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三七的真伪鉴别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三七的真伪鉴别方法分析
黄东智
【摘要】中药的真伪及优劣是指中药的品种相关真伪情况以及质量情况.一些伪劣的中药会引发中药相关生产及实验研究的失败,对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中药三七属于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相对比较昂贵的价格,而且具有独特性的临床治疗效果.然而,近年来,一些和中药三七的味道及性状存在相似性的药物,比如竹节参、莪术等中药材对中药三七进行冒充而入市,另外,还有采取某某三七对各种三七伪品进行命名,比如藤三七、菊三七等,混淆人们认知,引发一定的危害.所以,进一步加强对中药三七的相关管理,促使中药三七的用药安全得到保证,并对中药三七的真伪及优劣进行准确的鉴别,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09)035
【总页数】2页(P113-114)
【关键词】三七;真伪;鉴别方法
【作者】黄东智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徐州 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近年来,中药药材以及饮片存在相对比较严重的真伪问题,尤其是中药三七,因为
中药三七的疗效相对比较明显,其价格又相对比较昂贵,所以,中药药材市场中存在藤三七、菊三七、竹节参、莪术等三七伪品代替中药三七进行销售的现象[1]。

所以,依据多年的中药临床经验,对中药三七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伪品鉴别情况进行以下总结,希望为中药三七的真伪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1 中药三七的性状鉴别
中药三七是指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和根茎(干燥)。

其根是类圆锥形状或是圆柱形状[2]。

颜色是灰黄色或是棕黑色。

其顶存在根茎之断痕,其周围存在瘤状的突起
现象。

其体为重,其质是坚且实,其气较微,其味较苦。

将其击碎之后则皮部和木部得以分离区分;其侧面存在断断续续的纵皱现象[3]。

其断口存在不规则的皱缩
块状或是条状的情况,其表面上面存在多个茎痕现象和环纹现象,其横断面是灰绿、灰白或是黄绿颜色,其边缘呈现灰或是深绿颜色。

其皮部存在较为细且小的棕色脂道相关斑点,其木部保持放射状的排列现象[4]。

其筋条是圆柱形状的或是类圆锥
形状的。

2 中药三七的显微鉴别
中药三七根相关横切面显示其木栓层是由多列的木栓细胞组成,其栓内层并不是十分明显;其韧皮部存在散在分布的树脂道;其形成层是环状或出现强波状的弯曲现象[5]。

其木质部有1~2列束导管呈现径向的排列现象。

其薄壁细胞内有淀粉粒存在,含有较为稀少的草酸钙簇晶[6]。

其粉未呈现灰黄色。

其树脂道的碎片中存在
棕黄色的滴状或是块状的分泌物。

存在网纹的导管、梯纹的导管和螺纹的导管[7]。

存在比较多淀粉粒,其单粒呈现类圆形状、多角形状或是半圆形状,其脐点是点状或是裂缝状;复粒则比较多见。

其木栓细胞呈现长方形状或是多边形状,其壁比较薄呈现棕色。

其中的草酸钙簇晶相对比较少见,相关棱角相对比较钝一些。

3 中药三七的理化鉴定
获得0.5 g供试品粉末,加入五滴水进行搅拌均匀,并加入5 ml已经水饱和的正
丁醇,予以摇动10 min,进行2 h静置后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将正丁醇饱和的水共三倍的量加入进行摇晃均匀,静置分层。

获得正丁醇分离层,在蒸发皿内进行蒸干处理,获得残渣将1 ml甲醇加入使其溶解,看成供试品溶液。

并获得人参皂甙Rb1、人参皂甙Rg1、三七皂甙R1和甲醇制备对照品溶液。

抽吸制备得到的1μl供试品溶液、1μl对照品溶液,依次点在同一个硅胶G薄层板的上面,采用氯仿-醋酸已酯-甲醇-水于10℃下烘烤大概10 min[8]。

供试品的色谱结果上,和对照品的色谱对应部位上面,呈现一样颜色的一些斑点,于紫外灯的照射之下,则呈现一样的荧光斑点。

4 中药三七的伪品鉴别
4.1 中药三七之伪品藤三七
藤三七呈现类圆柱形状,其株芽是不规则的块状情况,其断面呈现粉色,采用水煮之后干燥且出现角质样现象,其味是微甜的,予以咀嚼后存在一定粘性。

其株芽的横切面相关表皮细胞壁呈现微木化的现象。

其皮层细胞呈现多角形状,有散在的草酸钙簇晶;其内皮层相对比较明显。

其中柱有散在且大形的粘液细胞。

其薄壁细胞存在草酸钙簇晶现象和淀粉粒现象。

4.2 中药三七之伪品菊三七
菊三七的根是拳形且肥厚的圆块形状,其表面呈现灰棕或是棕黄颜色,其鲜品则存在紫红的颜色,其整体多存在瘤状突起的现象。

存在断断续续的弧状沟纹现象。

其韧皮部存在分泌道。

不具有淀粉粒,不具有树脂道,存在菊糖,经由理化鉴别不存在皂苷反应。

其无气,其味呈现甘淡之后是微苦的。

4.3 中药三七之伪品莪术
莪术系是卵圆形状、长纺锤形状或是圆锥形状。

其表面是黄褐颜色,其顶端不存在茎痕。

其断面呈现棕褐颜色或是黄绿颜色,呈现蜡样,其气微辛,其味微苦且辛。

4.4 中药三七之伪品竹节参
竹节参的横切面上面木栓层是2~10列的细胞。

其皮层稍微宽一些,存在少量的
分泌道。

其韧皮部偶尔存在分泌道。

其木栓组织相关碎片细胞多数是多角形状、长方形状或是不规则形状,其壁较厚。

存在比较多的淀粉粒,大多是单粒。

5 小结
中药三七和很多其他中药都易出现混淆的现象,对其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临床医师需对中药三七特征进行熟练掌握,并充分了解中药三七的药理相关作用及特点,重视对中药三七的真伪及优劣鉴别,进而有效保证中药三七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曹怡,王超群,徐风,等.中药三七质量评价半微量方法及在三七连作障碍样品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0):3773-3781.
[2] 张卫敏.三七总皂苷缓释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82-183.
[3] 刘庆波.中药三七微丸的临床药学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3):210-211.
[4] 祖宝宏.白及三七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187-189.
[5] 刘华,王薇佳,吕建峰.口服中药三七对三高患者治疗作用的探讨与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04-107.
[6] 刘海洋.HPLC法测定颈康片中三七含量[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5):112-114.
[7] 张洁.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8):40-41.
[8] 郑帅,于龙魅.中药三七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
9(10):7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