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喀什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6分)
1. (4分) (2017高一下·汽开区期末) 工业4.0(Industry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
它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 . 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 . 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 . 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2)“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 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 . 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 . 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 . 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2. (4分)(2018·浙江模拟) 读表,完成下题。
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比较
工厂原料能源运费科技工资其他
①41%17%2%5%14%21%
②4%8%5%50%13%20%
③17%10%11%3%39%20%
(1)①类工厂最有可能是()
A . 汽车制造厂
B . 面包厂
C . 电子元件厂
D . 甜菜榨糖厂
(2)进入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投入构成转变的进程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②
D . ③→①
3. (4分) (2017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下图为连淮扬镇铁路(在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连淮扬镇铁路,单位里程投资最大的路段是()
A . 连云港——淮安
B . 淮安——扬州
C . 扬州——镇江
D . 镇江——南京
(2)
连淮扬镇铁路开通后,对以下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
A . 公路运输
B . 航空运输
C . 内河运输
D . 海洋运输
4. (6分) (2017高三下·赣州期中) 读我国某区域(图中阴影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区域()
A . 地处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
B . 年平均气温接近0℃
C . 年降水量接近800 mm
D . 是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的分水岭
(2)
该区域物种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湿地广布②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生物交错带③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④全球气候变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该区域南北两侧()
A . 气候类型相同
B . 作物熟制相同
C . 植被类型相同
D . 河流补给来源相同
5. (6分)(2017·哈尔滨模拟) 古诗云:“不忘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
下图为我国甘肃祁连山区示意图,区内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砂砾相映成趣。
该山地为“阴阳脸”(见附图),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
山下的居延海是一个奇特的游移湖,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地河流大多为外流河
B . 图示区域主要交通线应大致呈南北走向
C . 山麓地带砂砾的形成与流水有一定关系
D . 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
居延海成为游移湖,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 气温、风力
B . 断裂、下陷
C . 气温、植被
D . 降水、冰川
(3)
祁连山地“阴阳脸”的成因是()
A . “阴脸”—背阴坡,气温低,蒸发微弱
B . “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土壤贫瘠
C . “阴脸”—迎风坡,地形雨,水分充足
D . “阳脸”—朝阳坡,云量少,光照充足
6. (2分)下列关于GIS在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 . 通过对有关信息的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B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以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
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C . 在利用RS、GPS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GIS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的检测及评估预测
D .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推广。
7. (4分) (2017高一上·沭阳月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A . 生物循环
B . 岩石圈物质循环
C . 大气循环
D . 水循环
(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 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 . 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 . 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D . 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
8. (4分) (2017高二下·临川期末)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 . 东南方向
B . 西北方向
C . 东北方向
D . 西南方向
(2)
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 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 . 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 .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泥沙增多
D . 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9. (4分) (2016高三上·深圳期末) 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修建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
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渝万高铁与沪宁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技术水平
D . 人口密度
(2)
重庆至枝城航段水深明显大于其它航段,其原因最可能是()
A . 降水丰沛
B . 水利工程建设
C . 地形崎岖
D . 排淤深挖航道
10. (4分)(2019·延边模拟) 读某区域等值线图,且等高距与等深距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处为丘陵区适合种植茶树、苹果等经济作物
B . 甲处与乙处海底的相对高度最大是548米
C . 在A,B,C三地中,选择C处建设大型港口最佳
D . 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坡
(2)下列诗句能够正确描述图示季节的是()
A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 .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C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D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 (4分) (2019高一下·河北月考) 下表为2007—2014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
年龄(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
≥60700800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反映出的现象可导致()
A .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C . 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加速
D .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2)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文化因素
B . 自然因素
C . 政治因素
D . 经济因素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6分)
12. (11分) (2018高三上·湖州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气候变迁会改变农业生产的类型。
研究发现,近一万年来,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变化不大,年均温变化明显。
材料三:银川平原因黄河流经,成为农牧交错带以西可以较大规模发展种植业的区域。
(1)呼和浩特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制约该自然区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________。
(2)黄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分布密集的原因是________。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名称是________。
(3)该地区农牧交错带北界向________移动,种植业分布范围扩大,由此推断该地区年均温呈________趋势。
(4)简析银川平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3.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俄罗斯鲟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栖息地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
在亚速海生长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
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两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而秋季洄游距离河口则达数千公里。
近年来,由于伏尔加河流域开发,里海的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
亚速海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可通航。
下图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
(1)
分析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的原因。
(2)
从水温的角度分析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
(3)
分析近年来里海中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的具体原因。
(4)
简述伏尔加河上水库的修建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4. (5分) (2017高三上·湖北模拟)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下图示意丝绸之路在某地的分布,有几位游客拟于4月下旬前往该地进行以“重走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深度游。
针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这批游客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及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6分)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4-3、
5-1、
5-2、
5-3、
6-1、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1-1、
11-2、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6分)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3-4、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