正教授、兼任市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省级以上劳动模范、获省级以上科技发明、科技进步奖励的人员的生平、事迹、传记、回忆录、论文、专着、教材、录音、录像、照片、奖状、奖章、聘书、委任状、代表证、学历证明、学位证书、重大活动纪要、讲话、报告以及其人也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第二十条我校实行文件材料形成部门、课题组立卷制度;各系部门、单位的兼职档案人员要随时收集应当归档的材料,及时存放在专用袋夹、盒内;在年终或课题完成时,对积累的材料进行核查、整理、编目后向档案室移交;第二十一条对科研成果、基建工程等进行验收时,必须有档案人员参加;有关业务部门应会同档案室对归档的文件材料加以审查,签署意见,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文件材料的项目,不予验收,不予盖章、不予上报成果、不予结算经费;第二十二条凡需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遵循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利用”的原则进行系统整理组卷后向档案室移交;第二十三条凡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应质地优良、书绘工整、声像清晰;不能用易褪色如铅笔、元珠笔、纯蓝墨水笔等、易变质的材料书写;不能有金属物装订;要符合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要求;第二十四条归档时间:1.党政部门和能按年度归档的部门,应在次年六月底前归档;2.科研、基建部门,应项目完成后两个月内归档;3.财会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财务处保管一年,期满后于次年六月底前归档;4.特别珍贵的档案,从安全与保管条件等方面考虑,可以随时归档;第二十五条各部门向档案室移交档案,必须填写移交清单一式两份,交接双方签字盖章;归档单位与档案室各一份分别保存;第二十六条学校各级分管档案工作的干部和专兼职档案人员有责任检查、督促和协助专业人员做好文材料的收集、积累、立卷和归档工作;第六章档案管理第二十七条档案室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要求管理档案,做到分类科学、整理系统、鉴定正确、保管安全、统计准确,利用方便、管理手段先进;第二十八条档案编号按辽宁师范大学各类档案档号表执行;第二十九条档案室档案区分全宗、区分年度、区分类别分别存放排列;第三十条各类档案保管期限:每卷档案按其价值将确定保管期限;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会计档案分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管理期限分为十五年、二十五年两种;保管期限的划定按学校各类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执行;第三十一条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要在主管档案工作的校长领导下,由档案室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鉴定小组,共同鉴定;对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应写出销毁清册,经有关部门同意,报主管校长批准后,予以销毁;未经鉴定和批准,不得销毁任何档案;销毁时,应由档案室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派人监销;销毁清册应当永久保存;第三十二条档案密级划分,首先由立卷部门用铅笔标明在案卷封面上,然后由案室会同校保密委员会审定;第三十三条档案室应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工作,包括平时的统计和年终统计报表工作;第三十四条档案室应有专人负责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测定库房温度、湿度、清洁度、灭菌虫毒程度等技术指标,研究和改进档案保护技术,对已破损和字迹褪化的档案,应及时修复和复制;第三十五条档案室应有严密的防盗、防火、防晒、防虫、防鼠、防霉、防潮、防尘、防腐蚀等安全措施;定期检查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校有关领导汇报、及时处理;第七章档案的利用与开放第三十六条档案室藏档案首先要保证本校决策与管理工作查考的需要,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级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第二,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第三,要为校内人员个人需要服务,对象是师生员工及毕业生;第四,要逐步面向社会,为国内外人员服务;第一部分利用的是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一定范围的室藏各类档案;后三部分利用的主要是开放的档案;第三十七条本校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可查阅、借阅本部门归档的档案,如查阅非本部门归档的带有密级的或者限制使用的档案时,须持本部门介绍信,经档案主管领导同意方可查阅; 凡持有合法证明的单位或个人,在说明利用档案的目的和范围后,均可查阅利用属于开放范围的档案;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要求利用档案,须经有关主管部门介绍;外国机关和个人要求利用档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三十八条室藏档案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开放:1.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2.涉及专利或技术秘密的;3.涉及个人隐私的;4.档案形成部门规定限制使用的;5.涉及学校内部秘密的;第三十九条重要的、珍贵的档案和资料,一般不提供原件使用;如特殊需要,须经主管档案工作的校长批准;凡摘抄、复制的档案须经校档案室核准并加盖档案室公章方能生效;复制档案一般由档案室负责;未经学校授权或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任何组织或个人无权公布档案;阅档者必须承担保密义务;第四十条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阅档制度,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借出的档案不准带到公共场所或家中,不得遗失、污损、涂改、抽拆和转借;归还档案时应当面检查注销;如有损坏、丢失档案或泄密者,应及时报告档案室,以便采取补救措施;第四十一条为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室应创造条件开展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活动; 1.档案室要编制多种检索工具,如各目录、全宗指南、档案室指南、专题介绍等;2.档案室应积极开展编研工作,编印组织沿革、大事记、会议简介、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等;3.开展参考咨询业务;利用档案和资料解答利用者提出的问题;4.举办档案展览;如专题性展览、人物档案展览、校史陈列等;5.传播档案学知识;为文秘专业学生授档案学课、接待学生实习等;第四十二条档案利用根据档案法的规定采取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辽宁师范大学档案资料利用收费办法办理;第八章考核、奖励与处罚第四十三条学校应建立考查、考核和评估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对于在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由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四十四条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行为,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有关人员,应由学校根据情节轻重,依照有关规定,经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四十五条本办法由综合档案室负责解释;第四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过去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以本办法为准;</P< p>。
