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作者: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年第05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这是《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
探究教学现已成为科学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
那么,教师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就我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作以交流。
一、注重问题意识,缺泛分析整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有什么疑问”、“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
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我认为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还要及时整理问题,帮助学生选择问题,将课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问题突出出来。
比如《小车的运动》一课确定要研究的问题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像这样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比如“你家乡的各个季节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这些是不复杂的、可以通过观察、调查获得答案的问题。
“你怎样治愈生病的小动物?”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不适合来让学生研究。
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二、强调动手操作,疏忽动手动脑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都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
科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曹卫栋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年第07期之前的小学《自然》改为如今的《科学》是这一轮课改的一个亮点,尤其是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正逐步得到科学教师们的认可。
《科学》课的学习使学生主动了、积极了,科学课堂活跃了、热闹了。
要使科学教学朝着更健康、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科学教学要善于激发探究问题科学课取代自然课,要求科学教师改变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从知识本位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确立新的教学观,坚信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崭新理念。
教师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自觉地围绕它确定教学目标,创造性处理和使用教材,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
1.运用多种方法创造问题情境学生头脑中问题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和氛围,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较为有效地激发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和潜能。
小故事,小谜语,游戏以及魔术等都是教师创造问题情境的有效手段。
如我在执教《光的传播》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一位学生隔着讲台通过潜望镜描述同学们的现场活动情景。
学生针对这一“新生事物”,思维异常活跃:人为什么可以通过潜望镜看到了被挡住的事物?潜望镜里到底有什么样的玩意儿?它与镜子有没有关系?各种各样的问题源源不断地从学生的嘴里喷涌出来,带着思考,带着疑惑,也带着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将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觉得老师不是在向他们灌知识而是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是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的知心朋友。
学生消除了胆怯心理,增强了提问的勇气。
只有在这样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探究。
为此,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树立“学生本位”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问题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不仅落实在导入新课阶段,而且还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
小学科学实验中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小学科学实验中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操作,他们可以亲自观察、探究和验证科学原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然而,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科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帮助学生和教师保障实验过程的安全。
首先,实验前要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
学生和教师应该提前了解实验的目标、原理和过程,明确实验的要求和所需材料。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选择简单易行、安全性较高的实验。
未经充分了解和准备的实验很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学生和教师在实验中都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眼镜、手套、口罩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保护实验者的身体免受化学物质或其他材料的伤害。
尤其是在涉及化学实验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选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吸入有害气体。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他们不应随意增减实验步骤,更不能随意改变实验条件。
这样做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失真,严重时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小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实验器材和材料应该保持干净整洁,不得与食品接触。
学生应定时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到有害物质或化学品后。
学生还应学会正确处理和储存实验废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不同的实验可能需要不同的仪器和器材,学生和教师在选择和使用器材时要特别谨慎。
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避免使用损坏或老化的设备。
在使用器材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姿势,避免因不当使用而造成伤害。
在实验室中,防火和电气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必须明白实验室是一个具有特殊危险性的场所,禁止随意玩火、使用电源或插头。
学生应该知道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学会如何正确在火灾发生时逃生。
最后,教师在进行实验指导时应密切监督学生的实验过程,并进行及时指导。
教师应教育学生有意识地遵守实验室规定,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进行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教师必须把我们的教育对象看成是知己,让学生在、温馨的课堂环境中去学习,与学生分享教学中的感情和想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尊严,以便的人际环节,这样教学才会富有生命,谈教学也就有了前提,学生进行探究才会有保障。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我们要与学生面对面地去“对话”,让学生感受我们的真实与亲切,做到彼此心智和情感上的交流。
在互动中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放下做教师的架子和权威,给学生多鼓励,杜绝对学生采取冷对待的态度。
ﻭ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重点是启发和诱导该放手时必须让学生去完成,该收的必须教师去指导,当然,放和收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处理好的。
千万不要出现学生在实验上忙了很长时间,结果步骤和结论都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局面。
