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幼儿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幼儿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
摘要:
男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教师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有积极作用。
可是,不可回避的是,当前男幼儿教师的现状令人担忧。
本综述收集了男幼儿教师在我国的现状的研究,包括男幼儿教师的比例和流失现象原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男幼儿教师现状对策
一、男幼儿教师现状研究概况
(一)男幼儿教师作用的分析
从收集的文献中,我国学者对于男幼儿教师作用的阐述各有千秋,但是,都趋向于同一种观点,就是:在幼儿园,毫无疑问,男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国内外的男幼儿教师比例的比较
从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显示,国外男幼儿教师的比例主要有:瑞典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达到27%,美国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约占10%,日本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约占7%。
另外,从国外的一些法律法规对幼儿园男女比例有规定:美国规定每个幼儿班至少有一名男教师;日本的法规规定在每一个幼儿园必须有1/4以上的幼儿。
而反观我国,从刘霞(2007)的《我国幼儿教师的人口学特征分析》文献中,我们可以从《1997-2003年我国幼儿教师性别构成》表中发现,男女幼儿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而且男幼儿教师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
再看看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幼儿园教职工总人数在100万人左右,其中男性6万多人,但真正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占1%的比例。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男女幼儿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男幼儿教师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男幼儿教师的比例。
(三)国内的男幼儿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幼儿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男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了两到三年,就离开幼儿园转而进入其他行业。
对于男幼儿教师的流失现象,这样的相关研究很多。
而这些研究大多都是从男幼儿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综合文献讲述的各方面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传统思想的影响。
长久以来,人们形成这样一种挂念:幼儿教师是女性专属的一种职业。
这也许是受学前教育保教结合的特点和女性生理特点的双重影响的。
因此,男幼儿教师决定做一名幼儿教师是有一定压力的,易受一些人的嘲笑,例如“娘娘腔”、“没能力”。
虽然,很多人已经开始反对这种观点,支持男性进入学前教育行业。
但是,社会依然存在着队男幼儿教师的负面评价,成为阻碍男性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次,幼儿教师职业利益的缺失。
这个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工资待遇低。
经济地位是反映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最基础的指标,低薪和低社会地位的问题总是相伴存在的。
这也是造成男幼儿教师流失的原因。
男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并且没有保障。
作为家庭经济主要的获得者和承担者,这
无疑给他们的生存造成压力。
第二,幼儿教师的职称系列普遍层次较低,职务晋升的空间过于狭窄。
男性幼儿教师很难从这个职业看到前途,常年一层不变容易让男性产生倦怠感和缺乏成就感,被需要程度低。
第三,幼儿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利益非常有限。
男幼儿教师很难建构起优良的社会声望,并且通过调查,职业利益的缺失还会影响其婚恋观。
再次,工作中的困扰。
这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团体归属感。
由于幼儿园男女幼儿教师比例失衡,男幼儿教师很难参与女幼儿教师除了工作以外的话题中去,这种不适应易让男幼儿教师离群,缺乏归属感,最终走向流失。
第二,男幼儿教师心理行为模式的一般教育弱点。
从潘敏(2002)的《男教师的教育优势及弱点分析》,她列出了男幼儿教师的一般教育弱点:1、缺乏亲切、温柔、善解人意感;2、口头语言不占优势;3、情绪易冲动、不稳定;4、缺乏耐心、细致。
这些一般的教育弱点让园长、班主任、家长等对男幼儿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就不信任,导致男幼儿教师在保教过程中困难重重,从而也很难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势。
3、分工上的不合理。
在分工时,面对很多体力活,男幼儿教师“责无旁贷”包揽下来,而且,由于一贯的思维,园长和教师认为男教师只适合体育活动的教学。
这样,男幼儿教师就专职体力活和体育活动,他们身上一些优势也就被忽略了,自然而然,他的成就感也慢慢丢失。
最后,是政策弊端。
这个原因在唐香玉(2010)的《幼儿教师男女比例均衡配臵:成因、意义与路径选择》特别提到。
她认为政策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学前教育经费严重缺乏,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
其次,由于学前教育法的缺失,致使影响人们选择幼儿教师职业的核心问题一直缺乏法律保障。
总的来说,人们已经认同男性幼儿教师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但是,在我国,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男性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比例仍然很低,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比例,许多男幼儿教师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离开幼儿教师这个职业。
可见,要让幼儿更好地发展,针对男幼儿教师的现状,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二、针对男幼儿教师现状的对策研究概况
从收集的文献中,综合学者们提出的建议对策和建议,主要从学前专业学生和幼儿教育职业教师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学者对学前专业男生的对策概况。
第一,政策上的倾斜。
招收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在一些方面给予优惠,例如学费和优先推荐工作等。
