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3 口耳目》写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3 口耳目
(写字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黑板一角写好8个基本笔画名称,识字2的三个笔画归类跟到基本笔画后面。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间操后】快乐的写字时间到啦。
在识字2中我们和三个笔画宝宝成为了好朋友,再来叫叫他们的小名吧。
2.认识了三个笔画宝宝,我们就打开了汉字书写宝库的三道大门,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四个笔画新朋友,我们朝着宝库继续前进!
二、学写生字“口”及新笔画“右斜竖”“横折斜”
1.出示生字“口”——跟着老师一笔一笔书空笔顺【出示“笔顺记一记”中的内容】:右斜竖,横折斜,短横——最后封口,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又一条重要的笔顺规则哦——诶,我们发现“口”字当中藏着两个笔画新朋友,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叫叫他们的小名,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逐个出示新笔画:你好,右斜竖;你好,横折斜。
2.学习新笔画“右斜竖”
(1)我们首先来认识右斜竖。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直竖是竖妈妈的第一个宝宝,今天的右斜竖就是第二个宝宝【黑板一角归类】。
他可喜欢耍酷了,一天到晚喜欢把身子朝右边斜着站,还以为自己是杂技大师嘞!
(2)那咱们把这位杂技大师写好看的秘诀是什么呢?小耳朵竖起来,请你仔细听——师边用粉笔横截面(或用蘸水毛笔)在黑板上放大书写右斜竖边念书写口诀:轻顿右斜回。
(3)边用实线勾勒出右斜竖的轮廓,边提示:起笔轻轻顿一顿,然后朝右边斜着竖下来,到了尾巴这儿轻轻往上回一回。
喏,一个好看的杂技大师出来了。
让我们一起记住写好右斜竖的秘诀吧——生跟着师边书空运笔边念口诀两遍。
(4)同桌在对方的手心里边念口诀边写一遍,互相提醒写出轻顿、右斜和回的感觉(师准备范写)——(想和杂技大师成为好朋友的睁大眼睛看着哦)生看着师在练习册中边念口诀边写两遍——生跟
着师的口诀(师念口诀)在练习册中描红两遍,提醒双姿:坐姿?(生:头正、肩平、背挺、足安)——握笔?(生:一拳、一尺、一寸)——师统计:已经和右斜竖成为好朋友的举手;恭喜小朋友,打开了汉字书写宝库的第四道大门!
3.学习新笔画“横折斜”
(1)“口”字当中的第二个新笔画是横折斜,这是折妈妈的第一个宝宝【黑板一角归类】。
小朋友用火眼金睛看一下,他长得像哪个数字宝宝啊?(数字7)横折斜可懂事啦,为了让口字长得更漂亮,他把自己的脚悄悄缩起来,瞧,横画长折画短,口字多漂亮!我们要像横折斜一样心中有他人哦,做得到的小朋友举手!
(2)咱们用上秘诀,把这位懂事的宝宝写漂亮,懂事的小朋友认真看——师边在黑板上放大书写横折斜边念书写口诀:轻重顿斜回。
(3)边用实线勾勒出右斜竖的轮廓,边提示:起笔轻轻的尖尖的,由轻到重横过去,稍微往上斜一点,尾巴这儿顿一顿,顿笔这儿来回挫,一挫(往上)二挫(往下)用力挫,然后用力向左下方斜着折下来,尾巴这儿往上回。
诶,这个挫的动作啊,就像跳水运动员用力甩着手做准备——小朋友们学着跳水运动员也来用力甩甩手。
做好了准备,让我们一起记住写好右斜竖的秘诀吧——生跟着师边书空运笔(注意挫——“顿”音延长)边念口诀两遍。
(4)同桌在对方的手心里边念口诀边写一遍,互相提醒写出挫的感觉(师准备范写)——(想和懂事的横折斜成为好朋友的要用心听哦)生看着师在练习册中边念口诀边写三遍(提示:因为他特别懂事,所以我们奖励他,把他多写一遍)——生跟着师的口诀(师念口诀)在练习册中描红三遍,提醒双姿——师统计:已经和横折斜成为好朋友的举手;恭喜小朋友,打开了汉字书写宝库的第五道大门!
