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人际冲突的问题解决模式.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解决人际冲突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幼儿来说
,合作是其处理人际冲突的理想模
式。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会议
、木偶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教给幼JL,~P突问题解决模式。
ﻪ
【关键词】
幼儿
人际冲突
问题解决
模式在幼儿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个幼儿在争吵着要同一本书或玩具,互不相让,有时甚至会动手
,直到最后得求助老师。
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帮幼儿学会一些社会性的问题解决技能,从而让他们能概括地用于一些相似
隋景
的重要性。
那么,面对冲突情景时幼儿该采用何种模式解决问题,而教师又如何系统地教给幼儿解决问题模式
,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ﻪ
一
、人际冲突的处理模型人际冲突的处理策略反映了个体处理冲突问题的倾向性。
在众多的冲突处理模型中,以托马斯提出的五因素模型影响最大,该模型包括满足自身利益的武断f生和关注他人或关系的合作型两个维度。
后来人们基于这一模型的划分维度进行建构,并由此区分出五种冲突处理策略方式:l合作(collaborating),尽可能满足双方利益,即寻求双赢局面
;2.强迫
(compet—ing),只考虑自身利益,为达到目标而无视他人的利益
;3.迁就
(accommodating),只考虑对方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或屈从
于对方意愿;4.回避(avoiding),既不满足
自身利益也不满足对方的利益,试图不作处理,置身事外;5.折衷(compromising),双方都让步的方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五种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则分别代表了武断『生和合作型的不同组合策略模式。
ﻪ
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的冲突处理方式可以解决一时的冲突,但长久的冲突解决以及从中获得良好的经验
,则需要能尽可能地满足卷入冲突各方。
ﻪ
的利益,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合作就成为最理想的冲突处理方式,故又称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vingo对幼儿来说,他们通过处理冲突问题而积累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交技能。
因此关注幼儿人际冲突的解决模式,以及如何获得问题解决模式就很必要。
ﻪ
二、幼儿冲突的问题解决模式
(一
)问题是什么对于冲突情景,教师首先需要让幼儿清楚究竟问题是什么,他们应该从幼儿的视角定义问题。
比如对于由冲突引起的攻击行为,那需要从攻击者和被攻击幼儿
的感情和需要出发
,正确分析和界定问题。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问题或冲突提供清晰的界定,包括从旁观者、分享者与争执者的视角看待问题。
ﻪ
通常幼儿是基于自己的角度强调问题,比如“王浩拿走我的汽车”或“陈杰不给我那辆救火车”,而不是说“我们都想要玩那辆汽车”。
这就轮到教师来界定哪个幼儿的要求是合理的,并且澄清问题的实质。
分析不同幼儿的各自感受。
如“王浩,如果陈杰拿走了你的救火车你会怎么想呢?”或
“陈杰
,看着王浩的脸
,你认为他是怎样想的。
”在问题界定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幼儿调整相互的感受和需要,并且以分享的眼光重新界定问题。
ﻭ
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上述冲突情景界定为
“陈杰正在玩救火车,而王浩也想玩,你们俩都想玩那辆救火车。
”(二
)我该怎么办弄清楚冲突的症结以后,就需要寻找解决问题
的具体方式。
而对教师而言
,这不仅仅是这两个或几个幼儿之间的事情
,也不能就事论事
,而是需要放在一个幼儿的班级群体中去讨论,引导所有的幼儿参与解决。
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方式,即让所有幼儿参与进来并在短时间内提出各自不同的想法,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想‘如
果我是王浩或陈杰该怎么办”。
ﻪ
而教师需要无评价地鼓励幼儿畅所欲言,不管他们的想法从何而来
,好与坏
,有用无用。
这样所有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认识并评价冲突、冲动或攻击性行为及其后果。
