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七校教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年春期末联考高一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32分)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越大,动量一定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一定越大
C. 力越大,力对物体的冲量就越大
D. 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答案】D
【解析】根据P=mv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动量不一定越大,选项A错误;根据E=mv2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不一定越大,选项B错误;根据I=Ft可知,力越大,力对物体的冲量不一定就越大,选项C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选项D正确;故选D.
2. 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飘落的树叶
B. 沿滑梯下滑的人
C. 乘电梯匀速上升的人
D.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铅球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的判断,关键要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和机械能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
3. 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D. 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小球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由于它们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并使得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故在物理学上,将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即向心力是按照力的效果命名的,这里是重力和拉力的合力.
故选:C.
4. 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多
B.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间少...
C. 汽车上坡时,司机要用“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其目的是在输出功率一定时,可以用此办法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D. 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越大,则牵引力越大
【答案】C
【解析】根据W=Pt可知,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不一定多,还要看时间,选项A错误;功率大的机械做相同的功时用的时间少,选项B错误;根据P=Fv可知,汽车上坡时,司机要用“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其目的是在输出功率一定时,可以用此办法获得较大的牵引力,选项C正确;根据P=Fv可知,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越大,则牵引力不一定越大,选项D
错误;故选C.
5. 在列车编组站里,一辆的货车在平直轨道上以的速度运动,碰上一辆的静止的货车,它们碰撞后结合在一起继续运动,则货车碰撞后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A. 0.8m/s
B. 0.9 m/s
C. 0.7 m/s
D. 0.85 m/s
【答案】A
【解析】两列车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m1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1+m2)v,
解得:;故选A.
6. 一名运动员用力踢质量为0.5g的足球,使球由静止以20m/s的速度飞出,假定运动员踢球瞬间
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A. 50 J B. 100 J C. 500 J D. 4 000 J
【答案】B
【解析】对皮球,从静止到离开脚飞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人=mv2−0
可求得人对皮球做功:W人=×0.5×400=100J,故选B.
7.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 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
C. 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各国发射这种卫星的轨道半径都是一样的
【答案】A
【解析】地球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靠近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根据,得:,r越大,v越小,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C正确; 它若在除赤道所在平面外的任意点,假设实现了“同步”,那它的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与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不动,一定在赤
道上空运行,故C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T为一定值,根据上面等式得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也为一定值.由于轨道半径一定,选项D正确;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A.
点睛:地球质量一定、自转速度一定,同步卫星要与地球的自转实现同步,就必须要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这就决定了它的轨道高度和线速度大小.
8. 质量为4g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m后速度达到1m/s,取g=10m/s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人对物体做的功为12 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2 J
C. 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10 J
D. 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答案】D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可知,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0,位移的大小为0.25m,末速度的大小为1m/s,由v2-0=2a可得,加速度a=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所以F=mg+ma=48N,拉力对物体做功为W=F=12J,故A正确.合外力对物体做功W合=F合
=4×2×0.25=2J,故B正确.重力做功为W G=-mgh=-10J.所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10J,故C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得合力做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故D错误.故选ABC.
点睛:人对物体做功,即为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所以会导致物体机械能变化;而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决定,对于合力做功可以由动能变化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6分)
9. 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吹的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
B. 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
C. 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
D. 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将雨滴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相互独立,雨滴下落时间与竖直高度有关,与水平方向的风速度无关.故A正确C错误;着地的速度等于分速和落地竖直速度的合速度,故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有关,选项B错误;风速越大,落地时,雨滴水平方向分速度越大,合速度也越大.故D正确.故选AD.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问题的考查;解题时要将雨滴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具有独立性.则雨滴下落时间与竖直高度有关,与水平方向的风速度无关.风速越大,落地时,雨滴水平分速度越大,合速度也越大。
10. 如图为常见的自行车传动示意图.A轮与脚踏板相连,B轮与车轴相连,C为车轮.当人蹬车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轮角速度比C轮角速度大
B. A轮角速度比C轮角速度小
C. B轮边缘与C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轮边缘与B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答案】BD
【解析】轮AB边缘上的点与传动链条接触,其速度大小和传动链条的速度大小一致,所以A轮边缘与B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公式v=rω,线速度相等时,半径小的角速度大,所以A轮角速度比B轮角速度小;而B与C属于同轴转动,二者的角速度是相等的,所以A轮角速度比C轮角速度小.故B正确,A错误;轮B边缘与C轮边缘的点在同一个轮子上,所以B轮边缘与C轮边缘的角速度相同,而r C>r B,据公式v=ωr可知,B轮边缘与C 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轮AB边缘上的点与传动链条接触,其速度大小和传动链条的速度大小一致,所以A轮边缘与B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关键明确两种常见的传动方式的特点: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同轴传递角速度相等.
