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6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满分 13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5 分)
1. 以下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
项( 3 分)(

A. 苍穹( qi óng)

B. 嗤笑( chī)

C.嶙峋( l ín)

D.迷惘( wǎng)

【答案】 C 寒噤( j ìn)泠泠淙淙( zōng)
...
恣雎( suī)销声匿迹( nì)
..
储藏( zhù)浮想联翩( pi ān)
..
褒贬( bāo)拾级而上( shí)
..
著名中外( chí)

万壑藏云( hè)

五行缺土( xíng)

玲珑剔透( t ī)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以下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他们原是如影随行的好朋友, 毕业后各自回到故土, 此后便分道扬镳了。

....
B. 这里山花古松遮盖着绝壁峭壁,桃红柳绿,生机勃勃,一派艳丽风景。

.....
C. 一方困难百方增援,被洪水冲得囊中羞涩的灾区又重修了家园。

....
D.几年不见,他的技艺竟至高无上,成了学校管乐队的圆号手。

....
【答案】 B
【分析】
试题剖析:判断成语使用能否适合,不单要知道其含义,还要认识其用法和感情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本题使用反选清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显然有错的先清除,
减小判断的范围,减少判断的难度。

A“分道扬镳”指不合而分开,各走各的路,不切合语
意; C“囊中羞涩”指一个人没有钱贫寒到极点,不切合语意,D“至高无上”是贬义词,指
做坏事?嚣张到了极点或某种弊端、错误偏向、恶权力发展到了极点,不切合语境。

答案为 B.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含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对下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素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这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不论魏晋。

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多日,辞去。

局内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A.要:同“邀”,邀请B.绝境:与外界隔断的地方
C.语:说话D.足:值得
【答案】 C
【分析】
试题剖析:依据所学所记,读懂文段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依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
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判断正误。

C错,“ 语”是“对说”。

考点:理解常有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A. 我们在内心衷心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静静付出。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重点在于勤的程度。

C.当我们到达天安门广场时,望着威严宏伟的天安门城楼,都特别激动。

D.科学发展到今日,谁也不会否定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运转的了。

【答案】 B
【分析】
病句原由好多,主要有搭配不妥、成分残破、语序不妥、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一定对汉
语的语言规范有所认识,第一要认真阅读句子,第一步依赖语感感知句子有无弊端,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种类)作剖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B句前句“多
寡”“大小”两面不确立的表述,尔后句“重点在于”是单面确立的表述,前后不一致。

考点:辨析或改正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对《格列佛游记》内容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
项(3分)()
A.描绘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区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
诈,争权夺利。

B.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现了人兽颠倒的荒诞现象。

在这个乌托邦国家里,马是理
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险恶肮脏的牲畜。

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
类”社会的无情鞭挞。

C.格列佛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就喜爱旅行。

他是以随船医生身份,得以随船出游,漫游世界的。

D.《格列佛游记》的嘲讽是一把多刃的利剑, 首当其冲被评点或奚落,即是当天的法国,也
即世界上第一个正在形成的“现代社会”。

【答案】 D
【分析】
试题剖析:依据所读所记,认真回首作品内容和有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重点,梳理相关情
节,比较判断。

D 句中“即是当天的法国”是错误的,应当是“英国”。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与赏析( 共 49 分 )
(一)松江府通判许君传(12 分)
[清]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少卓荦 (lu ò) 有弘愿,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以前,祷求至十
余日不倦。

稍长,从塾师受学,聪慧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

后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
水利船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

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

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身验试,而其弊始除。

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

价直不还。

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

松江河流细狭,易至填淤。

填淤则舟
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浇灌。

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有司
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部分。

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民咸呼舞,认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畔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大海以逐利,禁之不只。

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
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巨猾,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行复生。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赦。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
为激赏。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省)【注】①稇(kǔ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荦(lu ò): 显然,分明。

6.以下句子中的“之”与“禁之不只”的“之”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
一项(2 分)()
A.渔人甚异之
.B.怅恨久之 C .水陆草木之花 D.至之市
...
7.以下对人物的剖析谈论有错误的一项为
哪一项(2 分)()
A.从“聪慧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这句话能够看出许曾裕是一个好学的人。