如果幼儿提出了一个并不是非常理想的办法,教师应该将它写下来并在最后进行评价
,比如‘是
的,你是对的,有时幼儿确实会去争夺一些玩具。
”(三
)如果
会怎样头脑风暴中幼儿提出的解决冲突的方案,并不都是可行的或合理的。
于是,教师就需要归纳并引导幼儿认识每种方法及其后果。
“如果陈杰决定推开王
浩会怎样
?那样安全
吗?而王浩又会
怎样想呢?”通过
“如果
会怎样”的程序
,任何潜在的不安全的因素或会伤害到其他幼儿情感的办法都被去掉了。
幼儿可能针对那些被教师认为不恰当的方案提出问题,如
‘哪样公平吗?那样有效吗?”教师需要对此做出反应,对于年龄较小的如4岁的幼儿,要利用玩偶来展示各种解决方案;年龄稍长的如
5岁以上
的幼儿则可以直接告知他们
,这样一来幼儿就能判断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四)如何执行方案
一旦在教师的帮助下决定了最佳方案,幼儿需要知道如何成功地执行。
当然,幼儿认识到冲突的实质并不意味着都能有效地解决冲突,也就是说执行冲突解决方案也是一个难点。
年幼幼儿经常用语言表达诸如“我们轮流玩汽车或我先玩其他玩具“‘’的想法与建议,但实际行动上却并不愿或不能执行。
幼儿冲突的产生与其
自我中心化有关Ⅲ,因此只有当幼儿的心理发展到了去自我中心化的阶段时,他们才能不争着第一个玩玩具。
对于幼儿的等待或轮流问题,教师可以采用类似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先谁后。
一旦幼儿自己做出决定,教师就要帮助他们确定每人玩的时间长短。
对教师来说,规定并看好时间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平。
ﻭ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是确定并讲出大家所选的方法,‘‘好了,你们已经决定了轮流玩汽车,”同时让幼儿明白如何去执行这个决定;并监督进展以确保大家的意见能够按计划进行。
ﻪ
(五)解决方案有效吗ﻭ
当然
,也不是所有的方案都能成功解决幼儿的冲突。
如果无效
,又该怎么办呢?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评价解决方案,其中幼儿也有机会反馈该方案的效果以及他们的感受。
如果幼儿不满意这个结果
,他或她可以尝试另外的方案,由此他们将重新经历上述五个阶段。
ﻭ1
2
浅谈幼儿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教育学,
张菲菲
视觉空间智能指能准确掌握及表现视觉空间,当中包括掌握线条、平面、空间、形状、色彩的概念和了解他们彼此间的关系;还能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立体化地在脑海中呈现,并把这些图像清楚地表现出来。
视觉空间智能是倾向于形象思维的智能,即让眼睛具有准确、迅速接受视觉信息,同时也不放弃运动操作的空间智能,是空间的本体感受,而且能把所知觉到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能力。
具体的说包括对色彩线条形式、形状以及形体与形体之间关系的识别。
现代孩子的视觉环境,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善,已经远不如三、五十年前,他们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居住环境中,犹如井底之蛙,很少有蓝天白云、高山茂林般一望无际的视觉空
间,而电视机、电脑、手机充实到每一个家庭,处理不好都有碍孩子的视觉发展。
我觉得目前众多幼儿园教育内容侧重听觉学习,听觉指令活动中视觉活动内容相对较少,而从人的发展和未来人的生活学习需要来说,视觉信息的获取占绝对重要地位,有专家计算过约80%左右,这是一种教育反差现象。
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中将幼儿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作为一项研究。
具体做法如下: ﻪ一、创设空间智能发展的环境。
ﻭ1、营造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幼儿生活、活动的班级始终具有宽松、自由、温馨的家庭式的氛围,让幼儿完全放松地、自主地生活、游戏、学习,即使是设定的空间智能发展的活动也绝不把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中自由看、自由画、自我表现;
ﻪ2、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环境。
ﻭ努力在幼儿活动的所到之处都能创设丰富的视觉体验环境,以助于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
我们注重设置各类空间智能区角,存放绘画工具、拼搭建构游戏材料、其它操作材料等供幼儿自己选择运用。
如幼儿可以自主地到阅读区选择喜爱的绘本、画册;建构区中愉快地进行平面设计及空间建构;个别化学习区域中看形状猜物体、家居设计等等,都能给孩子们带来持续有效的视觉刺激。
ﻪ二、走进生活中的空间。
视觉存在于自然,自然物质是文化艺术等空间的源泉。