11. 2016年9月25日,天宫二号由离地面h1=380m的圆形运行轨道,经过“轨道控制”上升为离地面h2=393m的圆形轨道,“等待”神州十一号的访.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
A. 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h2上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h2上运行的速度大于轨道h1上的运行速度
C. 天宫二号在轨道h1上的运行周期为
D. 天宫二号由圆形轨道h1进入圆形轨道h2运行周期变大
【答案】CD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所以: ;由于“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所以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h2上运行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 错误;
根据,由于h1<h2,可知,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h2上运行的速度小于轨道h1上的运行速度.故B错误;“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在轨道h1上的运行周期:,故C正确;“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周期:
,天宫二号由圆形轨道h1进入圆形轨道h2轨道半径增大,则运行周期增大,故D正确;故选C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知道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靠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的B点时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在刚接触地面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B. 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h)
C. 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等于...
D. 小球动量的改变量大小等于
【答案】BD
【解析】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为零,重力势能减小mg(H+h),则小球的机械能
减小了mg(H+h).故A错误.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h)-W f=0,则小球克服阻力做功W f=mg(H+h).故B正确.落到地面的速度,对进入泥潭的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得,I G+I f=0−m,知阻力的冲量大小不等于m.故C错误.落到地面的速度
v=,对进入泥潭后的速度为0,所以小球动量的改变量大小等于m.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的运用,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需考虑速度的方向,运用动量定理解题需考虑速度的方向.
三.实验题
13. 如图1是探究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A. 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B. 接通电,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C. 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重新做实验
D. 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
E. 选择一条理想纸带,用刻度尺测出重物下落的高度,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
F. 分别算出和,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看是否相等
【答案】ADBCEF
【解析】根据实验的原理及操作,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DBCEF.
14. 为了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可记作W、2W、3W…对每次打出的纸带进行处理,求出小车每次最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记录数据如下.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_____)
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
C.是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是为了使橡皮筋松驰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据以上数据,在坐标纸(图2)中作出W-v2图象_____.
(3)根据图象2可以做出判断,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1)C(2). (2)根据题目给定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W-v2图象,见解析;(3). (3)小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解析】试题分析:
(1)木板略微倾斜,是为了平衡摩擦力,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故C对。
(2)图像如图所示。
(3)W-v2图为过原点的直线,则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考点: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速度的关系的实验。
【名师点睛】做实验题时,关键弄清楚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此实验中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小车的合功,与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计4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关系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 如图所示,从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v0=5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经过t=1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小球抛出时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位移大小?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1)5m(2)5m(3)11.18m/s
【解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
得小球抛出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5m
(2)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
得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位=5m
(3)小球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或...
16. 质量为m=0.2g的小球竖直向下以v1=6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v2=4m/s的速度反向弹回,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t=0.2s,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取g=10m/s2).求
(1)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
(2)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
【答案】(1) 2g∙m/s 方向竖直向上(2)12N
【解析】(1)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碰撞地面前小球的动量
碰撞地面后小球的动量
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方向竖直向上
(2)小球与地面碰撞,小球受到重力G和地面对小球的作用力F,
由动量定理
得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是F=12N
17. 国庆期间进行特技飞行表演的飞机,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R=1000m,飞机的飞行速度为v=90m/s,飞行员的质量为60g,(取g=10m/s2),求飞机运动到最高点时座椅对飞行员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答案】114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由竖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可知,若飞行员上升到最高点只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则飞机需要的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于实际飞机飞行速度所以座椅表现出对飞行员有向上的作用力F,
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飞机运动到最高点时座椅对飞行员的作用力大小F=114N,方向竖直向上
18. 如图所示,AB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B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求:
(1)小球滑到最低点B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
(2)小球刚到达最低点B时,轨道对小球支持力F N的大小;
(3)小球通过粗糙的水平面BC滑上固定光滑曲面,恰好到达最高点D,后返回滑到水平面BC的中点停下,求D点到地面的高度为h。
【答案】(1)(2)(3)
【解析】(1)小球从A滑至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则得小球滑到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为:
(2)在最低点B,小球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N作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
(3)从A到D的过程,受到的摩擦力为f, BC段的长度为SBC
由动能定理得:
从D到CB中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得D点到地面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