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名校初中五校联考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模拟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名校初中五校联考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
1.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A.温度B.体积C.质量D.密度
2.实心的铜球和铝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如果把它们全部按入水银里,静止不动,所用的向下的作用力()
A.铜球比铝球的大 B.铜球比铝球的小
C.两球的作用力一样大 D.难以判断
3.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4.如图所示,暑假期间,小刚和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

然而,当他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

在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原因的是()
A.B.
C.D.
5.如图所示,人眼处在合适位置,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图②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图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图④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7.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雨B.露C.霜D.冰
8.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9.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B.医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
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10.如图,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有白霜。

这是因为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二、填空题
11.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________ 的工具,水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 ,将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一半水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
12.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13.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m,若人以0.5m/s速度重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_____像。

14.家庭装修时,要用一种胶来粘木头,这种固体胶要在100℃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粘性。

为了熬这种胶,工人师傅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锅。

如图所示,是一个有夹层的铁锅,夹层里充满了水,锅内装有适量的胶块,在夹层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锅内胶水的温度______(填“会”、或“不会”)超过100℃,这是因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______。

15.如图所示,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

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 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m/s,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
三、计算题
17.一个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体积为30cm3.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361g.已知铜的密度ρ铜=8.9g/cm3,求:
(1)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注入液体的密度。

18.由北京开往苏州的D315次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00km/h。

北京到苏州铁路长约1200km,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

假如列车在相邻城市之间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相同,求:
(2)由于调度原因,D315次列车在从南京驶向苏州的途中需要在常州站临时停靠,在距离常州站8km 的地方从最高时速200km/h开始减速,15:35到达常州站时刚好减速到0,15:38列车开始启动驶离常州站,行驶8km后再次达到最高时速,已知在进出站过程中,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最高时速的一半,则跟以最高时速直接通过常州站相比,列车因这次临时停靠大约耽搁多少小时?
四、实验题
19.小红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时发现:泥沙的密度比水大。

因此她猜想:若江水中含沙量越高,则江水的密度可能越大。

她决定用清水和食盐配制盐水,测量盐水的密度来模拟分析这一问题。

(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那么,要使天平平衡,就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向左调,若测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要使天平平衡,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盐水的密度。

(3)她经过多次的实验测量,得到了盐水密度与盐的百分含量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她的猜想是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______)
(5)北大西洋海水比印度洋海水密度大,可知北大西洋海水含盐量较________(填“高”或“低”)。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如图甲所示,此透镜的焦距_________cm。

(2)当蜡焰放在凸透镜左侧28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

(3)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当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_(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2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1)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______(填“大”或“小”)。

2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选填“快”或“慢”)。

(4)图象中DE段是_____过程。

23.(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铃声又逐渐变大,此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如图乙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
__________,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_.
24.图象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甲乙物体运动图象的速度﹣﹣时间图象:
(1)请你根据图象和自己所学的知识判断:甲物体做的是_____直线运动,乙物体做的是_____直线运动(均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2)请你计算出甲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_____;
(3)聪明的小燕发现并猜想: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刚好等于这段时间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如图阴影部分),这一猜想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

根据这一规律,请你计算乙在4s内的平均速度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质量;1.0×103;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1.
12.凸缩小实 20
13.1 正虚
14.不会温度不变
15.能量信息
16.25
三、计算题
17.(1)20 cm3 (2)13.6g/ cm3
18.(1)144km/h;(2)0.13小时。

四、实验题
19.将游码向右移 60 73,5 1.01 正确高
20.缩小照相机将蜡烛上调,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虚 C
21.不变增大不可能 45 大
22.(1)B; 38;晶体;
(2)吸收;
(3)固液共存;50;慢;
(4)沸腾.
23.不能振动越大
24.匀速加速 9m 1.5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