B.许曾裕体贴百姓,亲身试验乌船,解决了乌船遇风简单坏的问题。

C.松江府百姓为了表达对许曾裕的敬爱,在河畔立碑记下了他的很多事迹。

D.许曾裕担当松江府通判时期执法严苛,他认为对私运货物的百姓要严惩,才能正民心。

8.解说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
①值母病笃.③而其弊始.除②向者

④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9.翻译以下句子( 4 分)
⑴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

(2 分)
译:
⑵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2 分)
译:
【答案】
6.(2分)A
7.(2分)D
8.(4分)
①笃:严重②向:以前③始:才④潜:背后、偷偷地
9.( 4 分)
⑴( 2 分)先生就任后,处罚了其中特别狡诈的几个人,商贩们都感人哭泣了。

(得分点:“至”“其”)
⑵( 2 分)(许曾裕)就亲身测量河流的深度和宽度,不同意施工有丝毫差错。

(得分点:省略句、深广)
【分析】
6.
试题剖析:先要依据本文内容认识例句中“之”的含义,再依据所学所记明确选项各句的出处,读懂句子内容,依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句中“之”的字义,注意辨析词
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

A句与例句中的“之”皆为代词。

考点:理解常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剖析:通读全文,认识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重点,梳理相关信息点,比较判断正误。

依据文段最后一句“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赦。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要判断许曾是爱民的,他的建议是“宽赦”,因为 D 错。

考点: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

能力层级为剖析综合C。

8.
试题剖析:先要大概认识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依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
断字词义。

要注意辨析字词的古今异义,不行用念义代替古义,如本题中“向”“始” 两词,要依据语境认真辨析。

考点:理解常有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剖析:疏导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概认识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可以改
变,重点字词要译正确,句子要通畅。

本题要解说清楚重点词语有:“尤”“狡黠”“负”“工”“尺寸”,翻译后要疏导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渡湘江( 4 分)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宦途失落,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0.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剖析。

(2分)
11.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如何的感情?( 2 分)【答案】
10. (2分)运用了反衬(以乐写哀、借景抒怀,移情于物等)( 1 分),诗人用花鸟这些令人
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境的忧愁(意思剖析对即可)( 1 分)。

11. (2分)表达诗人远离京师的悲痛心境(1分) ,对自己宦途遭受的不平与郁闷(1 分)。

【分析】
10.
试题剖析:认真阅读诗句,抓住“园林”与“悲”、“春花鸟”与“愁”两对字词理解剖析,
即可知作者运用了“乐景写哀情”的方法。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谈论D。

11.
试题剖析:本题要联合说明的内容,认识作者的出身和作品写作的背景,再依据诗句中“悲”“愁“怜”等词来领会作者的感情。

考点:谈论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感神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谈论D。

(三)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5 分)
①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全世界大搜寻行动举世瞩目,
牵感人心。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何会发生忽然失掉联系的状况?要认识
其中缘故,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提及。

②正常状况下,飞时机经过多种无线电通讯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以波音777 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 3 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讯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其中高频通讯系统是远
距离通讯系统,通讯距离可达数千千米。

近距离的甚高频通讯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 千米。

因为腾飞和下降时期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屡次的时间,也是飞翔
中最简单发惹祸故的时间,所认为了保证甚高频通讯系统的高度靠谱,民航飞机上一般都
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讯系统。

③地面管束雷达也是管束人员获取飞机地点信息的门路之一..。

管束雷达分为一次监督雷
达与二次监督雷达。

一次监督雷达经过扫描获取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
的飞机。

二次监督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咨询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咨询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

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
获取的飞机地点信息联合在一同,构成了最后在地面管束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经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④飞机除了经过无线电通讯系统、地面管束雷达这两种门路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
过 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翔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
控制中心能够随时认识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⑤假如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喊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咨询不回答,甚
至 ACARS系统也被封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束系统完全失联了。

⑥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赖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
机实质地点有很大关系。

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ADS-B 航空管束技术其实早在10 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行开来其实不是因为技术原由,而是因为需要对当前全部航空管
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施进行更新,全部航空管束员和飞翔员都需要从头培训,难度可想
而知。

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12. 第⑵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分)
13. 第⑶段加点词语“之一”可否删掉?为何?( 2 分)
..
【答案】
12.( 3 分)举例子、列数字。