这种探究是不成功的,学生仍然是照抄照搬,是一个模仿者,不是一个,我们倡导的是学生创新,重点在学生探究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成功后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追求下一个目标.农村学生存在探究素质差、问题意识淡薄、缺乏怀疑精神等诸多问题,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去多琢磨、多研究。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考虑自己怎么做,应考虑让学生怎么去学,教师不要去设计教学过程,而应该去组织教学过程,多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
三、在探究过程中,重视解决好学生的思维障碍,使物理知识点落实到位ﻭ我们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主要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和取得成功的成就感,结论是次要的,不同的探究者结论可以是不同的。
对不同的结论教师要给予恰当地评价,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绩。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这样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ﻭ四、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ﻭ通过探究能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式,让片面的知识变得全面而完整。
小学科学实验常见问题

小学科学实验常见问题科学实验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知识。
然而,小学科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实验的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科学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办法。
首先,实验材料的准备往往会遇到问题。
有时候,学生可能无法找到所需的材料或工具。
这时,老师可以在实验前提前检查所需材料,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如果学校条件有限,可以向学生提供替代材料,以实现相似的实验效果。
另外,实验过程中,不同学生对材料的使用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因此,老师需要向学生清晰地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并进行实际演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操作。
其次,实验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小学生对危险事物的认知可能较低,容易出现意外和伤害的风险。
在进行实验前,老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例如穿戴实验服装、戴好护目镜、注意用火安全等。
同时,学生应该明确知道如何处理紧急情况以及求助的方式,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老师还可以设置实验小组来互相监督和提醒安全问题,避免学生的疏忽和不慎造成危险。
第三,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常常存在困难。
小学生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可能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这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提前给学生提供好数据记录表格,并教授他们如何正确地记录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还应不时地提醒学生检查和核对自己的数据,避免出现错误。
此外,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数据,使用合适的图表和图形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验结果。
第四,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
学生可能在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存在模糊和不准确的表达,缺乏科学的思维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注意事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注意事项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一系列的事项,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的注意事项,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科学教学。
探索性学习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学习材料和实验器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等方式来主动探索科学现象。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天气进行实验观察,让他们自己观察记录,并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
这种探索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科学更加感兴趣。
生活化教学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处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进行生活化教学。
比如,在讲解水的状态变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季节变化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现象,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来深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多元化教学资源为了提高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准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除了课本和教具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例如,可以使用幻灯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科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验、讨论、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探索。
并且,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要注重对他们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关注安全教育在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时,学生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危险的物质或器具。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重视安全教育。
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并且在实验前进行安全演示。
科学探究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杠杆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承上启下、理论性强、实践应用广泛
初中的“杠杆原理”课程,在前期力学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中,学生可以亲手操作杠杆,观察记录不同情况下 杠杆的平衡状态,从而理解力臂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这 种方式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 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
问题三
总结词
教师引导要适时、适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 间。
详细描述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但是,引 导要适时、适度,要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指导,而 不是代替学生去完成探究任务。同时,教师应该给予 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 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指导过 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提供实验器材、组 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02
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 动探究、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
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定义还包括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自主 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问题二:如何选择合适的科学探究问题?
