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 18《虎口藏宝》 名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8虎口藏宝
一、教材分析
《虎口藏宝》是小学语文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表现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文章以宝物——胶卷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纳塔莉发现胶卷——陌生人搜查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抢走调包胶卷——威廉叔叔夸奖纳塔莉”等内容。
作者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赛读、引读等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在读中感悟纳塔莉的机智勇敢,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特点的方法,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
三、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坚持长文短教的原则,大胆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细致地品读描述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在读中体会人物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等词语,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讨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
3.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4.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六、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题目关键词导入,能迅速进入新课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板书课题“虎口”,你知道有什么词语是“虎口”开头的?(虎口逃生,虎口拔牙,虎头藏宝……)理解“虎口”的意思。
板书完题目。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如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从整体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和不懂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2.自学后在小组交流。
3.在班上交流汇报
(1)读生字词。
(指名读、齐读)
瞥见陶瓷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纳塔利威廉价值连城翻箱倒柜喜出望外忧心忡忡无能为力迷惑不解(2)理解词语意思.
“疲惫不堪”什么样的?在疲惫不堪时说的话,该怎么读?
“栩栩如生、喜出望外、忧心忡忡、无能为力、迷惑不解”是什么
意思?
(3)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
)
(4)理清文章层次
全文围绕“藏”字,分几部分来写的?每部分写什么?(指名反馈,教师引导。
)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卷。
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陌生人来家里搜查胶卷,纳塔莉巧妙地调包,保护了胶卷。
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到结束):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奖她是个聪明的孩子。
(5)初步解疑:“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胶卷)
板书:发现胶卷巧妙调包夸奖聪明
三、初知人物形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鼓励个性阅读,培养表达能力)
1.在这紧扣读者心弦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谁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纳塔莉、威廉叔叔、两个间谍;主要人物:纳塔莉)
2.指名说说纳塔莉留给你的印象。
(学生根据阅读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教师适当地归纳、总结:纳塔莉:机智、勇敢、聪明。
3.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品质特点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出来的。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这个内容。
四、课堂小结:(设计意图:加深对课堂内容记忆,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激发对知识的探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初步交流了对故事的主人公纳塔莉的认识。
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述突出纳塔莉的机智、勇敢、聪明
的。
五、布置作业(设计意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1.抄写课后题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条理)
18虎口藏宝
发现胶卷
巧妙调包
夸奖聪明
纳塔莉:机智、勇敢、聪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设计意图:由旧知引入新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1.听写下列词语。
瞥见陶瓷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歹徒栩栩如生疲惫不堪价值连城翻箱倒柜无能为力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姑嫂纳塔莉。
作者是怎么将纳塔莉的这一形象展示在我们读者眼前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品读词句,感悟人物品质(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指导学生在品读词句中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一)自学探究。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威廉叔叔是怎样夸奖纳塔莉的?画出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提出问题来吗?(如:威廉叔叔为什么夸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威廉高兴地夸奖纳塔莉,但为什么又连连摇头?)
2.威廉叔叔为什么夸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请画出表现纳塔莉聪明机智的语句,认真读读,写写你
的体会。
(二)合作探究。
在小组内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选择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三)班上交流,教师点拨。
1.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纳塔莉的聪明的?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预设:
生:我是从纳塔莉的动作描写中体会到的……
生:我从这句话体会到……
生:我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读出了……读懂了……因为……纳塔莉是多么的勇敢、镇定|、聪明……
2.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纳塔莉为什么要“四处拼命搜索”?课件出示句子:纳塔莉关上房门,眼睛拼命地四处搜索着。
突然,她看见了自己的照相机,眼睛不禁一亮。
她迅速取出照相机里的胶卷,把威廉叔叔的胶卷装了进去,然后把自己的胶卷塞进口袋。
就在这时,房门被撞开了。
(因为她听到两个歹徒的话,——此处引导明白:刚见到两个人时,纳塔莉只觉得他们是“陌生人”,知道他们是押着威廉叔叔来找宝物时,知道他们“不是好人”,所以称他们为“歹徒”——他们要上楼了,再藏不好胶卷,歹徒就得逞了,情况非常危急。
)
3.纳塔莉刚来到楼上自己的卧室时,有没有寻找过藏胶卷的地方?联系19段,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理解“扫视”。
(说明刚刚找过地方了,可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
4.可是歹徒找不到胶卷,把希望寄托在纳塔莉的身上,而此时,纳塔莉口袋里正装着歹徒要寻找的胶卷!
再没藏好的话,(引读——歹徒就会把胶卷抢走,威廉叔叔视为宝物的胶卷就会毁于一旦,歹徒就会更加猖狂……)
所以,情况是多么的危急!所以,纳塔莉的眼睛——引读,读出这种感受——拼命地四处搜索着。
)
5.引读:突然,她看到了——自己的照相机,眼睛不禁一亮。
为什么“眼睛一亮”?(说明她已经想出了藏胶卷的办法)
当她看到相机的时候,马上会怎么想?
(有了!把相机里的胶卷取出来,再把威廉叔叔的胶卷放进去……)所以她——眼睛一亮。
她的心情是?读出这种心情。
6.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容不得她多想了,她迅速——引读句子,两次。
这是对纳塔莉的什么描写?(动作)画出动词。
这些动作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的,可以说是“神速”。
7.就在这时,房门被撞开了。
接下来,你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学生随意交流。
如从“背对”体会到什么?从“攥”读出了什么?通过朗读读出这种体会。
其他句子让学生随意交流。
8.教师小结:纳塔莉小小年纪,面对残暴的敌人居然能够如此的从容,并在危机中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保护了这卷重要的胶卷。
她的聪明、机智令人敬佩呀!
我们是从纳塔莉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到的?
(动作、心理活动等,板书:动作、心理活动)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9.当戚廉叔叔知道自己的胶卷并没有被夺走时,他惊呆了!(课件出示句子: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连连摇着头,高兴地说:“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为什么会惊呆了呢?
他为什么高兴地夸纳塔莉,但又连连地摇着头?
(因为他觉得纳塔莉小小年纪居然能够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把胶卷保存下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
威廉叔叔刚进门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他是什么样的神情?找出这句话,读。
威廉叔叔为什么有这样的神情?
10.教师小结:因此,看到胶卷被纳塔莉藏得好好的,引读——威廉叔叔连连摇头,高兴地称赞纳塔莉: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指导学生读出威廉叔叔的惊讶和赞叹。
11.拓展思维:同学们,你们也来夸一夸纳塔莉吧!(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三、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纳塔莉的机智、勇敢、聪明的确令人佩服。
让我们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四、课堂小结,(设计意图:对课堂内容进行反馈、总结,加深印象,升华情感)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纳塔莉是聪明的,她能够在危机中保护好胶卷不仅因为她的机智,还因为她的勇敢和镇定。
老师希望你们在危急关头,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保持镇定,机智地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设计意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读写结合)
1.课后与同学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小练笔:学习课文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动笔写一个人物。
六、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人物的精神特点,读写结合)
18虎口藏宝
威廉叔叔两个歹徒
寄——胶卷——抢
纳塔莉保护
(聪明、机智、勇敢)
(抓住心理活动、动作描写)
七、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我坚持长文短教的原则,大胆地处理教材,抓住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细致地品读描述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把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