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驾照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驾照散文
学驾照散文
看着身旁川流不息的车辆,如网的交通线,有艳羡也有烦恼。
这不就是城市车水马龙的感觉吗!红绿灯快车道,标志牌斑马线,交通警察立交桥。
已经和城市没什么区别了吗?大城市也不过如此吧。
可看了一会儿转念又一想,哎,老是这样子,过马路真难。
哪来的这么多车呀?这一阵儿还能少一点吗!我好快一点儿过去,傍晚、清晨也不能在这条马路上自由自在的慢跑了,再也看不到吹着口哨骑自行车飞快的青年了。
再也听不到见不着,铃儿响叮当那种悠闲的驴马车了,留存的只剩下记忆。
不愿意多看满街的车流,只想心存一份闲适的空间。
车多了有什么好处呢?尾气污染如烟筒,车祸伤人不留情。
人们总是在追逐中前行,奋力把理想搬进现实。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是昨日黄花不新鲜,汽车洋房隔空飞物(电商购物)正在进行中,恨不得把老祖宗落下的功课一步踏过来。
啊,总是在感叹与担忧,过去与现代,用与没用,学与不学之间摇摆。
直到有一天,老家的一位堂叔问我,还没有买车吗?才心中惊愕到,是啊,连农村春节的返乡路上都开始有堵车的迹象了,我怎么还没有车呢?与世隔绝吗?不是吧。
人到中年,理想与想象已变得模糊,和现实比总像是天平的两端,随着时光的`流逝,砝码越来越滑向现实的一边,清晰可见。
怎么能连开车的资格都没有呢,该学一学了,老跟在车后面,真的就落伍了。
默然良久,曾几何时,一家单位买辆车也要计划研究、考虑一下单位的效益和财力,掂量一下群众的口舌。
弹指间,已是轿车进家满地跑了。
人们分享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彰显着时代的进步。
做生意经常外出赶时间的,必须要有部车,既方便用体面。
单位的领导干部,公事之余办点私事,既不麻烦司机又灵活便意,何乐而不为呀。
工薪阶层以车代步不惧风雨,提高效率。
打工者辛苦劳作了一日,见证着城市的不断膨胀,傍晚收工回家也感受一把如潮般的车流,在兴奋与参与中回味着,从喧嚣沸腾间快速收回到宁静质朴中。
说学就学,选好驾校找准教练,交上学费报上名,就是学员了,
有种重生再造的样子。
首先进入科目一的学习,主要是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信号标识,电脑完成。
不学也会六七成,可要求九十分及格,就得认真对待了。
学习了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行人骂司机,司机骂行人。
交规原则上是文明驾驶,礼让行人。
可总有一些人缺乏甚至没有道路安全意识,我行我素,认为车不敢创我,必须让人。
车虽然是人驾驶,可它本身毕竟没有意识,它有它的缺陷,并不是人能完全控制的,一旦失控,就是车损人伤,严重的就是车毁人亡。
轻与重,缓与急,闯与守,血与泪之间每天上演。
凭此一点,即使不开车也要学一学,知道利害,全面打消了学了没用的想法。
好玩的是,凡事讲究个态度,同校的老韩,五十多岁是个大龄学员了,从开始的三四十分到七八十分再到九十多分,一步一个脚印,别人十遍他五十遍一百遍得学,踏实进步顺利过科。
年轻小伙子小张,科一考了三次还没过,总说真难,看他皱眉吐槽无奈的神态,势必高考。
我看不是难,而是没有认真对待,完全是态度决定的。
在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前提下,科目一顺利过关。
科目二才算是真正进入了驾校,人们三五成群或坐或站,一辆辆白色的捷达轿车如蜗牛般沿着白线吃力地走着。
车旁凉亭边有低头静观手机的,有侧耳交谈的,有起身侧目练车的,有发声告诫指示的,大声怒气呵斥的是教练。
训练场上,春风杨柳正当时,夏日骄阳似火树荫难觅,才是暑期学车火热季。