第二,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专业认同度。
教师要使学生了解专业优势和前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培养他们的自我人格塑造能力,优化个性心理。
第三,帮助他们找准定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这个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男生应该把自己定位在专职教师上;2、高校教师为男生设计好职业生涯,为学生长远考虑,对学生负责。
因为他们从事学前教育一线工作的最佳时期只在18-35岁。
对这之后有明确目标,他们能继续深造学习和适应生活,能更好地消除他们的焦虑。
在于晓梅(2005)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就提到《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男生的导师有帮助和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的义务。
第四,调整课程结构,设臵适宜男生的课程。
男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体育、计算机与网络等等,如果对学生全部千篇一律的教育,不仅扼杀了男生的优势,也可能让男生在一些非擅长的课程,例如舞蹈、美工,感到吃力。
所以,可以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对于男生,可以相应地增加体育类等的课程,对于以后的发展更加有益。
(二)学者对男幼儿教师的对策概况
第一,健全完善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度。
首先,加快《学前教育法》的立法进程,通过法律制度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次,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整体规划。
这样,学前教育才能得到政府财政经费的充分支持。
再次,明确幼儿教师公务员的的性质。
最后,
拓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第二,加大力度宣传,引起关注和提高认同度。
加大力度的宣传,使社会各界认识到男性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积极作用,促使人们改变传统观念,使男幼儿教师能减轻压力,更加专注于学前教育事业。
第三,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和聘用男幼儿教师。
一是通过大专院校、幼儿师范学校来培养男幼儿教师。
二是注意通过各渠道有计划吸收各种男性技术人员。
第四,完善教学管理,开设特色课程,发挥男幼儿教师的长处。
幼儿园要根据男幼儿教师的特点尽量合理安排工作,运用各种方式减轻他们的压力,并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与女性幼儿教师在个性,能力、风格上互补。
同时,针对男性教师特有的优势,开设特色课程,例如体育、英语和计算机与网络等等,让男幼儿教师感受到被需要,产生成就感。
第五、生活上要热情关心他们。
在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园长和教师更加要关心男幼儿教师,如他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不断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尤其对于新来的男教师,要努力为他们排除各种干扰,不断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尽量解决他们生活上的不便,使他们能全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
第六,终身学习,不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男幼儿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来提高专业化水平,才能真正成为幼儿教育队伍不可替代的成员,受到应有的重视。
同时,在学习中不断满足求知欲,提高业务能力,如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等等,才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感和无力感,完善自己各方面的不足。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男幼儿教师的现状有清晰的了解,即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幼儿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并在这种局面下,提出相适宜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姚雅琨,关于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的访谈研究,当代学前教育,2007年第6期
[2]朱虹,立足优势形成特色_男幼儿教师应对挑战的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29卷第2期
[3] 李玉秋,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26卷第2期
[4] 潘敏,男教师的教育优势及弱点分析,辽宁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总19期)
[5]王艳芝,柴莉颖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可行性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02期(总第158期)
[6] 刘霖芳,男性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影响因素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6期
[7] 林楠,田原,男幼儿教师的培养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总64期)
[8] 唐丽,男幼儿教师如何看待幼教这一职业_一位男幼儿教师的个案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第3期2007年6月
[9] 雷茹,裴长安,浅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当代教育评论,2010年第7期(综合研究)
[10] 刘霞,我国幼儿教师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17期(总第145期)
[11] 于晓梅,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2005年1月第18卷第1期
[12] 孟庆玲,芙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其疏导,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第17卷第5期 2009年5月
[13] 李巧萍,应重视培养和任用幼儿园男教师,现代教育论丛,1999年2月
[14] 唐香玉,幼儿教师男女比例均衡配臵_成因_意义与路径选择,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1期总第182期
[15]关于重视解决小学、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问题的建议
[16] 徐志国,男幼师的缺乏_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