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C网新基站的研究

合集下载

C—RAN试点潜行中移动绿色新平台剑指未来

C—RAN试点潜行中移动绿色新平台剑指未来
≥年 4 末 , 月 中移 动研 究 院推 出面 向 绿色 渔进 的 新型 无线 接 八 网架 构
C— N, 时发 布了 详述 其组 织 架构 、 键 技 木及 实施 方 案 的 白皮书 。 RA 同 关
移 动 研 究 院 副 院 长 王 晓 云 深 谙 新 形 势 下 中移 动 面 临 的 重 重 压 力 , 些 压 力 这 直 接 导 致 了C AN的诞 生 。 —R
中移动绿色新平台剑指未来
随着绿色节能、降本增效成为迫切所需,中移动C RN - 横空出世 , -A * a  ̄ 4 产业链更显示了浓
厚兴趣 。
一 ~ — — — — 一 ~
些 省份 有序 开 展 , 并取 得 了 显著成 效 , 用 他 的 话 来 说 ,“ 月 的试 点证 明 , 几个
出 ( E 包 括 电 力 、 工 维 护 、站 OP X, 人 点 租 金 、 输 费 用 ) 1 % 的投 资 支 出 传 和 5
( AP X, 括 勘 站 及 网 络 规 划 、 C E 包 配 套 设 备 、 站 设 备 、 络 建 设 费 用 ) 基 网 。
施 , B 目前 正 从 未 来 R IM AN的 新 架 构
角 度 考 虑 无 线 网 络 云 产 品 的 规 划 和 部
署 , 明 性 、高 使 用 率 、 可 扩 展 性 、 透 高 快 速 资 源 服 务 是 lM 研 究 的重 点 。《 B 孓
在 层 层 重 压 下 , 移 动 研 究 院 力 中 图从 三 个 方 面优 化 R AN架 构 , 决 解
以 上 问题 即 减 少 基 站 设 备 所 需 的 机 房 、 用 协 作 式 无 线 接 入 技 术 、采 采 用 资 源 聚 合 以 及 动 态 资 源 分 配 , 是 于 C—R AN的 三 个 要 义一 集 中处 理 、

中国联通WCDMA网络规划与建设要点

中国联通WCDMA网络规划与建设要点

中国联通WCDMA网络规划与建设要点作者:庄惜民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13期【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通信业飞速发展,更为可喜的是在2009年1月17日,中国3G卡正式发放,各界人士再次将关注焦点集中到3G业务上。

相比之前一直猜测何时发放牌照,现在更多的是关注三大运营商怎样快速建设覆盖面较大的3G网络,本文下面将对其优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国联通WCDMA网络规划建设要点在现在的通信行业,三大运营商一直在不断推陈出新。

中国电信公司高调推出天翼手机;中国移动公司一直致力于“3G”品牌,然而中国联通掌握着WCDMA牌照,WCDMA牌照是全球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通信运营牌照。

中国联通的低调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联通公司吸取了当年运营CDMA网络时的失败经验。

如今在拥有更优质的WCDMA牌照的前提下,依然选择了低调务实的招标建设策略,很明显避开了早期因为网络建设不够完善而影响后期手机推广销售的战略失误。

文章将针对中国联通对于优质的WCDMA运营牌照的建设优化工作,阐述在网络规划中的重大要点。

一、中国联通WCDMA网络建设现状简析中国联通在WCDMA的网络建设可谓初见成效。

现今,联通公司计划在55个重要城市率先推出3G商用业务,预计年底这一商用业务覆盖面积将达到282个城市,各个地方均能使用网络视频电话。

中国联通已经完成了较大范围的WCDMA的网络基础布置,而这意味着WCDMA网络进入了全面的招标工作。

在2009年,中国联通投资近600亿元用于WCDMA的一期建设工作,将完成多达77272个网络基站。

这也表明中国联通会在短期内完成WCDMA 网络的建设工作。

二、关于中国联通WCDMA频谱规划与策略根据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何廷润对中国联通的业务发展分析,联通公司在WCDMA网络的建设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频率资源,具备了3G网络早期和中期的业务发展的基本条件。

何廷润同时指出,联通公司的3G频率并不发达。

基站建设及基站天线的研究

基站建设及基站天线的研究
Ab t a t n o d rt e h tt n c n t c in r q i me to a y st ee t n a d f tb e s t n.a d me tt e s r c :I r e o me tt e sai o sr t e u r o u o e n fe s i s l ci n a a t i e o s s a o n e } l
i u tae r m e ve fs se d s n.t e a p i ain o ma t n e n a e sai n W s n r d c d An o e l sr td fo t iw o y tm e i l h g h p l t f c o s r a t n a i b t t a a o ito u e . d a n v l n s o s l
第l 8卷 第 1 期 1
V0 .8 11
NO 1 .1
电 子 设 计 工 程
El c r n c De in En i e rn e to i sg g n e i gΒιβλιοθήκη 21 0 0年 1 月 1
No .2 0 v 01
基站建设及基站天线的研 究
王建伟
( 西 移 动 铜 川 分 公 司 , 陕 西 铜 川 7 7 31 陕 20 )
智 能 天 线技 术 在 基 站 中的 应 用 . 且 用 HF S软 件 仿 真 了一 种 新 型 的 对 称 阵 子 天 线 , 天 线 驻 波 比 小 于 2的 带 宽 可 并 S 该
以达 到 6 %。 有 良好 的 宽 频 带 特 性 。 0 具
关 键 词 : 站 建 设 ; S ; 称 阵子 ;宽频 带 基 HF S 对 中图 分 类 号 : N 2 ' 1 T 8 V,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7 — 2 6 2 1 ) o 8 — 4 6 4 6 3 (0 0 U_ 1 9 o

