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081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面漫画《这伞我也有份》(作者:尹正义)给我 们的启示是( )
第三十三页,共36页。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群
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
坚持对立统一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漫画中官员想要争抢弱势群体的“伞”,说明该
官员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
第四页,共36页。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 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 (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的人们,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
第五页,共36页。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要表现: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 定力量
第六页,共36页。
[辨析]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提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 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 史历史的创造者。
第七页,共3பைடு நூலகம்页。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 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 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 向人民群众学习。
第八页,共36页。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 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九页,共36页。
1.教材 P93 下 【提示】 (1)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 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页,共36页。
2.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 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初步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 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 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十七页,共36页。
2.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主要区别
比较
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何 者为第一性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社会意 社会意识的改变是社会
识对社会存在具 出现各种变化的根本原
有能动作用,但 因,是社会意识决定社
这种作用受社会 会存在
存在的制约
第十八页,共36页。
谁是社会历 史的真正创 造者
第二十六页,共36页。
[归纳总结] 1.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2.党的群众路线 (1)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 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 路线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的领导方法 和工作方法。 (2)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 法和工作方法。
社会发展的历史首 先是生产发展的历 史,是生产方式新 陈代谢的历史,人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
人类社会有 没有自身的 客观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有着 自身的物质运动规 律,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基本规律
人的思想、人的主 观意志是社会历史 发展的决定力量, 特别是伟大人物的 思想和意识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决定力 量,人类的历史是 由伟大的历史人物 创造的
第十四页,共36页。
[归纳总结] 1.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劳动群 众创造的。 ②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十五页,共36页。
③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 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二十八页,共36页。
3.深刻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二者是辩 证统一的,群众观点是灵魂,群众路线是对群众观点的 具体落实,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 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2)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依据。
答案:D
第二十四页,共36页。
[问题探究] 贵州雷山南猛村在精准扶贫中运用“自强疗法”,发 挥群众首创精神,用好 50 万元扶贫资金。依据村情,成 立农业组、民族手工艺组、电子商务组和芦笙表演组,选 出能人当组长,农民出资、出地,以合作社方式开展生产 经营,收入大幅提高。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自强疗法”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答案:“精准扶贫,用好 50 万元扶贫资金”坚持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依据村情, 选出能人”表明扶贫工作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 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 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精神财富。
第十六页,共36页。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 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 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十九页,共36页。
第三十页,共36页。
[即时应用] 3.“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 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 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 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是中央电视台某节目的开卷 语。这一开卷语是为了强调(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第一位,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A
第三十四页,共36页。
核心术语必背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 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 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 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 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看出《聊斋志异》的创作 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故②正确;蒲松龄作为普 通群众中的一员,创作了此名著,说明了人民群众直接创 造了社会精神财富,故④正确;①③与题意不符。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shèhuì)与价值 选择
第一页,共36页。
第十一课 认识社会与价 值选择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二页,共36页。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1.通过自 有的吴秦总胜人 基 广 朝 结利说 础 领 的 淮是导 灭 海, ,千千的 亡 战是 加起 是 役万陈速义陈胜万胜了胜利、秦,老百、的吴朝就吴原姓广的不广因用起灭会创时义亡小有推造说动。秦的:车摇如朝。推了果的“陈秦 没出灭淮毅王 有来亡海元朝 陈的战,帅统 胜。役因在治 、的”此,主 记 众 党 观 众的预 人 的 点 路含习 民 群 和 线义识 群 众 群, 胜利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 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到底是谁创造的呢?
第三十五页,共36页。
知识归纳整合
第三十六页,共36页。
第二十页,共36页。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
矛盾不同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
激发内生动力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
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与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四个
一批”强调了多样的脱贫手段和方式,故①符合题意。人
第十二页,共36页。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 业。”
请结合教材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认为“英雄造时势”是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 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 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定力量,因而是错误的。
第十三页,共36页。
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正确地指出了人民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历史发展 起了巨大作用。
社会历史仅仅是个 人意志支配的偶然 事件的堆积
第十九页,共36页。
[即时应用] 1.实现到 2020 年让 7 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 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 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 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 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有( ) ①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和条件性
第十页,共36页。
2.教材 P94(这部……) 【提示】 (1)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 (2)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教材 P94(以上……) 【提示】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第十一页,共36页。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有人说:“英雄造时势”,“历史者英雄之 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也有人说:“时势造英雄。”
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脱贫任务的完成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③符合题意。 脱贫的手段各异强调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说法错 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④说法错误。
答案:B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2.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 听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第三十一页,共36页。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结的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材料中的 开卷语强调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 项符合题 意;A、C、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第三十二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