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51例痤疮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
治疗组行火针疗法,对照组行常规西医疗法。
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火针治疗痤疮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痤疮;火针治疗;疗效评价
痤疮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损容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是由于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使皮脂分泌亢进,同时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导致皮脂排泄障碍而潴留,加之痤疮丙酸杆菌作用而形成。
本院皮肤科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本科就诊的51例寻常痤疮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
治疗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2
2.24±4.81)岁;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8例;肺经风热8例,湿热蕴结6例,痰凝血瘀6例,冲任不调5例;对照组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22.32±4.53)岁;Ⅱ级11例,Ⅲ级10例,Ⅳ级5例;肺经风热12例,湿热蕴结5例,痰凝血瘀3例,冲任不调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1]2002年版。
轻度患者:皮肤损伤表现为黑头粉刺以及炎性丘疹,病灶总数10~30个;较轻中度患者: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粉刺,伴有中等数量丘疹以及浅在性的脓疱,病灶总数31~50个,仅局限于面部;较重中度患者:皮肤损伤为深在性的炎症性丘疹以及脓疱,病灶总数51~100个,其中结节100个,其中结节和囊肿>3个,很容易出现瘢痕。
1. 3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进行治疗。
使用美国TCM生产的natural 牌火针。
每例患者都要使用完全统一的火针,其针体直径0.5 mm左右。
在皮损的顶部中央以及基底部分,取穴时保证患者处于仰卧体位(如果是颈背部出现皮肤损伤的患者则取俯卧的体位)。
治疗时,医者要坐在患者的头颈部位置,保证患者皮损部位充分地暴露,同时选择进针处。
具体操作步骤:①烧针,医生用左手拿酒精灯(在酒精灯内部盛装酒精1/3即可),保证其最大程度地与手术部位接近,并且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持住针柄位置,并将针放置于外焰,依次加热针体、针尖,直到针呈现发白的状态。
②开始针刺,左手酒精灯向外微移,之后右手持针,腕力稳准,快速直刺入皮肤损伤处,迅速出针。
如果患者的皮损是丘疹或黑头、脓疱等,则
1次点刺,适当加压,去除皮疹上黑头、粉刺以及脓疱的分泌物等,进行适当的清除;如果皮损处是结节坚硬的情况,则要在中心以及周围多处进行点刺,避免挤压;如果囊肿,在刺破囊壁的时候可能会有落空感,使用棉签挤净,之后用消毒棉签轻轻沾干,轻按针孔,对皮损处进行消毒,保证针孔暴露。
1次/5 d,共4次。
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
对照组采用标准西医疗法治疗作为对照。
选用他扎罗丁乳膏,每日使用温热的清水清洗脸部,在皮损处涂抹药膏。
之后于晚上临睡前涂抹他扎罗丁乳膏,在白天则行克林霉素凝胶。
保证早晚分别1次,治疗20 d。
1. 4 疗效评定标准[2]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版,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指标按照丘疹以及脓疱、结节等损害数量以及其分布的范围进行适当的评分。
痊愈:患者皮损消退,有轻微色素沉着,没有新发的皮损,指数≥95%。
显效:患者皮损基本消退,没有新发,皮损的总积分降低,70%0.05)。
治疗后两组总积分、主症积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症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总积分差为(60.9602±6.95041)分,对照组的总积分差为(25.5822±6.05619)分,两组总积分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
3.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痤疮属于热性病症,而火针治疗亦为火热疗法,依照“寒者热之”这一理论,只有寒证能够使用温法,但是热者清、热则疾是一种得到了公认的法则。
人体热毒内蕴,因此会拒寒凉药,使用清热泻火的办法也没有用处,但是火针疗法则有引热气以及发散热气的功效,因此其能够让火热毒邪迅速外散,起到比较理想的清热解毒以及止痛兼具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借火助阳,善行气血[3]。
根据目前的综合报道,治疗丘疹、黑头以及脓疱型的痤疮,无论是中西、内服、外用的药物,必须运用得当才能够达到相同的作用效果。
不过对于一些结节囊肿类型的痤疮,由于其是炎症加深、加重而形成的,对皮肤的损伤部位相对比较深,药物的作用力度相对较小,导致在临床治疗当中非常棘手,截至目前使用的冷凍或者药物封闭等物理治疗方法,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损伤都相对比较大。
中医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通过对人体的腧穴腠理进行火针治疗,能够开启经络的外门,带动邪气排出人体,让脓液和瘀血痰浊等有形的邪气均从火针形成的针孔处排出人体,让痤疮在短时间内消退,瘢痕非常小、痛苦也比较小,方便价廉、效果非常理想等特征[4]。
综上所述,对于结节囊肿型的痤疮病症,火针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是
最佳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2] 郑文豪,黄莺,樊玉,等.火针疗法在皮肤病临床中的应用.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4):68.
[3] 程海英.火针禁忌之我见.中医杂志,2007,48(4):303-305.
[4] 黄蜀,陈纯涛,廖忠蓉,等.火针治疗痤疮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四川中医,2006,2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