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训练(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训练(I)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9七上·北京期中) 对下面一段话中的语法错误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

②听课时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③以前,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

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A . ①句删去“是否”。

B . ②句“就”改为“才”。

C . ③句“思想开小差”与“搞小动作”对调。

D . ④句“可能”改为“必定”。

2. (2分)(2020·贵州模拟)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B .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足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 .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4分)
3. (5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________
②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________
③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________
4. (6分) (2017七上·秦淮期中) 看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mìbó________________
静________________学徘徊粗犷
5. (3分) (2018七下·瑞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华夏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感人至深,随意掬起一抔足以让人心潮澎pài________:花木兰代父从军,深明大义,妇rú________皆知;端木蕻良不忘国chǐ________,铮铮誓言,激荡人心;闻一多高昂头
lú________,直面枪口,正气凛然。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
6. (20分) (2018八下·合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行走的风景
查一路
①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我会常常想货郎。

一条黝黑发亮的扁担,一面像小姑娘摇着发辫的手鼓,一副光
亮的货架货郎的足迹已远,而我追逐着那激越的鼓点从一个孩童进入了成年。

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段时间像一种过去的语言在连述往事,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的行走。

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②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黛郎的鼓声唤醒,乡村是寂静的,总在等待货郎带来生机。

鼓声由远及近,女人们像母雀瞅见了黄的谷粒,扑腾着双超汇集到老槐树的脚下一一货郎歇脚的地方,手拿针头线脑、几尺头绳,几匹花布,与见多识广的货郎说东道西讨价还价,打情骂俏。

孩子们围绕着货架,拥挤着、询问着、尖叫着、欢呼着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

货架里面的物什在玻璃下面闪动着神秘的光亮。

能够发出爆响的火纸,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会飞的小气球,构成了乡村孩子生活中最具诱惑力的念想。

(甲)他们积攒着每一枚硬币用预备好的每一枚硬币迎来激越的鼓声远远的吆喝近了:破鞋底破鞋壳废纸猪鬃鸡毛鸭毛兑糖换针哪为了这一声喝,为了兑现这一声吆喝,孩子的目光搜遍了村寨山野地头田塍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的眼睛,让贫瘠变为富有,单调冷落的土地被渴望一遍一遍不倦地阅读。

(乙)
③货郎常常是外乡人,他们坚韧的脚板踏平了异乡的艰险,朴素愿望冲淡了游走四方的担忧和恐惧。

一根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

货架在生活中漂泊,货郎居无定所,风餐露宿。

他们也许会用一个顶针或者一个发夹几尺头绳换来一碗剩饭充饥,路边的风雨中的破庙可能成为临时的安身之所。

疲惫思归的时候,可能是脑海中浮现出妻儿在家中等待的光景,若有若无的幸福在那张黝黑的脸上滑过,陶醉的感觉击穿了他们在尘世奔忙中抵御风霜的圆滑和吝啬。

他们大发善心少有地慷慨,突然停下货架从中取出水果糖一人一粒。

动作像闪电样急促,不容被施舍的对象再有非分之想。

(丙)
④货郎习惯于对每一位陌生人微笑,表情谦卑,视所有人为衣食父母。

他们贪图微利但不取不义之财。

八岁那年,我脱下一双新鞋换了一盒水彩蜡笔。

天黑了才惴惴不安地回家。

我父亲不肯相信穿在脚上的鞋子会弄了,关上了厅堂的大门,准备将我痛打一顿。

远远地货郎的鼓声近了,鼓声在我家门前停顿下来,还有货担落地扁担吱呀呀的声响。

接着,鼓声响起,由近而远。

我父亲打开门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门前的我的那双新鞋。

而货郎的背影已远,消失在树影婆娑、山腹暮霭笼罩的山道上。

(丁)货郎是不是要到落日的山那一边,微弱的星光能不能照亮他回家的路。

⑤擎起激越的鼓,用朴素愿望,敲响沉寂的岁月,让快乐在生活中流布四方。

日子被一页一页地翻了过去,然而,视线越过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见了货郎用黝黑的扁担,挑着闪亮的货架,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在走。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那时,我的心里第一次对货郎产生了牵挂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时间,像一种过去的语言在追述往事,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的行走。

(3)第②段中“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

(4)作者笔下的货郎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行走的风景”的理解。

7. (1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

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

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部分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

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痛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

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

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

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

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

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

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

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

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

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

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

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

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徒。

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

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

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

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

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⑧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
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

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1)文章开头说“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2)阅读①~④段回答:
①作者写自己对村庄的思念,为什么在文章第②段写“想念一个人”?
②为什么在第④段写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
(3)作者写道,城市“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联系全文看,为什么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篇抒情散文感情浓郁,脉络分明,以对乡村的眷恋深情将文章逐层推进,使文章布局严谨而又自然。

B . 本文的标题形象、凝练,意味深长,引人思考。

城市,像一座纪念碑,默默地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纪念着逝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

C . “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作者巧妙地插入广播的播报,结合自身感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顿悟时产生的神圣庄严的感觉。

D . 在作者心中,村庄是一种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是难舍的人生情结。

四、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8. (15分)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品诗句】下列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

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

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 .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

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题;共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4分)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答案:6-4、
答案:6-5、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考点:
解析:
四、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