WCDMA基站传输技术的研究

WCDMA基站传输技术的研究

基站传输规划提出可行 l建议。 生 1 CD W MA 网络 对 传 输 承载 网 的 要 求
虽 WC MA 系 统 的 真 正核 心技 术 集 中在 空 中接 D 口上 . 系统 的 网络侧 是实 现空 中接 口技 术 的基础 , 但 其
泛 的 , 欧洲 、 在 亚太 、 非洲 、 中东和北 美 等地 区都 有广 泛
Aln i h o s r c i n a d a pi a i n o G n t o k 3 s r i e o g w t t e c n tu t n p l t f3 e w r s, G e v c s,e p ca l a a s r ie i g o r pd y Th s e d h o c o s e il d t e v c s w l r w a i l . e e n e y l hg —p f r a c o e B w i i e a d ta s ison n t o k h xs i g ta s is o e w o k o G a e s a in i o — ih — er m n e n d t w d b n r n m s i e w r T e e it r n m s i n n t r f2 b s t t s w l b o h n o l s r c h e e o m e to G s r ie . tr s a c h e h o o y o o e B ta s ison n t r v rE rF tu tt e d v l p n f3 e vc s I e e r h t e t c n lg fn d r n m s i e wo k o e 1 o E,a d a a y e n n lz s t e p a s f r u r n m ison h n i g v s a p r r t ln ig f rNo e B ta s i so f CDMA y t m h l n o b ta s s i ,t e ie n a p op i e pa n n o d r n m s i n o l t a W s se

C-RAN 无线投资建设成本差异分析

C-RAN 无线投资建设成本差异分析

C-RAN无线投资建设成本差异分析收稿日期:2017-04-06责任编辑:文竹******************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C-RAN Wireless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Cost面对日益增长的运营成本和未来5G 超密集组网的需求,为了保持盈利长期稳定的增长,移动运营商必须寻找可以低成本地为用户提供无线业务的方法,C-RAN 的组网方式在降低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

通过具体实例对采用C-RAN 与传统组网方式两种模式的各类无线投资建设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通过采用C-RAN 能较显著地降低无线投资建设成本及平均能耗。

C-RAN 5G 建设成本 远端机房Facing the increas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5G ultra-dense networking in the future, mobile operators should look for the way to provide wireless services with the low cost to maintain the long-term and steady growth of the profi t. C-RAN has the advantage of decreasing the cost. The cost of different wireless investment constructions using the two modes of C-RAN and the traditional networking was analyzed based on specifi c cases.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show that C-RAN can evidently reduce the wireless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cost and the 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C-RAN 5G construction cost remote room(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Anhui Branch, Hefei 230000, China)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7.13.014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7)13-0070-06引用格式:段小玲,黄艳. C-RAN无线投资建设成本差异分析[J]. 移动通信, 2017,41(13): 70-75.【摘 要】【关键词】段小玲,黄艳DUAN Xiaoling, HUANG Yan[Abstract][Key words]1 引言如今,移动运营商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用于建设、运营、升级无线接入网的支出不断增加,但收入却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相反在部分业务上收入呈缓落趋势。

秦皇岛电信:不断完善C网 引领3G生活

秦皇岛电信:不断完善C网 引领3G生活

了人们 的想象 。“ 成为秦皇 岛电信 快”
在 3 G元 年 网 络建 设 工 作 的最 好 总 结 。
港城 市 民尽 享 智 慧 生活
市 民家 中只要安 装 了宽带 ,并安 装 了“ 庭全球 眼 ” 频监控 设备 , 家 视 就
能 够通 过任何 一 台可上 网 的电脑 , 及
时监控家中 、 门市 的安 全 。而 如 果你 是 中 国电 信 天 翼 3 G手 机 用 户 , 能 通 过 就 手 机 随 时 监 控 了 解 家 里 的 情 况 … …这 只 是 天翼 3 G应 用 的冰 山 一 角 。
里 ,秦 皇岛电信风雨 兼程地 完成 了移
动 业 务 从 无 到 有 , 实 现 了零 的 突 破 的
重大转 变 ,为秦 皇岛 电信 发展史 书写
了 浓 墨 重 彩 的一 笔 。
中 , 皇岛电信仅 用 了 l 秦 3天 时间就 完
20 0 9年 4月 2 升 级 替 换 后 的 01 3,
秦 皇岛 电信 员工 向秦皇 岛市刘成副市长展 示 3 G业务和速度
( 排 左 二 为 河毫 l p ca F c s特 舅 嘏: 00 , 3 信 e il o u S 0 遘
2 3个基站及首批新建的 4 2 0多个基站 率先 开通 了 E — O,G网络 实现 了秦 VD 3 皇岛市 东起山海关 、 西至黄金海岸 , 在 人 口密集 、 经济繁荣 的区域 , 以及高速
来 的 4倍 。
响 彻 中 国 大 街 小 巷 的 “ 翼 ” 经 典 广 天
告 , 次将 3 首 G互 联 网 手 机 的 概 念 带 到
了秦 皇 岛 这 座 滨 海 小 城 , 后 电信 3 之 G
的 正 式 开 通 更 是 让 港 城 人 民 的生 活 发 生 了不 小 的 变 化 。在 短 短 一 年 的 时 间

