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顶进涵施工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顶进涵施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06T06:15:01.47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2月第3期作者:江健[导读] 对于铁路而言,其长期生命线及永恒的主题就是安全
江健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对于铁路而言,其长期生命线及永恒的主题就是安全。

既有线顶进涵的施工技术包含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施工困难、交叉作业多、覆盖面广、威胁行车与人身安全等。

所以,需要立足施工组织及技术措施,将安全工作有效做好。

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铁路顶进涵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措施,为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助力。

关键词:铁路既有线箱涵顶进安全控制组织措施前言:铁路改造中一个常见的建设项目就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其中有广泛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危及行车驾驶,同时也会威胁人身安全,所以,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应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各项安全防范举措,全方位控制既有线顶进涵各阶段的施工,切实保证施工与行车的安全性。

1 铁路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要点1.1 顶进涵工作坑的开挖技术
顶进涵洞工作坑的开挖用于箱体预制和操作空间及场地。

为此,工作坑设计与布局的合理性,关系着顶进工程能否顺利开展。

若工作坑较深,且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那么工期也会很长,并且在铁路附近一侧也有很大安全隐患存在,所以,顶进施工中,需要重视顶进箱涵的距离,努力降低工作坑的开挖数。

开挖前,应该对基坑施工范围内的道路管线进行严格检查,将拆迁动作落实到位,试行24小时安全监控并和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签署协议。

1.2 基坑维护技术
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中,其中一个主要的分部工程就是基坑工程。

想要确保基坑工程及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保证基坑工作面的平整度和通畅的排水系统。

作为顶进涵的基础工作面,基坑工程的质量会严重的影响到后续工程的施工质量。

所以,在基坑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内容设计开挖土方量、基坑深度、围护桩和止水帷幕等参数。

1.3 既有线路加固技术
铁路顶进涵施工中会涉及到既有线路,所以,施工中对既有线路的破坏、干扰、影响情况也很多。

实际施工中,想要切实保障施工时涉及铁路段的安全,施工人员应对既有线落实落细严格的加固措施。

现如今,实际施工作业中最常用的加固技术有工字钢束梁法、轨束梁加固法及吊轨加固法。

另外,工程具体施工中,由于地质情况和既有线路本身整体质量情况不同,应用的施工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施工中的地质情况是富水性,那么工程的承载力就较为薄弱,想要提升加固效果,低高度便梁是一种有效的技术。

1.4 后背加固技术
后背是铁路顶进涵基坑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

基于一定程度而言,后背工程现状和负载情况对工程整体的负载情况和工作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具体施工中,想要更好确保施工效果,且防止出现后背冒顶塌陷等工程事故,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取样测试及受力计算对后背的最大顶力进行核准,然后按照计算数据加固后背工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顶进涵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后期工程施工的安全。

2 铁路顶进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1 设置有效的防护体系
保证驾驶与工人的安全,关键条件是有效的整体保护体系。

从挖桩到拆除线路加固设备,应按照既有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实施防护,直到恢复线路,并设置限速,以便形成长期保护。

在现有通信设备和电气化设备的线路加固或重新传输期间,无法保证限速以确保安全驾驶,需按照“铁路安全规程”,正确设置全部保护设置、正常速度、速度限制、封锁结构移动等信号标志。

设定时,需要保证控制保护板有正确的位置,并且也要避免侵入到列车限制,并派专人对设置的信号板进行定期检查。

在安全控制中,关键的是现场保护人员与驻站联络员的沟通联络,施工前进行详细检查,保证防护设备与备件的完整性,且有优良的性能。

想要更好的完成施工关键点是天窗点,常驻站联络员需要按施工计划与驾驶部门进行实时联系。

实操中,常驻站联络员一定要坚守岗位,对列车的运行进行熟悉,并及时通知现场的防护人员。

现场防护人员需要监测好前方,将车辆的情况及时报告给施工现场负责人与操作人员,督促人员与工具及时离开线路,避开车辆。

最近一些年,一些单位需要车站联络人有录音笔接收岗位,并对车站联络者的情况进行记录,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追溯,很实用,可以参考。