高校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档案管理制度高校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高校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对于高校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集中统一管理原则高校档案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学校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对全校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2、完整性原则高校档案应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党群工作、学生工作等,确保档案内容的全面完整,不遗漏重要的档案材料。
3、准确性原则档案中的信息应真实、准确、可靠,能够反映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
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过程中,要严格审核,确保档案的准确性。
4、系统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按照档案的形成规律和特点,进行科学分类、整理和编目,使档案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安全性原则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档案的安全。
包括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确保档案不受损坏、丢失和泄露。
6、便于利用原则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档案的利用需求,建立便捷的档案检索和利用体系,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二、档案管理机构和职责1、档案管理机构学校设立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作为学校档案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全校档案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2、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学校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学校各类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指导学校各部门的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4)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5)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和重要项目,做好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档案(以下简称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第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档案工作。
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批准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二)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三)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高校档案机构,落实人员编制、档案库房、发展档案事业所需设备以及经费;(四)研究决定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奖惩和其他重大问题。
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第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档案馆:(一)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二)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三)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
未设立档案馆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
第七条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管理设施。
需要特殊条件保管或者利用频繁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档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分室单独保管。
分室是高校档案机构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高校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学校档案工作;(二)拟订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负责贯彻落实;(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学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四)编制检索工具,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五)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六)开展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七)开展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八)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九)开展国内外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档案总则与定义1.1 为了规范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所称的档案,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二章领导体制与机构2.1 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档案工作领导体制,明确档案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应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全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三章档案内容与分类3.1 档案内容应包括学校各类活动的原始记录,如教学文件、科研资料、学生学籍、行政管理文件等。