中国电信C网发展研究

中国电信C网发展研究
电信 c 网的发展 。 CD MA网 络质 量 与其 它运 营 相 当 ,特 别 机 已成CD MA 终 端 发展 主 流 。2 0 0 8 年中 国 电信 接 手 C网时 ,有 效 用 户 不 到3 0 0 0 万 。 经过 3 年 多的 努力 ,中 国 电信 建成 了 基 站和 载扇 数相 比 ,基 站 数增 加 了1 倍、 已达 1 7 万个 ,其 中包 括3 G 基站1 O 万个, 提 出一 些新 的推广 或营 销方 式 ,促 进 中国 在 网络 规 模 方面 ,无 线 接 入 网 与 接 收 时
8 . 7 % ;固 网收 入 1 7 0 6 . 1 5 亿 元 ,移 动 服 务 收入达  ̄ J J 6 9 7 亿 元 ,同比增 长4 2 6 %,
占通信 主 业 营业 收 入 比 重达 到2 9 %。 电
优势S 1 品牌优势 2 技术优势 3 团 队优 势 4 服务优势 劣势W 1 规模小 2 宣传 力度不够大 3 未 有效 市 场 化
O B S E R v A T l 6 N — — I — 观 察
~ - -, ,
中国 电信C 网发展研 究
中 国 电信 业 务 转型 后 发 展 迅 速 。 数 大 数 据增 值 业 务 能 力 吸纳 很 多 的用 户 , 本 经 覆 盖 了所 有 的县 级 以上 的城 市 , 以及 据 显示 ,截 至2 0 1 2 年4 月底 ,天 翼移 动业
电信 收购 中 国联 通C D MA 网 ,中国联 通 与 用 户 总数 达 到8 8 0 2 万户 。同 时 ,中 国 电
3 、电信c 网业 务的s wT O 分析
中国 网通合 并 ,中 国卫通 的基础 电信 业务 信 3 G用户 已经 突 破 千万 。截 止 2 0 1 1 年, 并入 中国 电信 ,中 国铁通 并入 中国移 动 。 中 国 电信 3 G室 外 基 站 数 目已 超 过 2 0 万 中 国 电信 的 发 展 中 面 临 了 各 种 机 会 2 0 1 1 年 , 电信 集 团 实现 合 并经 营收 个 ,3 G网 络覆 盖 至 全 国所 有 县 级 以上 城 与威胁 ,面对 这 些更要 充分利 用 自己 的优 入2 9 2 0 . 2 4 亿 元 , 同 比增 长 1 2 1 % ,其 市及9 6 %的 乡镇 。 势 抓住 这 些机 会 ,不 断创造 新的 奇迹 。以 中通 信 主业 实 现经 营 收入 ( 不 含 初 装 费 2 . 2 业务 转型后 的发 展概 况 下 为 电信 市场 的S WT O 分 析 和终端销售 ) 2 4 0 3 1 5 亿 元 ,同 比增 长

经典案例-CL基站深度共享解决2T4R部署难题

经典案例-CL基站深度共享解决2T4R部署难题

CL基站深度共享解决2T4R部署难题摘要:2T4R可以有效的提升LTE边缘覆盖,提升VoLTE业务的感知,因此L800M站点 2T4R 改造是移动网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发挥L800M网络的托底作用,集团要求L800与C网1:1建设,但在改造过程中,经常会受限于铁塔天面资源、机房空间及供电等原因,现网中有不少场景无法改造,即使能够改造的站点,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包括天线平台改造、增加天线、增加机柜、增加供电设备,导致改造成本高企,后续保有的成本大量增加(铁塔租金及电费等成本)。

本文从CL基站共享资源(包括天面、基站设备、传输设备)入手,快速实现不具备2T4R 改造条件站点实现2T4R改造,同时通过天馈、RRU、BBU及基站传输设备的共享,减少了基站设备、传输设备改造费用,降低了日常维护的难度,在快速实现2T4R的基础上可以节约改造及建设费用,节省铁塔租金及电费等日常维护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符合节能减排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2T2R、2T4R、不具备改造条件、组网策略、共享传输、共享BBU、共享双模RRU 1概述2T4R可以有效的提升LTE边缘覆盖,提升VoLTE业务的感知。

舟山公司积极推进2T4R 改造和L800与C网1:1建设工作,仍有181个2T2R L800站点未完成2T4R改造,仍44个C网站点未完成L800与C网1:1建设工作。