总结词
选择具有探究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详细描述
探究问题的选择是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一个好的探 究问题应该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 望;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解决问 题;还应该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探究问题时,应该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具有挑战性和 可行性的问题。
小学科学论文浅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_通用版

小学科学论文-浅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通用版【内容提要】科学课中经常会遇到这些现象:一节课师生感情融洽,气氛热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到了下课的时间,探究活动并没有完成;学生在交流时,有的孩子汇报完了就接着做自己的事,并没有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观点,或是对他人提出的意见不服气;有的孩子总愿意代替本组全体成员做决定等等,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在研究的开始阶段,拟定好研究方案,确定好小组分工,同时在汇报过程中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
有了一定的研究方案,学生就可避免了大海捞针、盲目操作,也避免了简单的机械重复。
而这个研究方案的制定,不应该是老师做出的,而应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下得出的。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分干预学生的活动,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应当遵循“把学生自主学习既看成学生发展的目标,又看成学习发展的过程”、“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原则,适时点拨、启发。
课堂上提倡把一个人的思考展现出来,由全班同学来讨论、来交流、来集思广益。
这种碰撞是十分必要的,不应怕争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来。
让学生学习什么,和让学生怎样学习,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如何解决呢,我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通过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收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科学探究有利于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在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认识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科学课要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亲历活动来体验科学,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节课师生感情融洽,气氛热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到了下课的时间,探究活动并没有完成,总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形式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形式化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科学探究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幼儿可以探索自然现象,发现规律、探索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好奇心、创造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形式化问题,使得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此本文将针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形式化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对策。
二、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形式化问题1.过度引导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而非直接指导。
但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容易过度引导,使得幼儿缺乏自主探究的机会。
例如,教师在给幼儿提出问题时立刻给出答案,或者是进行问题的引导,使得幼儿缺乏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2.过度依赖教材幼儿园科学教育通常会配备课本或教材,教师容易过度依赖教材,让幼儿只是按照课本或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复制和模仿,而无法对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
3.活动缺乏真实性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不具备真实性,使得幼儿无法真正地了解自然现象。
例如,很多学校采用的“制作冰淇淋”活动,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过程与真实的制作过程有所差别,让幼儿无法全面地了解自然现象。
4.活动缺乏系统性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往往过于零散和简单,不具有系统性,使得幼儿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知识结构。
例如,采用“看马桶冲水”活动让幼儿了解水流的特点,但此类活动无法帮助幼儿形成对水的理解。
三、对策1.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该成为引导者,鼓励幼儿自主探究问题。
教师应该开放问题,在问题引导方面进行适当抑制,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思考问题。
2.减少对教材的依赖教师需要从教材中挖掘问题,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探索。
与此同时,需要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3.增加活动真实性教师需要将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更加贴近自然,让幼儿可以直接观察自然现象。
例如,在天然湖中观察鱼类游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加真实的科学体验。
科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材。
《科学》教材在每一课的容量都比较大,如果面面俱到,往往无法完成任务且会出现一节课师生都忙忙碌碌,但学生却没有收获的情况。
因此把握住教学目标,灵活地使用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如何灵活使用教材需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
二、不要让探究流于形式。
许多教师认为探究就是单纯地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经常是一节课学生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少,这种现象在科学教学比比皆是。
科学探究一方面要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另一方面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获得探究的方法和能力,而不是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问题意识。
(1)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敢问。
(2)引导并加以适当的评价,使学生会问。
(3)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使学生善问。
2、手脑并用是科学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1)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
(2)制定探究计划。
(3)进行探究。
(4)注重分析和交流。
3、充裕的时间的充足的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4、有效的指导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活动前,教师应把学生的要求、方向、需注意的问题向学生交待清楚。
活动中,不断地巡视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析、指导,指出探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活动结束后,帮助并督促学生做好清理工作,并按要求进行评估。