详细正确地说了然正常状况下,飞时机经过多种无线电通
讯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13.(2 分)不可以删去。

“之一”起限制作用,说了然地面管束雷达是管束人员获取飞机地点
信息的一种门路,不是独一的门路,删去后不切合实质,该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正确性。

【分析】
12.
试题剖析:第一要认识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点,而后依据文字信息来判断,依据文段内容从说了然事物什么特点,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以为例”是举例子,
“3 种”是列数字。

考点:剖析常有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剖析综合C。

13.
试题剖析: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进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了然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正确性这个角度来归纳其特点,要使用谈论语“正确说明” 。

“之一” 是举其一种,说明还有其余。

考点:剖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点。

能力层级为剖析综合C。

(四)念书率下降是什么危机(4 分)
①“全国公民阅读与购置偏向抽样检查”结果显示,从1998 年到 2003 年,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 8.7 个百分点, 2003 年的公民阅读率为 51.7 %。

②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率下降惹起了各界人士的诸多谈论,担忧者有之,思虑者
有之,训斥者有之,宽谅者也不胜枚举。

阅读率下降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念书使中国人丧失
了什么呢?
③阅读是人类传达信息最有效的、不行代替的手段。

因为经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
表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

④念书时,速度完好能够依据自己的需要来调理,有些段落能够频频思索,做笔录,甚至对之怀疑、挑战。

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能够充足地混淆。

这一点,大部分新媒体都不拥有。

比方DVD一放,就依据既定的速度走,信息的接受者完好处于被动状态。

即便你能够按各样退后、重复、慢动作的键,但根本不行能像念书那样进退自如。

这样的信息传
送,常常是灌注式的,不拥有阅读中的对话性。

⑤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

阅读不是朗读,是默读,不睦他人分享。

读者和书之
间能够成立个人的关系。

其余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常也
感觉周围有人。

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达创立了最大的自由。

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足的个人解说权,最大限度地免去其余受众的影响。

⑥所以,一个人不念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少剖析的。

一个民
族不念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立性、批评性,个人就会被集体所吞没。

这里最存心
思的就是读经。

读经大体是我们最近几年来稀有的念书运动
了,但读经是背书,把念书过程中思想的空间都去掉,学童要随着记忆和琅琅念书声不断地往前走,就像随着录音机走同样,失去了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控制权。

这和阅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⑦从这样的角度,我们能够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

我们当前的许多家产在
必定程度上还在依赖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我们照着样子做,卖力气就行了。

流水线
好像向来往前走的DVD和录音带,劳动者只好被动跟进,自然没有怀疑、批评和创立的空间。

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行矩步、照本宣科,属于随着他人走的阶层。

阅读固然是在接受信息,
倒是一种“随着自己走”的信息办理活动。

这对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就很有幸了的白领,自然是剩余的。

⑧但现在是鼓舞冒险、创新、让世界“随着自己走”的时代。

比尔·盖茨、GOOGLE 的创立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随着自己走而出头的。

当前美国30%的劳动力属于“创立
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样高技术公司,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
城市扎营扎寨。

因为走开了这些人的妙想天开,公司就失掉了动力。

而这些人,是必定要阅
读的。

⑨中国人能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随着中国走,仍是中国随着世界走。

14. 文章要表达的看法是什么?( 2 分)
15. 第⑧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 分)
【答案】
14.( 2 分)不念书将使中国人丧失创立力。

15.(2 分)举例论证,详细有力地论证了现在是鼓舞冒险、创新、让世界“随着自己走”
的时代。

【分析】
14.
考点:剖析归纳谈论文的主要看法。

能力层级为剖析综合C。

15.
试题剖析:第一要认识谈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点,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

依据详细内容判断。

所示文段中举了比尔盖茨的例子,依据文段第一句“但现在是鼓舞冒险、创新、让世界随着自己走的时代”来说明论证的作用。

考点:剖析常有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剖析综合C。

(五)果园快乐的光阴(14 分)
白兰华
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

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阴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

下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造作业,复习功课。

几个麻
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找寻残余的几颗麦粒。

玩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
叽喳喳叫几声,感觉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在枝叶间玩耍。

