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控制自己,避免迷恋网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转变信息技术课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做网络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 质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 课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我们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信息 素养。在这方面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在课程开 设初始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对学生灌输文 明利用网络的思想。要激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主 体性学习、探究性学生、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 习。发挥网络原因在于学校、家庭、管理部门等诸多环节
存在的疏漏
其一,学校、家长疏于管教,不良网站和 网吧很易入侵孩子内心。在办理的此类案 件中,在校学生21人,辍学2人。学校 疏于管理,家长整天忙于工作,个别未成 年人痴迷色情网站,有的三五成伙整天整 夜泡在网吧,由于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无 钱支付上网费用,又不能满足其强烈的上 网欲望,便走上犯罪的道路 。
从年龄结构看,某市调查犯罪主体呈现低龄化趋 势。在82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中,14岁至 16岁的21人,16岁至18岁的41人。从 文化结构看,犯罪主体具有低文化特征,初中和 小学文化者占75.6%。中专文化仅1人,高 中文化17人,初中文化53人,小学文化9人, 辍学2人。 从身份结构看,城市青少年居多,单 亲孩子、在校生比例大。一是在校学生上网引发 犯罪案多;二是城市未成年人出入网吧诱发犯罪 比率最大;三是与父母不在一起生活,在外上学、 父母离异的占比重较大。 从犯罪类型看,暴力胁 迫型侵财案件占主流。
出乎意料的是,网吧之祸不仅在大中城市 蔓延,也悄悄伸向城乡结合部,甚至农村 乡镇。调查组在访问中发现,一些家庭经 济负担沉重的农村孩子,竟然把全家人东 拼西凑用来交学费的最后一点钱,都塞进 网吧老板的口袋。
一个令人深感忧虑的重大社会问题
调查组发现,网吧客源七成来自中小学生,约80%的网 吧设立在学校周边200米以内,且只要有客均通宵营业。 各色网吧还普遍开设“早专场”,很多学生早上离开家先 去 网吧,再去上学。 网吧为了吸引学生,还采取了各种优惠条件,如会员 制、贵宾卡、储值消费、优惠包夜甚至赊账、吃住玩“一 条龙”服务……一些学生陷入网吧往往不能自拔,某校学 生刘某,因上网发展到偷窃,父亲盛怒之下砍断其手指, 刘某竟然说:“只要我还活着,网吧是一定要去的。”

2003年初到同年8月,广东省关工委调研组和 省教育厅关工委、省内六市关工委、教育局关工 委,对30个县(市、区)74所中小学438个教学 班的2205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先后明查 暗访数十间网吧。调查组看到:网吧中充斥着血 腥暴力色情内容和各种安全隐患,而未成年人却 是它的主要顾客。某市在校学生每天去网吧上网 1-2小时的达80%;某校高二级300名学生每天在 网吧上网超过1小时的多达99.7%;某县初中低年 级和小学高年级学生占网吧总人数的60%……
屡禁网吧却难止源头网吧老板设法避检查

广东省在治理“黑网吧”和网吧管理方 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引 入,上网者需凭身份证刷入等手段都旨在 将未成年人拦在网吧门外。但事实证明, 不仅“黑网吧”视公安部门的高科技路障 为空气,就连登记在册的网吧老板也用自 己的身份证替未成年的学生刷入,逃避检 查。
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中多数是在网吧结团伙