舟山电信2T4R改造及L800与C网1:1建设情况:2T4R改造及L800与C网1:1建设痛点1.1天面资源受限a.天线安装位置受限,现有的天线平台安装天线的数量已达到最大值,无法增加新的天线;b.天线平台承重受限,无法更换体积及重量更大的4端口或8端口天线,或新增上塔RRU的重量。

c.采用2T2R美化天线,无法进行替换的场景。

1.2机房空间受限a.机房现有机柜设备已安装满,机房无空间增加新的机柜来安装基站设备;b.机房现有机柜设备已安装满,需要进行改造增加新的机柜。

中国电信整合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的探讨

中国电信整合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的探讨

电 信 重 组 涉 及 的 C网基 站 包 括 以 级的监控中心直接对基站进行管理。
营 商 市 场 、行 业 市 场 的 广 泛 应 用 和长 下 几种 类型 ( 表 1 示 ) 如 所 。 期 锤 炼 ,已经 从 一 个 单 一 监 控产 品制
这种网络架构 的差异性使得无论
由 于 占据 基 站 数 量 8 %的 共 网基 将 固 网机 房 纳 入 C网监 控 系统 ,还 是 0
产经 空 间
中国电信整合后动力 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的探讨
随 呈
统 综 合 解 决 方 案 和 服 务 的 “ 控 专 要 持续 共 站 一 定 时 间 。 这部 分 基 站 无 监
家 ”。
论 通过 升 级 或 更 换 基 站 监控 设 备 ,还
网运营商发展为固网/ 的综合运营 移动
造 商 ,成 长 为 能 够 提 供 集 中监 控 系 站 在 电 信 和联 通 都 会 存 在 ,而 且 还需 将 C网 基 站 纳 入 固 网监 控 系统 ,都 需

基站类 型
共站基站
基站情况
监控 方式
指原联通中 G 网和 C网共用站址的基站 ,该类 型基站数量较多,通常会 占 8 %。基站 内只有 电信 、联通都能够进行监测,而拥 0
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 司,从 1 9 在 短期 内实现 具有 一 定 困难 。 95
年 开 始 监控 产 品研 发 以来 ,一直 专注 于 监 控 领域 ,历 经 国 内 、国 际 电 信运
1C . 网基 站复 杂 的产 权 问题
场监控单元 ( S F U),在县一级 一般
不 再 设 立监 控 中心 或 监 控 站 ,由地 市

关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研究

关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研究
社会层面
互联网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 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
国家安全层面
互联网基础设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政 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互联网基础设施经历了从早期的ARPANET到现代的互联 网,从传统的PC端到移动端的发展,从窄带到宽带的发 展等几个阶段。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普及和应用,数据中心和云 计算平台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各种应用提供更加灵 活、高效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3.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技术将逐渐普及,这将对互联网基础设 施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好地适应和支持这些新技术。
4.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问题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互联网基础设施需要更 加注重网络安全防护和保障,确保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安全 性。
积极推动研发新一代网络技术,包括5G、物联 网、人工智能等,以满足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
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性能
不断优化网络架构,提升网络基础设施的性能, 包括速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
3
促进网络技术的融合发展
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网络技术合作,促进网络 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全面升 级。
物联网的普及
01
物联网技术使得各种设备和传感 器得以互联互通,从而为互联网 基础设施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来 源。
02
物联网技术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 水平,使得互联网基础设施更加 高效、可靠。
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了 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从而 提高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
研究成果三:数据中心优化技术

c网的一些概念

c网的一些概念
天馈接反有什么后果?1、切换失败;2、频率干扰产生掉话;3、通话质量差;4、邻区错误。反映到客户使用上就是网络质量差,问题千奇百怪。有时信号很好打不成电话;有时打电话容易掉话;有时打电话无声。
CDMA长码区分用户,短码区分基站扇区。
一个基站的扇区都有自己的PN码。
但是因为PN码的有限,所以存在PN码复用。
所谓软切换是指移动台需要切换时,先与新的基站连通再与原基站切断联系,而不是先切断与原基站的联系再与新的基站连通。
分集技术是指系统能同时接收并有效利用两个或更多个输入信号,这些输入信号的衰落互不相关。
分集接收是克服多径衰落的一个有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接收机可对多个携有相同信息且衰落特性相互独立的接收信号在合并处理之后进行判决。
CDMA是自干扰系统,影响系统容量的就是总干扰,为了容纳更多的用户,在满足QOS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手机的发射功率,也就是降低了对其他人的干扰,让每个用户到达基站侧的功率都基本相同,所以采用功率控制来克服网络中的远近效应和干扰受限,使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网络的容量达到最大。由于系统的设计,功率控制的速度难以抵抗在用户处于高速运动时的信号衰落,所以功率控制对高速运动的用户信号起的作用很小!
地址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CDMA系统的容量、抗干扰能力、接入和切换锁定等性能。
在前向信道中,长度为242-1的m序列被用作对业务信道进行扰码(注意不是被用作扩频,)长度为215-1的m序列被用于对前向信道进行正交调制.
在反向CDMA信道中,长度为242-1的m序列被用作直接扩频,长度为215-1的PN码也被用于对反向业务信道进行正交调制,但因为在反向因为信道上不需要标识属于哪个基站,所以对于所有移动台而言都使用同一相位的m序列,其相位偏置是0。(也就是说载反向业务信道上可以标识属于某个基站?)

