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届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届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
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
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为防止天然水体的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入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纯水
3.汤圆是一种美食。
在制作汤圆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清水洗米B.石磨糯米C.手包汤圆D.烧火煮熟
4.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没沸腾前就有很多气泡逸出
B.灯泡通电后发光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原子构成不同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金工业,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D.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灭火,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隔绝空气和降温
6.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该实验中所得试管1和2中的气体质量比约为8:1
C.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D.b、d点对应溶液的pH: b>d
8.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或该元素一个原子的是()
A.H B.Ag+C.Sn D.N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②生铁和钢都与铁的性质有所不同,都属含碳量不同的
铁合金;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
硬度;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0.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2
11.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以下源自生活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两片金属相互刻划比较硬度大小B.用食盐水消炎杀菌
C.用生石灰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用紫甘蓝叶和酒精溶液制酸碱指示剂
12.“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13.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B.
C.D.
14.油、盐、酱、醋是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下列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食醋C.芝麻油D.味精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二、多选题
16.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甲烷和空气 B .氢气和一氧化碳 C .面粉和氧气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1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三、推断题
18.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 是无色气体单质B 、C 均为氧化物,且B 为有毒气体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
(2)写出B 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D 制得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流程题
19.下列图示是城市污水处理流程图:
阅读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污水处理流程中,一级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处理方法属于_____变化。
(2)在消毒清水池中常用二氧化氯对水进行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_______.
(3)经过二级处理的水称为中水,其标准之一是水中含有铁≤0.3毫克/升,这里的铁指的是铁_________ 。
(4)该污水处理流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采用的节水措施有__________(写一条)。
五、实验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
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六、计算题
2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这一结论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之上。
(1)“氢气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模糊。
已知: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___L。
(2)“电解法”证明水的组成(装置如图1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
①该实验使用的是低压______电(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②气体b为______。
③通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3)“氢气还原氧化铜”证明水的组成(碱石灰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观察到图2装置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则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测得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盛有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盛有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含m1、m2表示)。
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七、科学探究题
22.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明同学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2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条与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以下实验用于验证猜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8.O2 CO 3CO+Fe2O33CO2+2Fe CaCO3+2HCl═CaCl2+CO2↑+H2O 四、流程题
19.物理2
ClO元素吸附及时修理漏水水龙头(符合题意即可)
五、实验题
20.集气瓶 2KMnO4Δ
K2MnO4+MnO2+O2↑ B D或E 石蕊试液变红色
Ca(OH)2+CO2═CaCO3↓+H2O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六、计算题
21.4 直流氧气 2H2O 通电
2H2↑+O2↑ 生成的气体在容器中聚集,把液体压入球形容器内
CuO+H2Δ
Cu+H2O m1:(m2﹣m1)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被B装置吸收
七、科学探究题
22.空气中没有含氯元素的物质氮气(或N2) 继续燃烧淡黄色固体使测定出的氧气含量高于实际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