4.学写生字“口”
(1)小朋友真能干,把新笔画写得那么漂亮,瞧,新笔画藏到了汉字宝宝“口”里边,你还能把它写好吗?——出示生字“口”。
(2)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仔细观察笔画位置哦——形象讲解间架结构:爱耍酷的右斜竖啊也爱美,所以他让横中线这条美容线作为自己的居中线,看,横中线上边和下边的竖一样长;懂事的横折斜不和右斜竖比谁酷,所以他的头稍微低一点,让右斜竖的头露出来【标红辅助线:右斜竖露头】;横折斜也爱美,所以请两条美容线作为自己的居中线,瞧,竖中线两边的横一样长,横中线上边和下边的折画
也一样长,这样的横折斜漂亮吧?最后用短横封口,短横弟弟也不和右斜竖比谁酷,所以他让右斜竖的脚露出来【标红辅助线:右斜竖露尾】,不过我们都知道短横弟弟是个调皮鬼,他呀,悄悄地把自己的屁股露出来【标红辅助线:短横露尾】。
设计意图:有很多老师尤其是从高段回下来的老师,总喜欢从一开始就让学
生观察笔画的位置摆放,认为这样能培养学生对字形自主观察的能力,包括在展
评的时候,也喜欢点名让学生来评价,认为这样能培养学生基于评价的判断和反
省能力进而提高书写能力。
诚然,这样的训练也会有成果,但是,许多心理学家
认为,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包括思想、意象、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
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
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包括展评时的评价,忽略了一年级孩
子的心理结构特点——以形象为认知路径,以感受为学习方式,以积累为主要任务,以趣味为审美诉求。
抽象、概括、分析和理性并不切合他们的世界,基于这
些目标的学习将会事倍功半——因为学生能力未足,课堂上会因此耗费不必要的
时间,最不利的是在起始阶段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教师对间架结
构的形象讲解,是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特点的一种真尊重,是对形象、感受、积累、
趣味的一种真追求。
而教师后续反复提醒的“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仔细观察笔画
位置”,将对学生字形观察能力的培养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等到有了一个学期
的知识经验积累,所有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将会以事半功倍之效呈现。
(3)师在田字格中进行范写,边写边提示:先写右斜竖,从左上格中心点不到一点的地方起笔【红圈提示左上格中心点】,朝右边斜着竖下来,注意,横中线上边和下边的竖一样长;然后写横折斜,把右斜竖的头露出来,横画稍微往上斜一点,用力顿后折下来,注意,竖中线两边的横一样长,横中线上边和下边的折画也一样长;最后短横封口,调皮鬼的屁股露出来。
设计意图:在识字2的此环节中,安排了教师的两遍描红以及教师的安安静
静示范书写一遍,但在本课中简化为只是边讲解间架结构边在田字格中范写一遍,原因有二:首先,在识字2中已经给学生作出描红和安安静静书写的样子,学生
已经懂得操作;其次,本课开始的生字不再像识字2那么简单,宝贵的课堂教学
时间决定了教师只能进行一遍范写。
(4)提醒双姿,学生在练习册上跟着教师的口诀(速度适中)描一个:右斜竖,轻顿右斜回;横折斜,轻重顿斜回;短横,轻重回——安安静静描一个,写一个。
三、学写生字“手”及新笔画“平撇”“弯钩”
1.小朋友们写得很认真,听,“手”宝宝在为你们拍手鼓掌呢!出示生字“手”——跟着老师一笔一笔书空笔顺【出示“笔顺记一记”中的内容】:平撇,短横,长横,弯钩——“手”字当中的两个新笔画长得很漂亮,让我们亲亲热热地叫叫她们的小名,把她们请出来吧
——逐个出示新笔画:你好,平撇;你好,弯钩。
设计意图:因为生字“手”中有新笔画弯钩(第一次出现钩的概念),而生字“目”的第二笔虽然属于横折,但为了书写漂亮带了小钩(不同于笔画横折钩),如果先教学“目”的书写,孩子对“钩”的概念缺乏认知,故把“手”的教学置前,为感知“目”的“带小钩”搭桥铺路。
2.学习新笔画“平撇”
(1)我们首先来认识平撇(出示)。
平撇是撇妈妈的第一个宝宝【黑板一角归类】。
她长得就像一片在空中飘舞的叶子,头上带着一顶小帽子,尾巴尖尖的,真好看。
(2)竖起小耳朵,听清楚写好这片小叶子的秘诀哦——师边在黑板上放大书写平撇边念书写口诀:顿平出尖。
(3)边用实线勾勒出平撇的轮廓,边提示:起笔重重顿一顿,顿笔可以明显些,就像戴着一顶小帽子;然后由重到轻撇出尖,因为她的小名叫平撇,所以要撇得稍微平一些,不要太斜。
看,一片在天空中飘舞的叶子出来了。
让我们一起记住写好平撇的秘诀吧——生跟着师边书空运笔边念口诀两遍(“顿”读重音)。
(4)同桌在对方的手心里边念口诀边写一遍,互相提醒写出重顿和出尖的感觉(师准备范写)——(谁想写出最漂亮的小叶子,谁就认真看过来哦)生看着师在练习册中边念口诀边写两遍——生跟着师的口诀(师念口诀)在练习册中描红两遍,提醒双姿——师统计:已经和平撇成为好朋友的举手;恭喜小朋友,打开了汉字书写宝库的第六道大门!