通信基站的建设及4G网覆盖的探究

通信基站的建设及4G网覆盖的探究

5G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建设是5G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 素,包括站点选择、设备配置、能源消耗和网络安全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可以保证5G网络的性能和质量,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为了满足未 来的需求,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以适应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五、未来展望
4、综合考虑留余量:在选定站点后,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未来网络 扩展需求、设备升级等,在站点选择上留有一定的余量。
5、落实细节保稳定: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每一个细节,确保基站的 稳定运行。包括设备安装、线缆布放、防雷接地等方面都要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保证基站的安全与稳定。
此外,针对5G移动通信基站的特点,还需特别以下几个方面:
3、用户数量随着人们对通信技术需求的不断增长,4G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 加。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球4G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0亿,其中中国市场占据最 大份额。用户数量的增加也促进了4G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4、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网络将逐渐普及。5G 网络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能够满足人们对通信技术更高 层次的需求。因此,未来4G网络将逐渐向5G网络过渡,同时也会与Wi-Fi等其他 无线通信技术相互融合,共同促进通信行业的发展。
一、选址原则
1、科学合理:基站的选址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既要满足信号覆盖需求, 又要避免资源的浪费。
2、安全稳定:选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安全和运行稳定,避免选址在易 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区域。
3、高效经济: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成本经济、易于维 护的站点。
二、选址因素
1、覆盖需求:根据区域的人口密度、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等条件,预估 基站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C级GPS网的建设

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C级GPS网的建设
21 0 2年 8月 第 4期
文 章 编 号 :6 2 86 (0 2 0 - 0 — 17 - 22 2 1 )4 18 0 4




Aug 2 2 . 01
No 4 .
U b n Ge te n e l n e t ai n& S r e i g r a oe h i a I v si t g o u v yn
地面 点采用 普通 地 面标 石 , 现场 挖坑 浇注 ; 岩水 基 准共 用 点 采 用 机 钻 方 式 埋 设 至 基 岩 内 5 m( 图 0c 见 2 ; 顶点 采用 高约 12 0mm的 圆柱 型钢 标 或 三角 型 )楼 0 钢标 ( 3 , 图 ) 埋设 时充 分 考 虑 了稳 定 性 、 顶 防水 、 楼 防 雷及 钢标 防锈 等 因素 的影 响 。
文着重介绍此 网的建立 。
站 2 , 中五一广场 站为 12号线换 乘站 ; 0座 其 、 同时 , 该线
路还 与规划 中的 1 A线交叉于新 河三角洲站 、 3号线交 与
叉 于侯家塘站 、 4 与 号线交叉于赤黄路站 。该线路呈南北
走 向 , 已开工建设 的轨道交通 2号线 ( 与 东西走 向) 形成 ,
2 方 案 设 计
2 1 技术标 准 .
表1
G S控 制 网 主要 技 术 指 标 [] P
2 2 设计原 则 .
工 , 目前 城市 高程投 影 面及地 铁施 工高程 投 影 面上 , 在
各平 差计算 出一 套 坐标成果 。
2 4 网形 设计 .
( )沿 线 路 布设 , 带状 分 布 , 个 车站 附 近尽 量 设计 一 个 点 , 呈 每 各
中图 分 类 号 :28 4 ,2 8 P 2 .9 P5

CDMA网络纵深覆盖研究

CDMA网络纵深覆盖研究

采用R U R 或者直 放站, 天馈选 型为鞭状天 () 2方案制 定及试 点: 按照场 景类 别将弱覆 盖 区域 进行 归 可根据小区话务强度, 该种方法适合用于 类, 挑选 典型场 景 现场 勘查 , 定合 理 的优 化方案 并安排 实 线或者小板状天线。由于小区楼 高的局 限性, 制
施, 通过 测试对 比评 估优化方 案, 最终按各场景输 出一套最合 密集老小区的局部覆 盖补盲。 对于农村、 偏远 道路, 则可利用小灵通高杆C 网改造 进行覆 适 的 纵深 覆 盖 方法 ; 小灵通高杆高度在2 米 左右, 挂6 公分基站天线 , 0 加 0 () 灌建设: 3 滴 开展小区滴灌 建设专项 , 复制推 广纵深覆盖 盖补盲。 覆盖距离一般在3 0 4 0 左右, 0 - 0米 无需涉及协调, 施工难度小。 方法 , 顺深度覆盖建设 的各个环 节, 理 规模解 决严重 影响用户 感知的弱覆盖小区;
25基站天馈横置覆盖高层 .
高层 覆盖现 状 : 新建楼 宇 1层 以上 由于存在 高层 导频污 5
染, 信号不稳定, 易掉话。 高层覆盖 除了新建 室分系统之 外, 没 有其他更加有效 的办法 。 而高层住宅与商务楼宇 的不同之处在 于, 室分 天线无 法引入用户家中, 致用户在家 中仍 然 占用宏 导
且 容易被 ( 场 景 收 集 : 过 网管 系 统 跟 踪 、 析 T P 小 区 , D 接 天线 解决区域 覆盖效 果欠佳 , 施工过程 中目标 过大, 1 ) 通 分 O N CR 发现 。 但这类小区中电信 的小灵通资源很多, 借助小灵通基站设 入导频 强度分析, 依据 省公司提供 的低接入E /o c I 扇区情况 , 梳 理网络结构, 整理出需要重 点勘测解决的弱覆盖 区域; 备升级或 者维修的名义 , 对其C 网改造, 不易被居民发现 。 信源

C、G两网未来运营悬疑待解

C、G两网未来运营悬疑待解

潜在价值 比预 先 估算 的高很 多 也许 合

进 行 预 计 6 月底 就 会 有 准 确 结 果


后续
C

G
两 网本身
务运 营 的影 响等 随 着 国家 政 策 法 律
。 、
作 经 营 的 形 式 对 资 金不 很 宽 裕 的 中国 电
涉 及 到 上 市 公 司 资 产 变动 和 资 产 并 购 的 实际操作 大概 需 要3