他静静地观看着麻雀的
表演,光阴忧如凝结了一般,几丝斜阳的光芒投下来,他的内心生长起一片海,一望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轻轻摇摆。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复一日
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静静奉献着全部。

常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蔬菜。

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安闲时间就服侍自己的菜园子。

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
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

他常帮外婆打杂,最舒适的事情就是捉虫子。

手里拿双筷子,将
茎叶间的毛毛虫一条一条的夹进玻璃瓶,拿去喂鸡仔。

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生蛋勤,蛋的个头大。

他就在下午下学做完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

他发现藤藤菜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色靠近的虫子,握在手内心肉唧唧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

外婆说
是猪儿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就是它干的坏事儿。

将猪儿虫扔到
母鸡脚下,母鸡“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严的公鸡要在母鸡眼前显摆显摆,扑过来
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仍是不敢下口。

虫子被折腾得寻死觅活,他的心像被
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③秋季外婆便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茂盛,油绿肥实。

收割后,把青菜搬到水井
边,用一桶桶清水清洗。

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灰尘粪渣淘洗洁净。

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

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身旁,将菜叶一片片扳下,淹没水中。

翠绿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

他和外婆把洗净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
房前屋后散放幽香。

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

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亮亮的。

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

勤奋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蓄在坛子里,要吃就抓
把出来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爰吃。

④令光阴非常芬芳的仍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绽放,芬芳馥郁,整个院落溢满
温馨。

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

一场春雨落下,地面铺上一层孤独
的花瓣,水珠在上边滴溜溜转动。

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耀。

每个晨昏,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陶醉。

⑤转瞬间,收获的繁忙随之而来。

野外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声铿锵有力,
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座座小山。

外婆家的果园充
满果味的甘甜。

橘子绿中带黄,重沉沉压弯枝头。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
盈盈地观看着。

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余的部分背到市集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⑥外婆家的果园一年四时都充满希望,充满生活的甜蜜,留给他解馋的几个柑子,
要暖和他过完好个冬季!(摘自《优美散文》)
16. 请你细读全文,分条归纳他在果园感觉到的快乐。

( 3 分)
17. 联系上下文,品尝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剖析其表达作用。

( 4 分)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观看着。

18. 请联合文章内容,详细剖析外婆是一个如何的人。

( 4 分)
19.最后一段在内容和构造上有何作用?请联合文章内容详细作答。

( 3 分)
答:
【答案】
16.( 3 分) (1) 看麻雀玩耍(2)捉虫子喂鸡(3)和外婆一同制作盐菜(4)果园繁花盛
开时的温馨(5)果实收获的甘甜(6) 外婆的慈祥
17.( 4 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柑子圆而饱满的形状和引人喜爱的情
态,表现了他的愉悦之情。

(修辞 2 分,形状和神态 1 分,愉悦之情 1 分。


18.(4 分)勤奋:安闲时间就服侍菜园,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
蔓植物爬满架子;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茂盛,油绿肥实。

慈祥:留柑子给他。

能干(富裕生活智慧) : 做出的菜滋味美;把果园经营得很好。

(性格特点 2 分,答到 2 个性格特点即可,剖析详细得 2 分。


19.( 3 分)内容上:点了然外婆的爱使他感觉暖和、果园赐予了他快乐的要旨,抒发了他
对果园的喜爱之情。

构造上:总结全文。

(内容的作用 2 分,构造的作用 1 分。


【分析】
16.
试题剖析:这是一道考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题型。

本文的构造很清楚,而且依据资料的性质安排,一件事一个段落,所以,只需归纳出每个段落的内容就能将本题顺利的答好。

归纳时语言要简短流利,切中重点不可以拖拖拉拉,也不可以遗漏重点情
节。

考点: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

能力层级为剖析综合C。

17.
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句子中重要词语表达成效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时,第一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而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联合详细句子剖析词语表现了
什么 / 表达了某种感情 /突出了什么 / 重申了什么。

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频频、借代、比较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常的学习中要进
行分类整理,写作时能够适合运用,以增添文章的文采。

本题中“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
胖胖的脸蛋”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笑盈盈地观看着”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修
辞手法的表述语言: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神态,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依据这一套路,联合文章内容便可答出本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