调查组在某工读学校随机调查20人,竟有18 人是“网虫”,其中8人参与抢劫、5人偷窃,还 有4人在网吧结识社会团伙而参加帮派。
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多数是在网吧结成团伙。 调查表明,屡屡发生在校园里的勒索、恐吓、暴 力事件,直接、间接与中小学生在网吧结识社会 无业青年有关。
未成年人上网引发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上网已成为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 生活中十分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些网吧业主引诱、容留未成年人上网, 使一些青少年沉湎于网上淫秽色情信息, 有书不读,有学不上,有的甚至走上违法 犯罪道路。记者在市检察院了解到,色情、 暴力、恐怖等网上不良信息对部分青少年 影响有所扩大。据统计,2001年以来, 未成年人上网引发的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 趋势。
3、利用征文活动加强学生对网瘾的认识和戒除网瘾 的决心,我们学校每年都搞“五四”征文的活动, 在这方面我想可以搞一次与网瘾有关方面的征文, 因为通过征文一方面我们可以更有深度广度地了解 到学生内心世界对网络的认识,以便在教育教学工 作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 对网瘾的认识和戒除网瘾的决心。4、通过演讲比赛 或者辩论赛提升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讨论的主题可以 围绕“网络的利弊”、“网络与健康”等等进行。5、 利用板报进行宣传教育,但是发现报廊上的内容在 网瘾这块欠缺,因此我认为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是非 常必要的。通过这种长期的宣传以及思想上的灌输, 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五、集结家长的力量,平等沟通积极引导
对于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 够的,因此我们要集结家长的力量,共同帮助学 生解决问题。因此,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 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家长应该 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 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 怀、理解与安慰。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聊孩子感 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 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 求,就可以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网络爸爸” 限制孩子在家的上网时间。越是限制孩子越会有 叛逆的心理。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服务现代教学
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喜欢上网时很正常的一 件事情,但是他们有的已经成瘾,这势必影响到 他们的学习,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脑海中浮 现的都是游戏的画面,节省着平时的生活费作为 下次上网的开销,计划着下一次的上网等等。这 样下去他们将荒废了他们的学业,影响了身体的 健康,虚度了他们的青春年华……一系列事情会 像发生了连锁反应似的发生,我们不忍心看到这 样的结果,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到从 以下几个方面引导这些网瘾的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其二,网吧钻管理空子,使孩子过度沉湎 网吧。一些痴于网吧的青少年,抵挡不住 诱惑,很容易产生违法犯罪念头,铤而走 险
其三,知识贫乏,认知辨别能力弱是诱发 犯罪的主观原因。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发育 阶段,对一切事物都有模仿和接受的天 性,缺乏相应的自我控制和自觉抵制能 力,在缺少正确引导的情况下,网络内的 激情贴图、暴力游戏等就会使一些孩子受 影响。普法教育不到位也是导致犯罪的客 观原因。
因此,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上应该给学生 一点时间来上网,教师要加以引导和监督, 他们可以浏览新闻,搜索学科知识,进行 网上交流学习,建立博客学习资源库等等。 信息时代下学生的信息来源途径不应当是 闭塞的,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课这块阵地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修 养内涵。要通过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认识到 要学会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做网络的奴 隶。
学会控制自己,避免迷恋网吧
不少中小学生迷恋网吧!调查揭示触目惊心

现在的中小学生有多迷恋网吧?近日
由 广东省关工委调研组和广东省教育厅关工 委共同进行的“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 所 (网吧)不良影响的调查”揭示了触目惊 心 的数字。教育专家疾呼:“拯救未成年人 精
某校高二300名学生有九成九每天上网吧
二、加强的班主任的引导教育作用,教会学生做人和学习
任何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原因,原因是 多种多样,不是统一的,在于你怎么了解他的故事,怎么 走进他的心里。在学校班主任是最接近学生的人,在班级 中如果发现学生有网瘾,那么班主任首先应当去了解学生 的心里想法。帮助一个孩子情感交流非常重要,你首先要 能走进他的内心去了解他。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 班主任首先要细心,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网瘾问题,一旦发 现要多加疏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的团体活动,分散学生 上网的倾向。其次班主任要有耐心,对于网瘾学生要不抛 弃,不放弃。再次,班主任要有爱心,上网成瘾的学生往 往是内心孤独的,或者是缺少疼爱的,因此对于网瘾学生 要少一点冷落多一点尊重,少一点歧视多一点理解,少一 点排挤多一点关爱,为整个班级的师生之间搭建一个平等 的沟通交流平台,让班级充满爱 。
一、抓好学校的政教工作,加强学生的认知教育和道德
教育
1、开展主题班会,班会是我们学校政教工作中一 如既往开展的活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每学期或 者每学年开展一次相关主题的班会活动以增加学 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利用,另外在每学期的家 长会中也应当渗透相关的内容,提高家长在这方 面的教育力度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2、开展丰富 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转 移网瘾的方向,我们的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五四” 文艺汇演、春季公路越野、排球、足球、篮球比 赛、田径运动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会转移那些 网瘾同学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 乐。
四、加强对网瘾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教师责无旁贷
高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如果不正确引导将误入歧途, 因此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与控制力锻炼。首 先,青少年应树立一个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为 动力培养自己的控制力与忍耐力。其次,加强自身情 操的陶冶,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外部沟通, 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方面的外部支持。如自己难以控 制自己,还可让家长参与进来监督自己。在这方面心 理教师应当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学校的心理咨询 信箱随时欢迎学生投递信件,倾吐心声。另外心理咨 询教师可以把自己的QQ、邮箱等网络联系方式给学 生,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咨询。学生不愿意与家长、班 主任沟通的可以与心理咨询教师沟通,得到交流,心 理咨询教师会帮助网瘾学生走出网瘾的困惑,培养自 身学习的兴趣和高尚的情操。
常听办公室的信息技术教师说他们不允许 学生上网,虽然我不教信息技术课,但是 也给学生们代过信息技术课,通过几节代 课给我的感觉就是:越是限制、禁锢学生 上网,他们对上网越是饥渴。在这点上我 认为在完成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可以给学生 一部分时间上网,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住 宿生占大部分,他们了解信息的途径很狭 隘,甚至很闭塞。可以说唯一的途径就是 中午在食堂播放的新闻联播,但是由于环 境嘈杂或者时间限制他们获得的信息很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