网分营
已 经 完 J戎了 C 网 和 G 网 的 物 理


层 面 的 拆 分 但 是 C G 两 网 在骨 干 架 构 上 面 临 的大 量 共享和 共用


在 诸 多障 碍 在 资 产 没 有分 割 到 位 的 情


比如 局 址


况 下 探 讨 共 同 经 营 的 问 题 也 是 非 常必

-
涉及 到 两 种 技 术 模 式 整 个 通 信 网 络 运

的 不 断 完 善 以 及 城 市居 民 维 权 意 识 的增
强 现 在 评 价 企 业 战 略 的方 式 与 以 前 明
, ,
信 和 新 中国联 通 而 言是 比 较现 实 的 选


5 /b /q

的时 间 这

营 体 系本 来 就 比 较 复 杂 而 且 C 网 建 设


● 本刊记 者 宋 军 杰
对C网

中国联 通 在6 年 的 时 间 内
同)

电信 专 家 杜 碧 玉 认 为 拆 分 C 网 应

的 累 计 投 入 接 近 1 0 0 0 {Z 元 ( 人 民 币 下

C-RAN现网部署提上日程 国际合作获实质性成果

C-RAN现网部署提上日程 国际合作获实质性成果

5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 ekly在C-R AN 现网部署上,根据不同场景,中国移动提出了在全新网络中小规模集中部署、在基站下沉趋势下利用骨干机房集中B B U 和新建微站等方案。

C-RAN 现网部署提上日程国际合作获实质性成果本刊记者|鲁义轩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年的研发与试点,中国移动C-RAN 在实际产品、现网部署、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获得实际进展。

其中,在现网部署策略上,中国移动提出适应不同场景的方案,一是在全新网络建设或既有网络规模替换中,积极采用C-RAN 小规模集中部署,减少对现网的冲击,逐步完善光纤管理技术;二是在“基站下沉”的趋势下,充分利用既有宏站资源,向下延伸基于集中式部署的微站、微微站,利用既有骨干机房集中BBU 和新增微站,在减小现网影响的同时增加容量、改善覆盖。

基带池与原型机研究进展突出过去一年,中国移动在长沙、珠海等地的C-RAN 集中化部署试验,验证了C-RAN 组网模式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在大规模基带池、基于IT 平台的原型机这两大领域,中国移动C-RAN 研发项目团队获得了较大进展。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陈奎林称,中国移动对大规模基带池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高速互联架构(拓扑及路由)、虚拟化、负载均衡、系统级容灾等内容。

通过借鉴国外的互联方案,大规模基带池这一研究项目目前已经能够有效实现100至1000个扇区的扩展,同时在多个节点提供大带宽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站点间的协作。

在该理论研究获得上述进展的同时,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华为、英特尔进行了密切的交流和合作,不久前在日内瓦电信展C-RAN 合作厂家已推出了大规模基带池实际产品,其主要特点为:单机柜可支持10~6个BBU 构成基带池;可支持60个宏站载波的TD-LTE/TD-SCDMA ;基带池实现了载波调度,容灾备份等技术。

此外,继去年中国移动展出了基于IT 平台GSM 的原型机型之后,今年中国移动研究院再次取得实质性研发进展,和I BM 、中兴通讯、华为、英特尔开发了两套基于I T 平台的C-RAN 原型机系统,分别实现了GSM/TD-SCDMA/TD-LTE 三模标准的实时处理和基带池功能。

关于C网CDBS基站RFU故障率较高的一些看法

关于C网CDBS基站RFU故障率较高的一些看法

关于C网CDBS基站RFU故障率较高的一些看法从本年度4月开始我市C网CDBS基站的RFU故障率明显提升,目前为止已更换RFU 24个,对于网络的稳定性造成了较坏的影响,并且对于日常的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此问题已多次的向朗讯公司及蒙分反应,但至今朗讯公司都没有给出一个造成故障的确切答复也没有拿出一个解决方法。

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其它盟市兄弟公司都有该情况。

这个问题不只困扰我们同时也是其它分公司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多次寻求厂家帮助最后还是不能根本解决该问题的情况下,我对于故障类型进行了整理,具体如下:1、在软件版本升级到F2215后,在偶然的一次ROP报告导出中发现有10个基站的11个RFU出现第2类型的告警,这种告警对于设备运行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用户通话是有一定影响的,对于出现的这种故障类型曾经寻求朗讯的帮助,但朗讯也不太确定这种ALARM TYPE: 2的告警到底指示哪部分的故障,最后通过协调,朗讯同意免费更换我市所有出现此种告警的RFU,全部更换后告警消失。

2、7个RFU在没有任何违规操作后出现自动退出服务现象,使用普通、强制重启命令后ROP中全部显示SOME TESTS FAILED,确定RFU出现故障,与朗讯联系全部更换。

3、4个RFU在更换后不久再次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包括退出服务后当时重启失败ROP显示SOME TESTS FAILED,但几小时后再次重启会成功,但运行时间不久又会自动退出服务。

4、还有2个RFU在网管界面及ROP报告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告警及异常情况,但在基站下使用发现该RFU没有输出功率和功率输出不稳。

