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浆砌石施工技术 张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浆砌石施工技术张静
摘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的支持,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
在长期实践中,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浆砌石施工工艺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它具有取材方便、成本廉价等优势,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发挥工程的实际价值,推广应用价值非常高。
文章对浆砌石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浆砌石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农业环境的保护,而且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有效规避资源浪费,文章主要针对浆砌石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应用必要性以及其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1 浆砌石施工技术
浆砌石技术在施工期间使用的施工材料为胶结性材料,使用这种材料能够形成牢固的石砌体材料,使用这种方式建造而成的农田水利工程,通常结构比较稳定,且密实性良好。
此类工程在进行农田灌溉的时候,能够对于水体流失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水资源不再出现大量浪费的情况。
此外,由于浆砌石材质本身强度较大,能够抵御各种污染和外界环境的腐蚀干扰,有效延长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即使长期使用,也能保证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程度,既给后续施工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也减轻了后续技术人员的维护检修压力。
2 浆砌石技术应用流程分析
施工单位进行浆砌石施工的时候,技术应用流程都必须遵照施工方案中设定来执行。
首先,是施工现场基础施工面的验收操作,技术人员根据方案中的技术验收标准核查完毕之后,才能顺利开展后续施工。
第二,周围施工环境的观察也是必要的,技术人员在操作之前要注意排查现场的潜在不利因素,消除之后才可进入技术应用环节。
第三,要在现场进行测量放样,然后实施铺浆环节,随后进行安砌施工、填缝施工以及后续养护等重要施工流程。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浆砌石施工工艺要点
3.1 将材料准备做到位
(1)水泥、水与砂的质量控制。
就水泥、水与砂而言,拌合物质量将对施工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予以严格的控制。
选取水泥时,需要对水泥的质量予以严格的控制,选取正规厂家生产的袋装硅酸盐水泥即可;拌和用的水应选用无有害杂质的洁净水;选取砂(细骨料)时,需要对细骨料的直径及性能进行严格控制。
砂宜选取中砂,采用天然砂作为细骨料时,砂中黏土含量应不大于5%;强度等级小于M2.5时,黏土含量应不大于10%[1]。
砂的最大粒径应小于砂浆厚度的1/5,一般不大于2.5mm。
作为沟缝和抹面用的砂浆,最大粒径不超过1.25mm,砂的粗细程度对水泥用量、和易性、强度和收缩性影响很大。
(2)砂浆的质量控制。
需要经过现场实验室对砂浆的配合比进行确定,从而确保砂浆的质量达标,通常将砂浆的稠度控制在30~50mm。
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天气因素,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对稠度予以适当的调整。
砂浆拌和采用拌合机进行拌和,在拌和过程中,需要确保拌和时的材料使用量、拌和温度以及拌和时
间,确保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3)石料的质量控制。
浆砌石施工中,需要对石料的质量予以严格的控制。
要求石料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其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设计
规定;对石料予以清洁,用水清洁石料表面的水锈杂质、泥垢等,确保清洗干净。
清洗之后的石料的质量与厚度应足够,块石是砌体材料,因此石料的质量需要在25kg及以上,厚度需要在20cm及以上,未达到此标准的石料被称为片石。
片石
能用于堵塞砌体缝隙,但是浆砌石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片石使用量,其用量
不应超过总石料量的10%。
3.2 浆砌石的施工工艺
(1)放样。
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将测量放线工作做到位,对水准基点桩予以调节,将皮数杆立好,对存在坡度要求的砌体需要将坡度门架好。
清除基槽内的
杂物,放边线、轴线与其他尺寸的位置线,对标高予以复核。
(2)砌筑。
砌筑前先洒水以湿润基础,以基础中心线为依据,放出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控制每皮的高度在300~400mm[2]。
采用铺浆法进行施工,取铺
灰器、大铲等满铺砂浆(厚度3~5cm),块石挤入砂浆一定厚度,按照角石—面石—腹石的顺序进行施工。
先施工角石以便于准确标定建筑物的位置与形状,必须严格控制角石的位置,选取较为方正的石块作角石。
角石安放、砌筑完毕之后,开始砌筑面石。
选取面石时,需要对面石的长短、大小予以适当的控制,选取长短不一、大
小不同的石块作为面石,以便于面石能与腹石交错连接,面石在选取过程中需要
确保面石厚度与角石的厚度同等,且外部表面平整。
砌筑面石时,试放石块以确
保石块的方正,对个别不规整的石块进行修凿,满铺砂浆后将石块翻回座砌,挤
紧灰浆。
砌筑腹石时,选取尺寸较小的石块进行分层砌筑,先铺底砂浆,铺放第一层
时需要确保腹石放置的平稳度,铺放过程中尽量缩减相邻石块的缝隙,采用灰浆
填满缝隙,同时缝隙中置入大小适当的石块,敲击石块以确保石块能够放入灰浆
缝隙。
砌筑过程中,每砌筑3层就需要进行一次找平。
出于确保建筑的整体性考虑,砌筑过程中需要对各段的交错部位留置台阶以
便于能够相互结合。
强降雨、大风等天气时,不应继续施工,需要中断砌石操作;当不得不停止施工时,中断砌筑的时候需要采用小石子混凝土、灰浆等将砌石的
层间缝隙填满并捣实,砌石的表面不需要抹灰,但是需要采取覆盖措施。
当砌筑
开始时,清洁砌石表面之后洒水湿润表面即可开始施工。
砌筑过程中如果暂停砌筑的时间过长将导致砂浆初凝,此时就需要对砌筑完
毕的砂浆的强度予以检测,待砂浆强度足够(2.5MPa及以上)[3]时才允许开展
施工。
再次砌筑开始之前,需要先确保上一层的砌体足够清洁,清除其表面的浮渣、松动的岩块等之后,采用高压水将表面冲洗干净并湿润。
砂浆表面较为光滑时,对其进行凿毛处理,冲洗干净后排除残渣、积水,确定砌筑面湿润、干净时,才能继续砌筑。
(3)勾缝。
砌筑完毕24h后、砂浆凝固前,需要进行勾缝操作。
刮去缝隙内深度在2cm以下的砂浆,清洗缝隙以确保槽缝内保持干净,无灰渣、积水等。
采
用较稠、标号较高的砂浆做勾缝处理,勾缝过程中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采用水泥
砂浆填充、压实并抹光,争取做到突出块石的形态、匀称、美观。
浆砌料石、块
石和石板宜勾平缝;浆砌卵石宜勾凹缝,缝面宜低于砌石面1~2cm。
要求勾缝
用的砂浆是单独拌和的,不能采用砌筑过程中用的砂浆。
(4)养护。
浆砌石砌筑完毕的12~18h需要对砌体及时采取养护措施,保证砌体表面足够湿润,常用的方式是采用土工布、草垫等对砌体表面予以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通常为2周。
养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温度,气温较低
(0~5℃)时,需要加强对砌体的养护。
冬天由于气温较低,砂浆水化反应速度减慢、初凝时间延长需要覆膜保温,冬天不对砌体进行洒水养护。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实际浆砌石、干砌石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其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要抓好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控制,以提高工程质量,高效完工。
参考文献:
[1]张冶.杨家沟水库浆砌块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8).
[2]邓红卫.浅谈浆砌石大坝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5(30).
[3]汤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浆砌石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