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创业学院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reason why a great man is great is that when he is in adversity with others, others lose confidence, but he is
determined to achieve his goals•通川参考模板(页朋町删)
华师创业学院简介
华师创业学院简介
20XX年华南师大成立创业学院,从此开始了我校探寻学生创新创业模式之旅。
8年过去,华南师大里“创新创业”的活力正在迅速发展,而20XX年第一期“双创营”的开办更是吸引了众多师生的注目!
20XX年5月20日,华南师范大学第一期创新创业先锋训练营(国内班)在学员的欢呼声中顺利结业。
历时8个月的双创营,10多个周六全天相聚,100多个学时的理论学习,200多个学时的实践调研,88名双创先锋开始了从零到一、从一到百的创新创业理论积淀,他们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历经企业实习、任务导向、参观考察、创业训练,从南沙到广州,从深圳到杭州,用脚步丈量世界,也打开了自己创业创新的新大门。
如此优质的“双创营”你知道吗?究竟华南师大的校园里还隐藏着哪些创新创业的巨大能量?今天就让小晚带你走进华南师大那些“创新创业”的故事。
“广东第一所设立创业学院的高校”
21世纪初,“创业创新”的思维还未大范围普及,“创业学院”也仅仅以试点的形式存在于全国几所高校中。
当时广东大学生创业率只有0. 25%,而创业成功率仅1%,南粤大地虽处在发展前沿,但仍没有创业学院的出现,很多高校的创业工作都挂在就业中心或者学生处,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划。
而首先打破这一僵局的,正是华南师范大学。
20XX年,华南师大成为了广东第一所设立“创业学院”的高校。
创业学院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为学生植入创业基因,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方法,形成“创新学科化、创业整合化、政策系统化、服务社会化、价值市场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学校出台《华南师范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屮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融入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 o 20XX年初,我校获教育部评选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师范大学屮唯一入选的高校。
“为学生植入创业基因”这一句响亮的口号,也成为了创业学院时经八年依旧散发着创新魅力的招牌。
“基因植入之后,在校期间也许它不需要成长,成为苗圃或是苍天大树,不需要成为很成熟的一个体系,但是同学们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了创新的意念,创业的思维。
”
创业学院侯永雄老师见证了创业学院发展的全过程,同学生一起成长的他经历了一个个小小种子的萌芽生长,直至今天的绿树成荫,“创新寓于创业之中,当机会到来时, 他就能成为一个创业创新者。
”
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楷胤曾言,“学校有责任培养创业型人才,但不是企业家。
”如今,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已经随着实践与尝试,慢慢成为了华南师大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
双创营特色模式,“先成人后成商”
20XX年10月15日,“双创营”国内班盛大开营,汇聚了来自各个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它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理论与实际双结合、创新与创业双导向模式,成为华南师范大学着力创建的“金字塔”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户外拓培、城市生存挑战、导师争夺战、团队创业实践、深圳杭州实地调研等等各类特色的课程,让这些怀着强烈好奇心的人,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了真实的“创新创业” o
“双创营对我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在认识事物的方式上会与学习之前有很大不同,其实学习创业也是学习做人,先成人再成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思考。
”来自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的冯歌宏在一年前加入了双创营,回想起双创营生活,他充满了感激。
当时,冯歌宏正准备筹划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但却缺乏创业
知识的系统学习。
在学院辅导员和同学的推荐下,他在双创营开始了新的学习。
“我们当时做的项目是'大学生兴趣社交一技能交换’,在项目实践屮总会有遇到瓶颈的时候。
”在构建技能交换生态圈时,团队没有考虑好用户留存的问题,于是毫无头绪的他们决定组队去找校外导师一一金圣斯公司的董事长黄辉古先生面聊。
一番洽谈Z后,黄老师建议团队通过现今比较好的用户留存方式,先做工具,再做UGC(用户原创内容),最后才能做社交。
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令他受益颇多,导师的建议也帮助着他们迅速成长。
“我们的项目现在还处于落地的基础阶段,在前段时间的校内创业比赛屮拿了三等奖,并获得了创业学院6000元的创业基金。
”冯歌宏笑着说道,“我自己以后会做创业者,如果身边的人有这方面的兴趣的话,我一定会推荐他们加入这个团队!”