离开真实、原本、自然的色彩、形状、线条、空间关系是舍本逐末,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因此在研究中带领孩子走向自然界、认识自然界、以实物为原形认识真实形体,采用此方式也符合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的儿童认知规律。
比如:我们常常和孩子玩的“找一找”游戏:找形状、找颜色、找空间方位等等;带领孩子认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色彩的主
旋律;认识动物的保护色,进而让孩子玩颜色、填色、涂鸦、创意色彩画等等。
ﻭ三、经常举办绘画作品、建构形体等评析会,让孩子的视觉运作成果产生社会效应,这不仅是对孩子成果的肯定和鼓励,同时达到相互促进作用,增强孩子的兴趣、自信心,促进群体视觉活动的激情。
在每天的区域游戏结束时的分享交流环节,孩子们都会展示、分享自己的建构、美工作品,同伴们还会加以评价,老师也会把他们的作品拍成照片至于其成长档案中,供他们随时翻阅;每学期我们还会开展多次全园性的绘画、手工作品展,给予幼儿充分的自我展示和互相欣赏、评鉴的平台。
四、进行以游戏方式为载体的专项训练活动。
ﻪﻭ视觉空间是一项智能,以幼儿喜爱的游戏为媒介来进行相关的专项训练活动可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
如:
ﻪ 1、视分辨训练:
视分辨是指能够利用视觉来区别环境中的各种人、事、物的形象以及形状或符号,区别大小、高矮、长短、远近、胖瘦、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以及各种人、事、物的外形和各种抽象符号都属于视分辨,这是孩子进行阅读与写字活动的先决条件。
我们在研究中利用找相同图像、包含图像、相似图像、包括符号,把图形在背景包围中区别出来等专项训练来提高孩子的视分辨能力。
2、视敏度训练ﻭ视敏度是指人的视觉器官辩认外界物体的敏锐程度,图案(数字)划消活动是我们常用的视敏度训练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幼儿在一张布满整齐排列的各种图案(阿拉伯数字)的纸上快速准确地找到老师所指令的某一图案(数字),并将其划消。
教师统计幼儿的划消行数、跳行数、错划及漏划的个数,训练孩子的视敏度、视觉观察的有序性。
ﻭ3、视觉再现的
视觉记忆训练
ﻪ视觉记忆是指看了某种形象之后,能够将此形象保存在记忆里,有必要时可以再认出此形象或再产生这个形象。
比如幼儿在外出参观邮局时看到过邮箱,过一段时间后如果你再拿出一张邮箱的图片时,他会立刻记起这个邮箱是上次他在参观邮局时看到过的,这称之为视觉记忆的再认,如果更进一步,孩子能用口语把所看到的邮箱形象地描述出来或用手画出来,就属于视觉记忆的再生。
我们常通过视觉图像的再现、视觉方位的记忆等相关游戏来促进幼儿的视觉记忆。
ﻭ4、手眼协调训练
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是视觉空间智能提高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做拼图板、搭建立体拼木、拆装闹钟等活动,发挥幼儿视觉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促进对视觉实体的理解,为从具体到概括、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奠定基础,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提升视觉空间智能。
ﻭ五、平等对待孩子,以平静的心态等待孩子。
ﻪﻭ幼儿的智能是有倾向性的,有些孩子有此智能天赋、有彼智能天赋,但可能却恰恰不具备视觉空间智能的天赋。
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过分强化视觉功能强的孩子,也不歧视在此智能上不足的孩子。
只要孩子玩得高兴,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都一律喜爱,不能因自己的研究创造出一批失败者,为研究而研究,急于追求成功、拿出“佳品”、“佳作”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背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的,到头来只能是失多得少。
同时我们也请家长配合,持有等待的心态,参与孩子游戏,做亲子交往活动。
眼睛是视觉器官,是了解外部世界的窗户,儿童视觉空间智能的健康发展,对于认识世界、获取知识、适应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如不进行充分的视觉活动,长大以后是难以弥补的。
而且孩子在幼儿
园接受丰富的视觉空间活动,让信息传递到大脑,可增强孩子视功能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生理上的弱视、斜视。
我们会继续在此领域做更深入的研究。
ﻪ教育学| 宫宝殿| 2014/9/10 13:32:14 | 126| 学术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