幼儿园科学实验注意事项及安全教育方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注意事项及安全教育方案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深入,科学实验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实验,幼儿不仅可以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然而,由于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行为特点,进行科学实验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下面我们将就幼儿园科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教育方案进行探讨。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科学实验之前,老师需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
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实验器材完好无损。
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行。
2.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幼儿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措施:- 实验器材的选择:尽量选择无毒、无害、易清洗的实验器材,以减少幼儿的接触风险。
- 实验环境的营造:实验室的环境要保持整洁,避免出现障碍物和湿滑的地面,以免幼儿摔倒受伤。
- 实验操作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需要仔细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发生。
- 急救措施的准备:老师需要熟悉基本的急救知识,随时做好应急处理的准备。
3. 实验后的总结与回顾在完成科学实验后,老师需要给幼儿进行实验总结与回顾。
通过总结和回顾,可以帮助幼儿对实验过程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4. 安全教育方案除了具体的实验注意事项,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方案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具体包括:- 常规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观察安全等,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 实验安全教育:针对科学实验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实验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实验的风险,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
- 突发事件应对: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练等,提高幼儿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能力。
幼儿园科学实验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幼儿园教师需要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同时通过安全教育方案,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浅谈科学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教学参考小学阶段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动手拆卸玩具说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
科学课程是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的一门综合学科。
科学课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深入挖掘潜在素材,善于思考,有针对性地安排授课方法,切实提高科学课的实效。
一、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亲身经历的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
这些并不可怕,却给我们科学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求科学教师要充分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复合型教师,以适应科学课的教学。
二、教学中要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要运用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如在教学“鸟”是什么动物时,可根据“鸟”的最本质特征“有羽毛”,来让学生从身边的动物去说起,有燕子、鸽子、麻雀等,这些都是鸟,或许有同学列举狗、猪狮子、老虎等。
教师要善于从“鸟”有羽毛为切入点,去分析它为什么不是鸟。
或许有学生认为“会飞”的动物就是鸟,例如蝴蝶等。
教师也应抓住“鸟”的本质特征“有羽毛”去辨析。
当然,只要有羽毛的它就是鸟,也有不会飞但也是鸟的,例如鸡、鸭、鹅等,进而概括出鸟的全部属性。
所说动物要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去引导。
通过正反举例,区分了“鸟”概念的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训练了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这也正是当代人才素养构成所需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教案实践: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教案实践: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
通过实验和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制定科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进行探讨。
一、确定学习目标在制定科学教案前,教师需要先确定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科能力,确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根据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实际情况来确定。
学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这些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二、设计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科学实验,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掌握科学方法。
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和教学目标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
实验目的应该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实验方法应该简单明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2.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教师需要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
实验设备和材料应该符合实验目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原理和方法。
3.组织实验过程:在组织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操作,让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注意安全事项。
4.分析实验结果:教师需要分析实验结果,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结果的含义,并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科学规律。
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下是几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1.提出问题:在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为什么海水会变咸?”,“为什么物体会有声音?”等。
2.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或者是给学生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启发思维: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思考。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应注意的八个问题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流,那么,如何做才是探究性学习?怎样才能搞好探究性学习活动?近几年来,我们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有了点滴的体会,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四不”,强化“四重”,以充分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内涵。