2.2 工作坑开挖
进涵的施工通常需要挖掘工作坑作为预制体的场地。

在开展顶进涵施工过程中,始终用科学的数据分析顶进涵施工的整体情况,针对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进行整改,切实增强建设各方的责任与质量意识,为消除安全质量的隐患提供可行方案,为提高顶进涵的施工水平做出贡献。

(1)应同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合作,改造管道,从而便于施工。

在开挖中,要保证现有线路基础稳定,工作坑顶部边缘离最外侧的铁路中心线的安全距离要超出3.2米。

现有路基边坡坡度需小于1:1.5。

应根据土壤质量、地下水条件、工作坑深度和与既有线路的距离等具体情况确定。

在边坡稳定性检查后,采用加固沉淀,堵塞,钢桩、混凝土桩等支撑方式,保证现有线路基座不会导致滑动并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2)要做好水利工程,排水减少铁路路基地下水是确保箱涵安全顶进的有力措施。

若有排水条件,应疏通排水系统,将工作坑中的水及时排出,当排水困难时,坑内需设置集水井,排水设备应用于强排水,有必要保留排水能力,防止暴雨等情况导致水浸泡工作坑,影响工作坑壁的稳定性。

2.3 线路加固
线路加固之前,应组织施工准备会议,特别是涉及到多个单位和多个专业的交叉作业。

会上,施工单位要总结梳理报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施工程序、安全和质量控制措施以及需要有关单位协助解决的问题。

在会议上,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隐患和问题的方法,并做出详细的安排和组织计划,以确保所有单位和部门协调运作,从而为确保安全顺利地完成箱涵顶进任务提供先决条件。

线路加固为顶进涵洞施工最关键的步骤,为保证安全驾驶,应按线路条件、载荷和驱动密度、铁路路基和地基地质、箱涵结构尺寸,考虑涵洞的高度、地下水、施工季节和切割脚等。

采用吊轨法,扣轨法,工字钢或钢梁法对现有线路进行架空加固措施。

不管何种加固,均应在梁或工字梁下设一个枢轴点。

常用的挖掘桩用作支点,避免支点处的道路分支滑坡不稳定,而引发交通事故。

使用挖掘桩作为支点是改善支撑模式和提高顶升速度限制的有力措施。

挖桩作业前,需同设备管理单位一起寻找地下管线,积极配合管道搬迁和管道保护。

挖掘桩的重点是控制桩的位置,桩顶的高度,桩底部及桩身的混凝土质量。

因桩位超标,梁不能竖立或挖掘桩会阻挡车身,且无法前进。

桩位确定后,在设置列车保护和限速运行基础上,使用挡板床加强桩位,在防止道岔下降,保护线路稳定,挡板和固定挡板的钢钎焊不可影响铁路表面行驶。

开挖过程中,必须确保开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

梯子应安装在孔中,挖掘机人员需戴上头盔,墙壁比例及墙壁厚需超过10米,以加强洞内的通风。

地质条件特殊的情况下,需检测有毒气体。

水地质应加强抽水,确保抽水设备的电气绝缘,确保挖掘机的安全。

挖掘桩要挖到设计要求深度,基础承载力也要达到荷载要求,防止挖掘桩过度沉降,线路加固失败。

3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对于顶进涵洞的施工,必须充分认识到应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改进,工程部要科学制订施工方案,据此合理安排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配合安质部实施。

为了实现既有线路的有效保护,为了项目获得更好的综合效益,应从各个方面入手,精心实施顶进涵施工各阶段、各步骤,全面提高施工水平,保证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波.浅谈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3):11-12.
[2] 郭勇.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质量控制[J].科技与创新,2017,21(4):58-60.
[3]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TB10303-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149-153.
[4] 杨建波.铁路下穿框架涵顶进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
[5] 谢鹏飞.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风,2015,10(10):45-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