3.2 档案应按照其内容、形式和特点进行分类,确保分类科学合理,方便检索和利用。
第四章档案的形成与积累4.1 各部门和个人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及时形成和积累档案。
4.2 档案形成过程中应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五章档案的整理与鉴定5.1 档案应按照分类方案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5.2 应定期进行档案鉴定工作,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
第六章档案的保管与保护6.1 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保密。
6.2 应加强档案库房建设,确保档案存放环境的适宜性。
6.3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档案的损坏、丢失和泄密。
第七章档案的利用与开放7.1 应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7.2 在保障档案安全和保密的前提下,适时开放部分档案资源,为社会提供查询和利用服务。
第八章档案的统计与移交8.1 应建立档案统计制度,定期对档案的数量、利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8.2 在人员调动、机构调整或学校合并等情况下,应按照规定进行档案的移交工作。
第九章附则9.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档案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9.2 本办法的修改权归学校档案管理机构所有,修改后的管理办法应及时向全校公布。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通知教办[1993] 4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委、高教(教育)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委属各高等学校:为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实现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及业务建设各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我委在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并在分片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分类法》、《规范》),现予发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分类法》和《规范》对现行的高等学校档案分类及管理有了很大改进,是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建设,望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建议,请及时报我委办公厅。
《分类法》和《规范》适用于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亦可参照执行。
《分类法》和《规范》的印发办法将另行通知。
国家教育委员会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六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统一全国高等学校的档案实体分类,实现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编号、排架、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达到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促进整体业务建设的深化,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编制本法。
二、编制原则本法的编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引入系统论的观点和现代化管理的方法,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把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一)体现思想性档案工作是党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的体系结构、类目设置、序列编排,都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国家的有关档案工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
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原则精神,从实际出发,突出教学、科研档案在高等学校档案中的中心地位,党政管理档案统率全局的作用,力求反映新时期高等学校职能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
档案基础知识问答试题(考试试题及题库答案)

档案基础知识问答试题一、单选题1. 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 D 、声像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
A.图像B.列表C.表格D.图表2.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简称为CA.8号令B.9号令C.27号令D.10号令3. 档案工作“四同步”指的是,学校在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A 档案工作。
A.布置、检查、总结、验收B.指导、检查、监督、验收C.布置、指导、总结、验收D.指导、检查、总结、验收4. 所谓预立卷是指由各部门对归档前不同门类的文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包括实体文件预立卷和 B 。
A.网上预立卷B.电子文件预立卷C.传统预立卷D.新型预立卷5. 关于文件材料的排列说法错误的是BA.批复在前,请示在后B.计划在前,总结在后C.结论性的在前,依据性的在后D.正文在前,附件在后6. 编制页码时,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 D 的空白位置。
A.右下角B.左下角C.右上角D.左上角7. 下列关于文号的写法准确的是 BA. 党办[2017] 01号B.立信会计金融党办〔2017〕1号C. 党办{2017年}1号D.立信会计金融党办(2017)第1号8. 下列关于第一责任者的著录形式最恰当的是 CA.党委办公室B.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务处C.立信金融人事处D.档案馆9. 拟写案卷标题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 AA.责任者+内容+文种B.责任者+年度+文种C.年度+责任者+文种D.年度+文种+责任者10. 在不影响卷内文件自然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的前提下,每卷案卷的厚度原则上不超过A 页A.200 B.250 C.100 D.30011. 我校“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登录网址是BA.210.35.100.156 B.210.35.100.230 C.230.35.100.156 D.230.35.156.230 12. 全宗是指一个独立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全宗号是DA.1 B.4 C.5 D.613. 下列关于文件案卷号及件号的表述恰当的是 AA.1.0001 B.1.001 C.001 D.1-00114. 归档单位和立卷人分别是指 CA.文件形成单位;部门档案分管领导B.文件保管单位;专职档案员C.文件立卷移交单位;兼职档案员D.其他单位;检查人15. 一般情况下,档号结构依次表述为全宗号、年度号、 D 、案卷号四个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规定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规定》,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的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档案(以下简称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高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各高等学校必须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第四条高校档案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同时接受国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与检查。