一、“探究”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市场上有假货,球场上有假球,假的东西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简直是太多了,人们也已司空见惯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假”的魔爪也伸向了我们的课堂,骗走了一颗颗真诚的心灵,骗走了一个个求知的欲望。
就好像是一张假人民币,明知是假的,但是舍不得扔掉,真想抛出,以假乱真,结果你骗我,我骗你,恶性循环。
我们课堂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表面上看是探究的路子,其实是有其“形”而无其“神”。
获取知识的过程应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根据科学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上新课之前,最好不要让学生预习内容,但有很多教师并不注意这一点,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本,知道了某些学习的过程和结论。
而课上还要假装探究的形式,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提问、设计探究的过程,简直是自欺欺人,象在演戏,没有丝毫学习的价值。
现列举几种假象如下:1、假惺假意地导课:(1)课前学生已经预习知道了课题。
(2)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旦说出,老师却没有顺势导入,而是死板的背教案导入。
2、掩耳盗铃地探究:(1)简单问题复杂化,非要走探究的形式主义的路子。
(2)明知的问题还要假装出探究的过程。
(3)教师“疑难包办”的早产儿似的探究。
3、直来直去地启发:无深度广度,提出问题不到位,启而不发。
4、草率应付地汇报:老师对学生的问题不认真分析评价,糊里糊涂地敷衍了事。
二、“探究”不要喋喋不休据课堂研究论者统计,在传统的、比较正规的课堂中,平均有70%的时间是教师在讲话,课堂始终是一种弥散着语言的环境。
但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避免满堂灌和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式的教学。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

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培养儿童的观察、探索和实验能力,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作为幼儿园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呢?本文将探讨几个关键点。
一、确定科学问题在进行科学探究之前,幼儿园老师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科学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引发幼儿兴趣,且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解答。
例如,可以选择“为什么冰会融化?”这样的问题,激发幼儿对物质性质的好奇心。
二、设计观察和实验活动根据确定的科学问题,幼儿园老师需要设计一系列观察和实验活动,让幼儿能够亲自参与并探索答案。
活动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不同温度下冰的变化,进而推测冰融化的原因。
三、引导幼儿提出假设在进行观察和实验活动时,幼儿园老师应该引导幼儿提出假设,即对于科学问题的解答进行猜测。
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例如,在观察活动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不同温度下冰融化的速度是否一样?为什么?”四、引导幼儿进行实验幼儿园老师应该引导幼儿根据提出的假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老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提供他们思考问题的空间。
例如,在冰融化的实验中,可以让幼儿用两个相同大小的冰块,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五、分析结果和总结实验结束后,幼儿园老师应该与幼儿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
通过共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外,老师还可以与幼儿一起探讨其他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
例如,在冰融化的实验中,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冰在何种温度下开始融化?”等问题。
六、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
幼儿园老师应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实验应该注意的要点

科学实验应该注意的要点在科学实验中,需要注意多个要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科学实验。
一、明确目标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
这有助于确定实验的设计、所需的数据以及后续的分析方法。
确保目标清晰、具体,有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准确评估。
二、知识回顾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
这有助于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的创新点,避免重复他人的工作,并且提供背景和理论支持。
三、实验操作规范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
这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配制、样品的处理等。
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或失败。
因此,需要仔细阅读仪器和试剂的使用说明,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对于重要的实验步骤,可以事先制定操作流程图或标准操作程序,以方便实验的进行和后期的数据分析。
四、数据记录与保存实验数据是实验的重要结果和依据。
因此,需要准确、完整地记录实验数据,并妥善保存。
使用专用的实验记录本或电子表格记录数据,避免遗漏或人为错误。
对于原始数据,应该长期保存,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复查。
此外,对于重要的数据,可以备份或存储在云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五、安全防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许多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或污染环境。
因此,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同时,应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在处理危险物质时,应格外小心,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的稳定运行。
六、伦理审查在涉及人类或动物研究的实验中,需要经过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
伦理审查确保了研究符合道德和法律规定,保护了参与者的权益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应尊重参与者的意愿,避免任何形式的剥削和伤害。
对于动物实验,应遵守3R原则(减少、替代和优化)。
同时,应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减少实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科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经纬 ・ 科学
之 前的小学 《 自然 》 为如今的《 改 科学》 是这一轮课
改 的一 个 亮 点 ,尤 其 是 科 学 探 究 作 为 一 种 崭 新 的 学 习
2 .科 学教 师要 精心选择 具有典 型
意 义 的 实验 材 料 课 堂上教 师要 学会运 用实验 材料 调 控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 有 限 的 时 间放 到 把 最 重 要 的 研 究 问题 上 ,避 免 盲 目蛮 千 ,
3 学教 师要 学会等待 . 科
在 科 学 探 究 中 , 宜 的 等 待 时 间 是 适 必 要 的 。 待 可 以 让 学 生 有 更 多 的 时 间 等 去 动 脑 筋 , 绕 问题 进 行 思 考 , 能 组 围 并 织语言 。 当然 这里 所 说 的等 待 不 是消 极 的等 待 , 是 冷静 的 观 察 和 反 思 。研 究 而 还 发 现 , 把 等 待 时 间增 D]倍 , 生 回 若 I 3 学 答 的 内容 可 能 会 增 加 4 8 。 至 倍
一
、
科 学 教 学 要 善 于 激 发 探 究 问题
尽 可 能 多 的 有 价 值 的 成 果 。 同时 , 节 一 科 学 课 中 , 师 要 科 学 地 安 排 各 小 组 从 教 不 同 的侧 面 选 择 各 自 喜 欢 的 问 题 进 行 研 究 。 样 在 班 级 交 流 时 全 班 学 生 都 能 这 从 中 收 益 , 而资 源 共 享 、 果 共 享 , 从 成 使 探 究 活 动 效 率成 倍 提 高 。
问题 的 方 式 结果
有 这 样 一个 探 究 活 动 : 怎样 使 沉 在 水 中的 鸡 蛋 浮 起
来?
