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回答1--3题。

1.上图中,死亡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A.上海B.北京C.西藏D.宁夏
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直接原因是
A.经济发达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D.自然条件优越
3.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B.环境人口容量大
C.资源分布不均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
象的是
A.甲国B.乙国
C.丙国D.丁国
5.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
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原因B.家庭原因
C.自然原因D.个人原因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6--7
题。

6.当前沪宁杭地区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的原因是
A.①B.②
C.③D.⑥
7.2011年8月2日,肯尼亚达达阿布,每日有超过1 000名躲避战乱的难民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已经人满为患的难民营。

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A.①B.④C.③D.⑤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称为生态承载力。

读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回答8--9题。

8.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

A.气候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D.水资源数量
9.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①提高废
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②围湖造田③
保护野生动植物④推广生态农业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
了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
价整体有所上涨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
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

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800万。

据此回答12--13题。

12.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A.小城市B.中等城市C.大城市D.特大城市
13.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下图为江苏省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

读图回答14--16题。

14.从2005年到2014年,该城市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③向西部和南部扩展④用地更加集约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15.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③接近原料产地④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6.该城市水域面积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①调节气温和湿度②减轻土地盐碱化③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④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18.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④⑤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小麦区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农经营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丰富
D.农业科技落后
20.图示国家中部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高温多雨,自然条件优越
B.没有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不便
C.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D.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化肥、农药、电力等阳台农业不仅指单纯的在阳台空间进行农业活动,也包括在屋顶、露台等空间的农业,栽培模式更趋无土性,生产产品趋观赏性与自给性是现代都市农业中的一种形式。

读图,完成21--22题。

21. 阳台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注重
A. 土地
B. 市场
C. 技术
D. 劳动力
22. 阳台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①对农业生产带来冲击较小②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商品率③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读下图判断下列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一组是
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电脑装配厂④榨糖厂
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
示意图。

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
平方千米。

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①靠近原料产地②邻近城区市场
③生态环境优美④对外交通便捷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5.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
有①促进产业升级②减轻交通压力③缓解用地紧张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的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人们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主导因素。

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门到门旅行所需时间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从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
A.200 km处B.600 km处C.1 000 km处D.1 400 km处
27.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的距离
A.机场>高速公路>高铁B.机场>高铁>高速公路
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D.高速公路>机场>高铁
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

读图
完成28--29题。

28.该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
...的影响因素是
A.政治B.山地
C.河谷D.交通
29.若该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B.乙丙
C.乙丁D.甲乙丙
30.下图中的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聚落的是
31.解决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两者的统一,其根本目的是
A.研究人类如何良性发展
B.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生产力
D.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读某电厂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32--33题。

32.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 砖瓦厂
B. 钢铁厂
C. 玻璃
D. 化工厂
33.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 减弱噪声
B. 减少酸雨
C. 保持水土
D. 绿化环境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读图,回答34--35题。

34.“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5.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市场B.地形C.水源D.技术
二、综合题
3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

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

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
农药。

(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

(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比其他水稻主产区具有的优势。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水资源也逐渐短缺。

材料三下图为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

(1)简述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成为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共同原因。

(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措施既能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能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3)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5 ABADA 6-10 CDABC 11-15 BDCAC 16-20 DCBBD 21-25 CADCD
26-30 CBAAC 31-35 DABCD
36.(1)①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②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③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2)①纬度高,水稻生长期长,品质优良;②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③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

37.(1)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市场广阔;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2)(2)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筑水库;海水淡化。

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区际联系:实施产业转移;跨流域调水。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给予政策优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