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3.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
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 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以生态系统为专题,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
7.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试行)》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基于这种理念,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服务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四个机会: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动手尝试的机会;在线答题,及时反馈的机会;网络论坛,各抒己见的机会。
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体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情感的升华,最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习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教师指导学生打开魔灯学
习平台,请学生浏览学习流程。
1、2010年8月7日,在甘
肃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牵
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下面,我
们来看一则当时的报道。
2、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新
闻评论《舟曲泥石流13年前已
被预料到》
学生打开魔灯学习平台,观看新闻视
频及阅读专家评论,分析思考。
通过国内新
闻导入激发学生
兴趣, 注重课程
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
教师请学生思考:你认为
引发舟曲泥石流的重要原因是
什么呢?
教师:看来,生态系统与
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
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
生: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局部生态
系统退化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原因
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
境,激发学生思
维,明确学习目
标,积极投入本课
的学习。
生态之旅
下面,我们就走进各种各
样的生态系统,去感受其中生
机勃勃的景象。
学生浏览查看网页图片:《各种各样
的生态系统》
通过优美的
画面,让学生形象
地感受生态系
统,了解生态系统
的类型,体会生态
系统的和谐之美。
观察草原生态系统,并说
出这个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
学生浏览网页图片,思考回答
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
学生在观察,
思索,归纳中,生
成?生物部分(无机环境)
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
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成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教师进行强调和鼓励性点评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并列举身边的实例
引导学生利
用已有知识经验
及新授内容,学
会归纳总结、、活
学活用。
教师问:在生态系统中,
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小组分工:植物组,动物组,分解者组,非生物组,评委组
任务驱动:组内合作
1、学生浏览网页,查找并筛选
信息,说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
2、
3、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为角
色扮演搜集整理素材
通过学生自
主学习,得出生态
系统中各成分的
作用,培养学生分
析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
通过任务驱
动,促进学习方式
的转变,实现小组
内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
任务驱动:组间竞争
通过同学们的辩论,使我们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四要素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如何利用箭头来表示四者之间的关系呢?
小组活动:“谁最重要?”小组间
分角色扮演与争功,阐明自己所扮演的角
色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分析生
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之间
的关系;评委评出“最佳辩论组”和“最
佳辩手”
生:
通过学生的
角色扮演与评价,
实现过程体验与
自评互评。
满载
而归教师:我们具体来看,生
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
出示一条食物链及捕食食物链的要点
引导学生尝试在图中画出食物链,给予评价,汇总书写食物链的方法
讲解: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样、数量庞大,致使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就构成了食物网。
正确认识食物链,明确捕食食物链的
要点
书写食物链的方法:
1.从生产者(植物)开始,到最高
级的动物结束,分解者不算。
2.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通常写
成“甲→乙→丙……”(一般不超过6个)
的形式,箭头从食物指向捕食者。
一名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
展示连接过程,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电脑
上,画出食物链,互相对照答案,纠错更
正。
通过摸索探究、讨论学会。
描述生态系
统中的食物链和
食物网
层层深入
练习书写食
物链,数食物链条
数,树立生命现象
是运动的、普遍联
系的观点,突破教
学难点
提问:在一片草木茂盛的草原上生活的兔,其数量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为什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后认识到:
兔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
增长。
因为,当兔的数量急
剧增加时,食物就会减少,
兔的天敌也会增加。
这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
节能力。
尝试分析食物链
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
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
变化。
分析时,运用
动态的、联系的观点
进行分析。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不是无限大的呢?
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并分析得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这一结论。
进入网站,观看视频《过
度放牧的危害》,认识到: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有限的
问题引领,深入
探究
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属于搜集资料,相互交流生联系实际,通过
超过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从而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态系统被破坏的事例及原
因,或说说自己的身边事,
与他人共享。
大量事例触动学生心
灵,认识到生态系统
所面临的危机、引发
深入的思考,形成保
护生态系统、保护环
境的意识。
通过同学们展示的一件件事例,一组组数据,使我们感受到:环境污染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态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就在生态、环保、低碳方面,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往明天的路。
下面,我们“一起去逛世博会”
问:用生态的观点看世博,你有什么收获呢?
浏览专题网页“开眼界”
──一起逛世博,尝试用所
学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来分析
世博的:
“低碳”“循环”“节
能”
“家园”“和谐”“想
象”
合理利用,合理发展生
态系统中的四要素,使得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使我们的
家园──生态系统维持稳
定。
将所学知识活学
活用,形成科学的保
护生态系统、保护环
境的观念。
使得本课
的知识目标与情感目
标得到完美结合。
活学活用
教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在生态环保方面更应该走在前列,下
面,我们进行“测一测”,──生态环
保,知多少?
看来同学们的生态环保知识还真
丰富,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早在
2008年,保定就和上海同时被世界自然
基金会和原建设部一起列为“低碳城
市”试点。
保定是我家,我们能够为创
建“低碳城市”做什么贡献呢?
争当环保小卫士:
完成环保知识的在线答
题,检查后提交答案,根据
系统评分及反馈,修正答案
获取新知。
学生进入讨论区,各抒
己见,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在
论坛上,同时可以分享查看
其他同学的发言。
将课堂教学内化
成学生的内心需求,
真正增强学生的环保
执行力,使学习效果
由课上延伸到课下。
总结升华
教师选取诵读论坛上学生的精彩
发言,全班共享,最后总结评价:爱护
环境,创建低碳城市,从我做起,从小
事做起,真正实现生态系统四要素的合
理利用,合理发展,使和谐的生态系统
成为人类最美丽的家园!
思索,倾听
归纳整理,
情感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