科 学 探 究 结 果 表 明 , 生 的 答 案 多 种 多 样 : 水 加 学 给
幼儿园科学教案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幼儿园科学教案实施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科学教案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幼儿园科学教案实施中的问题
1、教案质量不高
幼儿园科学教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园教学的效果,但有些老师在编写教案时随意性较高,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深入,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学资源不足
一些幼儿园缺乏科技设备和实验工具,导致幼儿无法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影响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
3、幼儿园科学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难以协调
有些幼儿的家庭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不高,或者父母对幼儿的科学教育缺乏关注,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
二、幼儿园科学教案实施中的解决方案
1、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案质量
幼儿园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老师的科学素养,提高教案质量。
同时,还可以组织教师座谈、课程研讨等形式,让教师们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教学水平。
2、增加科技设备和实验工具
幼儿园可以注重科技设备的购置,让幼儿们接触到更多的技术和工具。
还可以考虑开展一些特色课程、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
3、促进家园合作,共同推进幼儿科学教育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一样重要,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例如带幼儿去野外、图书馆,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科普知识。
三、小结
幼儿园科学教案实施不仅对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有影响,也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
在教案实施中需要重视教师的素质和培训,加强科技设备和实验工具的投入,促进家园合作,才能实现科学教育的长远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能厚 此 薄彼 ,如在 准 备材 料 和 具 体 的实 验 操作 中 , 需 要 学生 动 手 , 而在 让 学 生 提 出 问题 、 进行猜想 、 设计实验方案 、 分 析 实 验 现 象 、得 出科 学 结论 以及 进行 反 思 时都 要 让 学 生动 脑 。在该 动脑 的 时候 一 定 要启 发 学 生 的思 维 , 开 动他 们 的脑 筋 , 不 能 让 动手 占据 动脑 的 时 间 。所 以在 让学 生 利 用材 料 进 行 探究 的过 程 中 ,不 仅 要让 他 们 动 手操 作 ,更 要 组织 学 生在 动 手 做 实验 之 前要 先 思考, 想 清楚 进 行 探究 活 动 的大 致思 路 , 对 探 究 的 问题 作 出书 面计 划 。