3.学习新笔画“弯钩”
(1)“手”字当中的第二个新笔画是弯钩(出示),弯钩是钩妈妈的第一个宝宝【黑板一角归类】。
她是56个笔画宝宝中最有礼貌的小朋友,瞧,无论见到谁,弯钩小姑娘总是微微弯着腰向人鞠躬问好,脚上穿着一双漂亮的小鞋子。
哇,又漂亮又有礼貌的弯钩小姑娘,你们喜欢吗?能像弯钩小姑娘一样,做到有礼貌的小朋友举手!
(2)这么有礼貌的笔画宝宝,写好她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非常认真地竖起耳朵听——师边在黑板上放大书写弯钩边念书写口诀:轻弯重回钩。
(3)边用实线勾勒出弯钩的轮廓,边提示:起笔轻轻的尖尖的,由轻到重微微地弯下来,到了尾部往上回一下,就像穿上小袜子,然后回下来,用用力,朝着左上方,钩出去,就像穿上漂亮的小鞋子,小鞋子啊头上尖尖的,真神气!小朋友们请注意,我们向人问好只要
微微地弯腰就可以了,我们站起来,学着弯钩宝宝同桌弯腰问声好。
哇,小朋友们都像弯钩宝宝一样有礼貌!请坐!让我们一起记住写好弯钩的秘诀吧——生跟着师边书空运笔边念口诀两遍(注意“弯”音延长)。
【感谢永兴小学盛超萍老师关于口诀中重点音延长的建议】(4)同桌在对方的手心里边念口诀边写一遍,互相提醒写出弯的感觉(师准备范写)——(最有礼貌的小朋友都在认真看哦)生看着师在练习册中边念口诀边写三遍(提示:因为她最有礼貌,所以我们也把她多写一遍)——生跟着师的口诀(师念口诀)在练习册中描红三遍,提醒双姿——师统计:已经和弯钩成为好朋友的举手;恭喜小朋友,打开了汉字书写宝库的第七道大门!