来自新疆的古丽菲拉第一次加入先锋训练营是从城市生存挑战赛开始的,这种新颖的比赛制度让她兴奋不已。
但利用少量的资源去得到更大的收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冈IJ开始,团队在销售电子产品的商场很难找到客户,“后来想到我们团队里有两个新疆的同学,就以设计维吾尔语艺术签名结合岀售有奖问答贏得的纸、矿泉水来赚取资金。
”没想到这一创意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五块钱一张的签名大受欢迎,他们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便赚取了400多元,最终贏得城市生存挑战赛的第三名。
除了城市生存挑战赛,令她印象深刻的还有深圳的调研Z 旅。
在16年12月,她曾跟随队伍参观了深圳源泉汇、创大、前海展示厅、种子期、海上世界、开源创客坊等等地方,而其屮前海展示厅所展示的布局、理念、对未来的规划等更让她深深折服, “眼界变得更开阔了,我看到了创业的局势和发展空间。
”她说, 希望自己以后能多参加一些创新类的比赛,努力找一个好的项目,有一天能建立自己的团队。
“不需要红色的花儿,只需要追梦的勇气”
除了国内班,早在20XX年,创业学院便开创了国际班,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展开合作,在暑假期间由老师带队和学生一起前往新加坡学习。
20XX年,文学院的彭伊烽跟随着新加坡海外创新创业训练营,开始了自己第一次海外研修。
国际班学习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强,除了“定向越野”、“高空独木桥”等海外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也颇有特色。
在课室里,桌椅都围成一个个的圈,形成若干个小组。
在讲授创新商业模式课程时,导师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外,更让给每一个小组抽取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通过运用“商业模式画布”进行改良,并在课堂完成Presentation,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这样的实战式训练,使成员们对“商业模式画布”的理解更加透彻,并能相对熟练地实际应用。
“创新创业需要有“跨界”的思维,跨界结合更容易产生创新点,而这里多元文化的碰撞,让我能够结合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用更
为开阔的思维去思考项目”彭伊悴回忆道。
在新加坡,当时带队的副院长黄楷胤给营员唱了一首英文儿歌一一Flowers are red,至今令彭伊烽十分难忘。
歌词屮小男孩第一天上学的时候画画,拿了五彩的画笔画了绿色的花儿,但老师却告诉他,u Flowers are red, Green leaves are green, There r s no need to see flowers any other way, Than the way they always have been see。
” "但是在华师,在这些创新创业项目里,花儿不需要是红色的,这里给了我们展开梦想的翅膀,追梦从来不易,但我们却有了拼搏的勇气。
”彭伊悴说道。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全球前50的高校,创新创业能力非常强。
”首批带队的侯永雄对此有很高的评价。
今年,仓ij业学院除了继续新加坡Z旅外,还建立了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斯坦福大学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硅谷、感受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这种-流名校的氛围,感受创新理念与思维也好, 与google,英特尔等公司进行访谈,最终会有很多的启发。
”
延续“师模式”,打造优质双创平台
今年全国批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我校成功入选,是全国“211工程”重点师范大学中唯一入选的高校, 这表明我校首创的“师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取得了初步成功。
“师模式”强调把华师打造成创新创业类教师的培养基地。
“现在很多高校的创业老师都是校外的企业家,但企业家不懂得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校内的教师又偏重理论。
”侯永雄介绍道,
“我们希望把许多校外的企业家和校内的导师的特点结合起来,为华南师大,为广东省其他高校甚至为全国培养创新创业的师资。
”
另外,“师模式”还代表对师范生也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师范生有了创新创业理念之后,无论是哪一个专业,都会更加融会贯通,更加接近学科的前沿,也将这种理念传递到屮小学的教学中,有利于中小学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
”
如今,“创新创业”理念在学生群体屮越来越耀眼,而创业学院培育的“学子游”、“朴食科技”等创业团队,都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继“众创空间”后,“双创营”的兴起,又给创新创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接下来,“众创空间”重新装修,结合绿色理念,增加讨论区、路演区和沙龙分享区,未来的它将会更符合现代化要求。
“我们还打算增设课程,目前正在编写教材,希望创新创业能够跟专业相结合,更深入地去挖掘高新技术类的创业项目,平台搭建好了,接下来就看同学们自己的选择了。
”侯永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