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提_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凡提
“尊敬的陛下,是这样的,现在把金子种下去,到了星期五,就可以来收割,把金子收回去了。
”
国王满脸堆笑:“亲爱的阿凡提,你种子只有这么多,能发多大财富呢?要种就多种点。
种子不够,尽管到我宫里来拿好了!要多少我就可以给你多少。
不过,那得算咱们合伙种的,长出金子来,咱们二、八分成,我的八成就行了。
”
阿凡提装作勉强应允的样子。
第二天,阿凡提到宫里拿了两斤金子,刚过一个礼拜,阿凡提就给国王送去“收割”的十多斤金子。
看到两斤金子换回了这么多金子,国王乐得合不拢嘴。
立刻叫人把库藏的好几箱金子交给阿凡提种植。
阿凡提把种子分给了穷人。
又过了一个礼拜,阿凡提垂头丧气去见国王。
国王一见阿凡提,笑咪咪地问:“阿凡提,你身体好吗?金子呢?都拉来了吗?在官门外吗?”
阿凡提突然号啕大哭起来,说:“陛下,这次我们倒霉了!一连好几天滴雨不下,太阳烤得大地冒烟,咱们的金子都干死啦!别说收成,连种子也赔进去了。
”
国王听罢,勃然大怒:“阿凡提,你骗鬼去吧!金子哪会干死?”
阿凡提说:“陛下,您不相信金子会干死,怎么又相信金子种了能生长呢?”
一席话说的国王无言以对,只好自认倒霉。
启示:
战胜对手的关键是要先把握住对方的缺点和错误,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落到自相矛盾的境地。
阿凡提二: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无处不在。
生活中有,故事中也有。
而且这些数学往往都会有着一个数学原理、规律或逻辑。
古今中外,每个数学家都是在生活中通过一次发现,实验从而有了灵感。
然后便刻苦钻研从而发现数学原理成为数学家。
例如祖冲之。
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
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
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
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
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
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从生活中刻苦钻研从而得出数学原理的。
今天,我要讲一个小故事。
同样,这个故事里也蕴含着一个数学知识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阿凡提运用他的聪明才智为人民行侠仗义,无情地嘲弄那些残暴而又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那些老爷们对阿凡提恨之入骨。
一天,国王召阿凡提进宫,煞有介事地对阿凡提说:“阿凡提先生,听说你经常在外面讲我的坏话,这样吧,人们都说你很聪明,我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如果能解答出来,我就释你无罪,如果答不出来,那就加重处罚。
”原来,国王想用这个办法作借口来报复阿凡提。
国王让人拿来了三个盒子,对阿凡提说:“这三个盒子中只有一个盒子里放着我的一粒珍珠。
每个盒子上各写着一句话,但只有一句真话,其余都是假话。
你给我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
”阿凡提一看,第一个盒子是红色的,上面写着:“珍珠在这里”;第二个盒子是蓝色的,上面写着:“珍珠不在红盒子里”;第三个盒子是黄色的,上面写着:“珍珠不在这里”。
阿凡提看完了盒子上的字,略一沉思,马上就指出了珍珠在哪个盒子里。
国王和手下大臣一听,一个个都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国王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聪明的小读者,你能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吗?
是这样的。
如果珍珠在红盒子中,自然珍珠便不在黄盒子中,那么红盒子上的话和黄盒子上的话都是真话,这与“只有一句是真话”相矛盾,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珍珠在蓝盒子中,自然珍珠就不在红盒子和黄盒子中,那么蓝盒子和黄盒子上的话也都是真话。
因此,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珍珠在三个盒子中的一个盒子里,既然不在红盒子和蓝盒子里,那么一定在黄盒子里。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遵循一个规律,要么是这,要么是那,不可能两者都是,这一规律叫排中律。
结合上述,证明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大家愿意去到生活中、故事中刻苦钻研一
番,就能发现数学原理。
数学是无止境的。
驴友阿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