第五条各高等学校应在校(院)长统一领导下做好档案工作,确定一名校(院)长分管,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综合档案室或档案馆。
综合档案室的建制应按学校规模确定。
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三千人以上为副处级,三千人以下为正科级,由校(院)长办公室领导。
档案馆为系处级建制,由校(院)长直接领导。
高等学校设立档案馆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报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建校历史悠久,一般应在五十年以上;(二)学校规模大,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五千人以上;(三)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三万卷(长度三百米)以上;(四)具备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管理设备。
第六条高等学校档案馆属事业单位档案馆。
它既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第七条高校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如下:(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令、政策和规定,规划全校档案工作;(二)制订本校关于档案工作的,并负责监督、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全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四)开展档案的开放或利用工作;(五)负责编辑档案参考资料,编制检索工具,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六)参加档案信息工作的整体化建设,开展多方面协作,进行档案信息交流;(七)负责对全校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八)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和利用者教育活动;(九)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学校档案工作管理办法

学校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等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档案包括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其他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档案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学校必须把档案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第四条学校档案属国家和学校所有,列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范围。
第五条学校严格实行部门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纳入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学校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时,要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
第六条学校各单位及个人均应遵守档案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依法依规行使与档案事务有关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责第七条学校档案馆为副处级直属机构,由校长分管;学校成立档案工作委员会,校长兼任主任,党办校办主任兼任第一副主任,档案馆馆长兼任副主任,校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委员,全面开展档案工作;档案馆业务上接受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与检查。
第八条学校档案馆作为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校属各单位的档案工作。
第九条各单位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确定一名负责人分管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并配备一名专(兼)职档案员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工作。
第十条学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热爱档案事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原则上应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和本科以上学历。
第十一条档案馆的工作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法令、政策,规划全校档案工作。
国家教委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通知-教办[1993]429号
![国家教委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通知-教办[1993]4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bc5d7ee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e.png)
国家教委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
的通知
正文:
---------------------------------------------------------------------------------------------------------------------------------------------------- 国家教委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
《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通知
(1993年11月16日教办〔1993〕429号)