通过以上4种的故障类型(只是比较简单的举出告警类型,但实际中要繁琐一些)我对于他们的告警进行了分析,以下写出一些自己的想法:1、为什么在今年会出现这么多的RFU故障呢?我想是因为在控制软件升级后一些老版本的软件不能显示的告警在新版中得到了告警输出。

所以我们并不能说在升级之前这些RFU就是无告警运行的。

5G建设中C-RAN机房动环配套建设方案探讨

5G建设中C-RAN机房动环配套建设方案探讨

5G建设中C-RAN机房动环配套建设方案探讨发布时间:2021-07-13T06:20:07.253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6期作者:王东俊[导读] 不同于传统4G基站建设,5G采用C-RAN部署方式,需要将BBU集中布置。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 350000)摘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国工信部下发5G商用牌照后,运营商立即在国内大规模开展5G建设,而机房配套建设工程为5G建设的基础。

文章针对5G C-RAN部署方式下,分析BBU集中机房电力、后备电源、制冷系统和监控等配套的现状和不足,进一步提出C-RAN机房动环配套建设建议。

关键词:5G C-RNA;动环配套引言:在初期5G建设中,主要共址原4G基站,不同于传统4G基站建设,5G采用C-RAN部署方式,需要将BBU集中布置。

C-RAN部署的优点:C-RAN机房可以节省配套资源,一套电源系统可以供多个无线站点BBU使用,实现配套共享;RRU侧可以采用拉远,无需机房,大大减少机房数量,降低建房建设和租赁费用;对于新增无线站点,RRU安装在室外覆盖点,通过拉远方式就近接入C-RAN机房,加快建设周期,节省投资;C-RAN部署同时也减少基站维护成本,基站维护人员只需要重点维护C-RAN机房,无需过多关注RRU所在覆盖点。

而C-RAN部署的缺点也很明显:C-RAN机房安全性要求更高,BBU集中机房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影响多个无线覆盖点;C-RAN机房的传输设备配置要求提高,集中BBU带来更高的带宽和安全性需求;C-RAN机房电源级别、后备电源容量配置提高;密集组网后一段光缆将承载多个无线侧站点业务,光缆资源的安全性要求更高。

5G密集组网,基站设备功耗大幅增加,如何建设机房配套保障5G网络的快速部署成为各大运营商的迫切关心的话题。

因此做好C-RAN 机房配套建设已成为5G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C-RAN机房的选址要求1.1现有机房情况前期4G建设中,无线和传输机房基本1:1配置,接入层基站的建设只需要满足本站的设备需求,因此大量站点机房面积较小,只配置一套电源系统,剩余机位较少,且光缆资源较为单一,较多站点只具备上行一条光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关于建设C网新基站的研究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提交时间:2009年4月摘要近年来,由于移动通信基站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电信基站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电信不得不转变经营观念,在树立用户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的同时,不断建立新基站。

本文结合实际操作以及本人的心得体会,着重写在建设基站中的安装过程及其规范,阐述一个基站的建设过程关键词:电信新基站的建设The abstract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depot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caused traditional the telecommunication base depot development to be under the enormous impact.In order to bases in the competition intens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telecommunication can not but transform the management idea, during the setting up user consciousness, service consciousness, market consciousness,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 establishes the new base depot unceasingly.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actual operation as well as myself attainment realized that, writes emphatic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base depot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the standard, elaborates a base depot construction process.Key word: Telecommunication new base depot construc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4)1.1 课题背景 (4)1.2 IMT-2000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 (4)第二章:CDMA的实现原理 (5)2.1 CDMA的实现原理 (5)2.2 CDMA系统构成部件 (5)2.3 CDMA的技术的特点及优点 (7)第三章C网的工程规范 (9)3.1 室内 (9)3.2 天线和电源线 (10)3.3 接地 (12)3.4 GPS线 (14)总结 (14)致谢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1.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促进C网的发展,提高CDMA手机的信号2. 寻找CDMA在现实中的技术应用方案3、完善和发展C网基站的设计理论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中国CDMA的发展并不迟,也有长期军用研究的技术积累,93年国家863计划已开展CDMA蜂窝技术研究。

94年Qualcomm首先在天津建技术试验网。

1998年具有14万容量的长城CDMA商用试验网在北京、广州、上海、西安建成,并开始小部份商用。

联通也计划在广东、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建CDMA商用试验网。

韩国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在政府的强有力的组织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CDMA网络运营仅一年多便发展到400万用户,其用户密度远高于我国用户密度最大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韩国CDMA网络运行正常,笔者曾在韩国多次用CDMA的蜂窝和PCS手机、WLL电话打回国内,呼通率高,语音清晰,末发生过掉话断线(包括高速公路上)。

韩国CDMA的运营情况,充分证明了CDMA技术是成熟的,其系统容量和话音质量较目前其它蜂窝系统(GSM、TDMA、PDC、TACS、AMPS)是最优的。

1.1.2 IMT-2000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通信的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由国际电信联盟(ITU)1985年提出,考虑到该系统将于2000年左右进入商用市场,并且其工作的频段在2000MHz,故于1996年正式更名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

第二章:CDMA的实现原理2.1 CDMA的实现原理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代码 Division分配 Multiple多样的Access接入),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CDMA采用800Mhz频率。