比 如实 验 如何 设 计 ;实 验怎 么 做 ?在 实 验 中如 何 控 制 条 件; 做 的时候 要 注 意些 什 么 ; 在做 对 比实 验 时 ,如何 通过 有 意 识地 改 变某 个 条 件来 证 明改 变 的条 件 和实 验结 果 的 关 系 。 明 白实 致 于削 弱 了学 生 继续 深入 研 究 的兴 趣 和 积 验 中 只有 一 个条 件 不变 ,其他 条 件 必 须完 极性 。比如 : 对 于 三年 级 的学 生 来说 , 由 于 全相同, 才 能进行 实验 。 他们 自主探 究 的 能力 相对 来 说 较差 ,教 师 指导 的作用 应 该 多一 些 ,对 一些 基 本 的 实 三、 突 出主 体 地位 。 淡化 主导 作用 验操 作 技 能教 师 有必 要 给予 指 导 ,但 在 学 生提 出猜测 ,分析 实 验现 象 以及 得 出结论 新 的科 学课 程标 准 倡 导 以学 生 为主 体 的时候 , 教 师 的指 导应 该 少 一些 , 学 生 能说 进 行 科学 探 究 活动 , 强 调 学 生 的 自主性 , 因 的尽 量 让学 生 去说 ,学生 能 做 的尽 量 让 学 此 ,学生 在 探究 活 动这 个 大 舞 台上 应 成 为 生去 做 , 教师绝 不能 越俎 代庖 , 包办 代替 。 “ 主角 ” ,而教 师 则 应成 为 学 生探 究 道 路 上 的组 织 者 、 合作 者 和 引 导 者 , 处于 “ 平等 中 四、 重视 课堂 探究 , 忽视 课后 延伸 的首 席 ” 这个 位 置 , 但 这种 角 色 的变 化 并 不 意 味 着教 师 作用 的降 低 , 甚 至是 无足 轻重 。 当今科 学课 上 教 师 已注重 探 究式 教 学 因为 学 生 由于 认 知 水 平 等 方 面 的限 制 , 所 要 面 向全体 学 生 ,要 给每 个 学 生提 供 公 平 以在探 究 活动 中 , 离不 开 教师 的指 导 。可 是 的机 会 , 特 别 是对 班级 中内 向 的学 生 , 应 给 现 在 有些 教 师 在学 生探 究 活 动 中不 清 楚 什 予 特别 的 关照 和 积极 的鼓 励 ,使他 们 有 机 么 时 候该 进 行 指导 ,什 么 时候 该放 手 让 学 会 、 有信 心 参 与到 探究 活 动 中来 ; 讨 论 和 质 生 自主进 行 探 究 ,在课 堂 上 甚 至感 到 无 所 疑是 探 究 性学 习 活动 的有效 途 径 ,学 生 正 适 从 。有 的教 师认 为 以学 生 为 主体 就 是 一 是在 这 种讨 论 和 质疑 中 ,思 维 水平 得 到 快 切 要 以学 生 为 中心 ,那 么 在 教 学 中学 生 就 速 提高 的 。但 课 后 的拓展 延 伸 却往 往 被 忽 是 上 帝 ,课 堂上 的 一切 活 动 都要 依 照 学 生 视 ,合 理有 效 地拓 展 延伸 在 认 知上 能 起 到 所 提 议 的进 行 ,其 结果 常 常 是 使课 堂 教 学 事 半功 倍 的效 果 , 比如在 《 降落伞 》 一课 中 , 成 了一 种 “ 放羊 ” 。我们 需要 明确 的是 , 以学 在学 生 对 “ 影 响降 落伞 下 降快 慢 的 因 素 ” 进 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 行 实验 的基础 上 , 适 时抛 出问题 : 你 能 做 一 在 学 习上 的主体 能 动性 和创 造 性 。 以学 生 个 降落 伞 把鸡 蛋 从楼 上运 到楼 下 吗 ?这 是 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 ,在学生遇到 个 十分 具有 挑 战性 的问题 ,引导 学 生 积 困难 的 时 候 教 师 完 全 可 以给 予 必 要 的 帮 极拓 展 思 维 ,综 合 运 用 自己学 到 的各 种 知 助 ,但 是 我们 一 定 要 注意 把 握好 指 导 的 时 识进行再一次的制作 ,有效提高学生科学 机 和程 度 。如 果在 指 导的 时候介 入过 早 , 引 探究 能力 。引导 学生 从各 种角度 去 思考 、 去 导 过 多 ,就 可能 阻 碍 了学 生本 可 以 自主发 探究 , 让科学探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 提高 现 的 机会 ,而教 师 不敢 指 导或 过 晚 的 指导 学生科 学探 究 的积极 性 。 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 , 以 【 作者单位 : 句容 市下蜀 中心小 学 江苏师 应 注 意 的 问题