4.学写生字“手”
(1)小朋友们把新笔画写得真漂亮,人人都有一双小巧手——出示生字“手”。
(2)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仔细观察笔画位置哦——形象讲解间架结构:手姑娘,爱漂亮,头上戴一顶树叶小帽子;我们的手指有长有短,短横就像小拇指,长横就像最长的中指,弯钩就像我们长长的手臂;手指姑娘爱整洁,让竖中线这条美容线把自己整整齐齐对半分,所以竖中线两边的横画是一样长的,上面这三个笔画空开的距离也是一样的,多么整洁【标红辅助线:间隔匀】;手指姐妹戴着帽子亲亲热热在一起,所以上面这三个笔画要靠紧些,上面紧下面松【连接“间隔匀”的辅助线补完:上紧下松】。
(3)师在田字格中进行范写,边写边提示:树叶帽子戴在头顶上,所以起笔点稍微高一点,小帽子短短的,稍微平一点,太斜就会掉下来;小手指短短的,长长的中指压住横中线,就像我们的中指就在正中间,注意,笔画在竖中线两边的长短一样多,三个笔画空开距离一样多,不然就不整洁了,手指姑娘可要不高兴了;最后写弯钩,从竖中线上起笔,由轻到重带点弯,到了尾部回一回,在竖中线上作准备,出钩,漂亮的小鞋子穿上了。
(4)提醒双姿,学生在练习册上跟着教师的口诀(速度适中)描一个:平撇,顿平出尖;短横,轻重回;长横,顿轻重顿回;弯钩,轻弯重-回钩——安安静静描一个,写一个。
四、展评“口”和“手”
1.师在巡视中挑选有问题的典型作业两三本和书写漂亮的典型作业一两本。
2.展示有问题的作业,师引导点评
(1)先找出在运笔和结构上值得肯定的优点(最明显的一两点)○生字“口”的优点
我们先来看运笔——右斜竖?横折斜?短横?【使用指导书写时基于想象的话语体系,评价笔画的运笔口诀有无体现的痕迹,如横折斜的脚缩起来了(做到了横长折短)、跳水运动员的准备动作很充分(顿笔明显)等】。
我们再来看结构——右斜竖居中了;横折斜的横画居中了;右斜竖的头部和尾部都露出来了;短横的屁股露出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点评,学生会进行效果不大的天马行空的表达,之所以说效果不大:一是因为学生基于知识经验积累的表达能力还不足以进行支撑;二是展评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的教学时间规划也不允许学生的天马行空。
不同于字形简单的起始课,从本课开始,明确提出从运笔和结构两个方面(后续还将提出“四端两线”的概念)进行评价,整个一年级上册,评价基本由教师完成(后续会慢慢让学生略作集体参与,从一下开始逐渐放手让学生进行评价),由此保证评价环节的高效。
○生字“手”的优点
我们先来看运笔——平撇?短横和长横?弯钩?【使用指导书写时基于想象的话语体系,评价笔画的运笔口诀有无体现的痕迹,如平撇戴上了小帽子(顿笔明显)、弯钩做到了微微鞠躬等。
】我们再来看结构——上面三个笔画的间隔均匀;横画能居中;上紧下松做到了。
(2)呼应优点所涉及到的要求,提出可以再努力的地方并用红笔在原笔画上进行修改。
3.展示优秀作业(位置正确,运笔漂亮),师结合班级奖励机制给予隆重奖励。
4.矫正写:看看自己的书写有无问题,向优秀作业学习,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漂亮——提醒双姿后每个生字矫正写两遍。
5.统计:做到了一个比一个漂亮的举手。
五、完成“书写评一评”
自己给自己的坐姿、握笔表现打勾,统计得到两个大笑脸的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间操后】快乐的写字时间又到啦。
到上节课为止,我们已经和七个笔画宝宝成为了好朋友,再来叫叫他们的小名吧。
2.这节课我们还要认识三个笔画新朋友,我们争取把汉字书写宝库的第十道大门打开,小朋友们有信心吗?
二、学写生字“目”及新笔画“侧竖”“横折竖”
1.看小朋友学得那么认真,老师要奖励你们猜一个谜语。
出示谜面: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猜不着,你就朝我瞧一瞧。
2.出示生字“目”——跟着老师一笔一笔书空笔顺【出示“笔顺记一记”中的内容】:侧竖,横折竖,短横,短横,短横——目字的笔顺规则,同样是最后封口——诶,目字当中也藏着两个笔画新朋友,跟着老师叫叫他们的小名,把他们请出来吧——逐个出示新笔画:你好,侧竖;你好,横折竖。
3.哈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两位原来是右斜竖和横折斜的双胞胎弟弟啊。
瞧,右斜竖他不再耍酷站直之后就变成了侧竖的模样,这是竖妈妈的第三个宝宝【黑板一角归类】;横折斜把脚舒舒服服地伸直后就变成了横折竖的模样,这是折妈妈的第二个宝宝【黑板一角归类】。
4.学习新笔画“侧竖”
(1)我们首先来认识侧竖,很简单,其实就是让右斜竖站端正嘛。
(2)不过,写好这对双胞胎的秘诀有点不一样。
写好侧竖弟弟的秘诀是这样的,仔细听——师边在黑板上放大书写侧竖边念书写口诀:轻顿轻重回。
(3)边用实线勾勒出侧竖的轮廓,边提示:起笔轻轻顿一顿,然后由轻到重竖下来,到了尾巴这儿轻轻往上回一回。
喏,双胞胎弟弟就长这个样子。
让我们一起记住写好侧竖的秘诀吧——生跟着师边书空运笔边念口诀两遍。
(4)同桌在对方的手心里边念口诀边写一遍,互相提醒写出轻重和回的感觉(师准备范写)——(想和侧竖弟弟成为好朋友的看过来哦)生看着师在练习册中边念口诀边写两遍——生跟着师的口诀(师念口诀)在练习册中描红两遍,提醒双姿——师统计:已经和侧竖成为好朋友的举手;恭喜小朋友,打开了汉字书写宝库的第八道大门!