为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实现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及业务建设各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我委在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并在分片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分类法》、《规范》),现予发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分类法》和《规范》对现行的高等学校档案分类及管理有了很大改进,是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建设,望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建议,请及时报我委办公厅。
《分类法》和《规范》适用于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亦可参照执行。
《分类法》和《规范》的印发办法将另行通知。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豳
新 时期我 国高校 档案工作 的纲领性 文件
— —
评新颁布 的《 高等 学校档 案管理办法》
■广 东轻 工职业 技 术学 院 范 红
摘
要: 随着社会 、 经济和 高等教 育的快速发展 , 高校档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高校档 案的内涵和外延都 发生 了深 刻的变化 。《 新办法 》 为新 时期高校 档案馆( 的性 室) 质、 地位和作用作 了新 的阐述 , 对高 校档案馆( 的机构设 置 室)
与人 员配置 、 档案管理 、 档案的利用与公布 、 条件保障 、 奖励 与
案的 内涵和外延都发生 了深刻的 变化 。高等 学校档 案管理办 《
法》的颁 布是 指导新时期 高校档案工作科 学发展 的法规性 文
献。
关键词 : 新时期 《 高等 学校档案 管理 办法》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 与国家档案 局 以 2 7号令颁 布 的
式、 着眼点等决定 了史料 的主观性 , 且每件历史事件 的细 节不
一
[ 1 国华 :顾 颉 刚档 案 史料 观 探 析 卟 史苑 杂谈 , J刘
1 4-2 08 99 0
,
文字记载也不 可能面面俱到 。对于 已存在 于世 的文字史
料, 要判定其真 比判其伪更难。 古代的文献可证的已很少 ,我 “
处罚等各 方面的工 作都提出 了更 富时代性 的要求 。是今 后更
好地规范高校 档案 工作 、科学管理高校档案 的根本性法 规性
文件 。
一
《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 简称《 ( 新办法》已于 20 ) 0 8年 9 月 1日起正式施行 。随着经济 、 社会和高等教育 的快速发展 ,
( 社会科 学版 )2 0 ,0 8年 2 期 [ 刘耿 生 : 案开发 与利 用教程 【 : 5 】 档 M】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
社 . 0 1年 20 ■
仍是绝好 的史料 。 我们得 了这些史料 , 便可了解 那个 时代 的思
想和学术。”
顾颉 刚先生提倡在研究 中引用甲骨文 、 文等实物材料 , 金
们要否认伪史是可 以比较 各书而判定的 ,但要承认信史便没 有实际的证 明了。” 史料无论 真伪 , 均具有价值。“ 真史料 反映 的是真事实 , 伪史料反映的是假 事实也就是伪造 的事实 。 “ ”许 多伪材料 , 置之于所伪的时代 固不合 , 但置之于伪作 的时代则
【 李吉 东 : 4 】 论顾 颉 刚的 “ 由经入 史”K[. 东大学 学报 i J山 ]
史料亦有不足 , 能够 给我们提供 的信息 比较少或者 比较粗 略。
因而 , 实物史 料的利用也 应慎重 , 应与文 献记载互 相补充 、 互
古代记载材料 从史书 、 经书 , 扩大到子 书 , 以及所有 的古代 文
献记载。
相 印证 。 此外 , 他还运用辩证 的眼光对待传说。 他认为: 传说 是研究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不可 缺少 的材料 ,是通过文 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古人 口耳相传 的关 于古 史的故事 ,有可信 的和不可信的 , 是研究历史 的材料之一 。若不能正确对待它 ,
、
突 出时 代 特 征
18 9 9年 , 国家教委 以 6号令 的形 式发 布《 普通 高校档案
很多古物和传说 都具有史料价值 。而他所讲 的记载和传说则
更 超 出 了史 书 和经 书 范 围 , 指 包 括 一切 记 载 的 文 献 , 而 把 是 从
来 印证史料 , 但也不尽 然完 全依赖 和选择实物史料 。 因为实物
Vj NN琏
盎8C¨l V 8
\
1暖 翟
作 。”增加 了“ , 国务 院教育行政部 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 ”
管理办法》 但 2 , 0年前发布的《 普通高校档案 管理办法 》 已不 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发 展的需要 。为依法保 障高校
档案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 , 2 0 从 0 7年初 开始 , 教育 部办公厅
的内容,强调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责
任, 明显加强 了对新时期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对 18 9 9年 1 0月发布的《 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办法》 开展 了修订 工作 , 着重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体制 、 机构设置 、 队伍建设、 经费 和馆库保 障、 归档范 围、 奖惩 等内容进行 了修改 。《 新办法》 的 颁布是对 近二十年来高校档案工作实践 的总结 ,它根据发展 的形 势和高校档案馆( 应该担负的职能 , 室) 对高校档案工作提 出了新 目标 。 为促进高校档案工作更好地为高校教学 、 科研及 师生 和社会服务 ,新 办法》第 四章第三十二条提 出,高校档 《 “
参 考 文献 :
编纂 中应该被充分重视 , 因为对于档案文献编纂者而言 , 辩证
地对待和运用各类文献史料十分重要。
一
定时期的文字记载其实具有一定时期 的特征 ,文献记
载大多带有主观性。由于人的注意力不 同 ,对 同一 件事的看
法、 态度亦不 同, 作为文献材料的编者 , 其对待文献 的态度 、 方
必然会造成两种结果 : 是滥用传说材 料 ;二是排斥传说材 一 料, 这两种情况都不利 于古史 的研 究 , 都是不可取 的。因而要
在理论上倡导 的同时 , 在实践上他也 是不遗余 力的支持。
顾颉刚先 生将一些被某些 文人雅士所不齿所鄙弃 的民间风俗 文化等 , 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内。 这样打破了以往正史野史分 家, 只重 正史 , 视野史 的传 统史观 , 鄙 同时也 扩大 了档案史料
的搜集范 围,让传统 的档案史料 编纂研究 的思维也得到 了转
变。
辩证 、 合理地运用 各种史料 , 以期较 为准确 、 面地认识 客观 全
事实。
三、 强调 编纂 者 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 并且慎选慎用档案史
料
顾 颉刚先生 虽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 的档案学家 ,但是 顾颉刚先生对档案史料 的慎选慎用这 一思 想在档案文献 他一生治学严谨 , 注重 档案史料 的搜集 、 考辨 与运 用 , 辩证地 看 待与运用档案史料 , 极大地推动 了史学研究 的发展 , 也给予 史 学有着 密切联 系的档案文献编纂学带来 了影响 ,值得档案 领域进 一步研究探讨和学 习。
【 郭琳 : 2 1 顾颉 刚档 案史料思想探略 U. g r, 大学学报 1 ̄ R- N - c - ( 社会科 学版 )2 0 ,0 6年 1 期 1 【 董 恩 强 : 颉 刚疑 古 辨伪 原 因新探 U. 3 】 顾 】 三峡 大学 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2 0 ,0 9年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