◇居 学明
、
注重 问题意 识 , 缺泛 分析 整理
在 当前 的课 堂 教学 中 , 教 师启 发 、 引 导 学 生 提 出问 题 的意 识 明显 增 强 ,如 在 引 导
学 生 进入 探 究 活动 之 前 ,教 师最 常说 的话 就是“ 对 于这 个 现象 , 你有 什么 疑 问” 、 “ 针 对 这个现象 , 你还 有 什 么 问题 ” 等等 , 教 师 能 够 引 导学 生 自主地 提 出 自己 的问 题 ,这 种 现 象非 常好 ,但往 往不 注意 引 导学 生 对 提 出 的问 题进 行 必要 的整 理 ,以 至 于有 些 教 师 常 常抱 怨 学 生不 会 提 问题 , 在 课 堂上 “ 乱 想” 、 “ 瞎问” 。这 样 做 的结 果 直 接会 导 致 学 生 提 出 的 问题 中 可能 有 相 当一部 分 探 究 价 值 不 大 的问题 。 所 以在 教学 中我认 为 引导 学 生提 出 了 许多问题, 还要 及 时 整理 问 题 , 帮 助学 生 选 择 问题 , 将 课堂 上 能研 究 的 、 要研 究 的 问题 突 出 出来 。 比如 《 小 车 的运 动》 一课 确 定 要 研 究 的 问题 为 :小 车 运动 的快慢 与什 么 因 素 有 关 系 ?像 这样 的问题 都 是 可 以通 过 观 察、 实验 找 到 问题 的答 案 。比如 “ 你 家 乡 的 各 个 季节 有什 么样 的气 候特 征 ?” 这些 是不 复杂的 、 可 以通 过 观察 、 调查 获 得答 案 的问 题。 “ 你 怎样 治 愈生 病 的小动 物?” 这个 问题 就 比较 复 杂不 适合 来让 学生研 究 。其实 , 教 师 组 织 学生 对 问题 进 行 分析 整 理 ,这 不 仅 有 利 于 让 学 生 提 出更 多有 价 值 的 问题 , 同 时 也 是 对学 生 乐 于提 问 这一 行 为 的肯 定 和 鼓 励 ,从 而 也 能进 一 步激 发 学 生 提 问题 的
积 极性 。
二、 强调 动手 操作 , 疏忽 动手 动脑 在 现在 的科 学 课 堂上 ,教 师 都非 常 重 视 让 学 生 亲 自动 手 活动 ,经 历 科 学探 究 过 程, 这 本 来 是无 可 厚 非 的 , 但 现 在有 些 教 师
对于“ 动手 做 ” 的 方式 来 学 习科 学 在理 解 上 过于片面, 认 为只 要 是科 学 学 习都 要 动手 , 因 而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设 计 了许 多 动 手 的 活 动 ,以致 于 课 堂上 到处 呈 现 出一 派热 热 闹 闹 的忙 碌景 象 ,但 是 在看 似 热 热 闹 闹 的科 学课课后学生 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 白, 并 没 有 对 学生 的探究 能 力 有太 多 实 质性 的培 养 和提 高 。其 实我 们 需要 注意 的是 , 在探 究 学 习过程 中 , 动 脑 和 动手 都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 r 发展 蓼透J 7
“ 科 学学 习要 以探究 为核 心。探究 既是 科学 学习 的 目标 , 又是科 学学 习 的方式 。亲 身经 历 以探究 为 主 的学 习 活 动是 学 生学 习 科学 的 主要途径 。 ” 这是 《 国家小 学科学 课程 标准 》 的一 条核 心理 念 。探究 教学 现 已成 为 科学 教学 的关 键 , 学生 学习 的主要 方式 。随 着课 程改 革 的不断 推进 , 探究 式学 习被 越来 越 多的老 师所 认可 。那 么 , 教 师在 小学 科 学 探究 教学 中应注 意些 什么 问题 呢? 就我 在 教 学研 究 中 的一 些思 考和大 家作 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