5.学习新笔画“横折竖”
(1)“目”字当中的第二个新笔画是横折竖,哇,把脚缩了那么久,现在终于可以伸直了,太舒服啦——小朋友们也把脚舒舒服服地伸一伸。
(2)写好横折竖弟弟,只要把他哥哥的秘诀变一个字就行了——师边在黑板上放大书写横折竖边念书写口诀:轻重顿竖回——诶,就是把“轻重顿斜回”变成了“轻重顿竖回”。
(3)边用实线勾勒出横折竖的轮廓,边提示:起笔轻轻的尖尖的,由轻到重横过去,稍微往上斜一点,尾巴这儿顿一顿,顿笔这儿来回挫,一挫(往上)二挫(往下)用力挫,然后直直的折下来,尾巴这儿往上回。
横画短竖画长,舒舒服服把脚伸。
让我们一起记住写好横折竖弟弟的秘诀吧——生跟着师边书空运笔(注意挫——“顿”音延长)边念口诀两遍(“竖”音延长)。
(4)同桌在对方的手心里边念口诀边写一遍,互相提醒写出挫的感觉(师准备范写)——(喜欢横折竖弟弟的仔细看咯)生看着师在练习册中边念口诀边写两遍——生跟着师的口诀(师念口诀)在练习册中描红两遍,提醒双姿——师统计:已经和横折竖成为好朋友的举手;恭喜小朋友,打开了汉字书写宝库的第九道大门!
6.学写生字“目”
(1)把双胞胎写好后,我们就能把汉字宝宝“目”写好啦——出示生字“目”。
(2)形象讲解间架结构:在学习这个生字宝宝时,我们已经知道,“目”是象形字,最早由眼睛的简笔画演变而来【识字教学时渗透目的汉字演变(附此教案后)】,眼睛是长长的,所以整个目字也是瘦瘦长长的;中间的两横就是亮亮的小眼珠,你看——师示范把眼珠转到左边再转到右边——这样好不好看?对,眼珠要在眼睛中间才好看,所以横画与横画之间的距离要一样【标红辅助线:横画等距】;我们想让眼珠子灵活转动的话,右边要留出空隙,不能连着右边的竖画【标红辅助线:短横连左不连右,右边留空】;我们班的某某小朋友长着长长的眼睫毛,特别漂亮,所以我们把横折竖写长些,下面再带点小钩【标红辅助线:右竖稍长且带钩】,就像长长的翘翘的眼睫毛,真好看!
(3)师在田字格中进行范写,边写边提示:因为眼睛瘦瘦长长的,所以侧竖从左上格稍微高一点点的地方起笔,为了让眼睫毛翘在外面,让右边的竖画长一些,所以收笔点在左下格中间不到一点的地
方;横折竖也和哥哥一样懂事,让侧竖的脑袋露出来,横画短,重重顿,竖画长,拐个小弯钩出去;两个短横连住左边的竖画,空开的距离要一样,右边空出让眼珠子转动的空隙;最后短横封口,和漂亮的眼睫毛轻轻握握手。
请注意,两只眼睛要左右对称,所以竖中线这条美容线刚好从中间把“目”字对开,左右两边一样宽。
(4)提醒双姿,学生在练习册上跟着教师的口诀(速度适中)描一个:侧竖,轻顿轻重回;横折竖,轻重顿-竖-回;短横,轻重回;短横,轻重回;短横——安安静静描一个,写一个。
7.小结间架结构小规律:和汉字宝宝“三、口、手、目”成为好朋友后【并列呈现】,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把笔画位置放好看的两个魔法宝典?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第一个魔法宝典,我们发现横画特别是长一点的横画基本都是以竖中线为居中线的,咱们用五个字概括一下,就叫“横长要居中”;第二个魔法宝典,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字中有三个以上连着出现的横画,横画之间空开的距离基本都是一样的,用五个字概括,就叫“连横宜等距”【两句口诀逐个板贴到笔画归类栏下面】——学会这两个魔法宝典后,我们就能轻轻松松地把许多汉字宝宝写得很漂亮!