秋高气爽,阴雨连绵思绪渐收,教练催练车;冬季严寒冰雪冷风刺骨力争早日过。
驾校是动态的,流动的学堂。
学员一会儿来了,一会儿又走了。
上午来了,下午走了。
今天来了,明天没影了。
这周来了,下周不见了。
这个月不在,下一个月又冒出来了。
今年报名,明年才来学。
各有各的千秋,各自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
请假、休班、假期、农闲、赋闲、全职、待业等如平面般展现出来。
驾校又是一个熔炉,一个平台。
无论高低贵贱,局长科员、工人农民、学生老师、学徒老总都在教练的指导教诲下,身段归零,断喝怒斥中完成动作。
有的教练是推广伙伴式教学,交流攀谈下收摄心神,一招一式,轻踏离合,稳住车速,找准点位,快打方向,准确出入。
有的教练是观察促进,高声提
醒。
也有看其不进步,愤恨怒骂的。
教练和教师一样,因材施教,各行高招。
教练姓李属于细心交流式的,年龄大的耐心讲解,攀谈交流,遇到年轻女学员连说带表演。
学员们和他有说有笑,愉快练车,过科率甚高。
李教练有二十多年的车龄,在企业,事业单位给老总、领导开车多年,从教也有五六年的时间,经验丰富。
总结出很多实用的东西来,比如根据练车学时增进讲解,画龙点睛,少看视频,不临考换规则;年龄大的爱迷糊,女学员紧张易蒙圈,小伙子爱碰运气等。
我是利用假期分段学,有幸接触到不同学期的学员。
小强在省城工作,利用星期天和请假来学,短暂仓促,囫囵吞枣般去试考,结果不过。
小王在分校报的名,结果由于搬家不便,转到总校,三年的学期已过大半,拿本心切,紧张未过。
三个小伙子,同上学一样,天天到,日日学,二十天左右一把过。
在包子铺打工的小张,上午十点后到,中午不回,由于第一次在倒库挂了,准备二次考,傍晚了还加时练,免得自己受损失,老板不乐意。
吴浩驾龄已有六七年了,只缺个本了,感觉挺简单的,一把百分过,嘟囔着一点儿也不刺激,是学员当中最轻松的一个。
孕妇宋月娥挺着六个多月的肚子,想产前考了科二安心生产,终因身子不灵便,挂了。
过科的兴奋气舒,展望下一征程,挂科的懊悔难耐,悉心总结,再接再厉。
经过如上学般的操练,迎来了驾考。
由于假期快要结束的原因,只能自己单约了。
事先详细了解了考点情况、考试程序等事项,戏剧般的驾考开始了。
为了准时赶考,网购了火车票,起了个大早。
谁知车次晚点一个半小时,无奈只得改签,谁料又推迟了二十分钟,只得听天由命了。
一路还好,到了州城打车直达考点,考场门岗里面的存包柜太小存不进大包,一说包里有电脑,门卫更是连连摇头不敢保管。
只好找到院内的餐厅一顿好说,算是留下。
这时侯考大厅里已点名开考满了人,坐下来守住心绪静等应考。
约两个小时过后,终于听到喊我的名字,照相留指纹进场候考,谁知当我上车开始动作时,场内保安摆手喊停,所有考车全停。
一看这阵势知道是考点电子系统又出故障了,教练交待过类似的情况。
一个字,等。
心想在车里也别闲着了,
踩离合,拉手刹,调镜片,看点位,熟悉呗。
大约过了三四十分钟,保安大手一挥,可以考了,考车们开始蠕动起来。
找出车位先倒库,刚倒完了一边库,车载喇叭报“此次考试已取消” ,赶忙问保安这是如何?莫非已报废了一把。
保安问讯后说,没事的,再考仍是第一次。
奥,这是本车系统又坏了,怎么这么巧呢!再等,反正我也不下车。
又过了十几分钟的样子,开始倒库,紧张兴奋中忘了打方向,中途停车懊悔痛失第一把。
开回原地,让车动起开,放松肌肉,坦然面对。
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过了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坡道定点停车三项,感觉胜利在向我招手了。
沉下心来认真面对弯道行驶和直角拐弯,直到听到“考试合格”的电子音才如释重负,知道过了。
哈哈,终于过了,真是好事多磨。
惟愿科三、科四顺利些。
阿,世间的道理总是那么的朴素平实,你精心准备了,就如履平地。
仓促面对时,便如临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