CDMA网于2002年1月8日开始试运行,4月8日正式开通运行。

一期的全国总容量达1500万用户,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地级市。

2.2 CDMA系统构成部件CDMA的结构:如下图2.3 CDMA的技术的特点及优点(1)RAKE接收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环境复杂,到达接收信号不会是条路径来的号,而是多径合成信号。

对于采用其他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只能采用复杂的抵抗技术,减少影响。

而对采用C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由于CDMA的相关特性,只要路径之间的时延差大于一个PN码片宽度,就可以利用多径信号加强接收效果,此种技术称为RAKE分集接收技术(俗称路径分集)。

一般RAKE接收机由搜索器(Searcher)、解调器(Finger)、合并器(Combiner)3个模块组成。

搜索器完成路径搜索,主要原理是利用码的自相关及互相关特性。

解调器完成信号的解扩、解调,解调器的个数决定了解调的路径数,通常CDMA基站系统一个RAKE接收机由4个Finger组成,移动台由3个Finger组成。

合并器完成多个解调器输出的信号的合并处理,通用的合并算法有选择式相加合并、等增益合并、最大比合并3种。

合并后的信号输出到译码单元,进行信道译码处理。

(2)速率判定技术由于CDMA是多个用户共同占用同一频带资源,相互之间通过PN码来区分,因此,同时通话用户数越多,相互之间干扰就越大。

在一定的服务质量下,如果要有效利用系统资源,那么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

现在通用的方法是采用语音压缩编码及话音激活技术。

IS-95系统就是采用了8 kbit/s(IS-95A)或13 kbit/s(IS-95B)语音编码技术以及变速率话音激活技术。

同时,变速率也为随路信令的传输提供了方便。

对于IS-95系统,接收端无法知道发送数据速率,只能通过提取信道质量信息,判定发送端可能发送的速率。

(3)软切换在CDMA数字移动系统中,切换的标准主要为导频信号的强度,导频信号强度为接收到的导频能量与全部接收到的能量的比值。

导频信号是每个基站连续发射的未经调制的、直接序列扩频的信号,它主要用于使所有在基站覆盖区中工作的移动台进行同步和切换。

基站利用一周期为2(15次方)=32 768的最大长度伪随机序列(PN)的时间偏置来标识每个前向CDMA信道(由基站到移动台),此序列PN也称为导频序列。

不同前向信道使用不同相位的m序列进行调制,其相位至少相差64bit,因此导频PN序列可使用的相位为512个。

在CDMA系统中所有CDMA小区都采用同一个频率,移动台根据接收到的基站导频信号的不同偏置来区分各个基站。

每个小区的导频要与其同一CDMA信道中的正向业务信道相配合才有效,当移动台检测到一个足够强度的导频而它未与任何一正向业务信道相配合时,就向基站发送一导频强度测量报告,基站根据此报告决定是否切换。

在CDMA的切换技术中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可以使用软切换。

所谓软切换是指当移动台需要跟一个新的基站通信时,并不先中断与原先基站的联系。

由于CDMA系统中移动台独特的RAKE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发来的信号,从而保证了CDMA系统能够实现软切换。

软切换引入大大地改善了切换的性能,消除了切换过程中通信的中断、小区边界处的“乒乓效应”以及切换引入的噪声。

(4)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分为反向功率控制及正向功率控制两种,其中,反向功率控制尤其重要,因为,反向是依靠准正交码区分的,因此,用户之间存在相互间干扰,只有保证到达基站各用户间功率一致(防止远近效应),才能保证用户容量及质量。

进行反向功率控制,指在移动台接收并测量基站发来的导频信号,根据导频信号强弱估计正确的传输损耗,并根据这种估计来调节移动台的反向发射功率。

接收信号增强就降低其发射功率,接收信号减弱就增强其发射功率。

功率控制的原则是:当信道的传播条件突然改善时,功率控制应作出快速反应(例如几微秒),以防止信号突然增强而对其他用户产生附加干扰,相反,当传播条件突然变坏时,功率调整的速度可以相对慢一些。

也就是说,宁愿单个用户的信号质量短时间恶化,也要防止许多用户因为单个用户的信号电平突然变大而增大背景干扰。

第三章:C网的施工规范3.1 室内I1001:符合朗讯安装标准,红为+0V,灰为-48V。

I1002:所有电源线正确紧固连接螺丝无松动,并用胶带或热缩套管封紧。

没有裸露的铜线,胶带不能破损。

I1003:电源线I1003.1 走线架上电源线、馈线、传输线,接地线分类走线不纠缠纽结。

各种走线都尽可能的短。

I1003.2 各类线缆的绑扎应选用合适的扎带,每种线缆的扎带应统一。

扎线方法一致,间隔要均匀,每隔1米要有固定。

多余扎带必须修剪,同一类线缆的修剪接头处于相同位置。

扎带不要扎得太紧或勒伤线缆,尤其是传输线和光纤。

I1003.3 线缆无破损,避免接触尖锐物体。

室内走线跨度超过0.6米必须要有支撑。

所有电缆必须走走线架,不得拉架空线或者铺在地上。

I1003.4 光纤弯曲半径:单根细光纤电缆:不小于25mm多根光纤束:不小于102mmI1004:捍接牢固,屏蔽铜网无外露,连接紧固。

I1005:信号线预留适当。

I1006:各类标签完整正确。

I1006.1 馈线、跳线和传输线标记方法:两端都需有标签固定于两端明显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