三、学写生字“耳”及新笔画“悬针竖”
1.听到有那么神奇的魔法宝典,“耳”宝宝也赶紧跑来认真听——出示生字“耳”。
“耳”宝宝带着魔法宝典照了照镜子,哈哈,自己果然就是这样的。
瞧,两个比较长的横画都是居中的——横长要居中;横画之间空开的距离都是一样的——连横宜等距【标红辅助线:横距匀】,哇,这两个魔法宝典真是太厉害了!
2.出示生字“耳”——跟着老师一笔一笔书空笔顺【出示“笔顺记一记”中的内容】:短横,直竖,悬针竖,短横,短横,长横——聪明的小朋友听到了哪个新笔画的小名?对,悬针竖,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
3.学习新笔画“悬针竖”
(1)这个悬针竖啊,是竖妈妈的第四个宝宝【黑板一角归类】。
他可威风了,长得就像一把武林高手用的宝剑(出示剑的图片),瞧,这把宝剑的剑柄粗粗的,剑身直直的,剑的尾部尖尖的,尖得就像一根悬着的针,所以他的小名叫做——生:悬针竖。
(2)要把这把宝剑的威风写出来,秘诀是什么呢——来,各位武林高手们,仔细听——师边用粉笔横截面(或用蘸水毛笔)在黑板
上放大书写悬针竖边念书写口诀:顿重轻出尖。
(3)边用实线勾勒出悬针竖的轮廓,边提示:起笔重重顿一顿,然后重重地竖下来,要竖得直直的,然后由重到轻慢慢出尖,尖得就像一根针。
瞧,一把威风的宝剑出来了。
让我们一起记住写好悬针的秘诀吧——生跟着师边书空运笔边念口诀两遍。
(4)同桌在对方的手心里边念口诀边写一遍,互相提醒写出重顿和由重到轻的感觉(师准备范写)——(想拥有这把宝剑的睁大眼睛看哦)生看着师在练习册中边念口诀边写两遍——生跟着师的口诀(师念口诀)在练习册中描红两遍,提醒双姿——师统计:已经和悬针竖成为好朋友的举手;恭喜小朋友,成功打开了汉字书写宝库的第十道大门,让我们一起为自己鼓掌欢呼吧!
4.学写生字“耳”
(1)打开第十道大门后,现在我们可厉害了!汉字宝宝“耳”的笔画有点多,可是厉害的我们不怕他!
(2)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仔细观察笔画位置哦——形象讲解间架结构:这个悬针竖啊,就像是一把宝剑保卫着耳朵,不让小虫子飞进耳朵里,瞧,耳朵里面的小耳洞有了悬针竖的保护后可安全啦【标红辅助线:短横右边留空】。
悬针竖可贴心啦,为了防止不小心伤着耳朵,他把长长的剑锋藏到下面去,你看,悬针竖在横中线的上半段和下半段是差不多长的【标红辅助线:右竖上下略等长】。
我们也要像悬针竖一样又勇敢又贴心,做得到的小朋友举手!
(3)小结间架结构小规律:从“目”和“耳”这两个汉字宝宝中,我们又发现了把笔画位置放好看的第三个魔法宝典,那就是“短横连左不连右”【板贴】
(4)师在田字格中进行范写,边写边提示:第一笔,一个比较长的短横,就像我们班男孩子耳朵上面的短头发,位置高一点,起笔在上半格中间偏上一点的地方,横长要居中;第二笔直竖,从短横的脖子处起笔,就像爸爸脖子上戴着的领带,在横中线稍微下面一点的地方收笔,横中线就像一个领带尾部的领带夹;第三笔悬针竖,他和竖中线是好朋友,两个好朋友稍微靠得近一点;然后是两个短横,连左不连右,多横宜等距,第二个短横快压住横中线了;最后写长横,横长要居中。
(5)提醒双姿,学生在练习册上跟着教师的口诀(速度适中)描一个:短横,轻重回;直竖,顿竖;悬针竖,顿重轻出尖;短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